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张浚立威

钑龙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张浚立威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令譮现在大部分时间往来于盐州和长安,好在两地不到八百里,官道宽敞,赵令譮不慌不忙地坐着马车赶路,两天就可以换一个地方;长安的形势似乎差了很多,大部分的商人都是先到蒲州再去秦州,哪怕绕了一两百里路,但是能做的生意多了一倍。陕西安抚副使卢法原得知赵令譮到,匆匆忙忙地前来拜访。

一个是为了厘金的事,一个是为了长安的贸易,卢法原希望赵令譮能帮助解惑,帮助长安这边搭上太平商号的顺风车;所以上次赵令譮调货的时候,卢法原派人到市场上帮助采集,不遗余力。

自从定北军开始设置厘金,金国和大宋的其他地方其实都是有样学样,只是他们对于厘金并不像定北军这么克制,随意性强,完全不顾商人的死活。所以商人都愿意从定北军的辖区走,安全便宜;但是朝廷上下,都认为定北军占据了从北到南的要地也有这样的场面,根本不考虑是手下人的横征暴敛。

卢法原是知道定北军在蒲州和秦州都没有设置厘金,只是在怀州、环州等地设了关卡,这其中一定有讲究;但是卢法原打听过了,只有郓王赵楷、杨志和吕颐浩清楚其中的差别,他们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只是在对待厘金的态度上高度一致。

范致虚问了,据说杨志只是报以一笑,说不想多事,不过杨志断言,张浚对厘金的改变很可能影响京畿路的安全。卢法原听到这话,便晓得自己不能冒险,范致虚和杨志交情莫逆,杨志绝对不会乱说;赵令譮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卢法原相信赵令譮一定有个判断。

果然,赵令譮听完就说:“厘金不是能随便改的,商人为了利益连命都可以不要,如果厘金的比例高了,换了我也愿意多走一点路,绕开那个关卡;你应该清楚,定北军的关卡少,就是为了吸引商人前来。目前范琼被杀,翟兴被盯着,征剿流寇的力度大了很多,只要河南府的厘金低,商人们肯定从颖昌府那边绕走,没有了商人,你又上哪儿去收厘金。”

道理竟然是如此简单,卢法原立即让人去请王似过来,想要在赵令譮的帮助下,把厘金的事情敲定;没想到王似是沉着脸来的,卢法原惊讶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跟着王似过来的李彦琦低声说:“汴梁传来消息,张浚把赵哲杀了,说赵哲贻误军机;京畿路现在根本就没有战事,哪来的贻误战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卢法原立刻明白王似为什么这个态度,赵哲原来是王似手下爱将,和李彦琦号称王似的左膀右臂,张浚的这个举动说白了就是杀人立威,恐怕原来是想给杨志一点颜色,没想到连王似一把得罪了。王似似乎知道卢法原想说什么,摆摆手说:“张浚还在请范琼前去颖昌府商议讨伐流寇的时候,把范琼杀了,收编了范琼在襄阳的军队。”

这次连赵令譮变色了,范琼是襄阳的守将,根本不归张浚管,襄阳的军队张浚更没有资格收编;哪怕西京留守翟兴答应,也属于私相授受,不符合大宋的律法。卢法原倒吸一口气说:“张浚是为了什么?”

王似朝李彦琦使了一个眼色,李彦琦便去了门口,出去顺手带上了门;王似在赵令譮身边坐下说:“听说右文殿修撰邓绍密、下蔡知县赵许之是上告人,说范琼拥兵自重作战不力,监察御史胡舜陟出任淮西安抚使,胡舜陟带有圣上的密旨,请求张浚动手。问题是一直与范琼作战的流寇李孝义、张世,得知范琼死后立即带着一万多人归降张浚;另一支流寇王在、祝进也向颖昌府投降。”

赵令譮听出了点门道,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王似停顿了一下说:“王在、祝进都是刘延庆旧部,与刘光烈、刘光世兄弟交情莫逆;李孝义原本就是翟兴的部将,原西京留守姚古就为此指责过翟兴。这些烦人事不说也罢,卢大人,找我来什么事?”

卢法原懂了,张浚杀了赵哲,按照这样的举动,会怎么对付王似还真的不好说,王似就是要当赵令譮面前说出这些;一旦王似遇害,张浚脱不了干系。能在陕西一步步走上来的人,果真没有一个简单的,卢法原乐得王似改变了话题,笑着把厘金的事情说了一遍,王似大度地说:“你负责转运司,这件事你看着办就行了。”

卢法原不慌不忙地说:“我还打算让李彦琦跟着庆国公去一趟秦州,看能不能弄点装备什么,现在汴梁根本没有装备运过来,反正转运司有钱,不如上报从秦州买一点。”

李彦琦是李彦仙的族兄,久经沙场,现在关中有些眼红秦州的风头,卢法原与杨志并没有什么交情,让李彦琦与李彦仙联系,也算得上是个合适人选;赵令譮笑着说:“杨志连夺了西夏两个军司,加上杀死那么多军队,除了给各路定北军部队的,在秦州库房里还有三万多套修补好的西夏盔甲。我的人去库房看过西夏的盔甲,旧是旧了点,但是质量上乘,比现在汴梁用的新盔甲还要好一点。卢大人恐怕不知道,王大人和杨志也是有渊源的。”

卢法原一愣,王似沉声道:“家兄刘锡是杨志登科那年的考官,只是杨志没来西军,我们就没提了。”

难怪王似紧张,卢法原没由来得担心起来,赵令譮、王似一个个看上去人畜无害,但是其中那些渊源,恐怕还真不是自己这样一个寒门可以弄清楚的;赵令譮已经抢先说道:“杨志不会不理,这个人有仁心,就象现在风靡河东和陕西的煤球铁炉,杨志为了百姓安然过冬,还是批准了大批废旧的盔甲和武器制作,对于火炕的构造也让关中书院免费推广,生意场上有几个人能做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