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谆谆教导 抽身而退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上元节李承乾巧遇佳人,心湖桥太子爷英雄救美。这才引出楚家四子未雨绸缪,潞国公爷欲擒故纵,贤王府邸谆谆教导,承恩殿外大发雷霆。

谁知李承乾却笑着说到:“候姑娘这就想左了,单凭贤王叔的名号,谁不得卖几分薄面与他。”一场略显仓促的英雄救美,瞬间拉近了二人之间的关系,一旁的楚玄黓见状,赶忙上前一步笑着说到:“既然同是赏灯,不如咱们一起吧,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还未等楚凝晗等人开口,李承乾和候婉儿纷纷表示赞同,众人一路前行,不知不觉间,李承乾和候婉儿距离越走越近,紧随其后的楚凝晗眉头紧锁,低声对楚玄黓说到:“老三,你今日这件事做得有些荒唐啊,听父王提及,他老人家与潞国公之间嫌隙很重,若不是婉儿天性纯良,父王也不会同意你二姐与其来往,此番你将婉儿如同拉郎配一般介绍给太子殿下,届时如若有什么事,你如何跟父王交待?”

楚凝晗的这番话,让身为世子的楚玄黓瞬间反应过来,虽然是说上一辈的事情,自己这一辈不应该参与,但是如若真像楚凝晗所言,届时李承乾荣登大宝,候婉儿就算是再心性纯良,这个枕头风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毕竟不是哪个女人都能像当今皇后一般,真正做到了贤良淑德的典范。然而看着前面二人如胶似漆的模样,楚玄黓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而此时相谈甚欢的李承乾和候婉儿,却不知道身后的楚家四子心中的想法,一行六人在东市内闲逛,感知敏锐的楚凝晗和楚梦竺,总觉得身后某处阴暗的角落里,似乎有不少人在监视着自己这些人,姐妹二人相视一眼,突然一个闪身各自窜进了相反的巷口内。

手中龙渊剑微微出鞘,楚梦竺眯着眼睛盯着面前的巷口,而另一边的楚凝晗,鸳鸯剑始终藏于剑鞘中,屏住呼吸侧耳倾听着巷口的动静,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楚凝晗脚下一点,整个人如同一道闪电冲了出去,手中剑鞘挽了个花,向着其中一人的肋下点去,谁知对方却是一个练家子,只听‘咔啦’一声,一条泛着银光的锁链,如同吐信的毒蛇向着楚凝晗的面颊刺来,锁链的前端一柄短刀泛着幽光。

楚凝晗见状赶忙收招身形一侧,锁链擦着自己的鼻尖飞了过去,趁着躲闪之际双手握紧剑鞘,幽光一闪鸳鸯剑已然出鞘,此刻对方到额锁链去势未减,楚凝晗当即身形一矮,挺着手中的鸳鸯剑向着对方冲去,谁知此时却听到一声惊呼,“鸳鸯剑,大郡主怎么是你啊?”

定睛一看,原来在自己这些人身后尾随的,竟然是李清岚和嘲风二人,而那边楚梦竺的龙渊剑才堪堪架住了负屃的双横刀,发觉都是相熟之人,楚梦竺和楚凝晗赶忙收起兵刃,有些诧异地问到:“怎么是几位啊?这一路上我还以为是有人盯上我们了。”

只见负屃翻了翻白眼,有些无奈地说到:“我说大郡主啊,你们几个出门也不带几个侍从和丫鬟的,这上元节人来人往的,若是出了事该怎么办?”

略显羞愧地挠了挠头,楚梦竺当即嘿嘿一笑,“几位就莫要责怪了,这不是习惯了嘛,况且我父王不也是习惯了独来独往的。”

负屃三人闻言无奈地点了点头,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虎父无犬女,这可真是看出来了,这王府的几位郡主世子,果然是像极了贤王殿下,然而李清岚却面色凝重地说到:“但是你们别忘了,与你们随行的可是当今太子殿下啊,如若对方出了什么差池,届时就算是殿下那里也不好向陛下交待的。”

身为长女的楚凝晗,此刻也听出了这番话的重要性,当即对着负屃三人施了一礼,“几位教训的是,是我们姐妹几人疏忽了,这就带着殿下回府去。”

话音一落,只见一辆马车缓缓地停在了李承乾和候婉儿面前,车帘掀起之后,一个面色阴鹫了中年男子,对着候婉儿喊到:“天色不早了,婉儿,该回府了,女孩子家家的这么晚还在外面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候婉儿闻言望着来人面色忐忑地低呼了一声‘父亲大人’,而后转身对着李承乾施了一礼说到:“太子殿下,小女子的家人来了,请恕小女子不能配殿下赏灯了,告辞。”话音一落候婉儿拎着裙角快步跑到了马车前,缓缓地登上马车之后,透过车帘依依不舍地瞥了李承乾一眼。

马车内的侯君集听闻李承乾在外面,赶忙下车对着李承乾施了一礼说到:“老臣见过太子殿下,方才不知太子殿下在外,竟然未曾下车见面,失礼之处还望殿下海涵。”

有些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李承乾的目光始终凝望着车帘,“无妨的,潞国公乃是朝中重臣,眼见天色已晚,冬夜天气寒冷,潞国公还是早些回府休息,免得伤了身体才好。”

老奸巨猾的侯君集,哪里能没看见方才的一幕,这一招欲擒故纵玩得是无比娴熟,只见侯君集对着李承乾施了一礼,随即向前一步轻声说到:“天色已晚,太子也应该早些回宫,待过些时日还望太子能够赏光莅临潞国公府做客。”

“好说好说,只要潞国公不要嫌弃本天子不请自来就好,届时一定上门叨扰的。”听闻对方请自己去府上,心想着又能够见到候婉儿了,李承乾顿时欣喜不已,一旁的侯君集见状,对着李承乾施了一礼说到:“既然如此,老臣暂且告退,太子殿下留步。”话音一落侯君集转身上了马车,招呼一声之后,车夫一扬鞭子,驾着马车晃晃悠悠地向前驶去。

眼见侯君集的马车离开,贤王府四子才缓缓地走上前,只见楚玄黓抬手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略带调侃地说到:“还看?再看下去你今夜就在这待着吧,我们几人可准备回去了。”

猛然间回过神的李承乾,当即应了一声,随着楚玄黓等人缓缓地向着义宁坊走去。一路上李承乾始终一言不发,一旁的楚梦竺见状,轻声对初凝晗和楚玥彤说到:“看见没?陷进去了吧?”说到这楚梦竺揪着楚玄黓的耳朵说到:“大哥,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你说吧,怎么办才好?”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来到义宁坊的贤王府邸,李承乾的到来让阖府上下受宠若惊,本想着依大礼迎接,却被李承乾出言阻止,“大王妃殿下,承乾今日是受父皇之命,前来向贤王叔求教,本就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的。”

史寒霜闻言赶忙笑着将李承乾引进府内,一进正厅早有人摆上了瓜果糕点,身为皇姑的李玉湖和李玥,则是拉着李承乾嘘寒问暖,而此时贤王府书房内,楚墨风神色凝重地看着跪在面前的楚玄黓,今日这个上元节发生的事情,着实让楚墨风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好巧不巧候婉儿前去找楚玥彤赏灯,而李承乾又十分巧合地在仁德医馆遇到候婉儿,桥上的那出英雄救美,以至于最后侯君集那番话,不得不让楚墨风有些怀疑,“你小子也是糊涂,为父说过多次,你身为太子伴读,应该在其身边时常指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些年读的书都喂了狗吗?”

“孩儿知错了,方才路上长姐分析完之后,孩儿就知道此番做错了,请父王责罚。”跪在地上的楚玄黓,早就知道自己这次这通‘拉郎配’着实做的有些糊涂,但是事已至此,楚玄黓只希望自己老爹能够扭转乾坤,将此事扼杀在萌芽之中。

“起来吧,这件事为父去处理,如若不是为父不想与皇室联姻,你以为苏家那个长女能够有机会成为太子妃吗?”顺手将楚玄黓扶起,楚墨风叹了口气说到:“咱们府上情况特殊,如若再与皇室有了姻亲关系,届时难免会遭人诟病,你皇帝伯伯这些年为了治理国家已经分身乏术,如若此时因为一个候婉儿再生出事端......”说到这楚墨风无奈地叹了口气,人生在世,唯独感情之事无法控制,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这男女之事本就是十分微妙,念及于此楚墨风缓缓地说到:“罢了,稍后为父会与太子详谈一番,待日后回到东宫,你小子切莫在提及侯家那位姑娘,明白了吗?”

听闻自己老爹要出面,楚玄黓如蒙大赦般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过了半晌只见太子李承乾缓缓地走进来,恭敬地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贤王叔在上,请受侄儿一拜。”

还未等李承乾下跪,楚墨风已然欺身上前,将李承乾扶住说到:“太子殿下切莫行此大礼。”抬手示意李承乾落座,楚墨风缓缓地说到:“其实你父皇的意思我也很清楚,今日前来你心中有什么疑惑大可以畅所欲言,这里不是承恩殿,本王也不是于志宁和杜正伦那两个腐儒。”

这一番话可算是说到李承乾的心中了,身遭没了顾忌,李承乾这才缓缓地说到:“贤王叔,无论是于志宁还是杜正伦,无论承乾做什么,这二人都要指摘一番,如若承乾稍微有些不满,这二人随即便会向父皇禀报,其实承乾都知道,他二人无故挑事,不过是因为当年您那本关于火药的书册一事,但是有时候承乾并未做错,却还是逃不了被父皇责骂,承乾心中苦闷,回去也不敢对太子妃说,只能前来求教贤王叔。”

李承乾所讲述的这番遭遇,其实楚墨风早有耳闻,自己明里暗里也提醒了李世民多次,对于让那些腐儒来教导一个未来的帝王,实在是大大的不妥,有道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安则国宁,国宁则天下靖,况且于志宁此人实则是一个小人,他所谓的指摘,只不过是为了向李世民彰显自己教导用心,却从未考虑过李承乾的感受,正所谓物极必反,时间一长难免李承乾不会生出逆反之心,但是转念又想起李渊临终前对自己说的那番话,一时间楚墨风竟然有些语塞。

思虑了许久,楚墨风缓缓地说到:“太子殿下的苦闷,本王已然知晓了,本王只能说,待明日回去之后,无论太子殿下做何事,持心要正,言行举止之间要表现出恭敬,至少不能让人家在明面上指摘出你的错误,闲暇之余多多研习兵书,如若有时间多看一些经史典籍,以及那些描写各地风土人情的书籍,身为一个帝王,如若连自己治下的风土人情都不了解,那这个帝王可是不合格的,时常去各部走动走动,与朝中那些有名望的大臣多多交谈,至于于志宁和杜正伦那边,本王出面帮你。”说到这楚墨风眉头一蹙,伸手取过书桌上的一沓纸递给李承乾,“这是本王重新撰写的《论火药在日后战争中的用处》,拿去好生研读吧,另外,太子殿下既然已经娶了太子妃,夫妻之间要互爱互助,在太子殿下荣登大宝之前,需好生学习,切莫将心思放到儿女私情之上,以免被有心人利用,从而影响太子殿下的位置。”

一番看似推心置腹的谆谆教导,让李承乾原本苦闷的情绪一扫而空,在李承乾看来,整个大唐似乎只有眼前这位贤王叔最懂得自己,心中暗自做了个决定,他日荣登大宝之后,定要将楚玄黓抬至高位,而自己则是要护贤王府周全。

殊不知其实楚墨风心中还是有所不忍,在他看来,无论什么人都是可以改变的,时间是最好的药物,只要旁边有人循循善诱,然而令楚墨风没有料到的是,一年之后天下战火再起,而自己忙于征战竟然将此事抛诸脑后,而有些有心人趁虚而入,加之于志宁好杜正伦等人的咄咄逼人,终将李承乾逼向了谋反之路,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后话,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就在楚墨风对李承乾谆谆教导之际,长安城内一辆马车缓缓地向前驶去,马车内一脸阴鹫的侯君集轻声说到:“这么说今日你始终与太子殿下同行了?”

“禀父亲大人,的确是如此,女儿先是在仁德医馆见到了太子殿下,而后有人在心湖桥上调戏女儿,被太子殿下亮出了身份赶跑了,所以女儿就与玥彤姐姐她们随着殿下一同赏灯。”说到这候婉儿有些羞涩地说到:“只不过,似乎一路上太子殿下都不怎么理会玥彤姐姐她们,反倒是拉着女儿不停地闲聊。”

听了候婉儿的这番话,侯君集心中瞬间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自己已然被暂时开去官职,虽然爵位还留着,但是何时起复却丝毫没有消息,今年年节赏菜,潞国公府仅仅只被赏了一道菜,还是一道凉菜,大冬天吃凉菜,这让侯君集大为不满,听闻贤王府那边放赏,一次就去了四个小黄门,四荤四素八道菜,在长安一众朝臣中也算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而候婉儿今日所述,让侯君集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如若太子真心喜欢自己的女儿,自己倒是不介意撮合一番,届时太子荣登大宝,自己的女儿成不了皇后也能成贵妃,到那时父凭女贵,说不定自己还能再度升至高位,想到这侯君集笑着说到:“婉儿啊,那你喜不喜欢与太子殿下说话呢?”

“女儿喜欢是喜欢,只不过听闻太子殿下已然迎娶了太子妃,女儿蒲柳之姿,怎能入得殿下的法眼?”候婉儿闻言,双手捂住了脸颊,用一种细弱蚊蝇的声音缓缓地说到:“女儿自有自知之明,论长相不及玥彤姐姐,轮才艺又不如其他小姐妹,女儿只求能够远远地看着殿下就好。”

“这是什么话?我侯君集的女儿怎能妄自菲薄。”听了候婉儿的话,侯君集有些不悦地冷哼一声,“这件事你就不要担心了,为父替你去办,你只需要学好你的才艺即可,平素多读一些如何持家的书籍,不要总是跟贤王府那群疯孩子来往,你看看一个个的,习武的习武,学医的学医,没有一个安安分分地待在家中,自己老子身为武将,亲儿子却弃武从文,成了太子伴读,这些人少接触,免得将你带坏了。”

侯君集这一番教导让候婉儿欣喜之余也有些不舍,然而父命难违,候婉儿只得缓缓地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侯君集的要求。

得知楚墨风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李承乾心中更加坚定了登上皇位的信念,对方要求自己的并不多,而且全都是自己身为太子应该去做的,这也让李承乾加大了对楚墨风的好感,在贤王府留宿一夜之后,第二日李承乾由楚玄黓陪同,早早地返回了东宫承恩殿。

眼见太子殿下返回,一众侍从正待像以前那般取出吃食奉上,谁知李承乾却微微地摆了摆手,“把这些都撤下去,端两壶好茶,准备点糕点,本太子今日要研习兵法,午膳、晚膳就暂时停了吧。”

发觉太子去了一趟贤王府,回来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众人惊诧之余赶忙按照吩咐去做,信手从怀中摸出了楚墨风亲手誊写的《卫公兵法》,原本楚墨风是不舍得给李承乾的,毕竟李靖的这本《卫公兵法》楚墨风还未看完,而其中的一些观点,与自己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故而楚墨风对此书爱不释手。

李靖所著的《卫公兵法》共分为:上卷《将务兵谋》主要记述将略、治军、决胜的策略;中卷《部伍营阵》主要论述教练、束伍、布阵的方法;下卷《攻守战具》主要论述武器、装备、工事的制造与使用。

净手之后李承乾恭敬地坐在椅子前,缓缓地翻开了第一篇,只见《将务兵谋》一开篇所述:“夫将之上务,在于明察而众和,谋深而虑远,审于天时,稽乎人理。若不料其能,不达权变,及临机赴敌,方始趑趄,左顾右盼,计无所出,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藉,何异趣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啖狼虎者乎?”

将这段话读给楚玄黓听,对方听完之后,所有所思地说到:“卫国公所言不无道理,此前听闻父王提及,勇而轻死,贪而好利,仁而不忍,知而心怯,信而喜信人,廉洁而爱人,慢而心缓,刚而自用,懦志多疑,急而心速的将帅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在李靖看来,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将领是十分重要的,必胜之道的第一点就是察将之材能,没有对将领的深刻了解,轻率地委以重任,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换而言之如若帝王对治下臣子的能力没有了解,随意委任也是非常危险的。”

“所言极是,治国与治军其实在道理上是有所互通的,太上玄元圣祖皇帝在其所著《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所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故而本太子认为,结合其无为而治思想,太上玄元圣祖皇帝想阐述的治国之道就很明确了,就是治理一个大国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

《道德经》一书,楚玄黓也有所研读,只是没想到身为太子的李承乾,竟然也会读这本著作,按照于志宁和杜正伦的腐儒思想,这种与儒家学说格格不入的道家学说,是断然不能出现在太子的书桌上的,想到这楚玄黓低声说到:“太子殿下读《道德经》固然是好,但是不要将此书放在您身边,免得被有心人看见,届时殿下又会被责罚了。”

楚玄黓的建议让李承乾也十分认同,随即从书桌上一摞厚厚的书籍内,抽出了一本泛着黄颜色的书,缓缓地递给楚玄黓之后,李承乾有些不舍地说到:“你小子可给我保管好了,什么时候我想看了,记得再给我。”

谁知就在此时,承恩殿的大门被人推开,只见于志宁和杜正伦义愤填膺地走了进来,第一眼就看见李承乾和楚玄黓摊开了一大堆的兵书在研读,而楚玄黓的手中还握着一本《道德经》,自从汉代董仲舒那个腐儒提倡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之后,曾经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腐儒借助皇室力量的残酷打压之下,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那些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的书籍,一众腐儒是坚决杜绝的,此番看到了楚玄黓手中的《道德经》,杜正伦倒是还有些顾忌,毕竟对面一个太子一个世子,其背后所站立的乃是当今大唐的两座高峰,无论处罚谁都是不好交代的,况且现在乃是新年时节,按道理自己和于志宁是管不到此事的。

然而于志宁此刻却怒火上脑,指着李承乾和楚玄黓说到:“你二人好大的胆子,说,究竟是何人给你们这种书籍的?如若说不出来,老夫定要到陛下面前进言,届时你二人受罚可不要责怪老夫。”

本就对于志宁有所不满的李承乾,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妈的于志宁你只不过是一个太子詹事,论品秩也敢指着我们说话,看来真是父皇给你脸你不知脸在哪里了,想到这李承乾正待起身答话,谁知一旁的楚玄黓突然起身说到:“于詹事,这本书是本世子带给太子殿下,如若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来询问本世子,至于太子殿下,方才将书籍给他之时,太子殿下并未接受,反而是责骂了本世子一番,不知于詹事还想说什么。”

“好好好,世子殿下果然胆大,莫不是真以为有贤王殿下庇护你,这皇宫里没有人敢处罚你了吗?”眼见对方一脸不屑地与自己说话,于志宁早已是怒发冲冠,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对方身后那人究竟有多护短,牙齿一咬冷冷地喊到:“来人,将贤王世子拉到院中先打三十打扮以儆效尤。”

话音一落却真有卫士冲了进来,不分由说将楚玄黓拉出去摁在一条凳子上,这边事情一闹,那边早有楚墨风安插在东宫的眼线,溜出去禀报了,眼见被摁在凳子上的不是丫鬟不是侍从也不熟小黄门,而是贤王的世子,两名负责打板子的卫士有些忐忑地望着于志宁,“于詹事,真要打吗?”

“打,出了事老夫担着,教导太子老夫没有错,我看谁敢阻拦?”似乎是被气昏了头,于志宁竟然下令责罚楚玄黓,一旁的杜正伦见状,也不好开口阻拦,转身向着太极宫跑去。

得知自己的儿子要被于志宁施以杖刑,楚墨风眼中杀机一闪,带着李玉湖向着东宫方向飞马而去,而收到消息的李世民,心头一惊,唯恐出乱子,赶忙向着承恩殿方向跑去。

这边承恩殿的大院内,楚玄黓已然被打了十五下了,生性坚毅的楚玄黓竟然丝毫未吭,于志宁见状面色有些不悦地说到:“挨打了都不出声,可见你们也没有用力,使劲打,还有十五下,老夫要听到声音。”

俗话说这打板子也是有技巧的,一板子打下去,声效有了却能让人不疼,也不会落下后遗症,这种是对待有后台的;一板子下去,悄然无声却让人痛彻心扉,过后如若不及时医治,后遗症是少不了的,这种是对付没有后台的。而此时两名卫士用的就是前一种,以至于楚玄黓丝毫感觉不到疼痛,眼见于志宁挑事,两名卫士中的一人,趁着于志宁不察之际,轻声对楚玄黓说到:“世子殿下,不疼您也喊几声,小人下手再轻一些就是了。”

随着第十六板子落下,楚玄黓当即惨叫起来,声音如同泣血哀嚎,瞬间响彻承恩殿。

这边楚墨风飞马冲过朱雀门,一路狂奔向着承恩殿方向跑去,沿途所见卫士皆被楚墨风一锏逼退,眼见贤王殿下如此杀气腾腾,众人纷纷惊诧不已。来到承恩殿附近,楚玄黓的惨叫声传入二人耳中,李玉湖当即含着泪说到:“殿下,咱们的儿子究竟犯了什么大错?竟然要遭受此等惩罚,臣妾以为这太子伴读不做也罢了,免得日后小命搭进去。”

而楚墨风则是眉头紧蹙,一言不发地冲进了承恩殿的大院,还未抵近当即暴喝一声,“住手,哪个不要命的敢责罚老子的儿子?”

听闻楚墨风到来,两名卫士如蒙大赦般停止了杖刑,待楚墨风上前探手摸了摸楚玄黓的屁股,发觉对方竟然没有什么感觉,转身瞥了瞥行刑的二人,而后低声说到:“做的不错,这次本王就不说什么了。”

身后李玉湖缓缓地走上前,命人将楚玄黓搀扶起来,而后冷冷地望着于志宁说到:“你是何人?凭什么责罚本公主的儿子?”

此时于志宁看见楚墨风夫妇二人到来,这才回过神来,心中暗道不好,这怎么就打了贤王世子了,这若是其他郡王的世子,打了就打了,问题是对方是楚墨风啊,想到这于志宁强撑着说到:“启禀公主殿下,世子殿下给太子殿下看一些禁忌书籍,故而老夫才责罚他的。”

听了于志宁的话,楚墨风转身望着楚玄黓,只见对方从怀中摸出那本老子的《道德经》递给了楚墨风,接过来仔细一看,楚墨风当即冷着脸说到:“妈的都知道你们这些腐儒接受不了别人的思想,区区一本《道德经》怎么了?这本书还是本王让世子交给太子的,怎么的?你于志宁还要责罚本王不成?”

话音一落只见李世民也来都了承恩殿外,望着剑拔弩张的众人,李世民急切地问到:“这又是怎么了?其余人退下,当事人留在这里。”发觉是事涉太子,让太多人知道了也不好,李世民赶紧命令其余随从退出承恩殿,仅留下了王德一人陪同。

话音一落还未等于志宁开口,只见楚墨风将那本《道德经》甩到李世民面前的地上,而后忿忿地说到:“李老二,你这些年是不是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你亲儿子研读你李家太上玄元圣祖皇帝所著的书籍,竟然被某些人说成是禁忌书籍,那是不是你李氏一脉所著的《武德律》也算是禁忌书籍?小爷的儿子是来给你儿子当伴读的,不是当背锅的,这件事没完,至于太子伴读,烦请另寻他人吧,小爷就这一个儿子,打死了就没了,告辞。”

话音一落,楚墨风指着于志宁说到:“本来不想拿你们这群腐儒开刀,看来本王还是太仁慈了,放心,明日一早不良人尽数集结前往山东,查不出事绝对不回来。”说完楚墨风和李玉湖搀扶着楚玄黓缓缓地离开了承恩殿。

待对方离去之后,李世民从牙缝里冒出一道寒气,“于詹事,朕是让你与杜詹事前来教导太子的,谁给你的胆子责罚他们的?朕看你是老眼昏花狗胆包天,这件事朕处理不了,你自己去贤王府请罪吧,朕告诉你,道家的老子,早就被太上皇追封为太上玄元圣祖皇帝,乃是我李氏一族的祖先,朕的儿子研习祖先的著作,与你有什么关系?此番如若玄黓那孩子不能回来给承乾做伴读,朕定当不饶你,你且退下吧,朕不想看到你。”

说完李世民拉着李承乾的手走进殿内,望着书桌上一堆兵法书籍,李世民惊讶地问到:“承乾你竟然在研习兵法,不错,朕很欣慰,今日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眼见于志宁被责罚,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启禀父皇,今日儿臣与世子讨论卫国公所著的《卫公兵法》,从中悟出了一丝治国之道,正巧提及了太上玄元圣祖皇帝所著的《道德经》,世子担心两位太子詹事会因儿臣研读《道德经》而受到责罚,故而替儿臣揽了罪过。”

听李承乾讲明了事情的原委,李世民赞赏的同时,有些愤恨地望向门外,随后对王德说到:“传朕旨意,从库房内选一些好的补品,再责令太医院开一些活血通络的药,一并送到贤王府邸,同时赏贤王世子玉如意一对以示鼓励。”

后者闻言赶忙转身离去,而李世民则是抄起了面前的《卫公兵法》,与李承乾细细地讲解起来......

有道是镜花水月皆为空,三十六计在心中,且看贤王府楚墨风大发雷霆,再看太极殿李世民下旨斥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