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九曲书剑心 > (第一百六十五节)竹悟

九曲书剑心 (第一百六十五节)竹悟

作者:双木L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7: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了,”王伯安此时似乎已从先前事件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向凌慕予问道“凌少侠,既然你之前也说了,这‘拂面青枫’没有解药,一经人体吸入便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日出天晴。可是,”王伯安看了看扶着自己,步履矫健的凌慕予,继续提问道“少侠又是为何,不受其影响的呢?”

凌慕予边走边回道“此中情形,我也不是很明白。应该是因为我在调配此物的几年间,接触的太多,身体产生了一种抗药性吧。说来也是奇怪,这‘拂面青枫’可以影响任何人,无论你武功多高,师承何人,可唯独对我,却没有半分作用。”凌慕予说完,心中玩笑道“若是我也中了那所谓的‘武学障’,便只能等死了。”

“原来如此。”王伯安点点头道。

凌慕予想了想,方圆数里之内,也唯有涌泉寺一家可供歇脚休息,可毕竟涌泉寺情况不明,为求安全的话,“还是去那吧,应该就在左近。待挨到天明,再做打算。”凌慕予便搀扶着王伯安一步一步走到了他先前击倒两头猛虎的虎穴前,将那老虎洞中的杂物清理了一番,虽还是有些臭味,但已不像先前一样,臭气冲天,无法住人了。

凌慕予往地上垫了些杂草,扶王伯安进洞中坐下,说道“先生先将近着在这洞中歇息一夜吧,待到天明,再送先生去到城镇中去。”说完从怀中掏出了两块面饼递给了王伯安,说道“深夜密林之中,也只有此物可以充饥了,还请先生莫要嫌弃。”

王伯安笑着接过,他虽用不上内力,四肢无力,可进食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可能也是真的数日没有好好吃过饭了,只是两个普通不过且冰凉的面饼,仍是狼吞虎咽的吃完了。

待王伯安吃完,凌慕予拱手,恭恭敬敬地问道“在下武当派松风道长门下弟子凌慕予,还没正式请教先生名。”

“王守仁,字伯安,浙东余姚人,眼下应该是,贵州龙场驿驿丞。”王伯安接着又道“你也不用拘谨,说来你师对我也算有恩,”说道这里王伯安好似想到了些什么,笑道“那是一段十分有趣的相识呢。”

王伯安说完,看着凌慕予好奇的神情,便道“也罢,今夜发生了这么多事,只怕你我也睡不着,而且这种神奇的经历,奇妙的缘分,就这么在梦中度过也太浪费了。就跟你说说我的故事吧。”

“洗耳恭听。”凌慕予道。

“我知江湖中人对朝廷官员是有着或多或少的偏见的,只不过我家里的人,包括我父亲,都与你们印象中的腐朽官员不同,并且我父在京任职,少时我随祖父长大,自小便有一念,那便是仕途并非读书的最终途径,成为圣贤才是归途,才是世上第一等重要事。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人所一能想百能,人所百能想万能,如此方可。”王伯安说道这些时,眼中似乎闪烁着光芒。

凌慕予想道不久前才接触过得林千户、燕捕头之流,认同道“能看出来,感觉到,先生的确与一般官员不同。”

“我之后被接到京城,在那随父亲居住,上学,有一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姓钱,我与他经常在一起谈论,如何才能实现成为圣贤的目标。有一次,他来我家做客,我们便就此话题,谈到了朱夫子。”说着,王伯安看向凌慕予,凌慕予似乎看出了王伯安所想,便道“朱熹、朱夫子,格物致知说。我虽是江湖武夫,但也是识字看书的,平日里杂七杂八的东西也了解不少。先生继续说便是,无须解释。若有不懂之处,不用先生,我自会主动相询问。”接着,就好似怕王伯安不信一般,说了不少东西,其中三教九流,均有涉猎。

王伯安与凌慕予萍水相逢,虽得他相救,但也只是把其当做救命恩人,并未多想,既然凌慕予有意,他便讲些往事打发时间就是。可一番交谈之后,却发现凌慕予确实并非一般江湖中人,一些观点看法反而与他是不谋而合,也是巧的很了,王伯安自被发配龙场与诸多好友作别之后,一路上到今天,精神一直处于孤独紧绷的状态,此时与凌慕予谈天说地之下,竟生出一番伯牙子期之感。便道“我早知松风道长的弟子绝非常人,却没想到还是把凌少侠看低了,凌少侠虽处江湖,但此等见识实在令人惊叹,我与你在此相遇相识甚至相知,自有其中缘分,不如你我二人就在此做个知己好友如何?”

“这,先生曾与我师父相交,我又岂敢。”凌慕予话还未说完,便被王伯安抢先说道“我与你师父相遇的时候,我也只是一毛头小子,应该还没现在的你大呢,我本就把他视作前辈高人,虽未尊其为师,但松风道正确实也指点了我不少东西。我与其弟子,平辈相交,合情合理。”

“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小弟今年刚到弱冠之年,斗胆叫尊称先生一声大哥了。”

“哈哈,”王伯安此时看来似乎心情甚佳,道“如此甚好,予弟,你可是我交的第一个江湖上的好朋友。”“大哥也是我交的第一个朝廷中的好朋友。”

“予弟别取笑为兄了,驿丞不过是最低级的官吏,充其量也就算是一役吏,称官都夸张了。”王伯安摆了摆手,“还是说回,我与你师父是相遇的始末吧。”

“我与钱兄对朱夫子的学说自然是深信不疑的,不仅奉为圭臬,还将其付诸行动了,祖父喜爱竹子,家里的园中便有一片竹林,那日我对钱兄道‘既然夫子认为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至理,格物便可致知,何不效仿一下。’于是我与钱兄便到竹林中冥想,企图发现竹中之知。”

“对了,”王伯安此时似乎已从先前事件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向凌慕予问道“凌少侠,既然你之前也说了,这‘拂面青枫’没有解药,一经人体吸入便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日出天晴。可是,”王伯安看了看扶着自己,步履矫健的凌慕予,继续提问道“少侠又是为何,不受其影响的呢?”

凌慕予边走边回道“此中情形,我也不是很明白。应该是因为我在调配此物的几年间,接触的太多,身体产生了一种抗药性吧。说来也是奇怪,这‘拂面青枫’可以影响任何人,无论你武功多高,师承何人,可唯独对我,却没有半分作用。”凌慕予说完,心中玩笑道“若是我也中了那所谓的‘武学障’,便只能等死了。”

“原来如此。”王伯安点点头道。

凌慕予想了想,方圆数里之内,也唯有涌泉寺一家可供歇脚休息,可毕竟涌泉寺情况不明,为求安全的话,“还是去那吧,应该就在左近。待挨到天明,再做打算。”凌慕予便搀扶着王伯安一步一步走到了他先前击倒两头猛虎的虎穴前,将那老虎洞中的杂物清理了一番,虽还是有些臭味,但已不像先前一样,臭气冲天,无法住人了。

凌慕予往地上垫了些杂草,扶王伯安进洞中坐下,说道“先生先将近着在这洞中歇息一夜吧,待到天明,再送先生去到城镇中去。”说完从怀中掏出了两块面饼递给了王伯安,说道“深夜密林之中,也只有此物可以充饥了,还请先生莫要嫌弃。”

王伯安笑着接过,他虽用不上内力,四肢无力,可进食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可能也是真的数日没有好好吃过饭了,只是两个普通不过且冰凉的面饼,仍是狼吞虎咽的吃完了。

待王伯安吃完,凌慕予拱手,恭恭敬敬地问道“在下武当派松风道长门下弟子凌慕予,还没正式请教先生名。”

“王守仁,字伯安,浙东余姚人,眼下应该是,贵州龙场驿驿丞。”王伯安接着又道“你也不用拘谨,说来你师对我也算有恩,”说道这里王伯安好似想到了些什么,笑道“那是一段十分有趣的相识呢。”

王伯安说完,看着凌慕予好奇的神情,便道“也罢,今夜发生了这么多事,只怕你我也睡不着,而且这种神奇的经历,奇妙的缘分,就这么在梦中度过也太浪费了。就跟你说说我的故事吧。”

“洗耳恭听。”凌慕予道。

“我知江湖中人对朝廷官员是有着或多或少的偏见的,只不过我家里的人,包括我父亲,都与你们印象中的腐朽官员不同,并且我父在京任职,少时我随祖父长大,自小便有一念,那便是仕途并非读书的最终途径,成为圣贤才是归途,才是世上第一等重要事。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人所一能想百能,人所百能想万能,如此方可。”王伯安说道这些时,眼中似乎闪烁着光芒。

凌慕予想道不久前才接触过得林千户、燕捕头之流,认同道“能看出来,感觉到,先生的确与一般官员不同。”

“我之后被接到京城,在那随父亲居住,上学,有一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姓钱,我与他经常在一起谈论,如何才能实现成为圣贤的目标。有一次,他来我家做客,我们便就此话题,谈到了朱夫子。”说着,王伯安看向凌慕予,凌慕予似乎看出了王伯安所想,便道“朱熹、朱夫子,格物致知说。我虽是江湖武夫,但也是识字看书的,平日里杂七杂八的东西也了解不少。先生继续说便是,无须解释。若有不懂之处,不用先生,我自会主动相询问。”接着,就好似怕王伯安不信一般,说了不少东西,其中三教九流,均有涉猎。

王伯安与凌慕予萍水相逢,虽得他相救,但也只是把其当做救命恩人,并未多想,既然凌慕予有意,他便讲些往事打发时间就是。可一番交谈之后,却发现凌慕予确实并非一般江湖中人,一些观点看法反而与他是不谋而合,也是巧的很了,王伯安自被发配龙场与诸多好友作别之后,一路上到今天,精神一直处于孤独紧绷的状态,此时与凌慕予谈天说地之下,竟生出一番伯牙子期之感。便道“我早知松风道长的弟子绝非常人,却没想到还是把凌少侠看低了,凌少侠虽处江湖,但此等见识实在令人惊叹,我与你在此相遇相识甚至相知,自有其中缘分,不如你我二人就在此做个知己好友如何?”

“这,先生曾与我师父相交,我又岂敢。”凌慕予话还未说完,便被王伯安抢先说道“我与你师父相遇的时候,我也只是一毛头小子,应该还没现在的你大呢,我本就把他视作前辈高人,虽未尊其为师,但松风道正确实也指点了我不少东西。我与其弟子,平辈相交,合情合理。”

“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小弟今年刚到弱冠之年,斗胆叫尊称先生一声大哥了。”

“哈哈,”王伯安此时看来似乎心情甚佳,道“如此甚好,予弟,你可是我交的第一个江湖上的好朋友。”“大哥也是我交的第一个朝廷中的好朋友。”

“予弟别取笑为兄了,驿丞不过是最低级的官吏,充其量也就算是一役吏,称官都夸张了。”王伯安摆了摆手,“还是说回,我与你师父是相遇的始末吧。”

“我与钱兄对朱夫子的学说自然是深信不疑的,不仅奉为圭臬,还将其付诸行动了,祖父喜爱竹子,家里的园中便有一片竹林,那日我对钱兄道‘既然夫子认为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至理,格物便可致知,何不效仿一下。’于是我与钱兄便到竹林中冥想,企图发现竹中之知。”

有兴趣的读者老爷可以点个收藏,给个推荐,投投票,你们的支持是作者写作的最大动力。蟹蟹大家ovo

读者qq交流群8130988

武汉加油!华夏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