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归真录 > 第二十四章 滑天下之大稽二

归真录 第二十四章 滑天下之大稽二

作者:静心无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9: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蜀地中,张念心已经过了剑阁行到了梓州以北,这里的西边山川中常有羌人出没,路上很不太平,她深知财不外露的道理,于是便将惊帆绝影二刀以及独孤凤送给她的镯子收起,换上了一身朴素的衣服,在大路上行进着,但是这次她没有化男妆因为她实在被初次遇见独孤凤的时候被丁大夫那件事给弄怕了,那次还好是独孤凤给她解的衣服,下次要是真的遇见一个男的怎么办…

这一日晌午,张念心来到路边的茶摊上点了一碗茶和一些果品,权当午饭。虽然独孤凤给了她不少钱,但是她不敢乱花,对于别人来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对她这种过惯了苦日子的人来说都差不多,虽然在独孤家待了半年,但是她现在看见别人拿米粉当粉底还是要在心中骂一句:糟蹋吃的。

“来了,这位客官你的茶。您慢慢享用,我先告辞了。”

这时,张念心叫住了他:“唉,小二,先别急着走,我有些事想问你。”

“那个,客官,你是知道的,我们这里向来不做无利的生意。”

张念心丢过去几枚铜板,小二连忙接住,谄媚的说到:“谢客观您了,您有什么话尽管问。”

“刚才那几个要去昌隆县的人是怎么回事?那里最近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哦,”小二答到,昌隆县最近有两件事发生,其中一位是当地天鹰武馆馆主,号称蜀中第一刀的武维锋,最近又要开馆招学生,比武。每当这个时候巴蜀各地的好受,还有愿意习武的富家公子都会来这里集合。”

“武维锋?”张念心思索了下说到:“我在蜀地待了半年为何没听说过他?”

小二说到:“嗨,那您肯定是一心待在家里不问屋外事的主,这位武维锋,在巴蜀可是个大人物呢,他二十年前在这昌隆扎根,创下天鹰武馆,这十数年来啊,无论东川西川的黑白两道的人都对他十分敬重。而他本人也是武功高强仗义豪爽,在巴蜀十几年来挑战他的人啊,如嘉陵江的鱼,但却未闻他有一败。他本人对这些人也是极为豪爽,不服者,赠予路费送其离开。心服者,便留下来收为徒弟,传授成名的绝技鹰扬刀法。现如今已经收了上百个徒弟了,有:飞天遁贾廷,天字一杀何九师,残月剑付行云。”

“停,”就在店小二吹捧着武维锋的功绩时,张念心叫住了他,因为总感觉那个叫天字一杀的人她在独孤府上听说过,说着:“便问到,那个叫什么天字一杀何九师的,是不是留着两撇小胡子,尖下巴,宽鼻梁。”

点小二连忙点点头:“对对对,何爷以前在我们这儿喝过茶,我知道他的长相,难不成你也见过他?”

“有意思,看来我要去会会这个蜀中第一刀了。小二,结账。”算请了钱,张念心转身朝昌隆县走去……

“唉,客观,第二件事你不想问了吗?”

昌隆县,古名江油,三国时期大将邓艾就是于偷渡阴平后在此地迫降了太守马马邈,进军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灭亡了季汉。如今昌隆县隶属于绵州,李隆基即位后,为了避讳下令让昌隆县改名为昌明县。不过县里的老百姓毕竟叫了这么多年昌隆县也叫习惯了,让他们改个称呼就像现在把四川又改回益州一样,完全叫不惯,所以现在大多数人私下里也还是叫昌隆县。

行了两日路程,张念心终于在一日清晨来到县北的戴天山外,只见山间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的桃花带着几点清晨的露珠,青翠的野竹划破了峰间的云雾。看着此情此景,张念心不觉心旷神怡,停下脚步,驻足欣赏起来。这时她耳边传来一道稚嫩童声吟诵的诗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她寻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株古松下,一个身着素白色罗布衣衫的翩翩少年,正扶着树干在发愁。张念心悄悄走上一旁,细细望了他一眼,不禁有些失神,但见他不过十一二岁左右,但相貌气质却很难用言语明确来表达出来,用一句话来说便是:衣衫飘飘而绝尘,面容渺渺如谪仙。看够了,张念心走上前拍了一下他肩膀,笑到:“兀那俊俏小子,刚才你诵的那首诗是哪位名家的啊。”

那少年扭过头一看,拍他的是一个年轻的姐姐,此刻她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于是熬然到:“什么别家的诗,这是我自己刚才有感而发所做诗。”

张念心一听脸上的笑意更浓厚了,轻嘲到:“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会冒名顶替了。我虽然不能说全知全能,但你看上去不过十一二岁,就能吟诗作赋了,难不成是甘罗再世吗?快告诉姐姐,你是从哪本书上读来的。”张念心其实也并无恶意,只是看他长得俊俏有心取乐他一番罢了。

那少年一听,刚想辩解说自己就在不远处的大明寺中读书,寺中的僧人都可以为自己作证。突然,他看见张念心腰间别着一个酒葫芦,两眼顿时放了光,指着那葫芦问到:“这位姐姐,你这酒葫芦里装的是什么?”

张念心取下来在他眼前晃了两下,说到到:“泸州的烧酒,打了有些时日了,怎么你想尝尝?”这葫芦自然是独孤馨雅的,早在救独孤凤的时候她就把它没收了一直放在腰间。

一听说里面装的是酒,那少年口中生浸,龙涎都快流下来了,有些兴奋的说到:“这样吧。你不是说这首诗不是我自己做的吗?我在五岁时就曾经在文章中作过一首五言律诗,现在我便将这首诗吟诵出来,要是你没听过便将这葫芦里的好酒给我让我喝个够。如何?”

“呦,没想到你这个十一二的孩子居然就会喝酒了。好,你背吧,背出来就给你。”其实张念心也只读过两年书,断断不是什么博古通今之人,这个小孩随便说一首冷门的诗出来出来,她也不可能知晓是不是他写的,她只是想看看这个少年到底能刷出什么花招来,就当找个乐子,反正最后大抵不过一葫芦罢了。

只见那少年正色信口吟到: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吟诵毕,那少年得意洋洋的说到:“如何,此五言律诗,你闻所未闻吧?”张念心听罢,一时愣在了那里,这首诗她不仅听过,而且在巴蜀很是熟悉。见她不为所动,那少年看她神色已知了几分,一把拿下她腰间的酒壶尽情痛饮了起来。(关于那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大致是是李太白在十八岁的时候所做,他成名大概也是在那一段时间,这里因为剧情所需,改了一下。)

看到他这副豪饮的样子,张念心这才回过神来一把将酒葫芦抢了过来。晃荡一下,只见轻飘飘的,显然里面的酒水已经无了。对着那少年无奈的说到:“想不到蜀中第一杰赵蕤的弟子神童李太白,自己也是这般年少有为,这才片刻一壶酒就被见底了,真是海量。”

那少年确是一抹嘴豪爽的笑到:“哈,不过瘾,这泸州的烧酒虽然是好酒,但还是不够烈,不够让人尽心。”

张念心将葫芦收起来,笑到:“呵,小时便是这般喜酒好醇,长大后一定是个大酒鬼。”

只见少年李白步履蹒跚,站立不稳,显然是嘴上说不够尽兴,身心上已经有了几分醉意,只见他微醉着笑到:“人生得意需尽欢,饮他个天昏地暗又何妨。”

“好了好了,”张念心将他扶正,说到:“那首诗我信了,确实是你写的,毕竟是巴蜀第一神童所做。”

“哈哈哈,第一神童,不敢当不敢当。”

“得了吧,”张念心扶着他在一旁坐下,笑到:“要是你都不能称之为神童了,那让别人情何以堪啊。好了,酒你也喝完了,说正经的你那个大名鼎鼎的蜀中第一杰,师傅赵蕤呢?听说他已年近花甲,还以纵横家自居。我到是很想知道这太平年间他是怎么实行他的报复的,已经他的剑术究竟如何。”

李白摇摇头说到:“师傅任侠游历潼州,剑阁等地,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前往何处,前几日他派人让我到幼时读书的大明寺和他会和,结果今日一来他却不知前往,看来我之后要接着在大明寺读书等他了。”

张念心忽然灵机一动,说到:“唉,你说你师傅会不会到昌隆县隔壁的天鹰武馆拜访去了,听说那里的馆主武维锋近几日在开馆比武,你师傅号称蜀中第一杰,纵横家剑圣(卫庄盖聂:?)如此盛事肯定要来凑个热闹。”

但是,当张念心说完,李白却用一种看傻子表情看着她。弄的张念心好不自在:“怎么,我说的哪里不对吗?”

李白轻蔑的笑到:“我家就在离此不远的青莲乡,你觉得在此居住多年我会不知道这个武维鹰的武功是什么水平吗?”

张念心疑惑到:“你的意思是?”

“嗨,”李白一拍手,说到“当初我拜师傅为师的时候,这家伙大把大把往我家中使钱,不让我请师傅来他们武馆,说是怕自己这间武馆太小,容不下他这条真龙。后来我的纵横剑法小成以后和他们武馆的几个弟子比试过一番。你说这般无用的弟子,这般不足的底气。蜀中第一刀?他配吗。”

听完李白这如此狂妄的言语,张念心心中也对这个武馆有了几分认知,笑到:“要不是有名师做底气谁敢似你这般狂人妄语。”

“哦,对了”李白拉着她的袖子撒娇到:“谈了这么久,姐姐你还没给我说你的名字和来历呢,快告诉我吧。”

张念心笑到:“在下姓张名念心,无字,荆州江陵人。”

“荆州?”一听说她是山南东道人,李白立时来了兴趣,有些兴奋的说到:“那张姐姐可曾去过襄阳。”

张念心点点头。

李白更激动的问道:“姐姐你可曾见过诗星孟山人,你一定听过他的诗文吧?。”

张念心把袖子从他手里抽出来,思索了片刻,说到:“孟山人?哦,你说的是孟浩然吧?他的好几首诗我都听过,虽然我不太懂诗文,但他诗里写的一些东西我几乎一看就能懂,例如那首过故人庄。可惜我入川的时候他便已经和张子容隐居鹿门山了,没见着他。”

听闻张念心也没见过孟浩然,少年李白失望的叹了口气:“唉~”张念心拍拍他的头,说到:“好了,你也没能从我这里知道你想知道的,我在这里当误的时间也够长了,告辞了啊。”说着张念心就要离去,少年李白这时叫住了她:“慢着,姐姐你是要去天鹰武馆比武凑个热闹吧?”

张念心停下来,转过身问道到:“你这么知道?”

“哈哈哈,”李白得意洋洋的说到:“虽然穿着一身朴素的秋装,但是背后背着一把用白布的包着的长刀,手虎口处有厚厚的老茧,明显是练过武的人。又问了那么多和天鹰武馆有关的事,显然是也和那些江湖豪杰一样去凑个热闹的。”

张念心微微一笑说到::“你说的都对,不过,”张念心取下背后的布卷来,呼的一声抽出两把刀来:“刀的数量你猜错了,这两把刀一把名叫惊帆,一把名叫绝影。”

李白一听,噗呲一下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哈哈,古时魏国两匹坐骑的名字。”

张念心看他这副模样,气的她肺都快炸了:师父,你起名字的时候就不能认真点吗?怒到:“你叫住我揭穿我的身份到底要干嘛?找我比试吗?”

李白止住笑声说到:“我倒是想啊,可惜今天没带青莲剑。”

张念心一撇嘴:“你发什么酒疯?牙都还长齐呢和我一个青年人比试。”

李白当场也怒了说到:“你可不要小看我,我师傅可是说过我有成剑仙之资质的,你我二人比试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

张念心反手将较长的绝影扔给他说到:“那好,一寸长一寸强,你不熟悉刀法便用长的,我用短的,咱们俩三局两胜。不过,我们俩是先说好,谁输一局便欠对方一壶酒。”李白一听有酒喝,欣然答应了。

然而,李白就是天赋再好也终究太过稚嫩,而张念心和她爹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刀法自然也是犀利无比,李白也是毫无悬念的输了两个回合。张念心收起绝影,望着垂头丧气的李白耀武扬威的说到:“记得回家准备两壶好酒。”说罢扬长而去。

中午,张念心终于来到了昌隆县西边的天鹰武馆,只见这武馆似乎是一座健在羊肠小径的碗子城,恢宏无比。 此刻她见这里鱼贯而入的都是江湖人士,便也不再隐藏,换上了连成大师给她的白底蓝衬边银扣溟云衫,头发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其余的随意的披散在脑后,面容由于在万年寺云海缭绕的林间待了月余,受了几分水汽显得白净了不少,再配上别在腰间的那两把精致双刀,活脱脱一个英气迫人的江湖女侠。她拉下其中一个汉子说到:“唉,这位小哥,不是说这天鹰武馆开馆招徒比武吗?为何热闹的像他过寿一样来了这么多人?”

“嗨,”那人一挥手:“武维锋大哥豪爽的很,对徒弟朋友都是掏心窝子的好,就是你这般无名小辈过去也有好酒好菜招待。因此每年到这个时候啊,一些穷们散户的习武之人啊,都会来这里蹭上一顿饭,顺带目睹一下武大哥的风采和本领。”

听他这么说张念心不禁想起了自己在过汉水的时候没钱,扒死人身上的银钱做盘缠。当真是一文钱难倒了全天下的英雄汉啊。

走入碗子城,里面曲径回廊,好似一座迷宫城池,众人在武维锋弟子的带领下来到了的演武场,来的客人足足有百十人左右,身份比较高贵的如:昌明县令闾丘晓,其他黑白两道的头领的大人物如:铁拳严冬,探花刀鲁一守等人均在上方的阁楼上和武维扬同坐一席,而像张念心这种没什么名气的人则只能在下面的大堂里和其他人人围成一桌。在酒桌上,她又遇见了之前那个她问话的汉子,见到张念心他拱手到:“呦,这位姑娘,咱俩又见面了,介绍一下,在下刘刕,川西人,一个无名之辈。”(这个名字打起来麻烦了,后面就叫他刘三刀吧。)

张念心回到:“江陵,张念心,也是一介无名之辈。”

“嘿嘿,”刘三刀坐在她旁边悄声说到:“张姑娘,你坐这里还真是有魄力。不过我要劝你啊,坐在这里的人都是一群大老粗。你一个女孩子家家实在有些扎眼,我劝你啊还是到那边去吧。”说着,刘三刀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席位,上面全是女眷和一些衣着华贵的富家公子,在那里张念心还发现了一个老朋友——巴蜀独孤家大公子独孤辉。不过此刻他正喝酒喝的热火朝天的,完全没看见他。

看罢,张念心微微笑到:“多谢你的好意了,不过我想坐在哪里是我的自由,除非主人家来赶我我是不会动的。”张念心哪里不知道周边的人看她的目光有些不正常,毕竟一群大男人堆里出现一个面容还算清秀的女人,任谁都会有些诧异的。可她对自己的武功还是很有信心的。另外她自己也是能在寒冬腊月的江底待上一柱香的时间然后连杀十数人的狠人,会虚几个江湖人士的目光?当然,她也是真的不想和独孤辉这个草包一样的富家公子哥再碰上了。

这时,上方的阁楼上传来一阵喊声:“请各位客人安静一下,师傅有话要讲。”而喊话的人正是武维锋的弟子:天字一杀,何九师。

独孤辉一看见他,不禁愣住了,心说:曹,怎么是你这个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