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抵达灵州 你守我攻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突厥人分兵齐攻肃州甘州,楚墨风调兵遣将四处征伐,克复甘州全境,驰援肃州酒泉,大军齐聚张掖县,全军开拔灵州城。这才引出楚墨风抵达灵州,李道宗夹道欢迎,再遇战事兄弟争吵,商议对策攻守分明。

奔赴灵州就得沿着官道往东走,越过黄河之后便是灵州所辖地界,而州治所是为回乐县。灵州自北周时期置总管府,直至隋大业元年罢府为灵州,隋大业三年又改为灵武郡。

直至李渊灭隋建立大唐后,于武德元年又改为灵州,仍置总管府统属,武德七年撤销灵州总管府改为灵州都督府。此时时任灵州都督的乃是薛万淑,而坐镇灵州乃是任城王李道宗。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人。乃是唐朝初年的宗室、重要将领,太祖李虎曾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孙,东平王李韶之子,李渊堂侄。

李道宗乃是以左千牛备身起家,彼时被册封为略阳郡公。此人一生功勋卓著刚正不阿,参与攻打刘武周、王世充、等诸多战役,为大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在贞观初年宗室人物考校中,李道宗、赵郡王李孝恭以及楚墨风被人并称为贤能之人。

作为武将出身的李道宗,对于突厥人也是深恶痛绝,此番被委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李道宗心中则是万分激动。谁知自己麾下的人马还未开拔,灵州治所回乐城却迎来了突厥人的进攻。

此番突厥人原本是要倾尽全力迎战远在东北方向的李靖和李世勣部,谁知突然之间分兵转道灵州,幸好灵州方面李道宗已然做好准备,且灵州都督薛万淑也整装待发,准备与突厥人一较高下。

鉴于李道宗也曾观摩了正月十四那日,天策对靠山的那场比试,对于靠山军的实力是由衷地佩服,出征之前李道宗还想着,如若此番楚墨风能够率部同行,其麾下的靠山军实乃是对付突厥骑兵的利器,谁知直至大军开拔前,众人也没有见到楚墨风及其麾下队伍的身形。

此刻站在城墙上,李道宗望着远方连排的突厥大营,以及缓缓走出大营的突厥士兵,不由地长叹了一口气,随后转身对着一旁的副将张宝相缓缓地说到:“命令众人做好准备吧,贤王的主力不在,咱们更要打出些气势来给那些突厥崽子瞧瞧,让他们知道咱们大唐人人骁勇善战。”

张宝相闻言当即转身离去,而未曾开拔的灵州都督薛万淑,则是一脸担忧的神色望着前方,“郡王殿下,据探马回报,对面的突厥人至少三万人,咱们两部加起来总共只有两万余人,如若对方开始打消耗战,依照回乐县的储备,咱们不一定能坚持很长时间的,下官的意思是派人前去李靖李尚书那里寻求援助,不知郡王意下如何?”

听完薛万淑的话,李道宗不禁也陷入了沉思中,此番大军共计十万人,但是自己与薛万淑麾下各自只有一万人,面对前方将近三万的突厥人进攻,如若不寻求些援助,届时兵力定然会捉襟见肘。

想到这李道宗正待开口说话,耳边却传来一名斥候的声音,“启禀郡王、都督,甘州成仁重处发来急报。”听到斥候的话,李道宗接过对方递来的信笺缓缓地展开,“这个成仁重莫不是甘州有变,想着向我这里来寻求援助了?”

谁知李道宗展开信笺仅仅看了几行,当即大叫一声,随即仰天大笑起来,突如其来的喊叫声吓得一旁的薛万淑当即一个哆嗦,“郡王殿下因何发笑?莫不是甘州方面派援兵来了?”

只见李道宗将手中的信笺递给了薛万淑,而后神情激动地说到:“援兵,这回可不是援兵那么简单的,成仁重在信中说,咱们大唐那个小爷率主力先是驰援了甘州,随后又替肃州的公孙武达解了围,现在应该是向着咱们灵州赶来了。”

听李道宗提到了‘小爷’二字,薛万淑先是一愣,而后展开信笺仔细地浏览了一番,只见信中提到这样一段:“是役,贤王殿下以一万七千人为主力,兵分四路强冲敌军大阵,瞬间化解了张掖县城的危局......”

随后薛万淑将手中的信笺揣进怀里,对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士卒们喊到:“诸位,今日突厥人奔袭我灵州城,本官在此恳请诸位坚守几日,贤王殿下的大军不日就会抵达灵州,届时我等配合殿下对突厥人发动反攻。”

听闻楚墨风终于率主力出动,灵州城内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此时对面的突厥人已然开始攻城,城墙上的弓箭手在传令官的指挥下,整齐划一地射出一支支箭矢,肆意地收割着敌军的生命。

随后薛万淑在亲兵的陪同下,率领城内的骑兵准备出城迎敌,随着灵州城西侧大门缓缓开启,城内五千骑兵尽数出动,在薛万淑的带领下,向着对面的骑兵发动了攻击。

而此时在城墙上督战的李道宗,望着前方波涛汹涌的黄河,顿时气的一跺脚,突厥人的大营设在了河对岸,而自己这一方竟然没有将河面上的桥摧毁,这便给对方渡河提供了便利。想到这李道宗唤过张宝相嘱咐了几句,对方随即下了城墙,翻身上马向着薛万淑的队伍追去。

随着双方胯下战马快速的奔跑,渐渐地两个方阵即将撞击在一起,此刻薛万淑已然能够看见对面突厥人那塌瘪的面容以及嗜血的狞笑,挺起手中的长枪,薛万淑不假思索地向着迎面而来的一名突厥人顺势一刺,仓促间对方赶忙举起手中的弯刀格挡,眼见枪尖即将顶住对方的刀身,却见薛万淑持枪的右手向下一沉,手腕顺势一拧,手中的长枪猛然间一个加速,刺入了对方的左肋下,只听一阵入肉的牙酸声,薛万淑借着战马的冲势,整柄长枪透体而过,待行至对方身后时,长枪已然在对方的身体里过一遍,握住了枪柄的中端,薛万淑头也不回地向着前方冲去,徒留下一具已然没有了声息的躯体,缓缓地栽落马下,随即被紧随其后的大唐骑兵踩成了一滩烂泥。

城墙之上的李道宗看见了薛万淑这一击,心中不免也为其叫好,随后赶忙命令麾下的弓箭手对着城下展开射击,无数的利箭以刁钻的角度射进对方的躯体,随后城下的突厥弓箭手也开始了反击,一时间羽箭纷飞鸣镝簌簌,双方互不相让各有损伤。

然而就在李道宗和薛万淑拼死抵挡突厥人的同时,身处东路的李靖部才堪堪抵达马邑,接管了马邑的驻防之后,李靖随即派出大量的斥候前去查探敌情,以期能够迅速知晓突厥人的最新动向,自己这边最后一次收到的消息是突厥人派兵攻打肃州和甘州,对于突厥人的分兵,李靖心中忧虑不已,肃州、甘州、凉州以及灵州,这四个州府除了灵州之外,皆属于陇右道治下,如若甘肃二州遭遇突厥人侵袭,那么凉州和位于关内道的灵州呢?

念及于此李靖坐在屋内提笔准备上奏李世民,恳请李世民准许楚墨风率主力出征,在李靖的意识中,尽管自己提调为兵部尚书,但是无论是从功勋还是练兵、用兵这些方面,自己始终还是不如楚墨风,在自己的记忆中,无论多么艰难的战役,只要对方出马,不能说手到擒来吧,至少也是以己方的胜利结束。

此前朝野有传言,太子如今渐渐长大,陛下也有意让其开始接触国事,对于那些曾经是太上皇的亲信,陛下始终在刻意打压,而陛下麾下那些秦王府和天策府的旧人,皆是以陛下马首是瞻,唯一的变数就是这位贤王殿下,功高震主、圣眷优渥,在军中有极高的声望,在民间也有不错的口碑。

曾经有人传言,北地一带只知贤王不识君王,听闻此番贤王组建靠山军,北地一带百姓纷纷鼓动家中孩子前往京师投军,而军中更不用说了,得知消息之后,很多原本有军籍的士卒,纷纷投效到楚墨风麾下,这也是为何靠山军能够历经几番考核淘汰之后,依旧能以三千人的满编组建起来的原因。

念及于此李靖准备修书一封给侧翼的柴绍部,委派对方分出部分人马去增援甘肃凉灵四州,谁知奏折和书信发出后不久,李靖却率先收到了凉州方面的消息,原来就在李靖等人率大军开拔后不久,李世民派遣使者奔赴凉州,一方面是慰劳凉州都督李大亮,另一方面也是责令对方能够据守凉州不退。

李大亮在府内养了一只异常神骏的鹰,使者来到之后,旁敲侧击地暗示李大亮将鹰进呈给皇上,李大亮深知此事定然不会是李世民指示,遂给李世民上密表称:“陛下一直拒绝畋猎,而使节却为您要鹰。假如这是陛下的意思,则深与过去的主张相背离,如果是使节自作主张,便是用人不当”。

十一月癸卯日(初六),收到李大亮密奏的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对殿内一众大臣说到:“李大亮称得上忠诚正直”。遂亲自手书诏令加以褒奖,赐给自用的胡瓶一只及荀悦《汉纪》一部。

十一月庚申日(二十三日),西北突降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瞬间将天地勾勒成一片白色,大雪阻碍了楚墨风等人前进的脚步,也暂时遏制了突厥人的攻城,在此之前突厥人已经连番攻城十余次,每一次都是被李道宗等人挡了回去。

这一场大雪整整下了三日,为了不耽误战事,楚墨风命令麾下将士白日尽量赶路,而夜间却是早早地寻找适合休整的地方,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军终于在甲子日(二十七日)看见了灵州城的轮廓。

乙丑日(二十八日),黄河西岸又缓缓地开来了几支队伍,看服饰不用猜都知道是突厥人的援军,似乎是因为昨日原本负责进攻的突厥人全军覆没,今日前来的突厥士兵,竟然大摇大摆地渡过了黄河,随后摆开阵势准备发动进攻。

站在城墙之上,李道宗和薛万淑望着城门处正在集结的楚墨风等人,不由地想起了前一日的情景。

甲子日(二十七日)清晨,李道宗起床后突然发现肆虐了三日的大雪已然停止,为了避免突厥人趁此机会突然进攻,李道宗遂命令城内守军开始准备,此前几番征战,灵州城内的机动力量已然不足,望着城内一片白皑皑的景象,李道宗不免在心中暗自祈祷,期望楚墨风能够快些到来。

随着城内守军堪堪做好防守准备,果不其然对面的突厥大营已然是人头攒动,此前第一次与突厥人交锋之时,李道宗命人告知薛万淑将河面上的浮桥尽数毁去,为此薛万淑率部拼死将突厥人打到黄河对岸,随即毁了河面上为数不多的几座浮桥。随后的战役中,突厥人强行将浮桥搭好,几度冲至城墙下,然而在大唐守军强硬的防守下,始终未能攻下,但是突厥人却趁此机会将大营移到了河东,与灵州城遥遥相望。

望着城下的突厥人,李道宗环视了一圈身边为数不多的守军,随即缓缓地说到:“诸位,突大雪突降阻碍了援军的脚步,但是我们不能总是想着要依靠援军,此地的后面就是关内道的腹地,如若突厥人攻下灵州,届时便可趁机进攻京城,到那时我等皆是罪人,所以为了我们身后的那些百姓们,今日跟随本郡王死战吧。”

话音一落城墙上的守军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兵刃,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城下的突厥人身上,城头上大唐的军旗依旧迎风飘扬着,似乎在宣誓着城内守军坚定的决心。

望着对面巍峨的城墙,负责进攻的突厥鹰师统领笑着说到:“儿郎们,今日趁着天气寒冷,咱们再猛攻一阵,定然能拿下眼前的城池,本统领已经派人去调遣援军了,届时咱们便能长驱直入,替大汗拿下长安城,本统领许诺你们,攻下灵州城之后,准许你们自由三日。”

听到统领的话,一众突厥士兵纷纷振臂高呼,那些什么拿下长安之类的并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唯一值得高兴的便是能够自由三日,对着这个名词所代表的则是无数的财帛、女人和肆意的杀戮。随后众人纷纷鼓起勇气,开始催动着胯下的战马,向着前方那座可以肆虐的城池冲了过去。

仗打到这个份上,城墙上的一应守城器械早就耗光了,然而李道宗却突发奇想,从城内拆了一座宅子,将拆下来的房梁、廊柱、碎石尽数搬到了城墙上,用于代替防守器械。

就在突厥士兵全军出动后不久,自黄河西岸缓缓地开来一支队伍,为首一人望着河对岸的突厥大营,随即不屑地啐了一口说到:“李道宗这小子真是废物啊,竟然让突厥人把大营设在了黄河东岸,薛万淑那厮也是,还不如他两个弟弟能打。”

话音一落身后的刘紫鸢不免撇了撇嘴说到:“殿下啊,您以为每个人都像您这般妖孽吗?”随后刘紫鸢指着浮桥上残留的血渍说到:“您看看这些,可见灵州的守军打得有多么惨烈啊。”

楚墨风见状面色一紧,随即命令大军开始渡河,待所有人尽数抵达黄河东岸之后,楚墨风站在马背上对着天策军的方阵喊到:“李健,命令天弓营将面前的突厥窝棚烧了,咱们既然来了,怎么的也得给对方一份大礼。”

话音一落天弓营众人在李健的带领下纷纷上前一步,取出弓箭依次点燃,而后只听楚墨风喊到:“龍城军去将河面上的浮桥尽数摧毁,断了这群狗崽子的后路。”待龍城军开始拆除浮桥之时,这边的天弓营已然在楚墨风的指挥下,将手中的火箭射向了前方的突厥大营。

由于大营内存放了大量的物资,其中不乏能够点燃的烈酒,一时间大火冲天而起,火光将半面天空映照成橘红色,滚滚浓烟随着不时略过的风四散开来。

正在进攻的突厥人似乎是发现了身后的异样,纷纷转身望去,眼见自己的大营此刻已然被大火吞噬,心中不由地一惊,其中有些人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然而此刻冲锋在即,众人只能暂时抛开杂念,向着灵州城冲去。

待浓烟最盛之时,楚墨风落在马背上,取出自己的夜叉面具戴好,抽出了背后的双锏,向前一指大声喊到:“众将士听令,前方就是我大唐治下的灵州城,此刻正在遭受突厥人的侵袭,身为大唐军人,应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国破山河在,吾辈唯死战,众将士随我冲锋。”

一声令下众人按照既定的方阵,向着前方的突厥人冲了过去。城墙上的李道宗突然看见对面突厥大营火光冲天,而后又看见了突厥人身后不远处,一群黑红相间的士卒,正向着灵州城奔袭,滚滚浓烟似乎也遮挡不住迎风飘扬的大旗,只见为首一面大旗上赫然印着一个楚字,李道宗见状当即仰天大笑,“诸位,援兵来了,咱们打起精神,配合援军歼灭这些突厥人。”

本以为楚墨风麾下的天策军会一马当先,谁知却是窦婧妍率领的巾帼军,赫然冲在最前列,手持长枪的梓潼,带着身后的凌霜、童莺童燕以及李彩儿,组成了一柄尖刀,紧紧跟在窦婧妍身后,顷刻间杀入了敌阵,火红的铠甲背后火红的披风猎猎作响,火红的战马上一道道火红的身影给敌军带来了无数的血光飞溅。

回过神来的突厥人,此刻才发现背后的敌军竟然是自己这些人最不想遇见的,当即亡魂大冒,而此前慷慨激昂信誓旦旦的那名突厥统领,此刻早已面无血色,手持一柄大刀调转马头向着楚墨风冲来。

还未等靠近楚墨风身前,突然斜刺里窜出一柄长枪,将这名突厥统领瞬间刺了个对穿,随即对方似乎是心有不满,手中长枪高高举起,将这名突厥统领挑在半空中,一路向前冲去。

本想着出招迎战的楚墨风,此刻才回过神来,发觉方才之人竟然是刘紫鸢,心中不免有些惊叹不已。

一万七千人对阵残余的一万多人,再加上城墙上时不时有守军抽冷子偷袭,突厥人的覆灭已然成了必然,待大战结束后,楚墨风命人清点了一番,随后策马来到了灵州城下,对着城墙上高喊到:“李道宗你个小混蛋,赶紧把门打开,哥哥我来驰援你,你竟然也不知道出来帮帮我。”

听到楚墨风喊话,李道宗缓缓地摇了摇头,随即命人将城门打开,迎接楚墨风的队伍入城,进入灵州城之后,楚墨风策马来到了李道宗面前,望着对方一身血渍,随即翻身下马抱住对方的肩膀说到:“臭小子,这些日子没给咱大唐丢脸,打得不错。”

望着比自己年长两岁的楚墨风,李道宗此刻身形一泄,而后缓缓地说到:“贤王兄您倒是早点来啊,如若您能提早赶到,兄弟我这里也不至于如此惨烈。”

此刻李道宗已然疲态尽显,楚墨风见状命人将其扶到一旁休息,随后转身望着一旁的薛万淑说到:“薛大都督,你这战力比起你两个弟弟可是有些差啊,不过此番你也是辛苦了,自今日起此地的防御就交给本王了,尔等尽数下去休息。”

听闻楚墨风要接管灵州防务,李道宗心中一愣,而后强撑起身子缓缓地说到:“贤王兄,此事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临行前陛下委任兄弟为大同道行军总管,负责灵州一切事宜,您怎么好一来就扯了兄弟的职呢?如若这样其实也不是不行,至少您得给修书一封给李尚书吧?”

“李靖?不用不用,俗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没有必要跟李靖汇报?”楚墨风闻言缓缓地摇了摇头,“本王做事无需对听从别人的安排,你放心本王只是接手几日,过些日子待灵州安定之后,本王会继续向着突厥的王庭进发的。”

突厥王庭?您老人家还真是狠啊,想到这李道宗点了点头说到:“既然如此,那么兄弟我就暂时交接一番,如若对方再来侵袭,还请贤王兄能够将其击溃。”

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接过了灵州的防务,将自己麾下的士卒尽数安排好,是夜李道宗以地主之谊在府内设宴款待楚墨风,为的是感谢今日的援助,席间楚墨风却是滴酒未沾,这不免让李道宗感到不解,究其原因之下,楚墨风这才道出了实情,原来今日在战场上抓了一个俘虏,据其交代那名突厥统领曾经派人前去调兵,或许过不了几日便会有突厥人再度攻城。

听到这番话之后,李道宗当即命人将桌上的酒尽数撤走,随后众人兴高采烈地吃了一顿便饭。

第二日卯初时分,望着对面缓缓而来的突厥骑兵,李道宗当即准备率人出去迎战,谁知却被楚墨风当场拦下,“你小子想什么呢?这守城你是高手,进攻还是由我去做吧,你在城内以我的响镖为号令,明白了吗?”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翻身上马,对着一旁的刘紫鸢说到:“集合靠山军,今日是检验你们靠山军实力的时候了,注意安全,本王会率领天策军在一旁策应的。”

片刻之后刘紫鸢已然集结好了麾下的靠山军,跟随在楚墨风和天策军身后,向着城门处走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且看刘紫鸢率靠山军初次登场,再看靠山军与刘紫鸢一战成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