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默契

钑龙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默契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志很清楚,范致虚要的不是实话,而是搪塞润州的话,否则王禀很可能被御史们攻击;好在杨志已经得到赵楷的吩咐,笑了笑说:“王禀只是在战术上落后了,总想着和过去一样,以守为攻;但是我没有童贯的本钱,只好不听他的,不存在故意上书欺骗朝廷的锅。等我这边安定下来,会把一部分战利品送往润州,另外安排支付粮食的款项。”

范致虚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于是没有和卢法原先回长安,而是留在了庆阳;等过了几天,王禀就耀武扬威地来到驿馆,满脸欢笑地说:“杨大人已经和郓王说好了,这次的粮食用战马和西夏的物品来支付,另外专门送润州两千匹战马和送长安三百匹战马。”

“奸商。”卢法原嘴里不满,心里可乐坏了,送就是不要钱的,杨志这一次杀掉西夏差不多五万骑兵,据说俘获战马两万匹以上,这还不包括杨志抢的十万头牲畜里的一万多匹战马;杨志不缺马,可是永兴军路缺,能沾点便宜也不错,最起码自己回到长安,也算是有了脸面。

范致虚点点头,有两千匹战马背书,别说定北军不承认的疑兵之计,就是真骗了润州一把,润州也不会计较;况且粮食都付账,就凭这一点,定北军比康王的手下讲信用,肯定会让三使司和户部的脸色好了许多。范致虚好奇地问:“你们哪来的钱?”

王禀笑了笑说:“西安州对面有西夏的七座宫殿,杨志安排曲端让人把里面的物资全部搬出来,准备送到江南请圣上定夺,就折合三个月的粮食;另外一万斤青白盐和三千匹战马,折合茶叶和运费。圣上那里郓王决定进献两千匹战马,牛羊一万头,瘊子甲三十套。”

卢法原白得了三百匹战马和一笔运费,自然没意见;范致虚停顿了半天,才问了一句:“如果把长安划给杨志,是不是还能把战线向前推进?”

王禀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那是自然,最起码多了十万军队,不过范大人,这件事你最好不要提,免得最后落个两边不是。说真的,我服了杨志,他是真的不在乎一城一堡的得失,才能给西夏这样的打击。杨志和郓王说了,等这次回去,我就恢复环庆路经略使的职务,明年协助屯田,只要屯田成功,我们就能和西夏长期打下去。对了,郓王还让我带来一封奏章,说要和润州做生意。”

范致虚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立即写了奏章,与赵楷的奏章一起先八百里快马送往润州,然后要卢法原先回长安,让王似安排运输的队伍;这一点定北军是有默契的,杨志也不会指望手下的将士能平安走过几千里,不会也不屑争这个功劳。

八百里捷报三天就到了润州,宋徽宗得知陕西将送五千匹战马和大批物资到江南,顿时乐不可支,西夏的胜利让他暂时忘记了河北,在宫中设宴庆祝。在润州的大部分权贵都被召入行宫赴宴,只不过几家欢乐几家愁。

唐重、郭仲荀等人是欣喜万分,郓王那边要是有这样的默契,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就好办了;江南养不出好的战马,最担心的就是陕西在战马上做文章,但要是长期能用粮食和茶叶换取战马,那么几乎人人有信心,以江南之富,一年从陕西买一万匹战马绝不成问题。

户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定北军竟然同意出钱购买,哪怕是用战利品抵债,也比供应张浚那边只出不进强;户部尚书王襄说起了张浚收取厘金的事,是义愤填膺:“据说陕西、应天府、河东都没有收取厘金,京畿路现在赚得盆满钵满,又不打仗,还整天地哭穷。要是都能像陕西一样,体恤一下户部就好了。谢大人,你在京畿路的时间长,我记得杨志在京畿路的时候,也没有需要这么多物资。”

谢克家是赵构派到润州协调物资的负责人,晓得自己躲不过这一劫,在宋徽宗和群臣的目光注视下说:“定北军收复了开德府和曹州等地,一下子增加了几十万人口,加上西军不像定北军那样自行统筹,所以在开销上要超过原来定北军时期。至于厘金,主要用于采购战马武器,听说杨志送五千匹战马到润州,不如拨一部分给京畿路。”

兵部尚书唐重笑道:“西军到京畿路的时候掏空了长安的家底,听说有四万六千骑兵调到汴梁,现在又不打仗,张浚缺什么战马;难道是和谈出了问题,还是一直是个幌子?”

唐重的语气明显是调侃,但是言辞中的锋利让人窒息,宋金和谈几个月没有确定,金国迟迟没有盖上国玺,到底是不愿意,还是有隐情;张浚需要战马的举动,很容易让人想到,张浚表面上在主持和谈,实际上积极备战。出现这样的反常只有一个可能,汴梁隐瞒了消息,而且是很重要的消息。

望着宋徽宗投来的目光,谢克家感受到了那一丝怀疑,急忙分辨说:“未雨绸缪,现在高庆裔呆在汴梁,口口声声说协议没问题,但是吴乞买在幽州没有回音。康王和张大人是怕金人反复无常,早作准备。”

“既然晓得金人反复无常,还和金人谈判?”郑亿年嘲弄着说,宋公明笑道:“郑大人,和谈还是要谈的,但是汴梁要想办法弄清楚,幽州是对条款有不满,还是压根就不想谈。最要紧的是,京畿路要解决民生,一旦民心乱了,就会谣言四起。”

这两人都是景王赵杞的人,谈笑间就把谈判的真相说得清清楚楚,问题是两人说得没毛病,都是众人可以看见的事实,谢克家硬是被挤兑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好在宋徽宗赵佶的心情不错,晓得谢克家并不是主事的人,笑着说:“好事不在忙中取,定北军趁着和谈在西北展开战事,是个不错的开始,来,为陕西的胜利干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