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归于正统 重任在肩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调兵遣将,不良人兵分三路,东都洛阳又见刀兵,资敌硕鼠一网打尽。这才引出楚墨风率众进宫面圣,李世民当廷大肆封赏。

当楚墨风领着十二名杀气腾腾的蒙面人走了进来时,大殿内负责警戒的一干千牛卫各个面色凝重如临大敌,不少人颤抖的右手已然握住了刀柄。会有如此反应,实在是因为包括贤王殿下在内的这些人,均是带着兵刃进殿,虽然此前已然被吩咐过,是因为皇帝陛下特许,然而保不齐里面突然窜出一个暴起伤人者,如若因为自己这些人的疏忽,导致朝堂上出现什么危险,届时就算是搬出左右千牛卫大将军也无济于事了。

望着周围严阵以待的一众千牛卫,楚墨风不免冷哼一声,缓缓地走到台阶下,对着李世民下跪恭敬地施了一礼说到:“启禀殿下,臣弟率麾下不良人前来面圣,并将东都资敌一案的始末整理成册,请陛下详阅。”说完从怀中摸出一沓纸,恭敬地举过了头顶。

眼见楚墨风下跪,身后囚牛等人纷纷摘下面具,齐齐地跪在地上,异口同声地说到:“草民(臣女)拜见陛下,祝陛下龙体安康,祝大唐昌盛久远。”

李世民见状赶忙示意王德上前取过那一沓纸,自己则是快步走下台阶,亲自将楚墨风搀扶起来,“快些起来吧,这半年辛苦你了。”随后对着楚墨风身后的一干不良人笑着说到:“诸位快快请起,此番东都之事,如若没有尔等帮衬,估计贤王定然又得经历一番波折,朕很欣慰,我大唐能够有尔等忠君爱国之士,可见我大唐的繁荣昌盛必定绵延万年。”

此时的李世民满面欢喜之色,在场一众朝臣见状,赶忙齐声恭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陛下得此良将实乃幸事,愿我大唐繁荣昌盛绵延万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顺势起身之后,听到满朝文武的恭维话,楚墨风不免在心中暗自腹诽,真是一群马屁精,皇帝说好就是好,皇帝说不好就是不好,这么大年纪的人,竟然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怨不得小李子会累成这样。

就在楚墨风腹诽之际,只听身后传来‘噗嗤’一声,似乎是有人发笑,鉴于此时是在面圣,楚墨风也不便回头查探,心中暗道不好,按照以往的惯例,进宫面圣之时,如若皇帝不问话,下面的人是不能随便出声的,就算是有屁也得憋着不能放,否则一旦出声,少不了被御史台参一本殿前失仪,问题是像楚墨风这样的异类,自李世民登基以来,没少被御史台告状,可笑的是仗着圣眷尤渥,楚墨风始终屹立不倒,然而,唯独殿前失仪这一条,楚墨风自始至终都没有触碰到,因为这个殿前失仪,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如若皇帝陛下不悦,那么轻则罚俸,重则甚至会遭到贬黜。故而听闻身后有人发笑,楚墨风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不停地默念,千万别有人借着此事找茬。

只见李世民绕到了楚墨风的身后,将十二名不良人中唯一那个身材瘦小的身影揪了出来,笑着说到:“这不是咱们贤王府的小郡主吗?莫不是小小年纪就想着替皇帝伯伯排忧解难了?不过皇帝伯伯还是要问一问,方才为何发笑啊?”

本想着蜷缩在楚墨风身后不出声的楚梦竺,听了方才那通阿谀奉承之词,实在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没曾想还是被李世民发现了,无奈之下楚梦竺只得对着李世民跪下说到:“好叫皇帝伯伯知道,臣女方才发笑,是因为您都说了咱们大唐的繁荣昌盛必定绵延万年,而这些大臣们却还要预祝,本就是会绵延万年的事,为何还要用这种不确定的语气来说呢?故而臣女才一时失仪笑出了声,还望皇帝伯伯不要责怪臣女才好。”

话音一落,楚梦竺对着李世民做了个笑脸,而后继续说到:“至于皇帝伯伯方才问的那件事,兄长现在在东宫陪同太子哥哥读书,二位姐姐一个返回京城广布医道,另一位则是游历江湖行侠仗义,剩下臣女一人,只能跟随父王身后,替皇帝伯伯抓抓蟊贼,查查贪官污吏了。”

听了楚梦竺这一番话,李世民当廷哈哈大笑起来,“说的好,今日就借小郡主吉言,咱们大唐繁荣昌盛绵延万年,小小年纪就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朕甚是欣慰,如若咱们大唐的这些下一代,都能像贤王府的郡主世子一般,何愁大唐不能昌盛?”

说到这李世民扫了一眼剩余的十一人,然后将目光望向了楚梦竺的腰间,抬手将对方扶起,李世民缓缓地说到:“皇帝伯伯猜一猜,梦竺丫头是不是现在还没有趁手的兵器?不如这样,今日皇帝伯伯就赏你一件兵器好不好?”

想当初楚凝晗取回鸳鸯双剑之后,同为习武之人,楚梦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中却是羡慕不已,此番听闻李世民要赏赐自己一柄兵器,欣喜若狂之余先是抬眼看了看楚墨风,见对方点头应允,楚梦竺这才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那臣女就恭敬不如从命,谢过皇帝伯伯了。”

随即李世民唤过王德,责令其带着楚梦竺去后殿挑选兵器,自己则是缓缓地走上台阶,坐在龙椅之上抄起那一沓纸,一张一张仔细翻阅着,李世民的眉头渐渐地皱在了一起。

过了半晌,只听‘啪’的一声,李世民将手中的那一沓纸重重地摔在了龙案之上,“都看看吧,都好好地看看吧,这就是咱们大唐的官员,这就是咱们大唐的子民,朕自继位以来,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说是惠泽天下,至少也算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了,然而,就在距离京城不远的东都,竟然还暗藏了这样一群猪狗之辈,为了区区蝇头小利,竟然不惜出卖朝廷,出卖祖宗,把铁器卖给西突厥和吐谷浑,更有甚者竟然替他们寻找矿藏地图,还提供了冶炼方法,这是要做什么?你们都是朝中重臣,你们来说说,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望着台阶上神情激动义愤填膺的李世民,在场朝臣大气都不敢出,纷纷低下头,唯恐被李世民迁怒。

谁知大殿内却有不怕死的,只听一人高声问到:“陛下,敢问这些涉事人员应当如何处理?刑部大牢虽然空牢房较多,但是如若这么一直关着,的确不是长久之计。”

话音一落,只见李世民缓缓地抬起头,望着那名发话之人说到:“人是你抓回来的,你觉得呢?”

眼见出声的人是楚墨风,众人纷纷长舒了一口气,眼下这种局面,能够出声不被陛下迁怒的,也只有这位爷了,想到这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楚墨风,想听一听他对东都一事的意见。

“杀了吧,首犯皆判斩立决,家产充公,家人流放,将其首级悬挂于洛阳城门十日,以儆效尤。”原本就对这些资敌之人深恶痛绝,听闻李世民让自己判决,楚墨风当然要判一个最狠得。

听着楚墨风说这番话,就像是在跟李世民说今晚吃什么一样随意,在场朝臣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曾想这位爷对外敌狠,对这些犯事的人也是如此狠辣,一时间楚墨风被众人打上了一个不好惹的标签。

“朕准了,明日午时三刻行刑,过后你带人返回洛阳,负责查抄这些人的家产。”起身望着台阶下的楚墨风,李世民冷冷地说到:“这件事交给你去做,朕放心!”

楚墨风闻言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随后面色凝重地说到:“臣弟定然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正在此时,前去挑选兵器的楚梦竺,抱着一柄剑返回了太极殿,望着楚梦竺手中的剑似乎有些眼熟,还未等李世民开口询问,一同返回的王德附在李世民耳畔低声耳语了一番,随即李世民笑着说到:“无妨,既然梦竺丫头选了这柄剑,朕也不能做那言而无信之人,从今日起这柄剑就是你的,希望你好生保管,切莫让它落入宵小之手。”

楚梦竺闻言将手中的剑平放在地上,随即跪下对着李世民恭敬地叩了一个头,“臣女谨遵陛下教诲。”

侧身瞥了瞥楚梦竺面前的那柄剑,楚墨风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然而在朝堂之上不便多问,只得强忍住好奇之心,准备待散朝之后再询问一番。

俗话说有罚就有赏,方才判了那些涉事人员斩立决,现在也该对有功之人进行赏赐了,只听李世民轻咳一声说到:“朕今日大为欣慰,我大唐的贤王殿下,无论是上阵杀敌还是下马查案,皆是居功甚伟,而其组建的不良人,虽然人员来历繁杂,然而普一出手就破了东都大案,可见贤王殿下的计划是可行的,鉴于此,朕决意将大理寺南面,司农寺草场西面的空地划拨给不良人,责令工部及将作监迅速施工,此处日后就是不良人的公所,长安城以及各府道悬案要案、缉拿抓捕事宜,皆由不良人全权负责,刑部、大理寺、金吾卫以及各州府衙门务必竭尽全力配合,如遇玩忽职守拒不配合之人,一经查出绝不姑息。”

说到这在场众人纷纷感到有些诧异,这就完了?什么赏赐都没有,就连官位都没有晋封,这也不像是咱们陛下的手笔啊,一时间众人不由地侧目相望,谁知此时李世民突然说到:“待公所完成之后,一应赏赐尽数会发放至公所,至于诸位的品秩,需要朕与贤王商议后才会下诏。如若诸位爱卿没有其他的事,退朝!”

这时在场众人才纷纷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不封,而是需要商议才能决定,而且按照陛下的说法,这岂不是给那些妄图谋求私利之人,脑袋上悬了一柄剑吗?如此大的权力分发到自己身上,如若换成旁人,早就呼吸急促兴奋不已了,谁知这些人依旧保持着古井不波的表情,好似这些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一样。

随着王德一声‘陛下退朝,百官恭送。’李世民起身一甩衣袖,向着后殿走去,待李世民离去之后,楚墨风转过身对着囚牛等人说到:“稍后在大殿外等一等,本王要进去面见陛下,切记此处是皇城,不要随意走动唯恐遭人非议。”

而后楚墨风转过身望着楚梦竺手中的那柄剑,笑着说到:“我说丫头,你又把什么好东西顺出来了,你没看王德那老家伙那副心疼的样子。”

“父王想什么呢?女儿我进去之后就看见了这柄剑最好看,而且单单只有它摆在桌子上,所以我就顺手抄起来拿走啦。”歪着脑袋想了片刻,只听楚梦竺轻声说到:“架子上有一行字,说是这柄剑叫什么七星龙泉,我拿走的时候,那个王公公还‘哎’了一声,不过人家觉得既然是皇帝伯伯让随便选,那他一个公公也管不着吧?”

耳畔传来‘七星龙泉’四个字,其余的楚墨风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对着楚梦竺竖起了大拇指,楚墨风脚下一个踉跄,随即扶着额头说到:“丫头,你比你姐姐强,父王给你叫个好,等为父回来再收拾你的,现在你跟着囚牛他们在殿外等着,为父要进去见你皇帝伯伯了。”

话音一落,只见王德一路小跑而来,先是将目光投向了楚梦竺手中的剑,随即叹了口气说到:“殿下啊,随老奴进去吧,陛下在御书房等着呢。”

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跟着王德向着后殿走去,临近离开之时,王德还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那柄剑,见此情景楚墨风轻咳一声说到:“王公公,这柄剑的事情本王会向陛下说清楚的,您看......”

停住身形转身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王德叹了口气缓缓地说到:“殿下您也别在意了,既然陛下送了出去,就是送出去了,方才是咱家孟浪了。”

随着王德来到了御书房内,李世民早已等候了许久,待楚墨风进门之后,李世民当即对着门外喊到:“所有人退出御书房范围,如若有偷听者,一旦被发现当场杖毙。”

众人闻言,在王德的带领下,缓缓地退出了御书房的范围,随即李世民关上门,从书桌上取出一份奏折递给楚墨风,面色凝重地说到:“别的什么也不说了,待你从洛阳回来,朕有件紧急的事情需要你去做。”

接过奏折缓缓地打开,楚墨风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随即放下奏折长吸了一口气,“这高昌王麴文泰是得了失心疯了吗?臣弟记得贞观四年十二月甲寅日(二十四日),高昌王麴文泰还入朝进贡,而贞观五年正月甲戌日(十四日)陛下您还宴请了麴文泰,这才过去了多久,这厮是妄图挑衅我大唐吗?”

缓缓地叹了口气之后,李世民坐在一旁轻声说到:“你说的那都是之前了,而今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明里暗里不时地轻辱我大唐,朕也是有些为难,现今虽然国力强盛,但是朕暂时还不想再次发动战争,故而只能先派你前往焉耆一趟,算是替朕去安抚一番吧。”

“陛下放心,待臣弟从东都返回,保证迅速前往焉耆,绝对不会误了陛下的大事。”本想着告诉李世民自己重组队伍的事情,然而话到嘴边却又不想说了,随即楚墨风话锋一转,有些惶恐地说到:“陛下,关于您赏赐梦竺的那柄剑,臣弟知道是什么了,您看要不要收回来,毕竟那柄剑意义要特殊了。”

摆了摆手之后,李世民站起身说到:“此番东都一事你做的很好,朕真的很欣慰,所以这柄剑算是朕的一点小心意,身为天子一言九鼎,送出去再收回,你让世人如何评论朕?”

眼见李世民如此坚持,楚墨风也不好在纠结,当即点了点头,提及鄯州一事,李世民面色冰冷地说到:“这件事朕会责令鄯州方面处理,无论是何人涉事其中,朕一律不会姑息,朕绝对不允许有人破坏咱们辛苦创立的盛世。”

辞别了李世民之后,楚墨风返回了太极殿外,眼见囚牛等人始终束手而立没有肆意走动,楚墨风感到十分欣慰。带着众人离开皇宫之后,一行人来到了位于义宁坊的贤王府邸,将囚牛等人安排好之后,楚墨风带着楚梦竺来到了花灵儿的房内。

有道是小别胜新婚,一见楚墨风进来,花灵儿当即扑进了楚墨风怀中,二人正待温存一番,只听一旁有人不住地轻咳,眼见楚梦竺在侧,花灵儿老脸一红,稳住情绪之后俏脸一寒,随即摆出了母妃的架子,向着楚梦竺招了招手说到:“梦竺,回到府邸就得有个郡主的样子,见了母妃不问安,这是谁教你的?”

发觉自己老娘脸色不悦,楚梦竺深知自己打搅了二人的兴致,当即对着花灵儿施了一礼说到:“女儿见过母妃殿下。”

“嗯,起来吧,这趟出门收获如何?”本就没有生气,只是为了吓一吓楚梦竺的花灵儿,望着许久不见的女儿,眼中流露出一丝暖意。

谁知楚梦竺还未曾开口,一旁的楚墨风先叹了口气说到:“你这女儿实在是厉害,今日陛下赏赐兵器,谁知道这丫头却把那柄七星龙泉带回来了。”

“什么?七星龙泉,那不是那个......”听到这四个字,花灵儿也是一愣,对于这柄剑的了解,花灵儿也不比楚墨风少到哪里去。

七星龙泉,原名七星龙渊,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号称是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相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由此又得名‘龙渊’;遂后世之人称此剑曰‘七星龙渊’,此剑长约三尺,据说乃是天外玄铁所铸,通体寒光萦绕,辗转多年历经数人之手,最后被李渊所得,后因避李渊讳,便将渊字改为了泉字,当初这柄剑乃是李渊的佩剑,待李渊禅位之后,将此剑送给了李世民,一度被李世民视若珍宝。

念及于此花灵儿正待开口说话,却被楚墨风拦住,只见楚墨风面色凝重地望着楚梦竺说到:“丫头,今日为父跟你说的这番话希望你牢记,既然你选择了七星龙渊,那这柄剑就是你的了,此剑乃是诚信高洁之剑,且你已然入了不良人,希望你日后行走江湖定要秉承心中的信念,做一个真正的诚信高洁之人,这样才能配得上这柄剑,知道了吗?”

望着手中的七星龙渊,楚梦竺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就在楚墨风与花灵儿对着楚梦竺谆谆教诲之际,门外却传来一名仆人的声音,“启禀殿下,方才有人来递了帖子,说是平康坊的麻三,恳请殿下移步,有要事相商。”

“知道了,告诉那人,稍后本王会前往平康坊。”听到仆人禀报,楚墨风这才想起,临行前曾经委托麻三和葛老七替自己搜寻人手,估计是有消息了,想到这楚墨风起身离开了花灵儿的房间,快步走出了府邸,接过马夫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向着平康坊方向驶去。

平康坊丝竹馆内,麻三和葛老七二人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一桌精致的席面,二人身后各自站着一名女子,桌上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然而二人谁也没有动筷,似乎是在等着什么人。

过了许久,只见丝竹馆大门被推开,楚墨风缓缓地走了进来,眼见楚墨风到来,二人赶忙起身问安,随即将楚墨风引到首座坐定,抄起执壶缓缓地给楚墨风斟了一杯酒,麻三这才轻声说到:“启禀殿下,属下与老七不负殿下重托,寻得两名好手,今日得知殿下返回长安,仓促之下才不得已请殿下移步至此,还望殿下不要责怪才好。”

楚墨风闻言摆了摆手,示意二人落座,随即抬头看了看二人身后的那两名女子,当即微微一笑说到:“既然是二位掌柜邀请来的,本王这也没有那么多俗礼,二位还请落座,咱们边吃边聊才好。”

话音一落二人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随即坐在了一旁,只见麻三指着身旁的女子说到:“殿下,此女子名叫莫璃,豳州三水县人,父母被当地一纨绔子弟杀死,此人自己杀了对方一家,惹了官司逃到了长安,前些日子昏倒在丝竹馆门口,被属下所救。”

望着对方那张不施粉黛的脸庞,不停搓动的手指意味着对方的此时十分紧张,见此情景楚墨风微微一笑说到:“莫璃姑娘不必害怕,首先本王不会捉了你去送官,其次,本王想知道那名纨绔子弟为何要残害你的双亲,至于你身上的官司,只需要本王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

听闻对方能够替自己解决了官司,这名叫做莫璃的女子,当即抬起头对着楚墨风说到:“启禀殿下,小女子本事豳州三水县人,自幼被父母送上山学艺,父母乃是豳州小商贾,家中有一块祖传的鸡血石,前些日子被一名姓侯的男子得知,几度欲出高价购买,奈何父母始终不愿出售,此人便怀恨在心,竟然趁着父母上街采买不察之际,当街将小女子父母刺死,事后却因其家中有人在京城为官,竟然被无罪开释,小女子一气之下趁夜潜入其府邸,将其及其父母一并杀死,事后才知道对方的叔父乃是当朝兵部尚书侯君集,抢回了祖传的鸡血石之后,小女子辗转逃到了京城,谁知被人连番追杀体力不支,倒在了麻掌柜的铺子前。”

对于这番话楚墨风并没有起疑,关于这些事情的真伪,麻三早就提前去调查了一番,然而听到对方杀的是侯君集的侄子,楚墨风当即大笑一声,随即端起酒杯对着莫璃说到:“姑娘杀的好,你的官司本王会替你摆平,但是需要你在本王麾下效力十年,十年之后你就是自由人,且也会有官职傍身,是否愿意你先考虑考虑。”

莫璃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楚墨风将目光转向了葛老七身旁的那名女子,只见葛老七轻轻地拍了拍那名女子,示意对方自报家门,那名女子见状对着楚墨风行了一礼说到:“殿下,小女子李清岚,定襄郡大利县人,小女子认识您。”

听到‘定襄郡大利县’这几个字,楚墨风手中的酒杯突然掉落在地,“你说你是大利县人,敢问令尊是?”

“左手长枪右手剑,黑衣黑甲似修罗。”女子朱唇轻启,再度说出了那个让楚墨风刻骨铭心的名字,“家父李天虹,长姐李沧澜。”

“不对,天虹叔父只有沧澜一个女儿,你究竟是谁?”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楚墨风当即站起身,眼色通红地望着对方。

“其实殿下有所不知,小女子是二娘生的,当年大娘亡故之后,母亲便带着小女子离开了大利县。”话音一落,李清岚站起身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如若殿下不信,烦请殿下移步门外,是不是李天虹的后人,您一试便知。”

说完之后李清岚抄起身旁的长枪,径直向着门外走去,楚墨风见状赶忙紧随其后,走到门外之后,只见李清岚缓缓地说到:“当年长姐学了父亲的剑法,枪法则是被我学了,如若耍的不好,还请殿下指教。”

随即李清岚摆开架势,手中长枪一抖,一套百鸟朝凰枪法再度呈现在楚墨风面前,对方的一招一式中,隐约带着李天虹当年的影子,见此情景楚墨风眼角瞬间划过一滴泪水,这才是真正的百鸟朝凰枪,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又见到了,一时间楚墨风心中感慨万千,待对方收招之后,楚墨风走上前,向着对方鞠了一躬,“当年是我误了你姐姐,也辜负了天虹叔父的一番好意。”

李清岚见状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到:“您与长姐的事情,我也是听父亲后来提及,长姐过世之后,母亲带着我回到了大利县,世人都以为父亲只娶了一房妻子,全然不知我与母亲的存在。”

拉着李清岚的手走进屋内,楚墨风点了点头说到:“那你为何又来到长安了?”

“父亲临死前告诉我,如若有机会让我来长安看看你,也算是了却他的心愿,后来母亲也过世了,我就一个人在江湖上游荡,前些日子到了长安,一打听正巧遇到了葛掌柜,所以就......”不知为何,见到楚墨风之后,李清岚心中涌起一种家人的感觉,抬手将对方眼角的泪水拭去,李清岚随即端起了面前的酒杯,对着楚墨风说到:“既然我来了,那就不走了,葛掌柜说过,你现在需要人手,无论做什么,算我一份就好。”

而此时莫璃也站起身对着楚墨风说到:“如若殿下能够将小女子身上的官司去了,这条命连同这块鸡血石,小女子就卖给您了。”

谁知楚墨风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将鸡血石塞到莫璃手中,随即语气凝重地说到:“君子不夺人所好,既是你家传之物,本王岂能强行占有,东西你收好,从今日起,你二人跟着本王,过后本王领着你们去见一见你们的同伴。”

眼见楚墨风收下了这二人,麻三和葛老七赶忙端起酒杯,对着楚墨风说到:“恭喜殿下今日喜得两员大将,属下祝愿殿下大业有成。”

向着二人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楚墨风端起了面前的酒杯,仰起头一饮而尽......

有道是好事成双,且看莫利罗再荐一人,再看不良人洛阳抄家,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