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武江湖 > 寒笠•第二卷•劫临 第一百二十八章 登基称帝

两位暗影也觉身后的风势愈发近了,之后便是各中一道致命的无声指线,纷纷摔至屋下不见踪影,只伴随着不绝于耳的惨叫痛哼。

位处中央的梁帝无人可搀,登时也坠落而下,本以为与那暗影一般死无葬身之地,然只见一道速影划过,梁帝被掳至宫瓦之上。

见救下自身的竟是那杀人不眨眼的萧嵩,梁帝登时挣脱而出,退步几何,双目直直盯住萧嵩,萧嵩笑道:“我的好王兄,怎地不好生谢谢弟弟的救命之恩,反而越发疏远了?”梁帝道:“你究竟要干什么?”萧嵩道:“只要你说出玉玺的下落,作为多年的同袍之情,隽王绝不会为难与你,你可安养天年,过着世人艳羡不来的神仙日子。”

梁帝大笑了许久,道:“玉玺倘若是落到你们这帮祸国殃民的奸臣贼子的手中,才是我大梁的不幸,万民的不幸!”

梁帝心想这玉玺的确不在自己手中,那看来他们也未能拿到玉玺,又会是何人先人一步抢到玉玺,如今又送往了何处,不过他们得不到玉玺便不能顺理成章的登基为帝,由此便宽心许多。

萧嵩见梁帝死到临头还这般地气焰嚣张,当即迅布影至其前,一指打在他的百会穴上,梁帝登时无法动弹,萧嵩提起梁帝便往宫内赶去。

御书房中,万分焦急的隽王坐立不安,翻着梁帝方前批过的奏折,想着自己即将登上皇位,也能如他那般坐椅批折,惬意妄为的日子飘摇不定,便是更加地惴惴不安。

突见门外走进方才归来的萧嵩,领着失逃的梁帝,却没见到期盼许久的玉玺。

登时朝萧嵩急道:“玉玺呢?朕的玉玺呢?”

梁帝见隽王还未登基,便是一口一个“朕”字叫得毫不违和,口中讥笑着道:“隽王好手笔啊,只是现下擒住了朕,却拿不到玉玺,你这个皇帝怕是要名不正言不顺,遭受世人诟病,江山不稳,更朝换代是必然之势。”隽王道:“你不过是比朕早出生了几刻而已,如何竟能争得伐北大元帅的位置,进而争得皇位,父皇临终的那一刻我们皆不在身旁,他是如何传位给你的又有谁能作证?这个皇位本就是我的!”

梁帝登时怒道:“那时上下有文武百官,又有宫女太监,哪一个不能为朕作证?”隽王笑道:“他们不过是候在殿外之人,与父皇独处的只有你一人,还敢说你不是家传圣意?

眼下已无需再论这些,时过境迁,只要你今日将玉玺交出,念在兄弟之情,我也不会相煎何太急,保你一世平安,好好做你的康王,不再与朕作对,朕便不会殃及池鱼,你的宫嫔,皇后,朕一个不杀,她们皆会与你相守余生。”梁帝笑道:“隽王还真是慷慨啊,朕感触至深,恨不得立马便掏出玉玺交于隽王,可你我心如明镜,倘若你得到玉玺,朕还有命可活么?”

隽王登时怒极,朝门外军士大喊道:“快些将秦皇后,还有丽妃,姚妃,等人带过来。”

军士领命,不时之间一众妃嫔皆被领了过来,唯独秦皇后未至,隽王大吼着道:“秦皇后呢?”

军士回言:“据逃难的宫女太监说,秦皇后跳楼自尽了。”

梁帝登时大惊,转身欲言,却动身不得,当知自身穴道被点,于是破口大喊道:“你胡说,皇后怎会....”

他再也讲不下去了,逃亡之际他又何曾顾念过秦皇后半分,现下皇后自尽身亡,他又怎配关忧伤感,果真自己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罢了,忽地仰天大笑,朝隽王道:“你以为将朕的手中玩物领来,便能逼朕妥协?做你的春秋大梦去罢。”

隽王未及理会梁帝,只是朝军士道:“秦皇后尸身何在,你们替朕寻来。”

军士领命走出殿外,隽王冷道:“既然哥哥不肯交出玉玺,那便好生待着罢。”由是又道:“将康王押入还紫宫,禁闭宫门,任何人不得探视。”

自此过后,梁帝被困锁深宫,隽王不论暗地里使了多少的阴谋诡计,遣人至还紫宫内对梁帝施以暴行,不过这些密事自是不能为人所知,不然被世人得晓,便会于隽王的声名有损。

梁帝永不屈服,眼见着身旁的妃嫔被奸杀掳掠,眼中滚烫的泪水倾流而下,却也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就那么看着,无能为力,身为帝王的他,此刻却似一个懦夫,佝偻小人一般的无所作为。

这一切全是萧嵩的主意,即便是梁帝心爱的丽妃苦苦恳求梁帝告知玉玺的下落,然梁帝自身都不知玉玺身在何处,却也不能让萧嵩等人得晓,不然自己只会死得更快。

他寄望着忠诚武士能进宫勤王,心中甚为想念当初与他一道东征西讨的剑阳候赵笙。

然赵笙迟迟未来,早已是坠落悬崖,一命呜呼,不过怪异的是塞林青甲绕路下山至崖下寻了多日,却寻不到赵笙的尸首,又见到崖下的那一江无穷无尽的江水,倘若是赵笙掉落水中,江河泛滥,怕是再也难寻到尸身了。2018

可隽王始终是不肯作弃,心知若一日不能确认赵笙已然过世,便一日不得心安,倘若赵笙侥幸未亡,他日一朝得势,返京复仇,凭借他在塞林军中的威望,只需振臂高呼,便可尽收军士人心,他这个费尽心机得来的帝王江山便要摇摇欲坠。

于是严令巡山军士不可松懈半分,还派遣边阳王赵平沿江寻人,搜查了数月仍旧未有所果,便只好回京述职。

而叶迹那夜并非坠落山崖,而是趁机溜走,意欲寻到小皇子,保得他一世平安,待得小皇子长大及冠,便要告知他真相实情,到时由他自行斟酌,是要北上复仇,还是远遁南境,不复踏尘涉世,皆由他一人所定。

当夜掠下山去,复回到十里坡处,见那黑影已然不见,便又千里跋涉,历经万难,路过村舍镇城,是不敢进去购马代步,只因防卫甚严,满城皆是贴满擒拿自己与赵笙的告示。

待得叶迹挨不住疲饿难忍,进了砀城寻水寻食,见那告示上竟是要捉拿大师哥,心想着大师哥跌入深渊,应当是必死无疑,那伙人为何要贴纸拿人。

思到此处,叶迹登时生了欣意,暗忖定是他们未能寻到师哥的尸首,以为他尚有生存之机。

如此说来师哥或许仍旧存活于世,转身走开的叶迹,窜进农家别院,偷取熟食填饱肚皮,心想着日后定要走遍南北大陆,也要寻到师哥,不论是生是死,至少见到本人才可放心。

出城续逃,也不知黑影将小皇子送到了何处。

经年累月,叶迹遁入南境大山,潜心修剑,暗地里收纳弟子,开宗立派,只不过隔尘隐世,从不为江湖人所知。

这些年叶迹也一直在寻察萧复尘的下落,也会遣派弟子上得北境去寻剑阳候赵笙的身迹,然皆是不得果,便在一日昏时,他独坐房内,突见一黑影闪过,他急着取下木架上的长剑。

见黑影窜入门窗,站定身子,面样被黑网所罩,额中凸显一个“魇”字,叶迹不明其故,以为是北都萧嵩派来暗杀自己的,登时长剑挺直。

那人下跪禀道:“叶先生别误会,在下是剑阳候的暗属,是一个隐在暗处的暗魇,名唤陈远,特来此地为叶先生效命的。”叶迹道:“你说是师哥的部下?我师哥怎么样了,可有他的消息?”那黑衣回道:“我们数以万计的暗魇,一直在崖下暗地里寻了多月,又在南北大陆一路寻察候爷的身迹,可十几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寻到。”

叶迹听至此处,心中绞痛万分,看来师哥已然亡去,跌入万丈深渊,或是沿江流淌,尸身自然寻不到,倘若他能安然活命,何以不来京都为先帝复仇,暗魇道:“今日遍布南北的数万暗魇以叶掌门马首是瞻,希冀叶掌门能秉承侯爷生前所愿,替她摧毁当今梁帝之治,为侯爷报仇雪恨。”

叶迹见那人慷慨陈词,思来定然是师哥旧部无错,当下便答允了他,二人促膝长谈,将暗魇之事尽数得晓,原来剑阳候昔年征战沙场战无不胜,除却塞林青甲威猛无边,更得重的是无所不知的暗魇军团,潜入敌方后地,掌握哈赤部族的一切动静,力求做到知无不晓。

因而北伐之战顺风顺水,费有不到三年便平定叛乱,要知先帝父尊太上皇可是战伐一生皆未能攻破。

只是这暗魇源自何处,倒是不为人知,即便眼下与叶迹同坐屋内的魇君陈远,也未能得知详全。

自今日起,暗魇全族皆归属叶迹一人掌控,由是南北两地的江湖朝梁,不论是哪一方所做何事,风吹草动,皆逃不过叶迹的法眼。

而十几年前的先帝,便已然被如今的梁帝暗地里处置,只因一直寻不到,也揪不出玉玺藏身之地,隽王大恼之下,竟尔暗地里命宫内的能人巧匠,花费半年的时日,依照既有的详图,打造另一具开国玉玺,这在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先例。

做出来的玉玺以假乱真,质地精致,却仍旧瑕疵尽显,不过远观之下自然是与真的毫无违和之感。

不过也有慧眼如炬的士子朝臣质疑玉玺的真假,当场便被隽王一剑斩杀,自此过后世人再不敢提及半字半语。

隽王一时莽撞,倒是让世人对玉玺的真实更为生疑,只是迫于隽王的残暴而不敢道出真言。

先帝被斩,宫嫔陪葬,而隽王凭借一柄假玉玺登上皇位,满朝臣子不敢多说一字,自此后梁开创。

而那临危受命的黑影将年仅半岁的小皇子带离是非之地,自是秉承剑阳候赵笙之愿,南下至贫农民家,将萧复尘交给徐姓小户,便在附近村落安家落院,守护在萧复尘周旁二十余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