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武江湖 > 寒笠•第一卷•劫兆 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

剑武江湖 寒笠•第一卷•劫兆 第五十三章 身不由己

作者:寒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平进了宫门后,步往紫云苑,宫侍前方引路,半时便到了苑内,问及婢侍,婢侍言郡主待于闺寝内,不许一人进入,赵平知璃儿不快,也不便叨扰。

着婢侍收拾屋子,拾掇一番,用作寝歇,婢侍领命,带上几个侍从去后苑了。

赵璃百般思愁,竟没于榻上,苏醒起身,别帘掩看,却见天时已慕,稍走几步,推门而出,门外婢女笑迎道:“郡主可醒了,王爷已候了多时,晚膳已备好,郡主想必饿坏了罢。”

赵璃先之惊疑,暗思爹爹当与圣上叙谈,多日未见,甚为想念,如今诸事烦忧,倒也顾不上了,只回道:“既如此,那便入紫膳房罢。”

婢女前引,引至前厅,侍从急赶着禀告赵平,膳房内赵平凝在碗具上,肚皮早就空了,侍从跳了进来喜道:“王爷,郡主醒了。”赵平兴道:“甚好,快去叫厨轩里的人准备上膳。”

侍从应声退开,直往后院奔去。

赵璃身置厅内,拐过蒲廊,到之膳房内,见到赵平,躬身行礼,赵平急搀住道:“跟爹爹还需这般客气?”

二人相对而坐,赵平瞧赵璃初醒模样,心中宽然,至少合过眼了,想必烦苦也减了些,朝之慰道:“璃儿近日可受了苦?”赵璃渐道:“还可,圣上未曾轻待,这里所配侍女,加之膳食,倒还齐全周到。”

言罢又加言道:“爹爹,你何时回返的,母亲可还好?府外甲士可撤了?”赵平细道:“你且宽心,圣上亲谕,府外甲士皆撤了去,你母亲尚好,昨日与我见了面。”

赵璃疑之,问道:“昨日府外甲士尚在,爹爹怎与母亲见面的?”

赵平瞧赵璃疑虑,便将陆云湘府中接人一事一一叙出,赵璃恍悟,原来陆姐姐信守承诺,护了爹爹一路,府外皆御军把守,陆云湘竟能只身进府,这般功力令人叹服。

不过陆云湘乃玉笛高徒,青瑶观主,这些事倒也难不倒她,如今诸事已定,边阳一府免了劫难,心下稍宽,松声道:“如此一来府中幸免于难,女儿无能,竟还要爹爹排忧解难。”赵平拒道:“若你当日不痛下决心,只身上京,赶在末刻出现在府厅之外,边阳府怕是早成了泡影。”赵璃又道:“此番祸劫,皆因女儿一时贪恋,才致酿成。”赵平肃道:“此事已定,你也不必苛责,日后行事多加思虑便可。”

言语间,房外婢侍端菜拿酒行了过来,赵璃见到竹叶酒在桌,视向赵平虑道:“爹爹伤可痊愈了?”赵平笑道:“无事,早已大好,余下的多加在意便可,今儿高兴,快些拾筷夹菜。”

赵璃拾起木筷,赵平夹了几块肉片放于赵璃碗中,将竹叶酒塞子打开,斟了些到盏里,赵璃劝道:“爹爹伤未全好,可不能多饮的。”

赵平纳言,只斟了些许,倒往赵璃盏中多斟了些,放酒于桌道:“女儿可要多饮些,日后逢人接事,免不了要多饮,今儿个多练练。”赵璃疑道:“逢人接事,爹爹何意?”

赵平忽止言不语,赵璃觉之有异,复向其问道:“爹爹与圣上聊了些甚么?”

言辞温和,却字字珠玑,赵平无奈,细道:“你如今身陷囹圄,圣上有心,念你探查之功,免你罪责,欲赐婚于你,嫁于四殿下,做个正妃。”

赵璃筷中菜叶滑落,满面异色,失声惊道:“爹爹,你说甚么?”赵平叹道:“璃儿,说到底你乃大梁郡主,身份尊贵,一时玩闹,惹得滔天大祸,圣上垂怜,复我边阳声誉,赐你锦玉妃冕,无上荣耀,你当感恩戴德,顺从天命才是啊。”

赵璃失了神,先之圣上欲伐江湖豪杰,现下又决己终身大事,一桩桩下来,犹如晴天霹雳般惊怖。

坐立不安,手忙脚乱,半晌不定,忽身起饭罢,直欲夺门而出,赵平一旁阻扯,赵璃泣道:“圣上既未下旨,当还有回旋余地,现去求其收回成命,应为时不晚。”

步子急迈,身子踉跄,赵平观之忧急,忙拦阻在前,提声道:“圣上既有此意,凭你一人之力,实难力挽皇命,四殿下为你挡风挡雨,不昔冲撞圣上,只为解你愁忧,你得此夫婿,怎生不好了?”

赵璃斜观赵平,知其言外之意,想必是做足了功课来的,当与梁帝好生计议过,明己有愧于四殿下,特揭疤收服,好般计谋,心有疑惑,度其问之:“陛下为何非要女儿许配四殿下,究竟有何期许?”

赵平回道:“爹爹哪敢揣度圣意,至少你嫁入皇族,日后收复江南,以皇家郡主的身份领军,自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赵璃讪笑:“爹爹不敢揣度圣意,却将圣意讲解的如此透彻,真令人折服。”赵平苦道:“璃儿,你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该为你母亲想想,若你违了圣心,圣上一怒之下,边阳府跌入谷底事小,满门下牢事大,你既为边阳族人,当尽心守责,不可肆意妄为,牵连至亲骨肉。”

言罢跪下身来,低首磕地,赵璃见之,同跪于地,啜泣声道:“爹爹自小疼爱璃儿,当知边阳王府日升灼章,却是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璃儿既为人女,又怎会弃之不顾,应下就是了。”

赵平揪心一处,赵璃肝腹之言,令其羞愧难当,边阳一府因璃而落,又因璃即起,自身无能,却还要靠女儿顶天撑地,抱女流涕道:“伴君如伴虎,爹爹未能护佑璃儿,竟让你诸多背负,实在惭疚。”

二人互自泣诉,一时难以平复。

悠悠天意,凉透了多少儿女之心,晃晃时逝,抹去了多少初时悸动,华华贵丽,覆上了多少虚恋佳人,畅畅山丘,断去了多少珞珞姻缘。

玉上清雅,兴笛如风,寡性淡然,牵动北都,楼台瀑水,群鸟沐休,曲生万象,外气横流,天下大势,不如手中木。

此刻山腰断崖处,一清秀女童坐于崖口,手捧白鸽,面视群山,手中信条经风抖,她自是昔日陪陆云湘一行下山进镇采办的女童,一路逛了半日,陆云湘定了信鸽,着她带回山里驯养,自回返后,一刻不曾停歇。

每日清水谷草喂之,陆云湘失了好几日,她自觉无趣,便出观散心游步。

身后密林,尽是青瑶女徒练功处,女童年幼,不能修学内气,做些杂事聊以度日,众师姐无心陪其闲玩,她便自得其乐,手抚白鸽,顺其毛羽。

山林清毓,瀑流哗然,鸟雀脆声,笛气雅飘,青瑶观虽常年静谧,然时有倾耳笛音,流连天际,往返丘林,畅醉人心。

此等妙音,更助人修身习内,功道速成。

音之所来,乃曲生观高人隐奏,曲扬万山,自内而外,渐至消迹。

钟香观乃玉笛门户,自是山腰之口,所闻笛曲,当淡漠之至,观中林旭修招,与静师太战至一时,林静淡袍加身,手中长笛挥摆,譬如水中鱼,云中鹤,身法如仙,林旭百招之余,早已困倦疲乏,林静却如初使笛法般悠然。

忽闻轻曲入耳,林旭罢了长笛,直躺于地上,闭眼细听,林静掩笑,当知林旭不善曲却惜曲,更喜曲,每日闻曲而动,不论手中何事,皆停步赏音。

此曲每日延绵三时之久,林旭便竖耳了三时,林静见其心醉,也不打扰,自去理了观务。

一时有余,林旭忽生一念,此曲乃曲生观所出,曲生观位处山顶绝处,所流之曲,周转之下,当成了末音,虽不妨讨人心醉,可若上得高处,岂不如亲临曲口,该三生无悔,万世有幸了。

一念既生,林旭也不闲着,直出了钟香观,穿杨径走陡地,一步一履,长笛撑地,踏上了深山之路。

瀑水崖口,女童续自坐于地,仰目欣望云空,小小脑袋也不知在思些甚么,忽身后暖声而至:“你坐这是为何故?”

女童回首瞧去,只见清风橘袍,布冠持首,淡唇细眉,依依长袖,风韵犹存。

此乃玉笛正主璐师太,女童观内识得此人,知其身贵,立躬腰行礼稚声道:“星儿拜见帮主。”

张璐笑扶女童,温言道:“你唤星儿?”

女童朗应,张璐观其手中信条又道:“你手中为何物?”女童回道:“我是青瑶观阁守徒,这是叶云云栖师姐给予观主的回信,方才我步于松林,见天际扬鸽,便招手呼其过来,刚接下信鸽,抱在怀里。”

白鸽咕声渐起,林静晤然,口中言道:“可否让我一观?”

女童稍犹,顿了顿,将手中信条递于璐师太,璐师太取信叠开,细细顾览,失色惊住,瞥女童疑色,转惊为安,轻道:“你尚年幼,不可在此多加逗留,早些回了去,将这信条也带了去,不可将吾观信之事告知她人,可有记住?”

女童诺诺点头,取了信直下崖去了,张璐面色阴晴不定,信中首写自是闺中言,后之露出“赵茹”二字,接之却是其私逃叶云之实。

张璐越发惊异,忆及前几日赵茹在帮之时,其父伤重,己择至尊秘药救助,此等恩情,犹如再造,然却受其欺瞒,糊涂至今。

江湖虽不拘,然叛离师门,绝不可忍之,若它日坐实,人人皆知玉笛帮窝藏逆徒,到时声名俱下,玉笛清誉,必有伤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