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序曲 大军先行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生擒妖僧法雅,李世民借故惩处裴寂,旧人离京谁知却客死异乡。这才引出贞观三年各部来朝,大唐奏响北伐序曲。

裴寂在静州亡故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坐在书房内的楚墨风望着眼前的纸条,长叹了一口气,随后从书架后面摸出一瓶酒,径直来到了房门外,将瓶中的酒缓缓地倒在地上,“文静兄,裴寂那厮已然死在了静州,您在天有灵终于可以瞑目了,待小弟此番与突厥人大战一场,用胜利来告慰您的英灵吧。”

自从上次借杜如晦之口告知李世民自己不再上朝之后,或许是李世民也动怒了,亦或许是李世民并没有将自己这点小性子当回事,总之接连一个月有余,楚墨风一改往日卯初时分起床上朝的习惯,每日都是睡到辰初时分才醒,醒来之后要么悠哉悠哉地前往两座大营视察一番,要么就在府内教授楚梦竺功夫。

二月未亥日(十五日)辰初时分,从睡梦中幽幽转醒的楚墨风,信手推开了房内的窗户,户外清新的空气夹杂着些许冷意瞬间涌进屋内,床榻上有些慵懒的窦婧妍此刻紧了紧身上的被子,露出半个脑袋略带娇嗔地说到:“殿下,现在还是二月啊,天气依旧很冷,您能不能关上窗户啊?”

望着床榻上的璧人,楚墨风狡黠地一笑,而后将窗户紧紧闭合,随即笑着说到:“这些日子也不用上朝,不如明日我们启程前往娘子关一趟吧?”

听闻楚墨风又要去娘子关,窦婧妍当即起身坐在床榻上,裹紧了被子望着楚墨风诡异地一笑,“莫不是殿下心中思念杨琳那个小妮子了?如若殿下真是对她有意,臣妾建议殿下不妨将其娶回府内如何?”

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快步上前来到床榻边,伸手探进被子内,在窦婧妍胸前的坚挺上扫了一下,突然一股冰冷的凉意传来,窦婧妍猝不及防之余瞬间跳了起来,霎时间身上的被子突然滑落,无边的春色顷刻间映入楚墨风的眼帘,本想着开口嗔怪一番,突然觉得浑身有些微凉,回过神来的窦婧妍低头一看,当即低呼一声扯起床榻上的被子裹在身上,而后坐在床榻上忿忿地说到:“殿下你看,臣妾这是说到您的心里了吧?”

谁知楚墨风却是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到:“婧妍你说错了,本王并不是那种贪花好色之人,只不过昨日睡前思索了一番,如若此次突厥挥师南下,本王也要将驻守在娘子关的天策军众人调走,本王只是想知道,届时娘子关是否能够顶住对方的袭击。”

回想起往日娘子关守军的战绩,窦婧妍依旧面带疑惑地问到:“但是仅凭这一点并不是殿下真正想前往娘子关的理由吧?”

望着一脸精明的窦婧妍,楚墨风忍不住叹了口气说到:“就知道瞒不住你,说实话,咱们这位陛下,现在本王真是有些看不透了。此番法雅一事,本以为陛下只是为了惩处法雅,谁知其真正的意思却是想借由此事贬斥裴寂。”

“这有什么不好的?您和陛下不是跟那个裴寂都有仇吗?陛下此番将其贬斥,岂不是正好遂了你们的意?”望着一脸无奈的楚墨风,窦婧妍有些不能理解,贬斥裴寂按照字面意思来看,应该算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何自己的夫君始终一副愤愤不平的态度,想到这窦婧妍起身更衣后坐在床榻边望着楚墨风说到:“莫不是其中还有什么关窍?”

“贬斥裴寂固然是好事,但是借由法雅一事作为理由,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了,我只是担心此事一旦传开,朝中恐怕会对陛下这番作为有所非议。”望着面带疑惑的窦婧妍,楚墨风缓缓地说到:“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咱们这位陛下现在也越来越想一个帝王了,所以我也该在适当的时候开始远离庙堂了。”

听到楚墨风最后这番话,窦婧妍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夫君是与这位陛下有些离心了,自幼作为皇亲国戚的窦婧妍,怎能不知道这些道理,奈何楚墨风这些年始终是顺风顺水一路前行,一身荣光皆是靠着功勋而来,但是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李渊和李世民坐在那张龙椅之上。

念及于此窦婧妍点了点头,“既然殿下已然有了打算,那么届时无论殿下作何选择,臣妾始终支持您。殿下既然想前往娘子关视察,那么今日臣妾与各位姐姐们知会一声,明日你我二人即刻动身。”

“成,那敢问窦将军,今日早饭咱们吃什么?莫不是还要本王再吃你?”望着一脸坚定的窦婧妍,楚墨风心中一阵感动,随即起了调侃之心。

听到楚墨风说吃自己,窦婧妍当即老脸一红,起身向着屋外跑去,“殿下您坏死了,臣妾去厨房给您看看有什么吃的。”

待窦婧妍离开之后,楚墨风径直走出房间,来到了花园内,只见贤王府的小郡主楚梦竺,此刻正手持一柄长剑,在其母妃花灵儿的监督下,认真地练功。眼见楚墨风到来,花灵儿赶忙上前施礼,而楚梦竺也收了招式,走上前对着楚墨风恭敬地施了一礼说到:“女儿见过父王,父王今日起床有些晚啊。”

望着一脸认真的楚梦竺,楚墨风不免老脸一红,一旁的花灵儿见状捂着嘴偷笑了一声,而后脸色一板说到:“你这丫头怎么能这么跟你父王说话呢?”

只见楚墨风一把将楚梦竺抱起,而后笑着对花灵儿说到:“无妨的,小孩子嘛,想当年你我......”话还未出口只见花灵儿脸颊一红,而后素手轻抬堵住了楚墨风的嘴,“殿下,当着孩子的面,有些话......”

此刻楚墨风才反应过来,那些夫妻床第间的情话,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的,随后尴尬地一笑,话锋一转说到:“梦竺丫头最近剑术练得如何?有没有偷懒啊?”

谁知楚梦竺一脸不屑地对着楚墨风做了个鬼脸说到:“听母妃说起过,父王当年可是每日卯初时分起床练功,直到巳末时分才结束,人家可是有父王做榜样的,怎么能偷懒呢?只不过这剑术嘛......”望着一脸期待的楚墨风,楚梦竺不免拖了个长音,而后笑着说到:“至少大王妃说女儿可与凝晗长姐比肩了。”

望着怀中自己的这小女儿,楚墨风面带微笑地说到:“尽管大王妃这么说,但是梦竺丫头还要继续努力啊,毕竟你是想做一名惩恶扬善的捕快的,如若没有一身过硬的功夫怎么能行呢?”

楚梦竺闻言用力地点了点头,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小嘴一扁说到:“父王,女儿想要一柄属于自己的剑,不知此事父王是否能应允?”

话音一落一旁的花灵儿正待开口阻拦,却看见楚墨风微微地摆了摆手,“成,既然你想要一柄属于自己的剑,那过些日子父王准许你进入兵器库自行挑选,但是要记住,一旦从兵器架上取下,就要好生爱惜,且不可以随意更换,毕竟你与你的兵刃常年待在一起,时间久了兵刃也会通灵性的,你对待你的兵刃好,它就会一直保护你,甚至能够做到与你心意相通。”

听闻自己被允许进入兵器库,楚梦竺顿时兴奋地亲了楚墨风一口,“谢谢父王,女儿谨记父王教诲。”

正在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之时,只见门房快步走了过来,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启禀殿下,门外有宫中前来传旨的人。”

传旨,莫不是朝廷上又出了什么事?想到这楚墨风赶忙示意门房将人唤来,只见四个小黄门在门房的带领下来到了楚墨风面前,先是恭敬地施了一礼,而后其中一人笑着说到:“启禀殿下,今日咱家奉命前来传旨,还请殿下接旨吧。”

楚墨风闻言将怀中的楚梦竺放下,而后缓缓地跪在地上说到:“臣楚墨风恭听旨意。”

将手中明黄的圣旨缓缓展开,先前那名小黄门清了清嗓子说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太上皇圣体偶感抱恙,念及贤王许久未进宫请安,故命朕召贤王进宫问话,万望贤王不要推辞,即刻进宫,钦此!”

听闻李渊身体抱恙,楚墨风先是心头一惊,而后双手高高举起恭敬地喊到:“臣谨遵陛下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过圣旨之后,楚墨风起身递给了一旁的花灵儿,而后对着她使了个眼色,对方见状当即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布袋,塞到了这名小黄门手中, 而后低声说到:“有劳各位公公前来了,一点小意思还望各位不要嫌弃。”

如若这是在别的官员府中传旨,这些小黄门接过赏钱之后定然会抬手掂一掂,然而此时却是在贤王府中传旨,宫内的小黄门都知道,贤王出手定然阔绰,当即微微一笑,扯着公鸭嗓子说到:“公主殿下客气了,贤王殿下的赏赐,奴才们求之不得,怎么会嫌弃呢。既然殿下接了旨,那咱家就先告退了。”

待四名小黄门离开之后,楚墨风望着花灵儿手中的圣旨,不免露出一丝疑惑的神色,这老爷子怎么会突然身体抱恙,莫不是这些年依旧对玄武门一事怨念颇深?如若老爷子有这样的想法,一旦被身边人知晓,唯恐有些人会借此生出些事端,届时父子离心离德岂不是人伦惨剧,想到这楚墨风对着花灵儿缓缓地说到:“若是论起来咱们能够有今日的殊荣,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太上皇他老人家,既然宫内传旨称老爷子身体有恙,那本王定然要进宫一探究竟,告诉婧妍此前定下的事情暂时往后搁置。”

身为汧源公主的花灵儿也深知,当年若不是承蒙李渊搭救,自己也不可能从一个守备女儿的身份瞬间荣升为大唐的公主,听了楚墨风的话,花灵儿当即点了点头说到:“既然如此殿下还是速速前去就好,如若太上皇他老人家身体真的有恙,那届时不妨让梓瑶姐姐进宫为太上皇诊治一番。”

楚墨风点了点头,随后对着院内喊了一声:“备马,本王要进宫。”随后楚墨风径直向着府邸外走去,来到大门口只见府内的马夫已然将自己的坐骑牵来,楚墨风随即翻身上马,向着皇宫方向驶去,待楚墨风离去后不久,只见窦婧妍端着一个托盘来到院内,望着空荡荡的房间,面带疑惑地问到:“灵儿姐姐,殿下去哪里了?”

花灵儿闻言转身说到:“方才宫里来人传旨,殿下进宫去了,另外殿下让我转告你一声,此前定下的事情暂时搁置。”

听闻宫里来人传旨,窦婧妍当即点了点头,而后望着眼前的楚梦竺说到:“梦竺丫头,是不是还没有吃早饭,来五娘房内吧,新鲜的肉脯梗米粥哟。”

这边窦婧妍拿着美食诱惑楚梦竺,那边楚墨风已然来到了李渊所居住的大安宫,一进入大安宫的大门,只听见内里传来李渊中气十足的呼喊声,此刻楚墨风才明白,自己似乎是中了李世民的计了,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确是许久没有前来问安了,当即缓缓地推开大门,只见李渊带着一群宫女侍从,正在花园内玩赛鹅的游戏。

望着一脸兴奋的李渊,楚墨风并未露出丝毫的同感,反而能从对方的笑容中读出一丝无奈和沮丧,眼见楚墨风到来,李渊当即停下了手中的活动,对着楚墨风招了招手,后者见状赶忙上前跪下说到:“儿臣见过父皇。”

“你小子似乎许久没来了,今日怎么得空了,想起我这个老头子了?”望着跪在地上的楚墨风,李渊并没有要让其起身的意思,而后一脸玩味地望着对方说到:“莫不是忙着帮老二做事,把我这个糟老头子给忘了?”

听到李渊这么说,楚墨风心中不由地叹了口气,这下可好了,老爷子似乎是真的生气了,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看来老爷子这是犯了小孩子的脾气了,想到这楚墨风恭恭敬敬的给李渊行了一个稽首礼,“父皇哪里的话,儿臣怎能忘了父皇的恩情,如若没有父皇,岂有儿臣今日之殊荣,只是最近儿臣忙着筹备与突厥的战事,故而耽误了进宫问安,还望父皇不要动怒,以免气坏了身子。”

“起来吧,给朕说说关于战事筹备的事情。”听闻又要与突厥起战事,李渊顿时来了兴致,“平素在这里待的有些烦闷,正巧你今日来了,稍后随朕一同用午膳吧。”

楚墨风闻言赶忙起身,搀扶着李渊来到屋内坐下,而后从召回天策军讲起,一直讲到了组建了靠山军为止。听完楚墨风的叙述,李渊长叹了一口气说到:“很好,这些什么巾帼军、天策军、龍城军还有靠山军,你要牢牢地握在手中,万万不可让人夺了去,这些可都是你保命的资本,切记切记。”

突然听到李渊这番说教,楚墨风不免有些诧异,谁知对方意味深长地一笑,伸出手指点了点楚墨风说到:“你小子啊,这么些年始终是跟以前一样,傻实在,你还真以为朕在这大安宫内两耳不闻窗外事吗?裴寂的事朕听说了,你做的很好,只不过你的这位兄长啊,现在越来越像个皇帝了,朕也不想瞒你,有些时候适当的放放权对你有好处的。”

李渊的这番话顿时让楚墨风犹如醍醐灌顶,脑海中顿时清明了许多,很多此前没有想明白的地方,一瞬间竟然茅塞顿开,随后楚墨风恭敬地对着李渊施了一礼,李渊见状笑着说到:“过些时日朕准备迁往新的宫殿居住了,你看哪一处宫殿比较好呢?”

“父皇不妨移驾弘义宫,那里有山有水,冬暖夏凉,实在是个颐养身心的好住处,届时如若父皇觉得名字不好听,将其更名为大安宫也好。”在脑海中仔细搜寻了一番,弘义宫的布局瞬间浮现出来。

李渊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二人坐在一起叙起了家常,临近午时李渊命人传膳,而楚墨风也是安心地陪着李渊用膳,席间偶尔蹦出几个笑话,逗得李渊忍不住大笑,午膳结束后楚墨风辞别了李渊,起身向着皇宫外走去,出了大安宫大门时,楚墨风冷着脸对一旁的小黄门说到:“本王知道你是陛下安插在太上皇身边的,今日本王与太上皇说的话,你大可以去禀报给陛下。”

这名小黄门眼见自己的身份被点破,正待开口解释一番,谁知对方早已渐行渐远。

夏季,四月乙亥日(初四),太上皇李渊迁居弘义宫,鉴于弘义宫的名字不入耳,李渊遂命人按照楚墨风的建议,将弘义宫改称为大安宫。而得知这一消息的楚墨风,当即上书请求将四大军(天策军、巾帼军、龍城军、靠山军)主帅一职去除,收到楚墨风奏本的李世民,当庭驳回了楚墨风的建议,遂楚墨风再度上书,恳请将自己的俸禄减半,眼见对方言辞恳切,李世民无奈之下只好应允。

殊不知君臣之间这一番举动,却让朝中大臣惊诧不已,一时间关于贤王与陛下之间离心离德流言四起,更有甚者声称楚墨风坐拥四大军在手,不日即将反叛朝廷,听到这些流言之后,楚墨风只是报之以微笑,遂携侧王妃窦婧妍离开长安,前往娘子关劳军。

时间流转转眼到了贞观三年八月,秋季,八月己巳朔(初一),天空再度出现日食,天狗食月乃是不祥之兆,念及此前楚墨风与李世民那一出,有心人不免有些担忧,唯恐楚墨风真的反叛,谁知远在娘子关的楚墨风,并没有任何反叛的举动,反倒是带领麾下的天策军越过边境,击退了数次突厥小股的侦查部队。

丙子日(初八),薜延陀毗伽可汗派其弟弟统特勒进献贡品,李世民当廷赐给宝刀与宝鞭,望着殿内一脸恭敬地统特勒,李世民豪情万丈地对他说到:“你统属的部族犯下大罪的用刀斩决,小罪的用鞭抽打。”

得知薜延陀毗伽可汗得到了大唐皇帝的赏赐,突厥颉利可汗大为惊慌,开始派使者称臣,请求迎娶公主,修女婿礼节。然而李世民认为颉利可汗既然想与唐朝和亲,又出兵援助大唐的敌人梁师都,遂于丁亥日(十九日),任命才调遣为兵部尚书的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率兵讨伐突厥。

此前代州都督张公谨上奏称可取突厥而代之,原因有六:“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之人,是其一;薛延陀等各部落均已叛离,是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无地自容,是其三;塞北地区经历霜冻干旱,粮食匿乏,是其四;颉利疏离其族人,委重任于胡人,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帝**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是其五;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此时人数较多,近来听说他们聚众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自然内部响应,是其六。”

这一观点得到了朝内众人的一致认同,然而令众人感到诧异的是,此番出征大军的名单里,竟然没有贤王楚墨风以及其麾下的四大主力,这不免让众人心中有些诧异,论战力而言,李靖以及张公谨二人麾下的士卒,其战力虽说也是不差,但是比起贤王麾下的四支主力来说,还是要逊色一些。

一时间众人纷纷上书恳请李世民能够派遣楚墨风率军出征,毕竟楚墨风出征在他们看来就是胜利的标志,而对于这些奏请,李世民则是一一驳回,面对这种情况,朝中众臣不免对于李靖此番北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此刻御书房内,楚墨风与李世民二人各自抱着一个酒坛,正在肆意地喝着,望着一脸慵懒的楚墨风,李世民不免有些无奈地说到:“你不会还在埋怨朕此前不将实情告诉你吧?”

“陛下想左了,区区一个裴寂,只不过是陛下的试金石,正巧臣弟也想看看朝中究竟有那些人会跳出来。”楚墨风闻言诡异地一笑,“都想着派臣弟出征,如若消息泄露,岂不是让突厥人有所防备了。”

李世民闻言面色凝重地说到:“此番你我二人在京中等待胜利的消息不好吗?”

“陛下,为了这场大战,臣弟筹备了至少三年了,而今大战来临,臣弟岂有畏缩不前的道理?”将怀中的美酒猛然灌了一口,楚墨风抹了抹嘴角的酒渍,面色坚定地望着李世民说到:“如若此时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臣弟愿意开去一切官职,从此渔樵耕读,浪迹江湖;然现今大战在即,深渊在侧,北地即将狼烟四起,我楚墨风愿万死以赴,以吾残躯证修罗,国破山河在,吾辈唯死战!”

听了楚墨风的这番话,李世民眼角瞬间湿润,而后有些哽咽地说到:“那你准备何时出发?”

“前线战报只要发来,臣弟需要也收到一份,届时我会依照战报的内容决定出征的时间。”楚墨风闻言思索了片刻,而后望着李世民面色凝重地说到:“届时臣弟会将四大主力悉数带走,而且此番彼岸花也会随军出征,府上就拜托陛下代为照拂了。”

李世民听闻楚墨风要带走所有的主力,心中便猜出对方已然下定了决心,当即走上前拍了拍楚墨风的肩膀,虽然不曾说话,但是似乎一切真的尽在这不言中......

俗话说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且看大唐突厥旷世之战,再看修罗战场英魂飘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