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归真录 > 第二十八章 陇右(二)

归真录 第二十八章 陇右(二)

作者:静心无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9: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的时候,刘审礼将军在承风岭被俘,我们玄戈营仅存的四十二人打算趁乱连夜突围,结果中了埋伏,四十二人中活着出来的仅仅只有八个人,回鄯州的半路上,我们又遇见了吐蕃的散兵,八个还活着的人里面又有四个丢了脑袋。我因为断了一条腿也和张昭武将军他们失散了。最后,拖着一条废腿,硬生生趴了将近半个月,终于回到了鄯州大营。结果,唉,刚一回营中,我就听说宣节校尉张昭武私自出营当了逃兵。我当时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在承风谷那么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而且还杀敌有功,他加官进爵是肯定了的。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当了逃兵呢?唉,你知道张将军后来怎么了吗?”

张念心听罢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和那个道士跑到终南山修什么楼观道去了,然后过了几年又跑回了家,生下了我没多久后,又一个跑到武夷山去修行,我四岁的时候又回来了,待在家中教我武功,一直到现在。”

易顺华摆摆到:“嗨,他多半是当时又莫名其妙的发病了。”说着他望了望张念心的衣着打扮,叹到:“哎呀,你爹混的可真好啊,当年我们还睡一个营帐呢吃一个锅呢,现在你这身我家那俩丫头怕是碰都不敢碰。”

张念心看了下自己这身裙子,尴尬到:“你误会了,朝廷把府兵给荒废后,谁家不是光景凄凉。我这身衣服还是我结识的一个大家闺秀送给我的呢。”

“那这桌菜…”

“我杀了一窝土匪抢的不义之财,为这事我差点被弄的蹲班房。哦,对了,”张念心取出那几封索要物资的家书说到:“我有件事情想要问您,为什么这些家书写的如此粗糙,几乎全是索要钱粮的。”

一听这话,易顺华脸上的表情顿时变了,咬牙切齿,又悲又愤,似乎是想起来某个苦大仇深的丑人。

张念心不禁有些疑惑问到:“怎么了?难道二三十年前的府兵就已…”

易顺华点点头,说到:“对,张丫头,你身为军户后人,应该知道我大唐的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内容。”

张念心说到:“凡大唐子民者,无论男女老少,授地三十至四十亩,花甲时取走其中一半,身陨时收回。凡军户者,农忙时耕地,闲时军练。遇战事需由折冲府调动前往军中,凡从军者,需自带军械粮草,余者由军中补全。凡从军者,无粮饷军资,但是可以免去赋税。如若不出男丁从军者,需缴纳人头金。”

易顺华点点头,说到:“你说的对,但是分地时,各个地方的狗屁当官的,层层盘剥,卡吃要拿,能分到的地大多只有十几亩,我家也是如此,县官说好的三十亩地,实际只有十来亩地,我堂姐家因为没有男丁更是直接一亩地都没有天天靠打长工过活。这要是平日里到也罢了,起码有个一亩三分地还能勉强过个日子。然而,不知怎么的我们乡里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来了群和尚,说什么奉皇帝的命要盖寺庙,还非要抢我们的地。你们那里是不是也差不多?”

张念心点点头,“对,我们那里也是差不多。”

“哼,果然天底下都一个样,那几个和尚闹完后,县里的几个富户又说要借我们的地,说是借,其实就是明抢,从来没见还过。今天借一亩,明天借两亩,没过多久,我们就没地种了,只能租他们的地种,日子也是一年比一年苦。等到吐蕃那边开打的时候,朝廷来征我们,不然就要加税。我们本来就没有地种了,雇主就能剥我们一层皮了,我们哪来的钱给他们交税?所以,我们县里那些军户跑的跑,散的散的散。”

张念心叹口气到:“唉,和我家一个样,本来我娘还以为只有边军才会那样呢,结果不到一年我们那边也一个样了。”

易顺华喝了口酒,接着愤愤不平的说到:“可总归是有跑不了舍不得跑的啊?我们家就是一户,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但是府兵出征,是要兵器干粮的,可是平常我们有地的时候出一次征凑齐这些东西都难,更何况没地的时候?于是我们玄戈营的不少弟兄都只能挨着饿,忍着痛,硬撑着到大营指望他们发些军粮接济一下。然而,当府兵是没有军饷的,按量发配的那点东西也是杯水车薪。更糟的是,军中对于你带着的物资是要检查一遍的,带不够的直接军法处置鞭四十下。结果这样一弄,承风岭一战,我玄戈营三百多个弟兄有一半还没开打就已经走不动路了,剩下的饿着肚子,没有好铁甲,披着破皮甲,拿着生锈的横刀吐蕃蛮子拼命,能不输吗?”说到此刻,易顺华激愤的拍着桌子大叫起来。

“嘘!”张念竖起手指示意她小声点。

易顺华平复了下心情接着说到:“我侥幸捡得一条性命后,回了老家,发现我的父母和老婆都被饿死了,只留下来一个儿子,原来我离开的那几个月家里错过了春耕,一年没有存粮,又发了旱灾,几个大人就把剩下粮食全都留给了孩子,等我回来的时候,他瘦的啊,和灶里的柴火一样。”想起悲伤往事他昏花的老眼又留下几行的眼泪。(为了防止别人说我污蔑大唐盛世,我再贴一下那段记载: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四月,关中饥馑,斗米三百,将幸东都(洛阳),留太子监国”,“五月,东都霖雨,乙卯,洛水溢,溺居民千馀家。关中先水後早蝗,继以疾疫,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於路,人相食《资治通鉴》。看好了,当时的都城洛阳都是这般景象,地方上还用我说?我再重复一下那句话:在生产力不足的封建王朝,再好的盛世底层的百姓也是该苦的苦,该惨的惨。当然,我不是说唐朝不好,只是说明一下,唐朝不是现代人yy文里的那个人间天堂)

易顺华又接着说到:“后来我年老了,朝廷说要收我的地,我的地早就被抢了,哪来的地给他们。新来的县官一点也不讲情面,直接派人抢了我的房子抵着。我只能带着儿子背井离乡,四处叫化为生,没几年儿子也饿死了。你现在明白,那些家书里写的为什么全是要钱要粮的事了吧?因为除了这些他们天天写有现成的,当时那种情况根本来不及写其他的,反正能把话寄回去就行,就全当给家人留个念想。”

张念心听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过了一会儿说到:“我为了找家书的来历,和一群人约好了在兰州会和,他们是应募兵令去陇右参军的,您有什么…”

“啊?”易顺华,指了指自己,说到:“你问我的意思?就一句话,劝他们别去,用古话来说就是:好男儿不当兵。”

张念心一皱眉,“怎么,您后悔当年参军了?”

“后悔?”易顺华摇摇头:“我哪来后悔的资格?不去我早饿死了,”随后他目光坚定,说到:“但是当了张将军的部下,和他一起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我一点也不后悔。只是,辛苦拼杀半辈子到了落得这番沿街要饭被人欺辱连女儿都养活不了的结果………唉,我感觉我们这些人啊在大唐眼中啊就相隔年的腊肉,穷的时候拿我们填肚子,等我们烂了,就把我们从绳子上剃下来,连个体面都不给留一点。”

张念心听罢,想起亦是惆怅无比,不知未来的方向在何处,是走父亲的老路还是在江湖继续流浪下去呢。

说罢,易顺华抓起桌上的食物,扔到自己手中的破布袋子里:“今天真是万分多谢你了,不过我不能只一个吃独食,我要把这些东西都给我两个女儿带过去尝尝鲜。”

张念心叫来小二结完了帐笑到:“没什么,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身份出生,互相帮助扶是应该的。”

这时易顺华笑到:“唉,要不你和我一起去见见易嘉易柔两个小丫头吧,她们是我捡来养大的平常在别人家打短工,晚上和我一起在城外的破庙过夜。怎么着,你也我的大恩人。”

张念心笑到:“好啊,正好去看看能不能替你为她们谋个出路,总不能让她们一直和你一起当叫花子吧。”

张念心和易顺华下了楼径直来到城外的一间破庙,这时里面传来一阵争吵声。

“哎呀,我都说了你们去那个乡下老财家干活没出路的,和我一起去长安吧。”

“不行,我们要等父亲回来才能商量。”

二人连忙冲进去一看,张念心顿时懵了:“怎么是你?”

那人自然是吴健生,此刻他正拿着几两散碎银子,往两个衣衫褴褛的女子怀里塞。那两个女子搂在一起瑟瑟发抖,不敢伸手去接。

易顺华快不走上前,打翻他的银子,护住两个养女怒到:“你要干嘛?我再穷也不会卖这两个丫头给你的的。”

吴健生一下懵了:“老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说我是人贩子了?我是想雇她们当婢女。”说着,他又往向张念心:“想不到最近名扬巴蜀的血罗刹也在这里。”

片刻后,张念心终于向易顺华解释清楚了这位书生打扮的人正是刚刚凭借江雪名扬关中的吴健生,不是什么人贩子。(柳宗元:我想掐死他可以吗)

易顺华顿时恭恭敬敬朝他道了歉,然后找来两块破木板拼成一个地铺,然后把张念心买的吃食放在了上面,摆成了一个小小的酒席。那两个穷惯了的小姑娘,哪里看见过这般美食,不顾感谢狼吞虎咽了起来。

易嘉一边咀嚼着一条鸡腿一边说到:“唔嗯,爹,你也吃点啊。”

易顺华拍拍她的额头,慈祥的说到:“爹吃了,不饿,你们吃。”

吴健生这时候讲起了自己遇见她们的经过:“我关中出来,到了郑县去乡下打听张姑娘的消息,路上遇见这姊妹俩被两个富户的下人殴打,连忙上前制止了。一问才知道,那个富户诬陷她们在院子里干活的时候偷了屋里的东西,不给她们工钱,还要打他们。把她们救下来以后,我让她们领我去她们家里看看。结果一到这个破庙啊,啧啧啧,眼泪都快下来了。”吴健生咂咂嘴望了望屋顶那块随时有可能塌下来的横梁。“然后啊,我就给了一些散碎银两,让她们当我的婢女和我一起去长安过日子,她们非不,说要等她们爹回来,然后就遇见了你们。唉,老先生,你腿断了,眼睛也瞎了一只,这几年要饭养活她们很不容易吧。”

易顺华洒脱到:“哈哈哈,有什么不容易的,天做被子,地做床,没人征我们当兵,没人找我们缴赋税,快活的很啊。”然而,他身上那用碎布拼起来的衣服,佝偻的身躯,证明了这日子显然没有他说的那么好。

这时,易柔吃的差不多了,望了望张念心的那紫衿长裙,眼中满是羡慕的说到:“张姐姐,你那身衣服好好看啊,我以后一定也要穿。

张念心看看了自己的打扮说到:“这衣服也不是我的,是独孤凤小姐送我的。”

易柔一听眼中的羡慕之色更甚了,“哇,这个独孤小姐这么好,居然送你这么好的衣服,我可以摸一下吗?”

张念心直接啥然的将裙装的外衣脱了下来递到她手里笑到:“你想摸多久都行。”

“多谢张姐姐,”易柔激动无比的接过衣服,说着便将衣服披在了自己身上,趁这时,张念心看清了她破衣烂衫后的后背,只见她瘦的连肩胛骨都突出来了。张念心伸手在她后背上摸了一下,感觉不到肌肤下有一点脂肪,尽是扎人的肋骨。再看看她的脸,骨相脸型还算不错,但是两只眼球瘦的都凹下去了,比当年连成大师逼她辟谷时还要惨。见她们这幅凄惨的模样,张念心也是鼻子一酸,两行眼泪不争气的落下来了。虽然军户渐渐荒废以后,她家也是光景凄凉,但是他父亲毕竟是在军中当过小官的,有一些积蓄和存粮,她自己幼时也还能学武识字,以求在长大后有一些谋生的本领。而易嘉易柔姐妹,真的是这辈子都只能乞讨生,毫无出路。于是张念心问到:“易老先生,她们俩都多大了,你对她们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易顺华叹口气说到:“唉,嘉丫头十九是老大,柔丫头十六是老二,都是我在老家捡来的。打算吗?没有,还不是过一天看一天能不饿死就行吗?今天吴公子来了肯收留她们正好,让她们跟吴公子走吧。”

张念心将易柔搂入怀中,怜悯的说到:“好,总共是能少吃一些苦。”

吴健生看着她那副模样叹到:“想不到凶名鼎鼎的血罗刹居然会有这般悯天忧人的样子。”

这时,易嘉问到:“姐姐什么是血罗刹啊?那个叔叔刚才就一直这么叫你。”

吴健生一口水喷了出来:“叔叔,曹,我有那么老吗?”

易顺华连忙捂住了她的嘴:“嘉丫头,这个你就别问了。”

张念心看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在这里说,会吓到那两个孩子,吴健生会意,和她一起走了出去。

“我说,你真的把天鹰武馆二十口人都砍了,然后剁了他们的头扔在地上。”吴健生看着她清秀的面容有些不可思议的说到。

张念心点点头。

想到二十多个人头落在地上,向他滚来的场景,吴健生顿觉毛骨悚然:“我的天你真够狠毒的,虽然武馆那几个人都是土匪,但是这右不是打仗,你这也太…”

张念心白了他一眼,说到:“我当时杀完那群杀手,身负重伤,刀都拿不稳了,门外面那群官差又都是和武维锋勾结的败类,我能怎么办。不想些法子镇住他们我能活着回来?行走江湖,对想杀我的人,我不会讲什么仁义道德,先活了命,才有资格说这个。”

吴健生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这是古代,不能用现代的价值观加在旁人身上,于是说到:“是了,是我太过替他人着想了。唉,你最近要去陇西是吗?”

张念心点点头:“对,当年我父亲的玄戈营还有三个老兵活着,这个易顺华就是其中之一,我要找到他们。”

吴健生接着说到:“那就好,你知道丰安军使王海宾吗?”

张念心点点头:“路上和我那三个同伴闲聊时听他们提起过,他以骁勇善战闻名陇上。”

吴健生接着说到:“我推测出他最迟于明年十月就会死于渭州以北的武街驿。你要多多留意他,不过,真等他快死了,最好还是不要救他。”

这一番话听得张念心莫名其妙,她说到:“吴健生,你这人怎么稀奇古怪的?第一次遇见你,你让我去找一个叫杨玄琰的司户,第二次遇见我你让我去找丰安军使王海宾,还说他快死了,不让我救他。现在你出名了,我知道你是个才学高的人。我知道才学高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怪举,但是你这种种言行举止也太诡异了。”

吴健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得说到:“总之你只需要知道搭上这两人人之中的一个,你后半辈子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张念心摇摇头,说到:“算了算了,看在你深受李玄通那个世子信任的份上,可能你确实有些本事,我就再相信你最后一回。”

吴健生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自从上次喝酒差点把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曝光了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提过预知未来的事了。

这时,张念心问到:“唉,你不是名传长安了吗?怎么跑到这里来找我了啊。”

“嗨,什么名传长安啊,我连长安城都没进去过,那几首诗全是我在丰阳和一群士子喝酒的时候做的,然后被他们传入了长安城,我连长安城都还没进呢。”刚一到丰阳,吴健生便见到一群外出游玩的书生在饮宴作赋,吴健生一拍脑门,想起来,我为什么非要走信王这条路当官呢,身为一个现代人我知道的古诗数不胜数,完全可以抄诗来扬名啊,李白不就是靠诗引起了贺知章的注意被举荐的吗,贺知章现在就在长安,我也可以这样啊。于是连抄了:如梦令,江雪,**,小令尊前见玉箫等几首后唐和宋代的诗句上前凑了个热闹,其实他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苏轼的诗词,除了边塞诗各种风格几乎一应俱全,奈何他比较出名的大多都是词,这个时候词还不是主流,吴健生他也不敢乱说。这一作诗,果然让那些士子刮目相看,顶礼膜拜。一句: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更是直接逗的让几个陪酒的小娘子争相抢着来陪她,并说今天这位爷过夜不花钱。然而,宴席到了后面来什么飞花令,行酒令,对仪,互粘啊。他当场就懵了,这些他都完全不懂这是什么啊。而且宴席结束后,一个叫万楚的士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首观妓诗好像是他当年去青楼时写的押妓诗。顿时把吴健生吓得连小娘子都不敢睡了,当夜就跑路了,他这才想起来这些诗历史上说是他何时写下来的,但是说不定他年轻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呢?得,就这还去拜访贺知章呢,连一群书生都糊弄不了还想引起他的注意?人家可是乙科状元,能笨到哪去。(贺知章:你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于是他决定先不去长安,去到处转转等名声酝酿一段时间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