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武江湖 > 第九十七章 剑枪之决

剑武江湖 第九十七章 剑枪之决

作者:寒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青忍不住拔剑而出,一个跨身飞至其前。

楚淮举枪来此,枪法灵妙,虽不含半分内功,却仍旧妙笔生花,没有破绽。徐青一剑不得手,身落其旁,挺剑又来一刺。

哪知楚淮早已看中破绽,忙使枪挡来,枪身细长,刀剑难伤。徐青被他所逼,回至马上,纵马扬鞭。

心想自己虽剑力超绝,然对付此等狂妄之辈,偏不使半分内力,步履亦不匆快,只专心寻他的短处。

不过长枪短处难寻,那楚淮一手红缨使得是有来有回,进可攻退可守。二人相持不下,底下暗魇愈发着急,他们心知徐青故意不使内法,只为服众,也为一时之气。

虽是翘首望盼,但也思着要尽快逃离此地。只是如今两大领头对决,此时妄动便是坏了规矩,场面定然不受控制。由此耐下性子细细等候。

楚淮亦知这徐青并未使全力对敌,照说江湖中人剑中必有浑力。可这徐青竟半分皆无,究竟是本身无功,还是故弄玄虚而瞧不上自身,寻思定为前者,由是更为怒不可遏,当即奋起耍枪,枪头直指徐青。

徐青歪过身子,避过锋芒。哪知楚淮握枪一抖,枪身弯曲,直往徐青击来。徐青忙提剑格挡,却不知枪柄力大,一剑未能格住,此番定要败退。无奈之下徐青只好巧使内力,灌注于剑,硬抵过去。

这才没被击退,反而震得楚淮大吃一惊,收枪回身。暗知这徐青内力不浅,先前只是与自己过家家,实质的功力深不可料,登时有些犹豫。

徐青却觉可耻,自己明明暗下决心,不会使运内气,如今却是忍不住,竟这等让他人看了笑话。站在一处的萧嵩嘴口微扬,瞧二人稍有迟疑,便轻步走至二人中间。

朝二人道:“两位不必争了,本无需如此。此次奉圣上旨意,我等来此就是要止战休兵。这位徐少侠与圣上颇有渊源,颇受器重,一切皆是场误会。”

楚淮见萧嵩这般说,虽心存怨怼,却惧其身份。语气稍有轻缓,当即说道:“侯爷,似这些个江湖草莽若不一锅端了,日后大理寺还怎么在金陵立足?”

萧嵩道:“楚将军的疑虑本侯焉能不知,然彭槐死得不明不白。也不知是何人暗地里做这阴诡之事,还需查明清楚才可。

再说了,这些兄弟们都是世子殿下的亲身护卫,世子殿下是江湖人,在外漂泊多年。又晕睡多日,且护佑世子多年的彭老彭魇主无辜惨死,岂能让人顺心顺意?

因此楚将军无需多论,只依着本侯之言,先将彭槐的死因查实了再说。”

楚淮还欲还口,这时却瞧见李骏在旁朝他使眼色,便觉着萧嵩毕竟是安国候。虽说权势不大,却是当朝元老,不可与他起争,却暗窦萧嵩称徐青是世子殿下,只觉着古怪。遂疑向他问道:“侯爷说甚么?这位是. ...世子殿下?”

萧嵩回道:“这是先帝留下之子,被奸人所掳,所幸先帝护佑,世子未遭迫害。相隔二十余年,终究折返金陵,这位就是复尘殿下。”

徐青怔住,惊思这萧嵩如何便将自己的身份曝露而出。虽说这一日早晚会来,自己的身世也终究会被世人所知,可没承想竟来得这般快?不知这老贼究竟意欲何为,由此极为不安,只闭口不言。

狱卒寺兵甚是吃惊,多有不服,却也不敢多说。那楚淮回道:“末将遵命,一切听侯爷的指令。”

萧嵩便令寺内兵士各自归整,令暗魇将彭槐尸身运走。李骏却靠至萧嵩身旁道:“侯爷,这样不太好罢。陛下明令,彭槐尸身不可有失,您怎么. .....”

萧嵩道:“李统领,陛下不过一时气急败坏,须知如暗魇所愿才是正理。若你不晓其中的缘故,寻个时机,本侯与你说说。

陛下若问起了,你可说是本侯一手着令,不关你李大统领半分事情。”

李骏忙笑道:“侯爷这可折煞末将了,末将岂敢。不懂之处,还要请侯爷多加指教。”

萧嵩道:“好说好说。”

徐青眼观萧嵩一句平万仇,心想此人的本事,在这金陵城里也不可小视。

身在龙城,岂能安身独命?只叹了口气,不过暗魇无伤,虽不知他萧嵩打着如何算盘,却也颇为触动。遂走过去道:“多亏侯爷仗义执言,若有复尘用得到的,只管同复尘说。”

萧嵩笑道:“殿下客气了,本侯哪能麻烦殿下?”

几人客说几句,便出寺归走。暗魇自是将彭槐尸身葬在金陵城外,同一月前死去的陈远葬在一块儿。

因是朝廷重犯,不可张扬,故寻城外幽山安葬。徐青与他们一道,站在彭槐陈远坟前磕拜,眼中泪花涌泄,恨意愈发十足。

捶胸起誓,定要与那两面三刀的萧嵩一决高下。

而此时深宫殿房,梁帝正与萧嵩商议,正说那徐青安葬彭槐。梁帝问道:“爱卿如何要放那股暗魇离开?那彭槐早已定了死罪,只是尚未审讯完毕,却无故死去。

如此更不能被运出寺外,大理寺如何立足?朝廷圣威必会受削。”

萧嵩道:“陛下稍安,殊不知暗魇的作用可大着呢。陛下可知暗魇遍布南北,势力磅礴,皆是先帝留下旧属。

若是陛下将他们斩尽杀绝,必会冤冤相报。如此陛下不仅要忙着对付赵平,还要小心暗魇反扑,这帮人诡魅至极。

眼下皇宫之内依旧藏伏暗魇,陛下何不听老臣一言,不可与世子殿下置气,定要与他好生谈谈,说服他为陛下做事。一旦世子真心实意地为陛下办事,陛下又何愁暗魇?

且若能依靠暗魇之力,摆平赵平这等人的祸患,岂非一举二得?逐个击破,何乐而不为呢?”

梁帝恍悟,又生了愁,朝萧嵩道:“爱卿所言甚是有理,朕如何竟没想到这些?只是爱卿亦知复尘绝不会真心为朕办事,况且爱卿放任他去城外,若是一去不复返,又该如何?”

萧嵩笑道:“陛下莫不是忘了?郡主还在宫内呢?陛下应遣人好生监护,不可令郡主再度出逃。”

梁帝道:“这是何意?郡主出逃. ...爱卿的意思是. ...”

萧嵩道:“郡主乃世子挚爱。据老臣所知,只要郡主被陛下攥在手里,世子定逃不远。终究还是要回来的。”

梁帝道:“原来如此,朕早该想到,有劳爱卿多多费心了。”

两人叙话至夜,方各自散去。梁帝回想萧嵩所提赵璃一事,待他离开后,立时遣人暗暗监望赵璃,其一举一动皆需定时回禀。

老监奉命,自去着亲信前往。而赵璃自与徐青作别,一面担忧他的安危,一面又需顾料小怡的病症。

两相踌躇之下,心知圣上不会对他行不轨之事,至少性命无虞。反观小怡状况不佳,得尽早想法子救助。

便折回紫云苑,不令婢女跟随,独自一人前往僻静旁院。走至知叶婆婆屋前,见屋门微掩,凑近了身子。

窥见小怡正躺在榻内,知叶婆婆坐于榻沿,手中托着瓷碗,应是在喂食与她。

敲门几声,知叶婆婆回头惊望。赵璃推开屋子,面露轻笑,知叶婆婆才算宽心。

小怡却是甚为恐慌,挪起被子蜷缩于内,不敢吱声。知叶婆婆忙道:“小怡莫怕,这位是郡主,是咱们的大恩人。你忘了你上次瞧见的那位姐姐庭前习竹的事啦?”

小怡听罢,忙将被子挪开。伸出脑袋,仔细打量着赵璃,忽而咧嘴笑开:“你是庭竹姐姐. ...姐姐. ..!姐姐. ..!”

赵璃甚为不解。知叶婆婆便朝她道:“郡主可是忘却了数月前,综殿下做客紫云苑,你二人月下信步,转而挥竹习武。

那时小怡出来玩闹,见到郡主手提长竹,一时神往,要过去寻郡主说话。

那时幸在老婆子及时赶至,捂住小怡嘴口,拉她回去。”

赵璃恍悟,忙道:“原来如此,那个时候小怡便是这样夜玩日眠的?”

知叶婆婆点了点头。赵璃细瞧着小怡,只见她依旧咧嘴憨笑,也盯着赵璃不离一分。

赵璃见她如此心智不全,心里不觉黯然神伤,便朝知叶婆婆道:“婆婆,小怡这般状况。你我不可怠慢,得尽快想法子解决此事才可。”

知叶婆婆端着汤药,喂完最后一勺。小怡努努嘴,依旧看着赵璃。知叶婆婆回赵璃道:“郡主,小怡的病情每况愈下。

若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老婆子也只好朝她服用过量的安神汤,使她白昼睡得长些,这样才不致惹出祸端。”

赵璃道:“婆婆,这样可绝非长久之计的,如此只会加重病情。”

知叶婆婆道:“可老婆子也无能为力了,这么些年该用的法子亦用尽了。”

赵璃见知叶婆婆长吁短叹,心里蛮不是滋味,辞别告退。走出屋外,望天叹首,回记知叶婆婆所述,当年神秘奇女子究竟是何来路?眼下却是颇为难查,只有寻着当年皇宫内....

赵璃忽地记起叶迹,当年他将徐大哥救出宫外,或会知道一些细节。可这个当口他生死未知,便连暗魇也没法寻追,又该去哪问?

走出院外,女婢赶来喊赵璃用膳,可她唉声叹气,根本没心思去前往紫膳房,只摆手不去。直走出苑外,瞧这高墙厚壁,漫天阴霾,鱼虫游塘,灯火冷暗。

历经许多事,愈发觉着世事无常。究竟是命运使然,还是心力难足?

渐渐地,赵璃踱步至景香园,见园中淡香飘至,便走进去观赏。夜间漆暗,园中却时有花笼,烛火不息。除却刮风落雨,皆是前路明透。

垫着步履,赵璃仰望园上青石。石形怪异,上头又题有诗句词赋,虽有月光照拂,却模糊难识。况且自己不通诗赋,何必多此一举,莫不是与徐大哥相处得久了,亦变得文雅清俗起来了不是?

思到此处,赵璃不免咯咯一笑,一会子又觉着心痛如绞。再过一会子,绕过几处花柳,却又痴痴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