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燕云怅恨录 > 第三十二章 飞入别家 02

燕云怅恨录 第三十二章 飞入别家 02

作者:枭笑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楚青流道:“能跑却不跑,就是要挨板子,也是怪得很。”

瞿灵玓道:“张伯父将养好棒伤,找到吴叔父跟姚嗣宗二人,说他要到离开大宋,到大夏国去谋求进身之路,问他们两个肯不肯一起去。这时你知道他为什么不肯逃走,情愿挨打了吧?挨过这场棒打,他才真正死了心,再也不去妄想还能给赵家出力卖命了。”说到这里,盯住楚青流瞧看。

楚青流道:“很好,树挪死,人挪活。大宋不肯用我,大夏未必也是不肯,大可一试。”

瞿灵玓道:“你忘了,大宋是他的父母之邦,大夏可是大宋的生死对头。”

楚青流道:“楚有人材不用,晋国得其利,吴国得一伍子胥便成霸业。燕王失信于人,乐毅就去楚国做官。战国之时,这样的事多到数都数不过来,有什么好奇怪的?眼前这个形势,天下多国并存,也不过是又一个战国而已。”

“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何况这张先生只是一个落第的人,想给东京城里赵官家当臣子走狗人家都嫌弃不肯要,大宋少他一个人不为少,大夏多他一个人也不为多。师妹,你说我们两个是仇家,就为这个么?你也太小看我了,我可不是秀才酸丁,冬烘木头脑袋。你赵官家不肯要我当奴才,我就去给别人当奴才,混一口饭吃,总不能叫自己活活饿死了,这张先生干得好。”

瞿灵玓道:“姚嗣宗说,他是不会去的,他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

楚青流道:“放屁,赵宋要是灭了,他真就能割了脑袋跟赵宋一道去死?他说的再好听,我也是不信。真要是这样的话,五代的时候,不多几年就要灭掉一国灭掉一朝,天下的人还不都得跟着死绝了?”

瞿灵玓道:“吴叔父还是不肯死心,就说,去大夏前,不妨再想个法子试上一试。若是再不能成功,赵宋官家还是看不上他们,那就是此生跟大宋无缘,托生错了地方。不要说是大夏,就是大辽吐蕃,回鹘大理,甚至是西域之外,哪里全都能去得。张伯父答应了,姚嗣宗也答应跟着一同再试试,却又说,就算还不能成功,没人把他看在眼里,他还是要留在大宋的。”楚青流道:“忠臣孝子。”

瞿灵玓道:“他们弄来一块大青石,磨平了一面,找石匠在上头刻了他们一人作的一首诗,还有二十一篇策论,我也不知策论是什么东西。”楚青流道:“就是替皇帝家出谋划策,往好了说,就是怎样治国平天下,往坏了说,就是怎样才能保住皇帝一家江山万万年不坏,让穷苦人世世代代都给他们做牛做马。”

瞿灵玓道:“原来这就叫策论,看来读书人还真比咱们有用处。”楚青流笑道:“你想读书考状元,现在还来得及,可惜人家不让女子做官。”

瞿灵玓道:“请我去做官,我也未必就肯去,何况还要读什么书。大石头上字刻的不少,我也记不了那么多,只记了张伯父的一首诗,叫做题鹦鹉,你听好了,我可要念了:心懒不说人间事,独栖寒枝慕天霞。好叫金笼收拾起,莫叫飞入别人家。”

词句并不难懂,瞿灵玓却也解说详细,说道:“他们是想跟边将自荐,却又觉得送上门去自荐这事很是丢脸,才有意把话说得含含糊糊,想让人家先来招揽他们。师兄,你说这诗好不好?”似乎很怕楚青流说不好。

楚青流道:“诗我是不懂的,不过似乎小气了些。”

瞿灵玓道:“题一个鹦鹉,都能写成这样,也不能说很小气了。宋夏交接地带,会背这首诗的人可不少哪。你想听大气的,马上就有。”

“他们雇了两辆大车和一帮人,将青石竖立在一辆车上,走在前头,三人坐在后一辆车上喝酒,那一帮人则跟在车后头哭。”楚青流道:“最好能雇到那些专门哭丧的人,再让他们吹吹打打,那样才热闹。”

瞿灵玓道:“一行人就向宋军的营寨走去,来到营寨门前时,人已经聚了不少,有个头目过来看了那块大青石上的字,回到营寨去禀报,不多时,就带了些兵丁出来,赶他们走开。”

楚青流道:“赶开这还是好的,我要是边将,就将他们全都抓起来砍了。”

瞿灵玓不解道:“这是什么缘故?”、

楚青流道:“算个卦都能说成是扰乱民心,能给打到半死,这样一队人来到边军营寨门前哭闹,不就能说成乔装改扮想要偷营劫寨么?”

瞿灵玓道:“看来你很会做官,可惜却入了江湖。他们三人被人家赶出来,扔了大车跟青石头不要,张伯父吴叔父就掉头向西走了,说去大夏,就去大夏。”

“走到边境上神堂堡那个地方,离大夏国只有不到十里路了,吴叔父说,以后就很难再喝到宋境的酒了,可得要大喝一场。两人进了酒铺,你一碗我一碗酒喝起来,谁也不肯说一句话。”

楚青流道:“一个人,若不是被逼到了极处,没有了活路去处,没了办法,没有谁会舍离亲人远去他乡。”

“喝到大醉时,天色已晚了,却还未黑。吴叔父说,不走了,今夜就在神堂堡过一夜,明天再走。张伯父却一定不肯,必定要连夜走路。”

楚青流叹道:“就地住下也好,不住下连夜过关也好,都是心里头难过。细想起来,还是春秋战国时候好过,那时立世做人,哪有今日这般艰难。孔夫子是鲁国的人,带了一帮子人周游列国到处求官,也没人说他一个不字,他自己也快活的很。”

“伍子胥逃离楚国,先去的宋国,待不住。再去郑国,也是待不长,没有法子,只有去吴国。一路上,先有东皋公、皇甫讷义助,后有渔丈人摆渡过河,更有浣纱女施饭指路,并自杀灭口,助其成事,连上天都令他一夜白头,混过昭关。时至今日,还有人将这事编成戏文来唱,无人说他有错,怎么到了今天,离开大宋到别处谋生却这么难呢?”

站起来道:“难不成生在大宋就得死在大宋,就得给他赵官家出力卖命,做牛做马?想要做个能吃上肉的奴才,一次次的去考进士,他们偏还又看不上不肯要!”

楚青流自幼孤苦,但得遇吴抱奇之后,便事事得意,年纪轻轻便已名动江湖,不论走到哪里,总少不了有人要称呼一声楚少侠,未曾失意沉沦过。他能替张元吴昊抱不平,纯是感于世道之不公,而不是借此发泄自己胸中的怨气,他原本也不是什么读书人,更未考过所谓的举人进士。

瞿灵玓想不到楚青流会如此动怒,很是意外,轻声道:“师哥你坐下,听我细细跟你说。”过了片时,才道:“那是他们身上余钱已经不多,就全都拿出来,买了两大坛酒,买了好些下酒的肉菜。一人抱了一坛酒,一人拿了一包肉,想就这样一路喝到大夏国去。”楚青流赞道:“好,这才是气概!”

瞿灵玓道:“走出三四里路,一抬头,就见路边山坡上有一座小庙,周围也没有院子旗杆,就只荒荒凉凉一间黑魆魆的小屋立在山坡上。他们两人,那时谁还有心思想要到庙里去看呢?照旧还朝前走。再走十来步,就见道路边另立了一块大石碑,上头写着项王庙三个大字。张伯父一见,登时就落下泪来,掉头向小庙走去,吴叔父便也跟了上去。”

“这些事情,张伯父从来都是不肯说的,爹爹还会说些,我要是缠缠吴叔父,他也会说上一些。东凑西凑的,我才会知道的这样详细。”

“小庙连个门都没有,里头只有不大一尊项王的立姿石像,这时屋里昏暗,两人又全都醉了,也不去看这石像是哪朝哪代、什么时候什么人留下来的。”楚青流道:“不管是何时留下来的,也都是百姓感念西楚霸王这个人,才会筹钱来建庙供养,看与不看,知与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分别。”

“张伯父酒也不喝了,站在那里对着项王流泪。看够多时,才将酒肉都放下来,掏出怀中笔墨,在壁上题了一首词,这词看你还敢不敢再说不大气。”掏出短剑,在地上写道:

“秦王草昧,刘项起吞并。江东子弟怜怀王,摧锋独进。破釜灭秦,全仁存汉,大事三年定。一朝陈仓兵出,垓下歌乱。壮士去,美人逝,生有何欢,死有何惧。请为君快战,此去不回顾,此去不回顾。”

楚青流念过两遍,说道:“能写出这样的词来,偏偏就中不了他赵官家的一个进士,也只能说是苍天弄人。”

瞿灵玓道:“张伯父扔掉笔墨,抽出腰间铁笛来吹奏,吹一歇,唱一歇,再哭上一歇。吴伯父也跟着一同唱,一同哭。这些,都被家父在外边听到了,他适巧从山坡下路过,听了很是心动,就到庙里去看,他进了庙,看了壁上题字,也就跟着一起唱。反正也没有个准定的曲调,爱怎样唱就怎样唱,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是乱喊乱叫。家父跟吴叔父后来都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很会干些傻事。”

“这一晚,他们三个就在项王庙里喝酒,吃肉,吹笛,唱歌,舞剑,述说心中不平之事,从此结为好友。到了五更天,三人分手,父亲回燕云十六州,张、吴二位伯父西去大夏。那个时候,还没有我瞿灵玓哪。到了西夏,在兴庆城里,他们又遇到了尊师,也就是我这边这一个吴伯父。师哥,我说了这许多时候,你也说点自己的事给我听。”

楚青流道:“我的事没什么好说的----你想听什么,只管问,你要不嫌繁絮,我就说。我没受过张先生吴先生那般窝囊气,却也没做过什么极快意的事。”

瞿灵玓道:“就说说你小时候的事,你义父的事,你若是愿意,就再说说望海庄的事。”

楚青流道:“我的事,好多都是靠猜测得来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能有几分真实。我本是淮南白马湖边上的人,将来你去看过就能知道了,那可是一个好大的大湖。也不知是两岁那年,还是三岁那年,是个夏天,父母带我上湖。想来该是父亲在后梢摇船,母亲就在船头下线钩。”

“夏天的时候么,天说变就变,无端就起了一阵大风。那时候正好有船队从湖上过,他们说,有根海碗口那么粗的大桅,风一过,硬是被劈作两断,简直不象是风过去了,而是有妖龙过境,那大桅杆是被龙尾扫上了,这才会断。那些上好的桐油大帆,全被扯成碎块块,门板大小的厚布块,遇到了风,全就象一片树叶那样飞飘,再也落不下来。他们船大,又提早聚拢在一块,才没有沉船。”

“我家的船小,那是扛不住的,父母都落到河里去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瞿灵玓道:“湖边上的人,水性都是很好的,师哥,他们不会死的。”

楚青流道:“船家的孩子,在船上没人照看时,为防落到水里去,平时都是要用带子拴在船上的。可能是父母不忍拴牢我,只是将我跟一个桐油大葫芦拴在一处,还留了几尺带子,这才救了我一命。船队赶过来的时候,见我正抱着葫芦瓢在水上,就将我捞起来。找了半天,再也找不到我父母,只好带我跟他们一道走了。”

瞿灵玓道:“师哥,你命实在好硬,连妖龙都怕了你。你后来又回去找过你父母么?”

楚青流道:“回去找过几次,我义父,我师父,还有我,都回去找过,却就是查探不出来。”

瞿灵玓道:“师哥,你尽客放心,我让白马湖的人细细去查,不怕查不出来。”

楚青流道:“那个时候,义父科考不中,已在码头上替人管账,照看码头。他未娶过亲,就一个人在码头上住,船上的水手多是单身汉子,哪里会照管孩子?我就留在码头上跟义父过活。那个大葫芦上头,写了楚记两个字,义父就给我取命楚青流。他说咱们行船的人,谋生不易,跟人家比,平添三分凶险,取名青流,讨讨口彩。”

“义父这个人,好象考中过一任举人,也去东京城应过一回试,却必定未曾考中过进士。他这个人,诸事全都好说,就是不能跟他提什么举人进士这些话头,一提必定要翻脸。他自己么,倒是爱怎么提就怎么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