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山如画之长歌行 > 第二十三回 有志少小莫相轻,他朝文武许安邦

巳初时分,齐天一行到得宣城。自西汉元封二年设丹阳郡以降,历朝历代均有名士出守,后世致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之赞,“宣城自古诗人地”之誉。

其地所产宣纸,纯白细密,色泽光鲜,久藏不腐,百折不损。并徽州之墨,端州之砚,湖州之笔,为文房四宝,饮誉海内。

域内襟山带水,敬亭、柏视、水西、龙须四山叠翠;青戈、水阳两水相依,南漪、太平、青龙三湖交映,占尽东南形胜。

三人进得城去,齐天向倾城问过一锭碎银,跳下车来,高举过顶,扬声道:“路过的父老乡亲,借问贵地有何跌打名医,在下自有重谢。”

这招他从黄清哪里借鉴而来,现学现卖,效果大是不凡,一言甫毕,四面八方立即有人应和。一人大声道:“这位公子,‘杏林’谢伯钦谢师傅的接骨术最是高明不过。”

旁边一人抗议道:“谢师傅的医术是不赖,可比起‘桑园’陶屯田陶师傅又差了一截。”又一个人辩驳道:“别看两位师傅名声响亮,不过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比起三代祖传的王师傅,只怕还多有不如。”

齐天皱眉道:“哪位师傅离的近些,相烦领路。”最先推许谢师傅的那人,得意扬扬的从齐天手里接过银子,奋力挤开人群,昂首挺胸而去。

齐天牵马尾随,走了一程,他惦着马老汉的伤势,渐渐不耐起来。那汉子倏地伸手一指:“这便是了。”他顺眼望去,只见一家破旧的店面,门上悬着一方匾额,写着“杏林”两个大字,里面影影绰绰的人声鼎沸。

那汉子道:“说起谢师傅的医术,不是小人吹嘘,方圆百里之内,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口才便利,越说越是通畅,直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只是限于学识,遣词殊无新意。

倾城听他大话连篇,老大不耐,板起脸道:“啰啰嗦嗦的,小心姑娘反悔,把酬劳要回。”那汉子一听要把银子索回,闭上嘴巴,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齐天扶着马老汉下车,三人进得屋去,只见铺子中间,摆了一张凉床,上面棉被高叠,趴着一个又白又胖的中年男子,穿着犊鼻内裤。

一个秃顶精瘦的老者,围着凉床游走,双手连珠价的在那白胖男子身上拍推揉捏。屋子四角架着四只火炉,炉火兴旺,满室温暖。

凉床周边围着七个衣着奴仆打扮的人。只听那白胖男子杀猪一般嚎叫不止,也不知是舒服之极?还是痛苦之至?两旁的仆从不停地大声呼喝。

这一人道:“谢老头,你找死么?”那一人道:“快轻点,伤着我家少爷,可不得了。”又一人道:“到时别说倾家荡产,就是把你祖宗都挖出来也赔不起。”

齐天气沉丹田,扬声说道:“哪位是谢师傅?”声音激越,将那四角的火炉震得嗡嗡作响。众人耳膜鼓荡,一齐安静下来。齐天自己说完,也不由一愣,数日间不期功力竟然精进如斯?

那秃顶的老者答道:“老朽便是。”他知悉但凡来此,多为医治而来,也就不说有何贵干了。齐天作了一揖:“在下一位长辈不幸骨折,闻道先生医术高明,蒙人指引,特来求诊。”

一个仆从大声道:“谢老儿正忙着呢,那有时间理你长辈的死活。”另一个接口道:“哪儿凉快上哪呆着去,可别自讨没趣。”

谢伯倾径自道:“公子稍等片刻。云儿。请座,奉茶。”一个青衣小厮应了一声,猫腰从人丛中钻出,将齐天三人引至西首坐下。

倾城屁股还没坐热,腾地站起身来。齐天心头一跳,见她挤将过去,将外围的仆从撞得东倒西歪,心中大感不妙,果不其然,那些人不是破口大骂,就是言语轻佻,更有甚者毛手毛脚的。

齐天本要喊住,当此情形,可谓过犹不及。他暗地叹息一声,只听一阵“啊唷”之声,跟着“扑通”大作,七人尽被倾城抛出店外,叠罗汉似的堆成一座肉塔,下面的被压着挣扎不开,手舞足蹈的,远远望去宛如划水的乌龟。那白白胖胖的男子听见响动,翻转身来,蜷成一团,身上的肥肉簌簌抖个不停。

倾城捋起袖子,问道:“那里不舒服,需要姑娘帮忙么?”那白胖男子听着外面惨呼连连,心中惊魂不定,嗫嚅道:“不……不敢有……劳。”

倾城右手握拳,左掌压在上面,用力一拗,关节中发出一阵“格格”的脆响,嫣然道:“不客气,姑娘最爱助人为乐。”那白胖的男子听着心惊肉战,颤声道:“一点小……小毛病,这会全……全好了。”

倾城脸色一冷道:“既然好了,还赖在这里,是不想劳姑娘动手?”那白胖男子“呼”的一声,蹦下床来,连衣也不及穿,三步当两步,亡命似的冲出店去。他平素走不上几步,便喘息不止,这会却一阵风似的去了。外边一众仆从,也顾不上呼号喝骂,连爬带滚的尾随而去,一时走得干干净净。

那谢伯钦以医营生,与江湖中人多有往来,并不如何慌乱,从怀里掏出一块雪白的方巾,擦着额头的细汗,问道:“是哪位就医?”

齐天扶着马老汉过去坐下。谢伯钦检查完毕,微笑着道:“不碍事,脱臼而已。”一手扣着马老汉肩头,另一手提起他手腕,左摇右摆前拉后送,老练地将脱臼接上。

云儿机灵地呈上一盒漆黑的膏药,谢伯钦蘸着涂在患处道:“老人家身子硬朗,虽没年轻人恢复的快,顶多四五日,便可恢复如初。”

齐天道:“有劳师傅,席敬几何?”谢伯钦摆手道:“举手之劳,哪里用得着钱。倒是你们得罪的那人,家里乃宣城有数的人家,只怕不会善罢甘休,没事还是赶紧离开为善。”

齐天本要给付诊金,告辞而去,闻言道:“我们一走了之,谢师傅您怎么办?”谢伯钦迟疑道:“老朽一把老骨头,顶多让人出口恶气,量也不会太过为难。”言下之意,显是应付不来,只有听天由命了。

倾城大大咧咧的道:“谢老头不用担心,要是敢来找你麻烦,瞧姑娘不打断他们狗腿。”齐天作色道:“你再若胡乱伤人,可别跟着我。”

倾城怼道:“你这没良心的,千方百计就想着赶人家走,好一个人去寻花问柳。”她越说越是委屈,眼睛“眨巴”“眨巴”间,泪珠“扑簌”“扑簌”的掉落下来。

云儿在一旁只瞧得义愤填膺:“简直岂有此理。”谢伯钦斥道:“小孩子家懂的什么?”忙不迭的向齐天作揖:“小徒胡说八道,公子大人大量,可别往心上去。”

云儿嘟着小嘴,又是委屈,又是不甘:“这不是师傅您教云儿的,做人得有始有终,怎能始乱终弃?”谢伯钦喝道:“越来越没规则,回房给我抄写十遍《黄帝内经》。”

倾城跳起身来,破口骂道:“孩子又没说错,你罚他作甚?要不看你一把年纪,姑娘真要敲你几个响头,让你明白什么叫做事理。”云儿抢将过去,张开双臂,拦在谢伯钦身前:“姐姐要打人的话,就打云儿好了。”

倾城道:“那个老糊涂虫,你护着干嘛?”云儿道:“书上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云儿身为弟子,怎能看着师傅挨打而袖手旁观。”

齐天一旁问道:“那你顶撞师傅,就不怕挨罚?”云儿道:“书上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云儿没有父母,师傅就是云儿的亲人。”

齐天赞道:“小小年纪,不仅熟读经书,更懂尊师重道。谢师傅有此佳徒,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谢伯钦听他夸奖,脸上也是与有荣焉,轻抚着云儿的头顶道:“公子谬赞,只恐老朽才疏学浅,误人子弟。”

倾城感念云儿适先维护,心念一动,拉着他的小手道:“小弟弟,快来谢过大哥哥。”齐天愕然道:“谢我何来?”倾城嫣然一笑:“这么聪明的孩子,放在这小小的医馆,能有多大作为?再说人家日后倘若没能出息,岂不显得你有眼无珠?”

齐天明知她歪理邪说,可是逻辑周密,一时竟也难以辩驳。谢伯钦福至心灵,躬身道:“云儿若是有幸承蒙公子的眷顾,老朽自当勤加督促,勿使兢兢业业堂堂正正,不负所望。”

齐天骑虎难下,只得说道:“就怕谢师傅故土难离。”谢伯钦道:“老朽自打双亲亡故,四海为家,身到之处,即是故土。”

齐天蹲下身子,凝望着云儿:“那云儿是想习武?还是从文?”云儿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的道:“只要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云儿都不介意。”

谢伯钦斥道:“小小年纪,大言不惭,可不惹人笑话?”倾城又骂道:“都说有志者事竟成,孩子志存高远,在你眼里怎么就成了大话?怪不得你这辈子,只能在这开间小小的医馆。”

谢伯钦虽然一生未娶,不解女儿心思,也知眼前的姑娘,那是万万招惹不得,只有听而任之,方是上策。

齐天道:“人之事业,贵在专一,最忌旁骛分心,所谓贪多嚼不烂。”云儿想了想,望着谢伯钦道:“记得师傅说过,小时打仗,父母被敌人杀害,那云儿将来就当一名将军,保家卫国,替师傅报仇。”

谢伯钦老泪纵横,语无伦次的道:“好孩子,好孩子。不愧为师养育你一场。”云儿憨憨一笑,踮起脚尖,帮谢伯钦擦干脸上的泪水。

谢伯钦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感动,因着半生漂零而郁积的凄苦,霎时烟消雾散,暖洋洋的一片和熙满足。

齐天道:“若是谢师傅不嫌跋涉之苦,在下修书一封,举荐云儿到国子监就读。”

谢伯钦虽然身在草野,作为治下的臣民,对朝廷的机构,却也耳熟能详。云儿若能进入国子监,可谓鱼入龙门前途无量。然而国子监作为朝廷培训人才的最高学府,择生条件苛刻无比,岂是等闲可入?

倾城道:“就说你老糊涂,人家堂堂一个候爷,别说举荐入读,就是保荐为官,那也轻而易举。”

谢伯钦慌忙拉着云儿一齐跪下,叩头不迭:“原来是候爷大驾光临,小民有眼不识泰山,有失远迎,得罪勿怪。”齐天及时扶住他:“谢师傅不必拘礼,在下浪迹江湖,这候爷的身份和你平头百姓,那是别无二致。”

倾城颔首道:“这话倒是实诚,人家瞧不顺眼,一样照砍照杀。要不是姑娘,你这候爷也只能祈求下辈子投个好胎。”

齐天哑口无言。谢伯钦想起一事,不安的道:“候爷万金之躯,以防万一,还是尽早离开为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