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卿本佳人 缘何如此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贤王府阖府搬迁,楚墨风独自留守,卸下重担交托贤明,大唐贤王无所事事。这才引出再遭猜忌,生死兄弟终生嫌隙;突遭行刺,王府暗探露出真容。

尽管薛仁贵将布失毕及其丞相那利等人遇袭一事栽赃给了突厥人,然而李世民表面上虽然认可了这套说辞,暗地里却委派人手前往龟兹密查,只不过这一切却是薛仁贵与楚墨风所没有察觉的。

闲来无事的楚墨风,每日辰初时分起床,先是练功一个时辰,而后再独自一人溜达着上街去寻一些吃食,酒足饭饱之后,迈着悠闲的脚步,前往平康坊的丝竹馆听听曲儿,或者前往东市的无名酒肆小酌几杯,这样的日子自春季,正月,辛亥日(初六)至今,已然一月有余,久而久之,长安城内的茶寮、酒肆、馆驿甚至是客栈内,前来光顾的客人都会看见一个不修边幅的男子,一副惬意的表情享受着食物或者是欣赏着歌舞。

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这个人是一名皇亲国戚,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对其表现出鄙夷,虽然在百姓的认知中,那些皇亲国戚平素不务正业,欺压良善,然而面前这个人,可是长安城甚至是整个大唐的百姓最为敬重的贤王殿下。

东市无名酒肆内,据说已经许久没有上演胡姬歌舞了,现在东市无名酒肆最为人称道的节目,则是贤王殿下讲故事,每当酒意正酣之际,就会有人央求楚墨风讲一讲当年的过往,而咱们这位贤王殿下,似乎生来就不像那些当官的一样,习惯在百姓面前摆架子,咱们贤王殿下闻言则是大笑一声,而后自顾自地走上台子,手中酒杯重重地往桌子上一顿,而后便滔滔不绝的开始讲述。

每每听到振奋人心的时刻,在场众人皆会大声叫好,而提及那些潸然泪下的事情,场内那些心思细腻的人,也纷纷暗自落泪,只不过似乎是贞观四年在楚墨风心中像是一道伤疤,每次提及楚墨风都会岔开话题。

这一日,东市无名酒肆内,楚墨风正坐在台子上,手中抱着一个酒坛,正讲到李靖率部火速突袭定襄城,鉴于突厥人对于夜袭并没有做好应对,此役李靖部借着夜色的掩护以强弓火箭开路,长枪横刀破袭,三千骁骑卫来回冲杀数次,斩杀敌军近八千人,随后突厥人放弃定襄城迅速逃离的场面,此时二楼的某个角落内,突然传来一个极为不和谐的声音,“敢问贤王殿下,为何屡次不曾听您提及碛口之战一事?莫不是当年碛口之战的经过让您羞于启齿?”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不禁面面相觑,虽然众人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当年碛口之战的事情,但是既然人家贤王殿下不愿提及,众人也不好过多追问,毕竟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当年的碛口之战,咱们贤王殿下虽然胜了,但是却是惨胜,出征万余人,回京不足圆(六十)。

楚墨风闻言先是一怔,循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抬头望去,只见二层角落内,一个瘦削的身影若隐若现,见状楚墨风有些不悦地冷哼一声,“阁下既然提及此事,那本王也不妨直言,非是本王不愿意提及,只不过那一战本王虽然胜了,但是却失去了太多,现在那些战死的袍泽,依旧躺在冰冷的坟墓里,除了本王之外,已然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和模样了。”

似乎是因为楚墨风这番说辞,并不被二楼的人所认可,对方有些不屑地发出一声冷哼,一时间楚墨风也无法分辨出对方究竟是男还是女,“既然殿下说因为没有人记住他们,故而才不愿提及,那么请殿下听在下说说吧。”

话音一落还未等楚墨风开口辩驳,对方的声音瞬间拔高,在二楼再度响起,“今日在座诸位且听在下一叙,贞观四年,我大唐贤王楚墨风,以京兆杜陵人史寒霜、长安县人窦婧妍、汉阳人柳非烟与顾贞儿、长安县人宇文琇、永丰县人萧若兰、延长县人刘紫鸢为副将,率麾下天策军一千四百人,其中长安县籍三百人、丹阳籍两百人、金州籍二百人、庆州籍一百五十人、洛阳籍五十人、隰州籍三百人、汾州籍二百人;巾帼军两千六百人,其中晋州籍三百人、蒲州籍两百人...四路大军共计一万七千零八人,自贞观三年十月中旬率部离京北伐,至贞观四年四月甲辰日(初八)班师回朝,大军本部历时五个多月,先后奔赴甘、肃、灵三州驰援,随后前往碛口阻截颉利可汗,全军上下血战三日不退,终于阻止了颉利逃进漠北,待班师回朝之时,仅剩副将五名,龍城军五十人,巾帼军两人,天策、靠山两军全军阵亡。”

说到这,在场众人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眼中闪着泪光望着楚墨风,此时二楼那个声音似乎意犹未尽,“贤王殿下,那些阵亡的袍泽们,在下记得,长安乃至大唐的百姓记得。英魂冢的墓碑,每时每刻都有人去擦拭的,那些镌刻在墓碑上的名字,不是冰冷的。”话音一落只见说话之人走到二楼的栏杆处,楚墨风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大战之后转入军械局的刘紫鸢。

望着对方那张熟悉的面容,楚墨风不免哑然一笑,向着对方拱了拱手说到:“刘将军,承蒙挂念了。”

刘紫鸢,延长县人,靠山军主将,现任军械局少监,此刻站在无名酒肆二楼,向着楚墨风行了一个军礼,而后淡淡地说到:“承蒙殿下还记得末将的名字,实在是惭愧至极。”

而此时在场众人才恍然大悟,眼前这名说话的女子,正是靠山军的女将军刘紫鸢,关于贤王及其麾下诸将的事迹,众人可谓是耳熟能详,如今终于见到一个真人在面前,一时间众人纷纷鼓掌喝彩。

缓缓地走下楼,刘紫鸢径直来到了楚墨风面前,先是恭敬地施了一礼,而后缓缓地说到:“听闻殿下将府邸的家眷尽数迁走,末将思量再三,决定过些日子辞去军械局少监的差事,如今大唐国泰民安,末将也想出去游历一番。”

“成,本王准了,只不过不要再去张掖了,府邸小,住不开了。”闻言楚墨风点了点头,而后抄起面前的酒坛子,对着刘紫鸢示意说到:“这杯酒,敬我们曾经誓死守护的大唐。”说完捧起酒坛一仰头,任由甘冽的美酒缓缓地滑入。

“小气,本姑娘还就非得去张掖凑一凑的。”对面的刘紫鸢见状,先是娇嗔地瞥了楚墨风一眼,而后面色凝重地说到:“也敬那些与我们生死与共的袍泽。”说完抄起一旁的酒坛,学着楚墨风仰头灌下。

而在场的众人则是不约而同地举起酒杯,齐声高喝到:“敬英灵。”这一刻,无名酒肆内酒香四溢,每个人皆是含泪狂饮一番。

自从在酒肆与刘紫鸢相遇之后,二人时常约着一起前往酒肆畅饮一番,就这样过了些许时日,四月,庚辰日(初六),楚墨风在贤王府的书房内见到了苏婉儿,此番苏婉儿前来,并未一如既往地穿着那套兜帽罩衫,反而是一袭大红色长裙,光明正大地从王府的大门进来。

眼见苏婉儿款款地走了进来,楚墨风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和不悦,疑惑的是为何今日对方会如此打扮,毕竟平素见惯了苏婉儿那套兜帽罩衫的行头,就算是当初贵为太子妃,苏婉儿也是偏好于单色的服饰,今日这身大红色,不免让楚墨风觉得惊讶,但是更多的还是惊艳,试想一下,皇室挑选太子妃,除了注重家世、人品、个人素养之外,也是以貌取人的,能够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跻身为当时的太子妃,苏婉儿的长相也可谓是倾国倾城了,而今这一身大红色,配上对方淡淡的妆容,一时间楚墨风竟然找不到词语来形容。

而令楚墨风有些不悦的是,身为一名暗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太显眼,越平淡无奇越好,如若能够将一个暗探丢进人堆之后,第一时间分辨不出,那便是最高的境界了,而今日对方这身打扮,如若被有心人看见,势必会诟病猜忌一番。

念及于此楚墨风头也不抬,轻声说到:“既然前来,那就表明你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此接手游子的事务了?”

身形轻盈地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苏婉儿脸上并未露出笑意,反而是秀眉紧蹙,面色凝重,语气中有些担忧地说到:“殿下,今日属下前来,接手游子倒是其次,毕竟属下做好了准备了,但是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属下务必向您汇报。”

闻言楚墨风‘哦’了一声,示意对方落座之后,有些惊讶地说到:“莫不是最近京城有发生什么大事了?莫不是咱们那位皇帝陛下又要对谁动手了?你且不要说出来,本王来猜猜。”说到这楚墨风先是摆了摆手,而后自顾自地自言自语起来,“李靖,不对,老将军身体早就不行了;程咬金,也不对,那厮头脑比较单纯,绝对是陛下身边的忠臣之一;李勣,有可能;本王,也有可能,毕竟我们几个老东西,没有受过太子的恩惠,而且现在皆是权势滔天之辈,陛下如若此时对我们动手,也是有道理的。”

静静地聆听着楚墨风的这番分析,苏婉儿深深地佩服楚墨风那种对形势分析的能力,“殿下所料一点也不差,乙亥说(初一),陛下行幸翠微宫,从陛下身边传出的消息,陛下曾经在含风殿对太子提及,李勣才智有余,然而太子对他没有恩德,恐怕日后李勣不能够敬服太子。陛下决意将他降职,假如李勣收到诏令即刻就走,待陛下龙驭宾天,太子以后可再重用他为仆射,视为亲信;如果李勣俳徊观望,陛下会派刺客将其杀掉以绝后患。”

“李勣?李老二想左了,李勣这厮才是最擅于明哲保身的人,这一点你放心,只要李勣收到诏令,不出一日便会启程动身。”听闻对方要对付的是李勣,楚墨风心中不免暗自赞叹,这李世民终于还是没想着放过李勣,估计按照这个形式,下一个定然会是自己,到那时自己定然会远走高飞的,毕竟在这庙堂待久了,人都有些不真实了。

谁知楚墨风这边还在思索之际,那边的苏婉儿突然说出来一个让楚墨风有些无奈的消息。

原来就在李世民行幸翠微宫之后,曾经多次将太子唤至身旁言传身教一番,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帝王传授,王德也没有太过于关注,谁知有一日不巧在门外偷听到关于李勣的那场议论,本来听完准备迅速呈报楚墨风,谁知太子却走出屋子,待恭送太子离去之后,王德正待悄然离去,却听见屋内传来李世民说话的声音。

毕竟方才亲眼看见太子出来,按道理说屋内应该是除了李世民之外,不会再有其他人了,没曾想李世民像是自言自语般说到:“此番让你去打探对方阖府搬迁的消息,究竟有没有结果了?”

话音落,屋内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启禀陛下,属下此番就是返回来向陛下呈报的。”

在门外偷听的王德,听到另一个声音的出现,先是吓得一哆嗦,转念间又有些释然,毕竟连自己的殿下都能够安插诸多暗探,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手中怎么会没有隐藏的势力呢。想到这王德屏住呼吸,附在门边侧耳倾听着,唯恐听漏了任何一个有用的字句。

含风殿内室中,李世民缓缓地点了点头,似乎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随后方才那个清脆的声音再度响起,“您此前猜忌贤王的那番话,似乎是传到了对方的耳中,故而对方才将阖府迁居到张掖,而对方自己则是留在了京城之内,似乎是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本王在此’,而且,对方似乎是知道陛下您龙体抱恙一事。”

“罢了,诚如方才朕教导太子那般,朕会派人前去问话,朕若是龙驭宾天,贤王是否同行?如若对方回答‘是’,待朕死后,你大可安安稳稳的在其身旁陪着他;但是...”说到这李世民语气中突然夹杂了一丝狠戾之色,“如若对方回答‘否’,过些日子你寻个由头返回贤王府邸,至于该怎么做,不用朕说明白了吧?”

似乎是沉吟了许久,房间内的那个声音再度响起,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些许为难地说到:“属下明白了,一切谨遵陛下旨意。”

听到这,王德捂着嘴,有些惊讶,此番听到的消息实在是太过于惊骇,心急如焚之下,王德只想着赶紧将消息传递出去,正巧从殿外走来一个小黄门,王德见状嘱咐对方在内室门外候着,若是陛下问起就说自己出恭去了,随后王德急匆匆地向着含风殿外走去。

堪堪走出含风殿之后,王德信步向着自己的居所走去,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瘦削的身影笼罩在一袭黑袍内,从含风殿的后门悄然而出,四下观望了一番快速向着宫外走去,王德见状心中杀意骤起,思量一番之后当即快速跟上,殊不知虽然王德贵为李世民身边的首领太监,但是这翠微宫不是长安的皇宫,若是此番在长安的皇宫内,王德能够找出最便捷的路线截住对方,可是,这里是位于长安城以南,秦岭山脉北麓、青华山东南方,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对于这里的路线,王德也不是很熟悉。

兜兜转转跟着对方绕了好久,没曾想在安喜殿附近失去了对方的踪迹,无奈之下王德只得返回自己的居所,将消息传递给了长安的游子,收到消息的长安游子,再度将消息传递给了苏婉儿,这才有了今日苏婉儿造访贤王府的一幕。

听苏婉儿缓缓的叙述完毕,楚墨风似乎并未表现出任何情绪,反而是从书桌上取出一本册子,信手丢给了苏婉儿,“上面是游子所有人的名单和联系方式,从今日起本王将游子正式交给你,希望你能够肩负起这个重任,不是为了本王,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能够居有定所,衣食无忧。”

接过册子大致翻看了一番,只见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个州府的游子信息,姓名、代号、籍贯、何时入司、潜伏何处,薄薄的册子握在苏婉儿手中,似乎有千钧般的重量,可想而知如若这本册子被公之于众,能够在大唐掀起多大的波澜,又有多少人会因为此事而命丧黄泉?念及于此,苏婉儿郑重其事地将册子贴身藏好,而后缓缓地说到:“殿下的嘱托属下不敢忘记,只是方才那件事,殿下是否需要属下隐藏在府邸内援手?”

“不必,这件事本王自己去处理就好,你速速回去,择日先行去洛阳,持本王令牌开始一个州府一个州府熟悉一番,至于太子那边,暂且不要照拂了。”缓缓地摆了摆手,楚墨风从怀中摸出一个令牌递给了苏婉儿,后者见状接过令牌施了一礼,转身离开了贤王府。

待苏婉儿离去之后,楚墨风这才冷哼一声,面向翠微宫的方向笑着说到:“龙驭宾天?本王是不会陪葬的,老子为你李唐王朝拼命二十五载,临了如若你李老二这般对我,真是让人寒心啊。”话音一落楚墨风站起身,慵懒地伸了个懒腰,一步三晃地向着府邸外走去。

五月,戊午日(十五日),朝廷下诏书任命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为叠州都督,接受诏令后,李勣片刻都没有迟疑,当即离开长安前往叠州上任。

与此同时,贤王府邸也迎来了几个小黄门,为首的竟然不是王德,而是一个自称姓张的公公,只见对方轻咳一声说到:“传陛下口谕。”

楚墨风见状一撩衣袍正待下跪听旨,谁知对方却是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陛下有言,此乃口谕,贤王殿下劳苦功高,不必跪下。”

闻言楚墨风当即站起身,而后那名姓张的公公缓缓地说到:“陛下问,朕若龙驭宾天,贤王是否追随朕而去?”

“否,烦请公公替本王回禀陛下,臣弟尚有心愿未了,暂时不能继续追随陛下,还望陛下体谅臣弟的难处。”不待对方说完,楚墨风径自开口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

听到楚墨风的这番说辞,那名姓张的公公先是一愣,而后笑着说到:“殿下不必激动,咱家只不过是前来传口谕的,至于殿下的话,咱家也会一字不落地回禀给陛下,殿下留步,咱家告辞了。”说完转身离开了贤王府邸。

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楚墨风阴恻恻地说到:“既然你们走了,那该来的就该来了。”

辛酉日(十八日),开府仪同三司卫景武公李靖去世,按照事先与李靖的约定,其子李德謇果然被楚墨风弄回了长安,参加完李靖的葬礼之后,楚墨风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了府邸,一进门就看见窦婧妍和杨琳二人站在院内,一脸娇笑地望着自己。

见状楚墨风挤出一个笑容,走上前将二人揽在怀中,“怎么突然回来也不说一声?本王可以去接你们啊。”

只见窦婧妍笑着说到:“此番与琳儿在张掖待的无聊,想着去娘子关看看,就先顺道回来看看你,过几日我们二人就启程了。”

一旁的杨琳靠在楚墨风的怀中,有些羞涩地说到:“殿下,人家不在的这些日子,您有没有想人家呀?”

“没有,你家殿下最近很忙的,今夜你二人还是各自回屋安歇,今夜本王要在书房内誊写一些东西,过了今夜咱们在一起上街上转转的。”抬手揉了揉杨琳的小脑袋,丝毫没有在意对方气鼓鼓的样子,楚墨风径直揽着二人向前走去。

是夜,书房内,楚墨风坐在书桌前,手中掐着一支鼠毫笔,望着面前空白的宣纸,似乎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屋内的蜡烛一丝不苟地做着本职工作,一闪一闪地映照着屋内的影子也时不时地晃动一番。

过了半晌,楚墨风提笔在纸上一阵奋笔疾书,写到兴致正浓之际,头顶上方突然闪过一丝波动,一柄短剑悄无声息地向着楚墨风的头顶刺去,眼见即将刺中楚墨风时,只见楚墨风先是叹了口气,而后抬手化掌轻轻地一推面前的书桌,整个人借力向着后方退去,那柄闪着寒光的短剑,就这样刺在了楚墨风面前的桌子上。

眼见一击不中,此刻当即半空一个鹞子翻身,拧过身形缓缓地落在了书桌对面,望着一身黑衣脸上覆着黑纱的刺客,楚墨风缓缓地站起身,有些失落地说到:“我还以为你会一直藏在房梁之上,没想到你还是刺出了这一剑,究竟李世民给予了你什么好处,能够让你如此死心塌地为其做事?”

“你怎么会知道?”听了楚墨风的话,刺客似乎有些惊诧,没想到对方竟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身形微微一颤,刺客眼中闪过一丝不忍,然而这一丝微弱的不忍,终究还是瞬间消散,只见刺客空着的左手向着腰间一抹,手中瞬间又多了一柄短剑。

见此情景楚墨风语气丝毫没有波澜起伏地说到:“婧妍,你觉得以你的武艺,对上我能有几成把握?”

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信手一甩,手中的鼠毫笔向着对方疾射而去,眼见楚墨风放出暗器,猝不及防之余刺客只得侧身躲闪,谁知鼠毫笔并不是为了袭击,只是带走了对方覆在脸上的黑纱,薄薄的黑纱缓缓飘落,待刺客转过身,露出了真正的面容,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贵为贤王府侧王妃的窦婧妍......

有道是诉衷肠,心中总有千般苦;话凄凉,万般无奈笑沧桑。且看窦婧妍道出事情始末,再看楚墨风孤身赴翠微宫,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