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燕云怅恨录 > 第四十一章 皇武教授 02

燕云怅恨录 第四十一章 皇武教授 02

作者:枭笑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15

二人来到村头,便有两个中年仆人迎上前,带二人走向村东首一处宅院。

牛川凹是个乡庄,村里头一家店铺都没有。院落间鸡鸣犬吠,村道上儿童嬉笑,大人聚在一处闲聊,一扫碟子冲镇上的喧闹。

进了院门,就见正房廊下站了一人,抄手注目院门。一名仆人快走几步,来到那人跟前躬身禀报:“回报先生,楚青流少侠、梅占雪女侠到了。”声音并不很高,却让梅、楚二人都能清楚听到。

楚青流快走向前,来到那人跟前,抱拳行礼,说道:“晚辈楚青流、梅占雪拜见阮先生。”

阮先生五十出头年岁,白面微须,身形偏于清瘦,但瘦而不弱,犹如迎风铁竹,清、劲、超、华齐集一身,全无半分俗态。楚青流便觉若以“老爷、小民”等字眼互称,不免唐突了此人。

阮逸笑道:“我贸然差人相邀,二位肯来,我本该亲身远迎。奈何我心中还牵缠于长幼之礼,便不肯出院,这是我的一个弱点,楚少侠梅少侠请不要见怪。”声音如清泉激石,玉佩轻撞,脆爽悦耳,几如青年人。

楚青流笑道:“阮先生召唤,我焉敢不来?虽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长幼一节还是要讲究的。阮先生能到廊下相侯,已叫我兄妹惶恐难安了。”

相让进屋落座,仆从献茶退下。阮先生道:“早年间,我由家乡进京赶考,曾从九华山路过,曾见识过一种‘懒僧云雾茶’,很是不凡。楚少侠,这茶眼下还有么?”

楚青流道:“懒僧云雾茶还是有的,不过据家师说,开创这茶的那位僧人早已物化,现下此茶品来已大不如从前。先生若再去寻访,只怕徒留遗憾。”

阮逸道:“所以说,到了哪一山,就得喝哪一山的茶。杯里这茶,就是这房院主人在山边自种的,不也很好?”

楚青流道:“阮先生,就在午前,我跟一位江湖异人刚在镇上吃了一顿饭,那人用去两张金叶子,还全不在意。那人说,天下唯有东京汴梁这一个地方还能住得,此外江南苏杭、扬州成都,都连汴梁的一个脚趾甲边边都比不上。阮先生久居帝都,对此如何看?”

|阮先生道:“汴梁也只是一个地方而已。别的先不谈,单说豆腐这一样,汴梁就万万比不上我的家乡建阳。”

梅占雪道:“不光是豆腐,还有汤糊、烘糕、麻糖,汴梁也未必就是最好。”

阮逸道:“姑娘说的这三样吃物,自当以江陵府为最。”一句话说的楚青流也都笑了。

梅占雪道:“阮先生,你只顾说吃的,是要请我们吃饭么?说实话,咱们还真没工夫在你这里吃饭。|”

阮逸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多的金叶子,就算有,在这里也无处去花。不过梅姑娘说的也是,咱们也不能只顾着说闲话。楚少侠,你可想过进京科考么?明年四月间,就有一届武科。”

楚青流笑道:“阮先生,我这个人,孙武子十三篇算是看过一回,无奈翻过就忘,吴起兵法干脆连翻都没翻过。我也去科考,岂不要笑掉人的大牙?我还真没有那个胆量。”

阮逸无语半晌,说道:“楚少侠,在你想来,何谓一个侠字?”

楚青流道:“阮先生,对此家师多年前就有过教诲。家师说,侠之一字,看似轻飘虚无,实则分量极重。第一等的侠人,往大了说,有神农氏尝百草,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往小了说,如欧冶子铸剑,蔡伦造纸;再往小了说,就说田间地头的水车,耕梨,蓑衣,雨笠,莫不是由人才开创出来,从此就造福天下苍生,代代相传不绝。以上诸人,或是留名,或是无名,全都既有造福世人的热肠,又能有造福的大智大能,全都是一等一的侠人。”

阮逸道:“能有益于后世千秋万世,自然都是第一等的大侠,吴庄主说得极是。”

楚青流道:“略次一等的侠人,便是那些能立功于一时一地的,比如汉有卫霍北击匈奴,唐时有李卫公扫平四夷,安邦定国,算是二等侠人。之所以说是二等,是说就算没有了卫霍,也必会有他人也能出头立此功业,没有李卫公,也另有他人也能平定四夷。但欧冶子死后,就无人再能造出那般传世名剑,这就是不同之处。”

阮逸道:“说就算没有卫青霍去病,也有人能北击匈奴,就怕未必尽然。”

楚青流道:“再往下一等的,就是陈胜吴广,张角黄巢一般人。他们不甘于受欺受辱,能奋而揭竿自起,掀翻暴君酷吏,替天下穷苦人出一口怨气,这也是侠人之列。”

阮逸道:“陈胜吴广或许算得,张角也能算得。黄巢杀人过千万,糜烂天下,所到之处以人为粮,他也能算是侠么?”

楚青流道:“要算的。李唐的太宗皇帝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说得很是好听,可皇帝们却总是不长记性,好话说过就忘了,该胡来还是照样胡来。黄巢统领千兵万马杀到长安城去,扫荡一空,如此一来,也算帮李唐的子孙长了点记性。就是后来别家的那些皇帝,再下手盘剥百姓时,好歹心里也要有点子顾忌。黄巢这样的人若能再多一些,时不时挺身出来扫荡洗涤一番,天下百姓也就不会这样苦了。”

阮逸道:“楚少侠,除此而外,还有能称得起侠人的么?”

楚青流道:“最下一的等的侠人,就是虬髯客红佛女之流。快意恩仇,仗剑除恶,行事只听自己一点良心,绝不会受他人的拘牵。就算这最下一等的侠人,也已越来越少,眼下所谓的侠客,不过只是些盗贼,依仗自己的武功,肆意凌辱弱小,遇到本领强过自己的,却又卑躬屈膝,与侠字半点也不相关了。”

梅占雪道:“二哥,当侠客就必得要斩奸除恶,杀强贼,助弱者么,就得象虬髯客红拂女那样?”

楚青流道:“最好是那样,却也不必就是那样。你若以为天下人人全都该死,不值得你伸手一救,你尽可以束手不救。如此世道,只要能独善其身,不与俗恶为伍,也勉强算得上是个侠人了。他人都死心认命,任由官府强盗的盘剥,甘愿做笼中鸟雀,圈中鸡犬,任人宰割,饿死都不知道还有反抗,你独能做个林中飞鸟,自由自在来往,你就是一个侠人。虽说不能有益于人世,终究也还是代天地发声,留存天地的一点点至理,做个样子出来给那些人看看,这也算得上是侠,侠客,侠人。唉,人心不古,奸邪之人愈来愈多,侠之一道沦丧已久,难与旧时相比论了。”

梅占雪道:“二哥,我没有听懂。”

阮逸道:“梅姑娘,楚少侠所说的天地的一点至理,那就是说,人活在世上,本就该自由自在。”

梅占雪道:“大哥杀过那么多人,他算侠客么?”

楚青流道:“算,怎么不算?他那个恶师为图谋学生的一点点钱财,不惜误人前途,这与图财害命有何不同?这样的人那就该杀。世上受恶师毒害的,必定不只是大哥一人,想杀恶师报仇出气的,也必定不只是大哥一人。但别人想过也就算了,转回头还是甘心忍受,放任恶师为恶。大哥他能痛杀恶师,是替自己复仇出气,也是替天下人复仇出气,这就是弘扬天道,代天地发声。大哥当然是侠,他当得起这个侠字。”

阮逸道:“楚少侠一气之下说了这么多‘杀’字,杀气实在太重。”

楚青流道:“不是在下杀气太重,实在是该杀之人太多。”

阮逸道:“楚少侠步入江湖第一件事,就是剑挑洪泽四凶,我已听人说起过不止一次。如此看来,楚少侠行事,还是不甘于独善一身,还是想要斩奸除恶的。少年有大志,我很是佩服。”

楚青流道:“阮先生,你再要如此说,我唯有立时告退,你如此赞许,叫我实在无地自容。我杀恶人,只是碰巧遇上了,并非有意而为。世上恶人太多,杀之不完,若是有意要寻访,实在是天天都要去杀人,这些我都还远未做到,日后也做不到,实在担不起阮先生这般称赞。世界是众人的世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想要这个天下变好,须得人人全都尽力。我也只是众人之一,并不敢有那样的大志,只求力所能及时,顺手做下几件事,尽尽我的本份,也就是了。”

阮逸道:“本朝自景佑元年初开武科,至今已开过两科。初位武状元许思纯曾任瓦亭寨兵马都监,战死于西北边线,二名状元金景先现下还跟在我身边。”

“这两科考试只能说是徒有其名,并无其实,很难说得上得人。不单江湖上的少年英俊无人赴考,就是寻常人家的子弟,也不愿去应这个武举。其中缘由,朝廷也并非不知,也曾设法去补救,庆历三年增设皇武太学就是一例。但武学之设,还是难以引动天下才士,是以九十余天后也就废去了。”

楚青流道:“武学就算真能得人,真能造就人才,也必定办不长久。”

阮逸道:“这又是为何?”

楚青流道:“文官之所以能压在武官头上,一是有皇家在背后撑腰杆,二就是有科举给文官们添了无数的脸面光彩,文人考中了举人进士,升官发财之外,那是何等的荣耀,阮先生是过来人,自然是知道的。但武科选出来的人,若真能有诸葛武侯、李卫公那种能耐,一出手就平定西北夏国,向北收复燕云,扫灭辽国,立下这种泼天大功,岂不就会压到文官头上去?谁还能压得住武官?那时候,说不定就要再来一次陈桥兵变了。”

“文官中了状元进士,尽有职位可以安插,若武状元武进士全都是货真价实之人,把这些能人全都放到军中去,岂不是一大祸患?就算再来个杯酒释兵权,也得费去皇帝家不少酒席银两。所以说,朝廷绝非真心要靠武科来得人,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这个心思,大伙谁看不出来?也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再往深里说,打不过夏国,打不过辽国,皇帝心里头,说不定还很快活呢。真要有人能打败辽夏两国,皇帝可要睡不着觉了。”

“年年给夏国辽国送供奉银两,并不是宋境无人,而是有人朝廷却不愿去用,不敢去用。如此因循下去,将来会弄到何种境地,也不难想见。”

阮逸道:“楚少侠,这番道理,你都是听谁讲的?”

楚青流道“这一点点俗理,可说是无人不知,稍稍留心就能看破。朝庭却还要当成莫大的机密去守护,也就可笑得很了。”

阮逸道:“如何从长计议,免除将来的后患,这等大事,自有朝廷与宰执枢密等人计议,不用咱们去管,咱们只说自己能干的事。武学撤关后,我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谈及选拔武学人才的事,当今万岁见了,竟亲自召见了我,很是嘉许,命我主持这事。”

梅占雪道:“阮先生,你都说了些什么?”

阮逸道:“江湖侠士,素来无拘无束,散淡惯了,让这些人都到文武衙门中去任职,他们必然要觉得不便。因此皇上特为恩准成立皇城司探事特司,用来广揽天下武林中人,举凡有一技之长的,纵然是鸡鸣狗盗之人,只要愿为朝廷效力,本司无不收纳。一经纳入本司名册,便发给身份凭信,却并无差事催逼,各人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朝庭只是按照各人劳绩给予升迁。”

“本司派下来的差事,若是牵连到各人的门派家派,准许各人辞差不应,以免坏了各人的同门情份。”

楚青流道:“阮先生果然大才,此命一出,天下能人异士必将齐集于阮先生门下。先生再择其杰出之士另加点拨,假以时日,阮先生就可稳操江湖之轻重生死了。”

阮逸道:“我此番南下衡山,便是因无视观主卸职,妙乙观推立新观主,天下俊彦齐集,实在是招揽人才的大好时机。不过,我最最看重的,还是你楚少侠。”

楚青流笑道:“阮先生,我若成了你的属下,咱们就再也不能这样快意谈话了,那岂不无趣得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