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三十章 犯我国威 虽远必诛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第三百三十章 犯我国威 虽远必诛

作者:楚墨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不良人安平查案,楚墨风崔府擒贼,偶遇刺杀有惊无险,陈兵边境震慑四方。这才引出追根溯源探寻焉耆遭劫根源,声东击西惩戒帮凶震慑首恶。

焉耆国与高昌国交界处,乃是一片茫茫沙漠,终日黄沙漫天,而就在沙漠的一隅,却点缀着一颗如同沙海明珠一般的绿洲,此处树木郁郁葱葱、水草丰茂、数条河流星罗棋布,与缺水干涸的沙漠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故而此处被人称作沙漠中的世外桃源。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八月,辛未朔(初一),天空出现日食,而这处世外桃源,却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大约在辰时四刻,自焉耆国方向开来一支队伍,一进入绿洲之后便迅速安营扎寨,每个人皆是一身黑衣黑甲,然而背后的披风以及盔甲上依稀能看见斑驳的血渍,为首的一人站在一处大帐前,对着众人喊到:“诸位,咱们暂且在此安营扎寨,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话音一落只见大帐内走出一名身穿盔甲的女子,冰冷的盔甲依旧无法遮挡其曼妙的身躯,缓缓地走到此人面前,女子朱唇轻启,“殿下,从处月和处密两个部落斩获的物资中,有一部分是鲜活物品,是否需要划出一地单独圈养起来?”

被女子称作殿下的男子缓缓地点了点头,“养着吧,免得一次性全杀了浪费了,过些日子本王再带领部分修罗铁骑出去转转,毕竟你父王那里也不容易,总不能人吃马嚼的全让你父王负担,咱们还是应该以战养战,此道方为良策。”

女子闻言面色一暖,按照自己以往所闻所见,但凡是一个国家帮助另一个国家打仗,恨不得所有的费用都让受助国支付,而像是大唐这般以战养战自给自足的实属罕见,况且男子还是焉耆国的女婿,想到这女子踮起脚在男子的脸颊处轻轻一吻,遂转身招呼上几名黑衣黑甲人,驱赶着大批的牛羊向着大帐一旁的一处空地走去,望着简易围栏内成群的牛羊,女子眼中不免浮现出几个月之前的景象。

当初焉耆国被劫掠,楚墨风陈兵铁骑六万于焉耆和高昌的交界处,世人皆以为此番定然又要开战,谁知楚墨风早就同李世民商议好,此番乃是围而不打,一方面为了逼迫高昌自己低头,另一方面给西域各国传递一个信号:但凡是大唐的属国,如若遭受到他国侵犯,大唐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击。

四月,丙戌朔(初一),与大唐达成协议的薛延陀,遂调集麾下兵力,摩拳擦掌等待大唐的信号,意欲借由此番出兵大肆劫掠一番,谁知左等右等并未等到大唐出兵的通知,反而是收到了一封没头没脑的信笺。

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薛延陀牙帐内,真珠毗伽可汗缓缓地抖开信笺,只见上面用鲜红色的笔墨写着一行字:本王不打,尔等莫要轻举妄动,如若异动,当心性命不保。

信笺的末尾没有署名,而是盖着楚墨风那枚大唐贤王的印鉴,望着手中的信笺,真珠毗伽可汗缓缓地叹了口气,看来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终究还是瞒不住这位贤王殿下。

提及真珠毗伽可汗,其实楚墨风是打心底里不相信这些人的,薛延陀居于漠北。本为匈奴别种铁勒之一部,初与薛族杂居,后灭并延陀族,称为薛延陀,官制和风俗,与突厥大抵相同。

自从贞观四年大唐平定颉利可汗部之后,把大多数颉利部众迁到黄河以南安置,设置了很多羁縻州府,委任原颉利部贵族担任州府长官。这样以来,朔塞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颉利部的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有精兵二十万,进入了全盛时期。

彼时薛延陀与大唐之间也建立了联姻关系,大唐也准备将新兴公主李欣下嫁薛延陀首领,对于和亲一事,楚墨风始终是嗤之以鼻,一个国家边境的安定,如若要牺牲一个女子一生的幸福来换取,那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时日无多了,为此御书房、太极殿甚至是寝宫内,无时无刻不传来楚墨风的咒骂之声,对于新兴公主李欣那个小丫头,楚墨风也是见过几次的,此女乃是李世民第十五女,性子文文静静的一个小女子,一想到如此娇滴滴的女孩子,不久就要远离故土,嫁给一个自己都不熟悉的人,从此在异乡生活,而且对方还是将女子当做附属品的番邦,那个美女与野兽的惨烈画面,不止一次地浮现在楚墨风眼前,为此甚至楚墨风曾经放出狠话,如若李欣被送到薛延陀,楚墨风不介意率麾下六万铁骑造访薛延陀,让李世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则是:“我大唐边境的安宁,不需要用女子的幸福来换取,薛延陀若不臣服,那便用刀枪来说话吧。”

此番话传到薛延陀内部,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薛延陀内部的一批主战派,纷纷央求真珠毗伽可汗下旨出兵教训教训楚墨风,然而内部的主和派却提出一个质疑,当初就是这位,以不足两万人的兵马,剿灭了颉利可汗部将近十万的精锐,其中不乏三支虎师和数支鹰师豹师,而今此人控弦铁骑六万,这六万在对阵吐谷浑之时,一战打得吐谷浑毫无抵挡之力,试问而今薛延陀虽有精兵二十万,如若开战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对方的攻势?更何况大唐不止这一支队伍,其余州府兵战力也不容小觑。

此话一出一时间内部主战的声音渐渐减弱,适逢李世民派遣使者前来慰问,真珠毗伽可汗随即借坡下驴,将和亲一事暂且按下不表。

颉利部灭亡,薛延陀和西突厥迅速崛起,西突厥的乙毗咄陆可汗对于大唐可谓怨念颇深,突厥人自古对中原的土地垂涎已久,然自隋朝的第一位统治者隋文帝开始,渐渐地转变了对突厥的策略,由之前的对阵改为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成效渐渐地显现出来。

直至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咥利失大战,未分胜负。于是,以伊列河(今伊犁河)为界,双方分地而治。欲谷设此人极度仇视大唐,而咥利失则是紧紧地依附于大唐,为了不引起大唐的反感,在此之前欲谷设遂暗地里命令麾下的叶护贺鲁暗中联合高昌劫掠焉耆,为的是给大唐寻一些麻烦。

贺鲁,全名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曳步利设射匮特勤劫越之子。当初阿史那步真归附唐朝后,乙毗咄陆可汗让贺鲁替代步真担任叶护居于多罗斯川,在西州北一千五百里,统辖处月、处密、姑苏(哥舒)、歌逻禄(葛逻禄)、弩失毕五姓部众。

而配合高昌劫掠焉耆的,正是其治下的处密和处月两个部落,在阿史那贺鲁的默许下,这两个部落迅速与高昌合兵一处,在焉耆大肆烧杀劫掠,由于焉耆早已依附于大唐,加之沙漠故道的开启,致使焉耆获益良多,一番劫掠之下处密和处月二部收获颇丰,这让姑苏、歌逻禄以及弩失毕三个部落羡慕不已,纷纷撺掇阿史那贺鲁再度劫掠,谁知听闻大唐修罗铁骑陈兵高昌边境,阿史那贺鲁不得暂时安抚住姑苏等部落,等待高昌与大唐鹬蚌相争之下,再行那渔翁得利之事。

然而楚墨风早就猜到对方的企图,虽然高昌乃是主犯,但是对于这些从犯也不能轻易饶恕,故而楚墨风留下一万人马在高昌边境外安营扎寨,每日做出大军依旧在此的假象,自己则是率领剩余五万人,在龙思妍的带领下,趁夜色悄然离开了原地,众人一路昼伏夜出,终于在五月,甲寅日(十二日)抵达多罗斯川。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此刻水草丰茂,气候宜人,距离多罗斯川不远的一处小山坳内,密密麻麻地安置了许多土黄色的营帐,远远地望去与山坳连成一体,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营帐还是土石,连排营帐中央一座较大的营帐内,百无聊赖地楚墨风躺在简易的床榻上,一旁的龙思妍手持一柄锋利的银色小刀上下飞舞,每每划过面前的烤羊身上,便能带下一片厚薄均匀的肉片,渐渐的面前的烤羊变成了一副骨架,而龙思妍面前的碟子早已盛放的满满当当,素白的柔夷伸进一旁的水桶中,手上沾染的腥膻味顷刻间被清洗干净,取过一方丝帕简单地擦拭了一番,龙思妍端着碟子来到了楚墨风面前,“吃点东西吧,今夜要突袭处密部,酒就不要喝了。”

望着面前的龙思妍,一身素白的服饰,一头乌黑的长发用丝巾一扎,慵懒地搭在了肩膀的一侧,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楚墨风坐起身笑着说到:“思妍你看,这广阔的草原之上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倘若日后天下再无战事,咱么不如搬回草原上居住,天为帐地为床,风吹草低见牛羊,岂不是妙哉?”

龙思妍闻言莞尔一笑,抄起木箸为楚墨风选了一块最为肥嫩的羊肉,举止优雅地放在了对方的碟子中,“臣妾既然嫁给了殿下,那此生殿下去哪里,臣妾就去哪里。”

楚墨风闻言哈哈一笑,伸手将龙思妍揽入怀中,而后面色凝重地说到:“今夜本王率两万人夜袭处密部,你在大营内居中调度,只要看见处密部亮起火光,赶紧命人拔营,随时做好撤退的准备,待本王这边突袭成功之后,回来与你汇合,咱们趁着夜色转移,奔袭处月部,明白了吗?”

本想着开口拒绝,谁知却看见了对方坚定的目光,无奈之下龙思妍只好点了点头,一餐饭吃完,楚墨风便倒在床上沉沉地睡去,直至亥时六刻才幽幽转醒,只见龙思妍细心地为楚墨风准备好装备,随即神色凝重的对楚墨风说到:“殿下此去定要小心,战场刀剑无眼,加之又是夜战,臣妾定然等着殿下德胜归来。”

换上了自己的修罗铠甲,楚墨风紧了紧背后的披风,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大帐,大帐外五万修罗铁骑早已集结完毕,见状楚墨风翻身上马缓缓地说到:“诸位对于焉耆都不陌生,前些日子焉耆遭到劫掠,而罪魁祸首之一的处密部就在前面不远处,此番本王率两万骑夜袭,剩余人在侧王妃殿下的带领下准备拔营,待本王得手之后,众人火速随侧王妃启程,奔赴处月部附近,沿途若遇到追兵,迅速击杀不可恋战,诸位明白了吗?”

话音一落五万铁骑齐声应和,楚墨风见状双腿使劲一夹,催动胯下战马缓缓地向前走去,两万修罗铁骑紧随其后,向着前方的处密部驶去,望着楚墨风远去的背影,龙思妍稳住了情绪,转身对着剩余众人厉声说到:“传本王妃命令,此刻就开始拔营,待对面火光亮起,迅速转移。”

这边楚墨风等人趁着夜色缓缓地移动到处密部附近,望着眼前一片寂静的处密部,楚墨风抬头大致看了看夜色,每日的子时至丑时之间,正是人这一日睡得最沉的时辰,大致估摸了一番,楚墨风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到:“吩咐下去,火油烈酒准备好,一旦开始奔袭,迅速将这些东西泼洒出去。”命令一层一层地传递下去,身后的修罗铁骑纷纷从裢褡内取出一个个水囊,见状楚墨风低声喊到:“诸位,准备奔袭。”

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催动胯下骏马,向着处密部的聚居处奔去,奔袭的同时,拉开了手中的水囊塞子,将手中的水囊丢向对方的营帐,隆隆的马蹄声惊醒了巡逻的守卫,眼见前方似有大队骑兵奔袭而来,一名守卫正待举起手中的牛角示警,却见到黑暗中一道亮光划过,待对方反应过来之际,却看见自己的脑袋已然渐渐升高,距离自己的身躯原来越远。

黑暗中奔袭无可避免的有照拂不到的地方,很快便有守卫拼死做出了示警,无数的处密部士兵手持兵刃从营帐内冲出,由于是夜间,根本看不清敌人的方位,还未等自己反应过来,已然身首异处,一时间整个部落内喊杀声、哀嚎声伴随着战马的嘶吼声,共同谱写了一部死亡的乐章。

趁着夜色冲杀的楚墨风一马当先,手中的焚天灭世此刻早已是鲜血淋漓,眼见一番冲杀冲出了对方的聚居地,楚墨风当即鼓足真气大声喊到:“修罗铁骑迅速集合,准备撤退。”随着楚墨风的呼喊,声音瞬间响彻全场,在场的修罗铁骑闻言,纷纷调转马头向着来时的道路跑去。

待众人尽数跑出之后,身后远远地就看见不少处密部的士兵策马追来,见状楚墨风狞笑一声,“火箭准备,咱们最后再给他们一份大礼。”几名传令兵手持浸泡过火油的火把,依次将众人手中的箭矢点燃,只听楚墨风低呼了一声‘放’,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嗡’的一声,天空中瞬间被连排的火光照亮,大地犹如白昼一般,映照出眼前的惨状,伴随着‘咻咻’的破空声,无数的火箭落在了帐篷上,马车上以及草垛上,一瞬间大火冲天而起,远远地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眼见夜袭得手,楚墨风也不再做停留,率领部下赶忙向着山坳的方向驶去。

这边山坳的大营内,早已收拾妥当的龙思妍部,眼见对面大火冲天而起,当即策马缓缓地移动,向着处月部赶去。

第二日夜间,楚墨风再度如法炮制,袭击了处月部,两场大火生灵涂炭,随即楚墨风命人抓了一个俘虏,亲自手书一封命其交给阿史那贺鲁,而后楚墨风和龙思妍带着一众修罗铁骑返回了高昌边境,而此时大唐的信使带来了李世民的最新指示。

按照李世民的意愿,准备再次修书给高昌,劝其低头认错,故而命楚墨风暂时原地隐蔽,给高昌造成一种大唐撤兵的错觉,遂楚墨风与龙思妍在地图上研究了许久,终于寻得这处绿洲。

众人自从驻扎在此地之后,每日休养生息,时不时地出去巡视一番,而楚墨风与长安、龙思妍与焉耆之间的情报往来始终不断,众人此刻都在等待高昌的答复。

十一月,戊辰日(三十日),仍希望高昌王文泰能够悔过的李世民,又下玺书晓示祸福利害,征召他入朝;谁知麴文泰似乎是铁了心与大唐对抗,竟然以生病为理由,拒绝前往大唐长安。盛怒之下的李世民此刻终于明白,麴文泰是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鉴于此,十二月,壬申日(初四),李世民遂下诏书以兵部尚书楚墨风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均为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连带赵元楷、阿史那社尔等一众武将领兵进攻高昌。

得知消息之后,楚墨风遂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命薛万均率部佯动,摆出一副火速奔袭高昌的架势。

高昌王麴文泰听说唐朝已发兵前来讨伐,对其臣僚说:“唐朝距离我们有七千里,其中二千里是沙漠地带,地无水草,寒风刮起来如同刀割一样,热风如同火烧一般,怎么能派大部队呢?以前我去唐朝,看见秦、陇北面一带,城邑萧条,人烟稀少,不能与隋朝时相比。如今唐朝派军队来攻伐,发兵多则粮草供应不上,三万以内的兵力我们足能对付他们。况且那个贤王楚墨风早就率部返回了,此番再接到大唐皇帝的旨意,大军再度返回,届时定然是人困马乏,我们应当以逸待劳,坐等他们疲弊。如果他们陈兵城下,不超过二十天,粮绝必然撤退,而后我们可以俘虏他们。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早就猜到麴文泰心思的楚墨风,始终在绿洲内按兵不动,暗地里与薛万均互通消息,时刻关注着大军的动向,直至大军通过了碛口,楚墨风遂率部直逼高昌边境,摆出了一副进攻的架势,固守城中的麴文泰听闻唐朝军队兵临碛口,而原先离开的楚墨风部再度返回,他又内心恐惧,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发病死去,麴文泰一死,他的儿子麴智盛即可汗位。

待薛万均部到了柳谷,探马禀报楚墨风说麴文泰近日即将安葬,高昌国内人士都聚集在葬地,询问是否通知薛万均部袭击他们。

楚墨风闻言缓缓地摇了摇头,“不能这么做,大唐天子认为高昌怠慢无礼,所以派我们讨伐他们,如今要是在安葬墓地袭击他们,不是问罪的正义之师。”

遂命薛万均部擂鼓进军到达田城,待薛万均部抵达田城之后,楚墨风下书晓谕麴智盛,谁知高昌不应,无奈之下楚墨风命薛万均于清晨发动进攻,到了中午便攻下城池,俘虏男女七千多人。随即又让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当夜直逼其都城,高昌人迎击后被击败,唐朝大部队赶到,直抵其城下。

眼见大军围城,麴智盛给楚墨风写信说:“得罪大唐天子的是我的父亲,由于上天的惩罚,已经死去。智盛刚刚即位不久,请殿下谅宥!”

收到信笺的楚墨风,不免觉得好笑,俗话说父债子还,你老子作下的孽,岂有儿子不认之道理,思量再三楚墨风回信写道:“如果你真的悔过,应当主动到营门投降。”

谁知收到信的麴智盛还是不出来,见此情景楚墨风命令填土攻城,城上飞石如雨下,城内人均躲在房屋中。眼见久攻不下,唯恐西突厥趁机从背后袭击,楚墨风又造巢车,高十丈,可以俯瞰城内。城内行人走动以及飞石所中目标,在巢车上的人都大声告知唐军。

其实楚墨风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麴文泰与西突厥可汗相互勾结,约定一方遇急另一方相救援,西突厥可汗便派他的大臣驻守可汗浮图城,做为麴文泰的援助力量。

谁知等到大唐兵临城下,加之此前楚墨风奔袭了处月和处密两个部落,两场大火将西突厥可汗烧怕了,西突厥可汗遂西逃一千多里,驻守大臣举城投降。

援兵临阵投降,麴智盛处境狼狈,在唐军猛烈的攻势之下,高昌守军既无进攻之力,也无防守之力,遂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八月癸酉日(初八),开门出城投降。

楚墨风遂分兵占据各地,共攻下城池二十二座,获得八千零四十六户,一万七千七百人,占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 遂按照约定,楚墨风将焉耆被占之城池及人口尽数归还给龙突骑支,得知土地和子民再度回来,龙突骑支兴奋不已,深深地为傍上大唐这颗参天大树而感到高兴。

冬季,十月,甲戌日(初十),楚墨风率部自长安城金光门班师回朝......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且看太子承乾徒生事端,再看魏王青雀无端挑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