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秀州有变

钑龙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秀州有变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志的方案看上去很高明,根本不顾西京所辖区域的实际情况,从大局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方案,这个方案在军事上被刚刚回到润州的姚古称赞,同时避免了与任何一方产生冲突;宋徽宗决定给姚古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任命姚古为襄郢安抚使,与淮西指挥使范琼配合,巩固六地。

正当众人以为争论告一段落的时候,康王赵构、御史张澄双双上书,指责秀州知州赵叔近贪污;赵叔近是赵楷的族兄,宋太祖的弟弟魏王赵廷美的后代,和赵楷的关系最好,一直担任着秀州知州,其实就是替赵楷看护着一亩三分地,就是宋钦宗赵桓与赵楷到了翻脸的地步,也没有撤换赵叔近,怕的就是众口铄金,说自己不顾手足之情。

现在康王赵构竟然亲自出面指责赵叔近贪污,如此急迫的神态让群臣愕然;但是张澄起头后,又有两名御史出面奏免赵叔近,让人感受到了一丝隐瞒的味道。王襄、范致虚等人虽然不知道起因为什么,但是都没有吱声,在等待宋徽宗的表态;只有颜岐问了一句,有没有准备接任的人,赵构立即提议朱芾接任。

朱芾是礼部员外郎,原本是张浚的幕府,谁都知道妥妥的是康王赵构的人;让朱芾前去取代赵叔近,这两个人也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啊。诡异的是,宋徽宗和宰相赵野同意了;朝廷的诏书发出后,早朝便散朝了,宋公明打听了一圈,才隐隐约约得到消息,这一次是郑皇后在背后撑腰,原因是赵叔近收编了一支叛军,胜捷军的一支叛军。

真相其实很简单,胜捷军驻扎在杭州的一支军队因为物资被王渊的军队抢了,双方发生了冲突,辛道宗看在王渊的面子上帮了一把,说胜捷军谋反;事情其实不大,五六百人逃到了秀州,被赵叔近收编了。赵叔近也算有胆有识,带着二十名护卫赤手空拳进入叛军,说服了所有的人。

本来赵叔近和郭仲荀达成了协议,愿意回到胜捷军的人回胜捷军,愿意留在秀州的人留在秀州,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被郑皇后说赵楷想染指胜捷军和拉拢郭仲荀,才导致宋徽宗同意换人,算是对赵楷的一个警告。朱芾的任命,不过是对康王赵构公开跳出来的一个奖赏。

宋公明看到的绝不止这一点,赵叔近其实就是赵楷产业在秀州的保护人,现在赵叔近一走,换做朱芾,后面对赵楷的产业和秀州盐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此例一开,方方面面都会找定北军的毛病,甚至会出现把定北军从京畿路赶走的试探。

在景王府里,宋公明说完全部情况,不由得抚掌叹息:“定北军回到汴梁的时候,杨志的商行依旧不出定北军的范围,曹家、沈家等定北军的高官纷纷把产业北迁,当时很多人嘲笑这些人的惺惺作态,现在看,这些人是真的有大智慧,不像我辈,只是小聪明。”

景王赵杞的兴致原本很高,听了不悦地说:“现在康王议和成功就在眼前,金人对定北军看法诸多,现在约束就是为了防止定北军为了自身的原因阻碍和谈。这是给赵楷、杨志一个警告,大宋的事情还轮不到他们说了算。”

郑亿年晓得赵杞误会宋公明了,陪笑着问道:“王爷,皇后预先没有和您打招呼?”

“没有。”赵杞一愣,迅疾醒悟:“莫非这也是给本王一个警告?”

宋公明和郑亿年相对苦笑,若非是宋徽宗的要求,郑皇后怎么会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一个招呼,整件事说到底,就是一场交易。至于宋徽宗是担心赵楷,还是担心赵叔近拉着虎皮当大旗,恐怕除了宋徽宗自己以外,外人根本不知道;宋徽宗这么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把三个最有能力的儿子又平衡了一次,让实力正在下降的赵构从赵楷那里分点好处。

宋公明先前的感叹,就是才领悟到这一点,而杨志、曹千里那几个家伙,恐怕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龟缩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赵杞也是绝顶聪明的人,一旦想清楚其中关节,立即换了一副嘴脸,礼贤下士地问宋公明:“如今,我们怎么做?”

“什么都不用做。”宋公明说得很干脆:“秀州的那杯羹我们分不到,现在就在一边,看郓王和康王的人打擂台;秀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缨络公主和赵叔近肯定要向太原和汴梁求援,毕竟在秀州还有那么多的人和产业要处理,郓王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要杨志想办法解决。”

宋公明没猜错,赵叔近在拖延了两天以后交出大印的时候,赵缨络派出的陈通已经站在杨志的面前;赵缨络派陈通送信,不是因为陈通是个多重要的人物,仅仅是因为陈通就是那支所谓的叛军头目,最忠心于赵叔近,让这样的人留在秀州,不知道会惹出多少不必要的麻烦。

杨志看完信便明白了赵缨络的意思,宋徽宗的圣旨自然是不能硬扛的,秀州的特殊环境算是结束了;赵缨络问的是生意和赵楷手下的那些人怎么办。杨志很明确地告诉陈通:“我已经派人送信去太原,一切以郓王的意见为最后的决定;你就留在汴梁,去军队也行,在开封府任职也行,不要回秀州了。”

这个结果不出陈通所料,陈通颔首道:“一切听从大人安排,只是赵大人要我来,是说他和王渊有过节,怕康王是为了替王渊出气。”

杨志一愣问:“还有这样的事?”

陈通点头说:“赵大人娶了一房妾侍,是开封的一个名妓周晴雯,王渊本就是周晴雯的熟客,据说每次到汴梁,都是去周晴雯那里;王渊曾经提出要替周晴雯赎身被拒绝,赵大人娶了周静雯以后为此说过王渊的笑话,所以现在有些担心。郓王毕竟不在眼前,有些事是鞭长莫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