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五百八十五章:初次上朝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五百八十五章:初次上朝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弘庆来到承德殿之前,垂帘听政的太后诸葛玲珑、左右丞相、长林王,都已经恭候多时。

随着他坐在皇位之上,满朝文武,都开始高呼‘皇帝陛下万年’。

声势宛若浪潮,一浪更比一浪强。

他现在终于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普天之下的人,都希望能够做皇帝。

在登基之时,有关前朝的一些遗留问题,比如官员之间的调度、外地封疆大吏的新派人手,恩科等等,大致都已经确定好了。

所谓的官员调度,大抵就是,太宗时期任命的一些封疆大吏,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原来的位置上了。

官员之间的调度,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可不是简简单单说说而已。

是要具体贯彻施行的。

当然,九州各州郡的封疆大吏人员调度一事上,牵扯太大,必然会使天下官吏人心惶惶。

自然而然的,很多人就开始为自己谋求生路。

“朕知道,现在很多的官员,要么派了人,要么私自回京,都是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根据锦衣卫的调查得知,很多地方官吏,都开始陆续出现了贪污**的问题。

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过够了安逸,不会居安思危了,这种事情,在朕这一朝,是要彻底杜绝的,所以,外官调度一事,就这样确定下来,谁有不同意见,说来听听。”

赵渊正是知道了最近的一些消息,才将这件事情,拿到今天来与文武百官协商解决。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但是赵渊不是官,而是皇帝。

他不能将三把火烧的太旺,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民间传成是暴君。

自己刚刚初登大宝,实在是不能雷厉风行,有些事情,还是商量着来比较妥当。

身为右相的萧玄武还未说话,礼部尚书耿怀江就已经针对此事,开始发表自己的不满,“陛下,此次官员调度,牵扯数量之多,古来罕见,必然会使人心惶惶,各地州郡,恐有不安情绪滋生。

目下先皇刚刚葬入皇陵,九州各郡,还未得到安善稳妥,倘若这个时候,就对各州官吏,进行更改,只怕,会适得其反。微臣希望陛下能够多与诸位大臣,共同商讨此事,寻求一个完善方案,即使官员之间的调度问题,晚个几年,也不是什么坏事。”

他的意思很明确。

你才当上皇帝,如何做好这个皇帝,还需要文武百官去教一教。

话外之意,赵渊自然是听出来了。

他虽然恼怒,但是不动声色,向群臣问道:“谁还有不同意见?”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都在商议此事。

争执半晌,也没有不同声音出现。

这在赵渊的意料之内,他看向萧玄武,说道:“右相历经两朝,可谓根深蒂固,倒不如,说说看对此事的一些观点。”

赵渊之所以要下定决心,对这些封疆大吏进行整顿,一是因为贪污,二是进行整顿的官员名单中,有八成以上,都是萧玄武提拔上来的。

是萧党的核心成员。

扳倒萧玄武,只有从瓦解内部成员开始。

不然的话,必然会使天下人心调动。

萧玄武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陛下,您还未进行及冠大礼,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清楚。古往今来,虽然是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旧制在,但是显然不适合今朝了。

目前,我大魏领土,囊括九州山河,位居几千年来之最。如此大的国土面积,必然要让能人治理,倘若现在就将这些官员罢免,只怕,各州郡,会出问题。

新任官员,不清楚当地民风民俗,是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岔子的。”

他的意思也很明确了,想要罢免官员,根本就不行。

你还没有行冠礼,不算是真正的帝王,不能做到只手遮天的程度。

“萧丞相所言极是,不管,朕却有不同观点。如今盛世天下,倘若一昧瞻前顾后,如何将我人族,将我大魏,推向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

朕有心励精图治,需要各位臣工的鼎力支持,倘若在罢免外官一事上,仍然选择犹犹豫豫,没有做大事的魄力,还何谈将我大魏推向一个崭新高度?

所罢免的官员当中,有不少都是触犯了国法。正所谓,国以法治而兴盛,若罔顾国法,让这些贪官污吏,继续在任上胡作非为,就是对天下百姓的不负责任。

朕虽然初登大宝,理应宽厚待人,但是,谁跟老百姓过不去,就是跟朕过不去,这些官吏,必须得到严惩!”

赵渊强势反击。

他虽然好说话,但绝对不是一个软弱的皇帝。

文武百官听到他的话后,都是陷入了沉思。

不愧是太上皇亲口夸赞的‘好太孙儿’,果然,不是什么善茬。

现在不能叫太上皇了,应该称之为无上皇。

大魏有这样的帝王在,要么走向极盛,要么走向衰微。

“官员虽然贪污**,但是正值皇位更迭之时,倘若雷厉风行,只怕会将事情适得其反,倒不如徐徐图之。”萧玄武咬紧牙关,不肯退让一步。

普天之下的官员,哪有不贪的?

他们所贪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而已。

毕竟,太宗执政时期,吏治清明,也不是说说而已。

可是,水至清则无鱼。

吏治不可能清明到一条黑鱼都没有的程度。

目前,罢免的官员,达到了三十余名。

这在大魏的数万官吏之中,占比之占了很小一部分。

算得上是吏治清明了。

只不过,恰恰就是这很小一部分,却大都身居要职,掌握实权。

他们,是萧玄武下野之时的依靠,不能就在这里葬送了前途。

赵渊刚想说些什么,身后垂帘听政的太后就开口说话了,“萧丞相所言有理,皇帝,官员**贪污,是该受到惩罚,但是,不应该是现在。

目前,皇帝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要立即安抚四海,使天下稳定才对。至于这些**官吏,非常时期,要非常对待,且容他们一些时刻吧,给予警告,不可再犯。”

她的意思,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简简单单给个口头惩戒就好了。

赵渊闻声一愣。

母后怎么会帮着他们说话?

就在他思索之间,大部分文官们均已经下跪,高呼,“太后英明,皇帝陛下圣明。”

这纯粹是属于赶鸭子上架了,让赵渊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颇为为难的时刻,一直闭着眼睛的摄政王赵弘吉,开口说话了,“现在天下安稳的很,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们,也都在等着,无上皇口中的‘好太孙’是否真的能够一个‘好’字。

所以,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皇帝陛下应该越要去做一些能够证明自己贤能的事情,而惩治贪污**的官吏,就是其中之一,这会让陛下的贤名传播,是好事,诸位大臣不该反对。”

有了摄政王缓解这个尴尬点,赵渊开始反守为攻,“皇伯父说的对,朕不想只做一个口头皇帝,朕要为天下万民做一些事情。

倘若你们是和这些**官吏是一样的人,要阻止朕为天下百姓少做一些好事,那么朕倒也无话可说。

不过,将来事情传了出去,说是六部文官,与皇帝作对,要保下那些贪官污吏,将来名声败坏,可就怨不得朕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