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三百零二章:魏国称霸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三百零二章:魏国称霸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6: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商天洪死了之后,魏对晋的布局算是暂告一段落,但是在这个时间之内,战争仍然是没有结束。

北凉与宋军以及小股唐军,还在斗个你死我活。

大部分入晋的唐军,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攻下晋国的整面北域,不过却遭受到了商天洪的嫡系部队的拼命抵抗,使唐军不得寸进。

除此之外,赵长青也已经赶到了边疆,和白起兵合一处。

白起的军中,依旧是人人缟素,他们还在缅怀曹参。

他在见了赵长青之后,将曹参生前奔赴边关之前的计划原原本本说了出来,随后便长跪不起,失声痛哭起来。

赵长青也是重重唉声一叹,喃喃道:“曹国公应该早就知道了自己救援边关的结局,但依然还要去做,为的就是我们魏国要在此次战争中得利,放心吧,短则三年,多则五年,朕一定会率领大军,踏平楚国。”

白起闻声后,作为一名杀神,他居然落泪了。

这事儿要是传了出去,估计谁也不会相信。

但是这就是事实。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袍泽情谊吧!

这是一种常人很难理解的感情。

九月初,赵长青将近五十万人马倾巢出动,与楚军老将龙奋对持,在兵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龙奋向楚帝求援,并上请奏折撤军。

楚帝再三忧虑,觉得此刻在往长留山脉一带派兵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便答应了龙奋的请求撤军。

因为现在晋国的局势即将得到稳定,就算这个时候楚军仍然能够进军晋国,也无法获得巨大利润,倒不如撤军以观后效。

龙奋在撤走之时,遭遇到了赵长青的疯狂追打。

这龙奋不愧是一位老将,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料定大魏皇帝会趁他撤退的时候进军,所以,在路道崎岖的峡谷中布下疑军,使赵长青大军一时间损失惨重。

进而,赵长青决意不在追赶龙奋。

一是因为被龙奋埋伏了一遭,二是因为,在追下去的话,就追到楚国境内了。

现在还不是进军楚国的最佳时刻,因为一来准备不充足,二来是后续补给跟不上来,如此冒然的进入楚国本土作战,很容易损兵折将。

考虑如上,决意放龙奋一马。

就此,基本上青州之外的战局,就算是结束了。

九月底,陈庆之派遣麾下一名将军,协助晋将抵抗唐军的侵略。

终在十一月初,迫使唐国退军。

但是人家依旧攻占下来了晋国的一州之地。

唐国退兵之后,宋国也是相继退兵。

本来人家出兵就是为了给唐国打掩护的。

现在目的达到了,自然是要退兵。

自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收官,各国在此次战役中,所暴露出来的军事力量,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是有了一个大概的分析。

有兵家中人就综合了各国的军事力量做了一个排名,最终将魏国排在了第一位,也不知道是安的什么心。

但是不管怎么样,世界第一次大战结束之后,魏国已经跃然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国。

这一场大战,各国总计投放兵力约在三百万左右,投放兵力之多,古来罕见。

各国总计伤亡兵力,约莫已经达到了近百万左右。

其中,魏国杀掉楚军士卒,差不多有四五十万人左右。

现在晋国的整体状况就是,唯晋帝的旨令马首是瞻,但是晋帝又得听魏国的,所以,赵长青对晋的计划,也算是圆满成功了。

十二月底,赵长青在长留山脉举行封禅仪式,正式通告各国,魏国于今日称霸。

魏国决定称霸的消息,可谓震惊天下。

晋国率先承认魏国的霸主地位,唐国紧随其后。

大概也就是过了几天左右,宋国与楚国纷纷承认魏国的霸主地位。

至此,这个时代最后一名霸主,诞生了。

而这个时代,又被后世人誉为春秋时代。

这名霸主,便就是魏皇帝——赵长青。

年底。

萧逾明从晋国返回魏国,赵长青在承德殿中召见萧逾明。

他在见到大魏皇帝之后,就差没有热泪盈眶了,着甲在身,单膝下跪道:“启禀陛下,末将不辱使命!”

不辱使命!

仅仅四个字,就已经诠释太多了。

陈庆之这一次没有跟随萧逾明一同返回魏国,就是怕晋国会有什么动作,在晋国那里,他们二人得需要一个人时刻在那里盯着。

赵长青亲自下了龙椅,将萧逾明搀扶起来,并且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瘦了,也黑了,辛苦了。”

萧逾明摇了摇头,哽咽着嗓音说道:“末将遗憾的是,没有见曹国公最后一面!”

赵长青重重一叹,开口道:“曹国公的死,可谓死得其所,要是没有他生前定下的计谋,将楚军大败,不然的话,就没有今时今日,可以真正称霸的魏国。”

萧逾明道:“陛下,为何这次,我们称霸的如此匆忙?”

赵长青开口道:“纵观各国,大战屡有发生,已然到了大争之世,五国之中,除了宋国之外,都有过称霸的经历,所以朕不想在等下去了,即日称霸,威震天下,乃为君者求之,如今,我们魏国已然成为天下头一等强国,何须在瞻前顾后?”

萧逾明闻声再次半跪到地面,开口说道:“祝我魏国千秋万代,一统天下!”

此言一尽,文武百官皆是下跪齐声道:“祝我魏国千秋万代,一统天下!”

欢迎萧逾明回国的朝会结束之后,赵长青与他一同出了京城,来到了护国公曹参墓前。

赵长青向他说道:“就像朕说的那样,曹老国公死得其所,要是没有他,当时的楚军,可是一大麻烦,足以影响我们在晋国的计划。”

萧逾明为曹参上了几炷香,撒在墓前一坛酒后,向皇帝恭敬说道:“陛下,我们在晋国基本上算是已经稳定了,现在,晋国朝堂之上,都已经安插了我们魏国的人,就像民间盛传的那样,晋国朝堂一半魏臣。”

赵长青对他们的工作效率很是满意,开口道:“你们孤身在他国,能做到这一步,其实朕已经很满意了,朕已经安排了锦衣卫与东厂在晋国开设分舵,其目的就是要监察晋国百官。对了,现在晋国民间的态度如何?”

萧逾明回答道:“陛下,初始时,晋国民众的抵抗情绪很重,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抵抗的情绪在民间越来越小,其实民众从不在乎究竟是谁执政,他们只是想看到朝政的稳定,只要朝政能够稳定,就能使他们这些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赵长青笑了笑,说道:“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萧逾明细细品味了这番话,迅速对皇帝五体投地,非常之钦佩道:“陛下说的极有道理,末将受教了!”

二人之间的谈话,也被民间的老百姓们编成了一个小故事,在广为流传。

尤其是那句君如舟民如水,更是在后世当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这句话,也被誉为是魏国的国本。

更是体现到了为君者以民为本的思想。

天下百姓,在知道了赵长青的那番话后,都纷纷觉得,大魏国的皇帝,乃是一位仁义之君。

事实上也是如此,别的不说,各国之间打仗打了这么久,都已经劳累不堪了,民众可谓苦不堪言,但是人家魏国的老百姓,依旧还能过上顿顿有肉的好日子,这就是国力与国力的真实差距。

史书记载:春秋魏国历太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人皇于长留山封禅,向各国宣布称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