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归隐田园 谣言四起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孤身奔赴夏州,薛仁贵率部誓死追随,一番征战终于荡平西境,班师回朝不料旧疾复发。这才引出闲散王爷坐镇长安,女主代唐谣言四起。

眼见这位自称为武曌的女子,上身着淡绿色鸡心领短襦,下身一条做工精致的青绿色上仙初着翠霞裙,缓缓行走间裙摆飘逸,露出一双绣着金丝的云头锦履,满脸不施一丝粉黛,就这样施施然地在一名宫女的搀扶下,随着史寒霜和李玉湖向着府邸内走去。

三人来到楚墨风的房门外,只见那个武曌突然停下脚步,规规矩矩地站在原地,眉眼含笑望着史寒霜,后者见状先是一怔,惊讶于对方竟然有如此好的礼仪,随后缓缓地走上前,伸手轻轻地叩了叩门板,“殿下,门外有一名自称是武曌的姑娘前来探望您,不知您现在是否方便?”

话音一落只听门内先是传来一阵咳嗽声,而后传来楚墨风有些虚弱的声音,“霜儿,请武姑娘进来吧。”

史寒霜闻言身形微微一侧,对着武曌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者先是对史寒霜和李玉湖施了一礼,而后对着身旁的小宫女嘱咐了一番,随后轻轻地推开门,抬脚迈了进去。

一进门便看见楚墨风侧卧在床榻上,原本红润的面色如今却是苍白一片,屋内烛光闪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道,似乎是对于这种味道有些敏感,武曌反手关上房门之后,下意识地抽了抽鼻子,而后快步走到楚墨风身旁,还未开口已然泪如雨下,“你这什么怎么了?”

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楚墨风抬起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没事的,坐吧,今日怎么想起来找本王了?莫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身为陛下最忠实的伙伴,你知不知道陛下这些年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了?”缓缓坐下之后,武曌开口第一句话便将楚墨风震住了,自己早就知道李世民早年有哮喘病,虽然得以宫中御医以及莫梓瑶悉心治疗,然而这病根始终未曾祛除,只不过自己这些年始终征战在外,对于李世民的病情从未再过问,没曾想今日被武曌提及,念及于此楚墨风一个鱼跃从床榻上翻身而起,面色凝重地望着武曌缓缓地说到:“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突然被楚墨风这一下子惊呆,武曌捂着嘴指着楚墨风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久这才喃喃地说到:“你,你不是病重了吗?难道都是诓人的?”

强忍着胸中的咳意,楚墨风依旧冷冷地望着武曌说到:“快说,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莫不是宫中有什么异动?”

似乎是有些畏惧楚墨风冰冷的表情,武曌垂着头轻声说到:“前些日子,宫中太医去为陛下诊治,本宫偶尔经过太医署,听到那名太医与同僚讨论病情,这才得知陛下的近况。”

听闻此言,楚墨风眉毛一挑,“怎么?自从你入宫后,陛下很少去你那里吗?”

提及如此隐晦的问题,武曌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无奈之下只能缓缓地点了点头,“另外还有一件事,这是本宫听晋阳公主无意间说的,陛下暗中招揽了一批方士,在炼丹!”

炼丹?长身不死?听到这个词,楚墨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两晋时期的五石散,只不过那玩意儿属于致幻剂一类的,吃多了虽然会对身体有害,但是却不能长生不死,而此番听武曌提及此事,楚墨风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想办法探一探晋阳公主的口风,看看能不能问出炼丹房的位置,其余的事情本王去做。”

武曌缓缓地点了点头,再度望向楚墨风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楚墨风见状取过面前的茶杯,大口灌了一杯水,压制住了胸口的不适,缓缓地说到:“说吧,今日前来不适只为了告诉本王关于陛下的事情吧?还有别的什么事情一并说出来吧。”

“殿下,还记得当年您在荆州那个雪夜对奴家说的那番话吗?”微微抬起眼瞥了楚墨风一眼,不施粉黛的脸上似乎闪过一丝妖娆之色,“本宫此番才过双十年华,不知殿下觉得本宫有生之年是否能够开了先河?”

一番话惊得楚墨风冷汗直冒,心中不住地埋怨自己,你说当年嘴臭什么,好端端的前去拜祭就是了,非得秉烛夜谈,整出一个什么狗屁‘开创女子为帝的先河’这种狗屁倒灶的话,本以为自从武曌进宫之后,会渐渐淡忘此时事,今日看来,这个小妮子始终是对这件事心心念念的。

正在思索该如何回答之际,却见武曌朱唇轻启,“其实不是本宫心心念念,而是近些日子本宫听下人提及,民间出了一本《秘传》,里面提及这样一句话,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敢问殿下能够给本宫解释一番,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仔细咀嚼了一番这句话之后,楚墨风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这些民间的人真是闲的没事做了,好端端的整出个什么《秘传》做什么?

思来想去楚墨风返身回到床榻前,径直躺在床榻上,似有是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莫不是以为这句话是什么好事吗?要知道一旦这句话传到陛下耳中,你武氏一族是否能够保住还是个问题,而你为何却心心念念地要开什么先河?人,无论做什么事,对也好错也罢,首先你的保住性命,至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你方才问本王的那个问题,过些日子本王会差人传信与你,到那时再来本王府邸,本王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成,你好生歇着吧,本宫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缓缓地站起身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武曌转身向着门外走去,谁知还未走到门口,却听楚墨风轻声说到:“平素离治儿那孩子远点,毕竟你是他的嫡母,长幼尊卑有别,切不可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闻言武曌身形一滞,原本伸向门把的手,竟然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楚墨风这句话才是让武曌真正惊恐的,由于李世民许久没有临幸自己,作为一个身处后宫的才人,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武曌也时常会感到一阵没来由的空虚寂寞冷,久而久之这种感觉愈发强烈,而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回京之后,大病未愈之下,太子李治时常在床前尽孝。得知这一消息的武曌,心中暗自下了决定,必须给自己重新找一个靠山,而即将继承大统的李治绝对是一个不二人选。

然而李治每日除了在李世民的床前侍奉,剩下的事情就是草草用过饭回到大明宫长生殿的偏殿安歇。

这一日,一直忙于朝中政务和照顾李世民的李治,不知搭错了哪根筋终于走出宫外,想去放松一下一直绷紧的心情。

眼见温暖慵懒的空气从苏醒的土壤上轻轻拂过,鲜活水嫩的青草迫不及待地享受着春光的灿烂,鸟儿在树梢上自由自在的歌唱着。如此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色,与长生殿里弥漫着浓重的垂暮气息相比,形成了天壤之别。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啊。”李治看着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花红柳绿心中感概万千,站在四角亭上,眺着远处的如黛青山,忍不住赞叹。

“可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啊。”谁知话音一落,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亭外响起。

李治闻声心中一惊,这里虽然是亭苑外,但闲杂人员是不得入内的,回头一瞥,亭外桃树下隐隐站着一个红衣女子,女子一袭红衣胜雪,似与桃树融为一体,端的如仙女下凡,美不胜收。

如同雾里看花花迷眼,李治痴迷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蹲着缓慢的步伐向亭下走去。红衣女子见李治走上前来,把身子侧过去,双眸却时不时地抬起来,盯着李治打量一翻,那是怎样的欲语还休,欲迎还拒,欲擒故纵呢?

待看清对方的面容之后,李治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此人正是当初前太子李承乾叛乱之际,冒险容留自己的武才人,见此情景李治赶忙恭敬地施了一礼,“见过才人,不知道才人今日为何有兴致至此?”

此人正是武曌,眼见李治询问,武曌缓缓地转过身,对着李治施了一礼,这一礼却是幅度有些大,红衣素裹下的坚挺正被李治看了个正着,“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听闻陛下久病未愈,便想着来看看,也好让自己安心一些。”

望着眼前白花花的一片,年轻气盛的李治不由地加重了呼吸,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在美貌如花的武曌刻意的诱惑下,李治很快成了“俘虏”。接下来的事很简单了,就在太子的寝宫,两位年轻人擦出爱的火花,如同**一点就着。

本以为自己二人做事已经很隐秘了,没曾想还是被床上这个家伙发现了,念及于此武曌缓缓地转过身,望着楚墨风用一种几近哀求的语气说到:“这件事你能不能不要管了,我们两情相悦,你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听到‘两情相悦’这四个字,楚墨风微微一笑,这年头还是头一次听说有这种两情相悦的,不过回想起一些事,楚墨风也只好作罢,“成,这件事本王不管,但是如若你有其他的异动,本王可是第一时间知道的。”

“宫中究竟有多少你的人?”闻言武曌先是一喜,而后又有些落寞,自己终究还是逃不过对方的监视,只不过让自己不明白的是,对方为何会如此关注自己?迁居至长安之后,武曌也曾私下问过自己的母亲和长姐,二人均表示对于这位贤王殿下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如若是自己父亲的故交,彼此之间应该或多或少有所往来,而这位贤王殿下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纵观其这么多年的行事,武曌心中有一个恐怖的答案,只不过没有得到证实武曌自己也不敢相信。

只听楚墨风呵呵一笑,而后站起身径直走到自己面前,居高临下俯视着自己,而后轻声说到:“你猜?”

武曌闻言深知对方是不会给予自己答案的,随即再度施了一礼,转身匆忙推开门,头也不回地迈出门去。

眼见武曌走出来,史寒霜正待上前询问一番,却见武曌神色落寞的对着史寒霜施了一礼,“大王妃请留步,今日前来探望殿下之事,还望大王妃不要对旁人提及,过些时日待殿下身体好转,还望大王妃能够差人知会一声,武曌感激不尽。”话音一落武曌转身在小宫女的服侍下,匆忙离开了贤王府,今日之行给武曌带来了太多的震惊,此刻武曌只想找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放声大喊一番,以此来驱赶心中的惊恐。

经此前与薛延陀一战,西域各部皆被大唐的战力所惊讶,本以为对方经过高句丽之战,定然是元气大伤,没曾想短短的时间便覆灭了薛延陀。

而李世民借此机会开始巡游天下,八月,庚辰日(二十一日),李世民车驾到达泾州。丙戌日(二十七日),穿越陇山到达西瓦亭观看放牧。

九月,李世民到达灵州,敕勒各部落首领相继派使者到灵州拜谒,前后大约有几千人,每一个部落的使者见到李世民,皆是跪在地上双手伏地恭敬地说到:“非常希望大唐至尊天子做我们的天可汗,我们子子孙孙做您的奴隶,至死也不遣憾。”

甲辰日(十五日),李世民亲自做诗记叙此事说:“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而随行的公卿大臣们请求在灵州刻石碑记事,思量再三之后李世民遂依从。

本以为此番征战高句丽之后,渊盖苏文能够消停一些,谁知自从高句丽班师还朝后,渊盖苏文更加傲慢胡作非为,虽然也曾派使者上表,但其言语多怪诞诡秘;而且对待唐朝使者十分傲慢,经常窥测等待骚扰边界的时机。李世民多次敕令让他不要进攻新罗,谁知渊盖苏文阳奉阴违,反而不停地侵扰。

十月,壬申日(十四日),盛怒之下的李世民诏令不接受高句丽的朝贡,再次商议讨伐的事。有感于身处京城长安在方便调度兵马,李世民车驾遂于丙戌(二十八日)回到京城。

十二月,癸未日(二十五日),适逢李世民的生辰日,本想大肆操办的李世民,不知为何却下令取消了饮宴,望着闻讯而来的众人,李世民有些落寞的对长孙无忌等人说到:“今日是朕的生日,对世俗人们这是个欢宴作乐的日子,在朕这里反成了伤感的事。如今治理天下,四海之内皆为我大唐所有,然而承欢在父母膝下,却永远不可得到了,所以子路有在双亲死后无法再为他们背米的遗憾之情。《诗经》说:'可怜父母,生我辛劳。’为什么还要在父母辛劳的日子里饮宴作乐呢?”说完泪珠双流,身边的人都很悲哀。

东去春来,大年夜这一日,经莫梓瑶和孙思邈二人详细诊断,楚墨风体内的毒素已然被清除十之**,这对于整个贤王府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一时间贤王府邸内再度爆发出一片欢声笑语。

殊不知有喜就有悲,春季,正月,开府仪同三司、申文献公高士廉病情加重;辛卯日(初四),李世民亲临他的家中,流着泪与他告别;壬辰日(初五)高士廉去世。

听闻噩耗的李世民,想要前往高宅哭灵,房玄龄以对方的病刚好,执意谏阻。谁知李世民却有些执拗地说到:“高公与我并非只是君臣关系,还兼有故旧姻亲的亲系,岂有听说他的噩耗而不去哭灵呢?你不必再多说了!”说完带领身边的人从兴安门出宫。

此时长孙无忌正在高士廉住所灵堂,听说李世民将要到来,当即停止哭泣,出门拦住御马劝谏,“陛下正在吃长生药,按照方药说法不能哭丧,为什么不为宗庙社稷考虑而自珍自重呢!而且我舅舅临终有遗言,非常不愿意因自己的死,而让陛下屈驾前来。”

谁知李世民耍性子不听其劝告,无奈之下长孙无忌只得横卧在道中间,流着眼泪执意谏阻,见此情景李世民这才返回东苑,望着南面痛哭泪如雨下。等到灵柩走出横桥,李世民遂登上长安旧城西北楼,遥望灵柩失声恸哭。

二月,鉴于渊盖苏文不肯悔改,李世民当即准备再次讨伐高丽,朝臣们议论认为:“高丽傍山为城堡,很难短时间攻克。上次御驾亲征,国中百姓不能够耕种,所攻克的城,都要全部没收其粮食,再加上遇着早灾,百姓们有一多半缺乏粮食。如今若是再多派偏师深入,轮番骚扰其疆土,使得高丽百姓们疲于奔命,放下农活躲入城中,几年之内,必会造成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然离异,鸭绿江以北地区,可以不战而轻易取得。”

按照这些大臣的建议,三月,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候将军李海岸为副总管,征发一万多兵力,乘着楼船从莱州渡海进入高丽境内。又任命太子詹事李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等为副总管,领兵三千人,与营州都督府兵会合从新城道进入高丽,此番两支军队都是选配的习水性善于水战的士兵。

谁知这一月,李世民不幸感染风寒,苦于京城炎热酷暑,夏季,四月,乙丑日(初九),命人修缮终南山废弃的太和宫,改名为翠微宫。

五月,戊子日(初三),太宗临幸翠微宫养病,太子李治与才人武曌随行;壬辰日(初七),李世民诏令文武百官上奏疏仍旧给皇太子。

待李世民等人到达翠微宫之后,楚墨风通过王德传消息给武曌,邀请对方返回长安答疑解惑,碍于自己与李治的事情被楚墨风得知,武曌收到消息之后,趁着暂时无事,寻了个由头悄然返回了长安。

长安,贤王府,夜色已深,贤王府书房的烛火依旧通明,房间内楚墨风与武曌相对而坐,眼见楚墨风一言不发,武曌不免有些心急,站起身双手撑在书桌上,俯下身子望着楚墨风说到:“殿下既然差人通知本宫回来,本宫来了您却一言不发,莫不是希望本宫先给殿下些什么,殿下才肯说话吗?”说完武曌狡黠地一笑,抬手将自己的襦杉一扯,瞬间露出一片雪嫩的香肩,哦吼娇笑着对楚墨风说到:“殿下,奴家现在就在这,您若是想肆意施为,奴家也只能任由您了,只是希望完事之后殿下能够为奴家答疑解惑。”

望着对方的动作,楚墨风眯着眼睛缓缓地说到:“《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如若你真想开了那先河,本王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你需经历诸多磨难,甚至是骨肉相残、众叛亲离,如若你现在觉得无法忍受,那就请你打消这个念头。”

说到这楚墨风微微一顿,而后再度开口,“其实很多年前本王就知道你这个人,只不过当时没有空闲去观察你,后来听闻你父亲过世,本王觉得此刻才是接触你最好的切入点,所以就有了当初那一幕。”

“殿下为何会知道家父过世?要知道当初家父过世的消息并未对外人提及。殿下又是如何得知的?”听了楚墨风这番话,武曌心中的那个念头愈发坚定起来。,“莫非殿下真如那些野史话本里所描述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未卜先知?听了对方的话,楚墨风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也不能算是未卜先知,只不过本王就是知道,甚至令尊过世前,本王都能够知悉其过世的具体时辰。”

听到这武曌有些惊讶地捂着嘴,过了许久才缓缓地说到:“殿下,奴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若奴家没有猜错,殿下应该是......”

“不错,正如你错猜测的那样。”还未说完话头便被楚墨风截住了,眼见对方眼珠乱转,楚墨风不由地笑了笑,“只不过你说出来本王也不会承认的,而且如若你对外说出出去,相信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到那时本王只需要佯装不知,所以方才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想法,劝你还是不要付诸行动为妙。”

“那么《秘传》里的语言是真的了?”眼见对方猜出了自己的想法,武曌只得将话头转移,“那这会有多久?”

只见楚墨风缓缓地站起身,抬手将对方裸露的香肩遮好,而后轻声说到:“天机不可泄露,自己好好走下去吧,这是一条漫长而又孤寂的道路。”

此话一出,屋内的烛光有些不自然地晃动了一下......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且看贤王世子楚玄黓大婚,再看李淳风袁天罡测国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