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一千零八十章 江南布局

钑龙 第一千零八十章 江南布局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徽宗下旨封摩桑为敦煌公,赐名赵怀恩;对于陕西茶马司和榷场的事,朝廷是一概批准,让杨志自己决定。赵楷派曹千里来犒赏三军的时候顺便宣读命令,滞留在蒲州的梁寻、吕颐浩、李光被调回到太原任职,张所任河北置抚使,管理河内一带,王彦为怀州知州,王善为孟州知州;王坪为河北安抚使,坐镇相州。

对于陕西的安排,赵楷没有插手,不仅同意了杨志提出的四路经略使人选,而且表态军政事务让杨志全权负责。杨志宣布以曲端为泾原路、王禀为环庆路、种彬为秦凤路、刘琦为熙河路等四路经略使,将永兴军路的剥离出来的同州等地并入渭南安抚司,以卢益为安抚使。游守、曾谓任陕西正副转运使,胡寅为凤翔府知府,权邦彦为秦州知州,范世延为茶马司监;杨进、邵兴、明赤松驻扎在渭南,梁兴军和张横的水军留在了蒲州。

杨志单独设置了陇右大营,以桑仲、徐文、杨仲武、韩青、吴玠、傅选、王德、王變八营,扩编到四万人;杨沂中、赵乙室、牛皋的任务是通过蕃兵政策,将骑兵扩充到两万人。薛广为屯田指挥使,杨志任命了两位屯田指挥副使,一个是桑仲的副将李横,一个是刘韐的儿子刘子羽。

杨志赏识的赵鼎、许景衡最后都没有跟随定北军来陕西,胡寅、李光、薛广这些人却跟来,让无数的人跌碎了眼珠子;好在杨志似乎一直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依旧对跟来的人量才使用。不过相对于猛将云集,杨志急需其他方面的人才,才想到了隐隐约约有印象的刘子羽,在历史上好像与现在长安崛起的关师古齐名。

刘子羽人不在杨志军中,曹千里便带着杨志的亲笔信和任命回到太原,这让赵楷等人很好奇,刘子羽目前只是宗泽府中的一个并不出名的幕僚,连刘韐都不知道杨志是从哪里听说儿子大名。当然赵楷清楚,杨志绝不会因为刘韐的关系来故意拔高刘子羽,因为杨志帐下猛将无数,以杨志现在的身份根本不需要这样。

刘韐晓得杨志的眼光毒辣,屯田指挥使更是杨志选拔将领的捷径,杨进、王善、刘琦、李彦仙都是从这条路走上来的;刘韐考虑再三,得知刘子羽自己愿意,最后还是同意了杨志的邀请,让刘子羽到秦州报到。

陕西一连串的消息让主政汴梁的张浚等人郁闷无比,西夏军看上去气势汹汹,竟然也不愿与大宋死磕,最终只有五千西夏军进入环州,轻轻松松地被杨志赶走了。受到胜利的影响,曲端、吴玠等留在西边的五万大军,大约只有不到万人愿意退入永兴军路。张浚虽然接受了李贵、张用等部四万人,但是在关中还是失去了四万西军,只能说打了个平手。

赵怀恩的事更糟心,当时钱盖曾经有过这个建议,谢亮与席贡、王倚、王庶商议后,最后还是没有主动采取动作,甚至把对熙河路的供给都转嫁到巴蜀那边。谁知道,杨志到达陕西不到一个月便传来这个消息,泾原路、环庆路部分疆域也被收复,使整个局势缓解过来。

好在王庶等人从各地能带到京畿路的有十七万人,可以保证最后京畿军队超过了二十万,让张浚松了一口气。只是杨志谢恩时给宋徽宗上了一道奏章,让润州和汴梁的百官又跳了起来。

杨志写了自己对于战局的看法,认为从金人言而无信的本质来看,和谈只是一时的,为了防止金军撕毁协议,金军骑兵杀过扬州突袭江南等地,杨志建议成立长江水师,和漕运的船只一起归江南的某个部门统管,以备不测之需。

另外就是任何情况下,宋军都要守住荆楚北路和淮西地带,这片区域是连接关中的要道,即使在扬州、汴梁都失利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江南和关中两边的物资调配,万万不能丢失,杨志认为最好这两地单独形成一个区域,命良臣守住,现在就要模仿原来的京畿路,把流民和盗贼清除。

这本来就是宋徽宗的要求,让徐知常传的话,郓王赵楷也知道,但是宋徽宗是绝对不会说的,该让手下背锅的时候宋徽宗绝不放过;因此在百官的眼里,这份奏章显示了对张浚等人协议的轻蔑,什么金军突袭,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杨志的意思就是一旦金人撕毁协议,张浚等人肯定是守不住汴梁。不过加强江南的实力,正是宋徽宗所想,虽然在一片反对声中,宋徽宗没有答复,但是暗地里让朱胜非、唐重、郭仲荀制定计划。

朱胜非现在在把杭州当做陪都建设,郭仲荀掌管着江南的防卫,唐重刚刚出任兵部尚书,三人自然明白杨志的建议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机会,江南的大军如果自成体系,就不必担心北方的军队崩溃将会如何。南北对峙,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说穿了就是双方争夺的战场,长江水师是必不可少的决胜之旅。。

三个人拿出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建立三万五千人的水军,和一支五万人的胜捷军,分别由唐重和郭仲荀负责;这件事轰动江南,朱胜非、唐重、郭仲荀三人实际上掌握着接近十万人的厢军禁军,再次扩军以后,将江南的军队扩大到了二十万人,让人不可小觑。康王赵构大为反对,此举不仅下降了自己部下的重要性,最关键的是,不可避免影响到物资的调配。

只是京畿路未稳,应天府那边李纲还不愿意让出权力,赵构只能暗地里指使御史们上诉,指责朱胜非三人做事不行;这自然遭到了唐重等人的还击,大大降低了朝野对汴梁变动的关注程度。景王赵杞是坐山观虎斗,他苦心经营的是洞庭湖地区的鼎、澧、潭、岳、辰等地,对于东边的形势插不上手,谁输谁赢都没有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