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琴剑河山 > 第二章 伦佛

琴剑河山 第二章 伦佛

作者:义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行路一日后到了大理崇圣寺,一进寺门:宏伟壮观,沿路上铺的全是细白麻石与青草石打的地基,沿路浮雕与基石则全是汉白玉。

这崇圣寺最出名的则属于三塔,主塔名为“千寻塔”。据说此三塔建于大唐晚年,三塔坐落像极了一个“山”字。庄璧南进入大雄宝殿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大理皇帝段思廉所供奉的玉佛。

此时一小和尚把庄璧南带到殿前席位的蒲团坐下,说道:“公子稍侯,我现在去望海楼请师叔祖!”

庄璧南双手合十给小师傅谢道:“有劳小师傅!”

过了半刻,崇圣寺高僧妙生大师走向大雄宝殿。妙生大师佛门高人,白眉长须,满面慈和,披着橙色袈裟。

这妙生大师出家之前是大理皇族,现为崇圣寺主持。

这崇圣寺现在有四位得道高僧,依次是“众、生、慧、泽”。

其师兄妙众为大理国第一得道高僧,大理皇族出生。其武学修为已至大化之境,其《无相神功》已经修道第八重。目前闭关于后山之中。

而妙生大师《无相神功》也修为达到第六重,也属于大理一等高手。

其三师弟妙慧为主持转经阁,博文见著,对百家武学有所探究,其《无相神功》达第七重。

四师弟妙泽《无相神功》刚入第三重,但其医术超群,在祛病除瘟见长。

妙生道:“庄公子不远千里从巴蜀到达大理,一路多有劳苦。实在是辛苦。”说完妙生便与庄璧南对坐于蒲团之上。

庄璧南从上衣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妙生大师。封面用颜体字写道:妙生大师亲启。双手呈于妙生说道:“家父亲笔书信转交大师!”

妙生接过信打开,心念道:妙生大师,见字如面。云梦一别,辗转十年。现闻江南一带,有贼首方腊,率魔教教众,荼毒百姓,煽动叛乱。江南躁动,官军不敌,被其摩尼巫术所害。鄙人此次已联合少林、神宵、金焦等门派。组成江湖义士,开赴江南协助大宋朝廷平息魔教之乱、方腊之祸。望大师以天下苍生为念,选派大理国高手数百名,助我大宋江山、中原武林一臂之力。——庄考权亲笔-大宋宣和二年十月廿九。

妙生读完书信后,对庄璧南说道:“庄公子,老衲虽为大理僧人,但降妖除魔责无旁贷,只是此事有关两国邦交事宜,我须先向我主陛下禀奏。”

原来这妙生出家贵为大理皇族,因为大理祖上有崇佛的习惯,所以大理皇族剃度在正常不过。虽然出家修禅,仍心寄国家。

庄璧南双手合十道:“大师果真灵台明净,晚辈代家父谢过大师。”

妙生又道:“陛下近日在无为寺与高僧问道,施主须与我一起前往苍山兰峰无为寺。”

庄璧南答应了妙生,一起驾车前往苍山兰峰,一路之间山木清秀,水波涟漪。洱海与苍山相连,隐隐交于天际之间。

这正是“下关风吹上关花, 洱海月映苍山雪”。

行至兰峰之下,有一古刹。古刹旁边有一棵百岁之上的香衫树,寺院青瓷古瓦,石墙飘花。

寺庙正门有柳体写着“无为寺”,门前双柱,右柱八个字依次而下:

“有为无为,有岸无岸”。

左柱也是八个字依次而下:

“身居龙渊,心达彼岸”。

妙生与庄璧南下了马车之后,妙生指着无为寺说道:“我主陛下,每年秋冬之季会长住无为寺后山的兰院。”

庄璧南道:“这便就是无为寺!传闻无为寺在南诏国时期就驰名于海内。”

妙生道:“南无阿弥陀佛!这无为寺建于大唐贞观九年。开山祖师是从天竺而来高僧赞陀崛多,后传闻:观音菩萨踏空而至于虚空颂一歇‘有为无为,有岸无岸。身居龙渊,心达彼岸’,由此得名‘无为寺’。”

庄璧南听后受教,便于妙生一起进去无为寺旁的后山兰院。这兰院遍地月季,暗柔清雅。又见两园丁在台阶之上摆放了两排藏木香,依次用花盆排开,阵阵弥漫清香,好是雅嗅。

据说兰院是大理皇族子弟禅修与文武习所。兰院建的古色古香,端庄典雅。正堂之上匾额上写了“兰亭别院”四个大字。

妙生指着牌匾上的四个大字说道:“四个大字所用的是瘦金体,这瘦金体为如今大宋皇帝所创,在我们大理与西边的土蕃深受书法爱好者的推崇。”

庄璧南道:“我大宋皇上在艺术上,确实别出心裁。单说这瘦金体的字,笔迹劲瘦而不失其肉。笔法因‘风姿卓越,潇洒灵动’而闻名天下。”

妙生道:“大宋皇帝艺术上独树成枝不假。但崇道灭佛,实非大宋之福、赵氏之福啊!”

庄璧南问道:“大师此话何意?”

妙生此时与庄璧南一边在院内散步,一边用右手捂住一串佛珠,大拇指划数一颗颗的佛珠。叹息一声说道:“佛教虽然起源于天竺,但自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至今,盛于华夏。史书上记载的北魏泰武帝拓跋焘灭佛,正值壮年被宦官所弑。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三十五岁驾崩。三年后北周灭亡,可谓身死国亡。又后来唐武宗李炎灭佛,三十二岁英年早逝,他在位期间的‘会昌中兴’也成了李唐王朝的回光返照。最后,后周世宗柴荣灭佛,三十八岁驾崩。留下孤儿寡母,不到一年,被大宋所取代。所以,以史为鉴,大宋皇帝如今灭佛崇道恐非天下苍生之福!”

庄璧南答道:“大师所言甚是!儿时听先生曾言:这前三位皇帝的谥号和庙号里都带有一个‘武’字,再加后周世宗,所以四位皇帝灭佛运动又称‘三武一宗之厄’。”

妙生双手合十道:“南无阿弥陀佛!希望佛祖保佑两国子民太平安康!”

此时行至正堂前,见堂门半闭,里面有喧杂之声。门前有两英武侍卫,按剑守立。

一侍卫见妙生带着庄璧南来当兰院,侍卫上前恭敬,道:“大师好!振国公从土蕃运回一百株藏木香,献于陛下,以便驱除蚊虫之用。此刻陛下正与振国公在用午膳!”

妙生道:“这位公子是大宋成都府青城山‘烟云雅筑’的少主,待陛下午膳之后我们要面圣请奏。”

妙生于庄璧南在堂前等候,只见室内上堂有两座,右边一男子约三十六七岁,面如冠玉,雍容华贵。身着黄袍,袍上绣有龙纹,头戴金冠。这便是大理国皇帝段正严。段正严身边也是一位三十来岁男子身着紫袍,玉簪螺髻,这便是大理国振国公高智昌。

室内君臣二人,与一宦官、两侍女及门外两侍卫。约过半刻,待君臣二人皆已微醺之际,突然之间,约两百亲兵持刀冲入别院,包围正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