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巾帼英烈 红颜美人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奔赴并州成直面袁天罡,信手推演始终参不透神秘面相, 一番耳语道破天机,晓以大义劝君离去。这才引出楚墨风奔赴北地,窦婧妍沙场练兵。

听闻对方明日离开并州,楚墨风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笑着说到:“论相术推演,您的确是高人,但是您也知道,所以本王还是希望您能够尽心竭力为大唐效力,拜托了。”而后楚墨风起身对着袁天罡郑重其事地施了一礼,随即转身向着门口走去。

望着楚墨风离去的背影,袁天罡不由地长叹一声,而后朗声喊到:“来人啊,收拾一应细软,明日一早我启程前往长安。”随即将方才写在纸上的推演结果凑着一旁的蜡烛点燃,“高人?老夫算是什么高人啊?有你这个世外高人在,老夫只能算是个游方道士了。”

而就在此时,长安城内,时年二十五岁的原秦王府记室参军李淳风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十八条意见,引起时人重视。奏折很快呈交到李世民面前,随后李世民采纳了其中的七条意见,并下旨授他将仕郎,准入太史局供职。

此事于当日就通过游子传到了并州,并州方面迅速上报给楚墨风,望着纸条上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楚墨风脑海中思索了片刻,随即惊呼一声,这个李淳风生于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比自己小两岁,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在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家、阴阳之学。

武德二年(619年),时年十七岁的李淳风学艺有成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稚嫩的脸庞,楚墨风不免笑了笑,而后又想起了故友刘文静,心中不免有些落寞,随即唤来张闯,“稍后持我手书前往袁天罡府邸,告诉他到了长安之后可以去太史局找一个叫李淳风的,由他引荐入太史局任职。”

后者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领命而去。解决了李世勣的麻烦,楚墨风突然想起,此番接连奔走北方各州,所到之处皆是会有不大不小的问题,由此可见现今的大唐还是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浮出水面的,念及于此楚墨风决定此番回京之后,定要上书李世民派遣有贤德的大臣分散各地代天巡狩,政治清明才能让百姓安定,而百姓安定才能换来国家强盛。

第二日袁天罡依照约定启程离开并州,楚墨风等人得知前来相送,而并州城内的百姓得知袁天罡离去,纷纷前来送别,望着一众热情的百姓以及一旁虎视眈眈的龍城军,袁天罡站在马车上言辞诚恳地说到:“诸位的热情在下感激不尽,在下只是一个相面之人,此前与诸位所说的一切,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诸位能够安居乐业,多为大唐尽自己的一份力,只有咱们大唐强盛,诸位才能够财源广进幸福安康,告辞了诸位,咱们有缘京城再会。”

听了袁天罡这番话,楚墨风不由地在心中为其叫好,一番话说得在场百姓热血沸腾,这样的人不收归朝廷调用,留在民间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待袁天罡离开之后,楚墨风径直来到了都督府,一进门就看见李世勣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哎呀我的贤王殿下啊,您真是当时武侯啊,也不知道您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说动那个袁天罡离开并州了,下官真是佩服万分啊。”

“其实也没说什么,只不过让他给本王看了看面相,随后诓了他一句本王是来自后世之人,就把他给唬住了。”只见楚墨风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到:“没想到这位袁大师竟然这么容易上当的。”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世勣先是一愣,而后竖起拇指诚恳地说到:“殿下您这一手虚而实之实而虚之真是妙哉。”

谁知楚墨风似乎并没有接下李世勣这一句赞扬,而是面色凝重地说到:“不过他曾提及一件事,贞观四年本王会有一场劫难,按照本王的估计,定然会是与突厥大战,毕竟本王在战场的时日还是要多一些的,所以照此来看,咱们得提早做准备了。”

望着楚墨风凝重的表情,李世勣的面色也是有些凝重,毕竟对阵突厥乃是而今的重中之重,如若真按照袁天罡所说,那自现在开始,大唐各州府道就应该迅速转入战备状态,毕竟距离贞观四年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了,想到这李世勣点了点头说到:“小心无大错,既然如此,那并州这边需要做些什么?”

“只要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全力备足粮草,加强兵员的招募力度和训练力度,并州乃是咱们大唐的龙兴之地,如若战事一起万万不能有失,所以懋公你的任务还是很重的。”思索了片刻之后,楚墨风先将自己心中的计划交待一番。

李世勣闻言点了点头,而后笑着说到:“既然这件事处理完了,那殿下是否在并州游玩几日再走?”

只见楚墨风摆了摆手说到:“本来准备在此地多逗留几日,但是袁天罡的话始终像是一根刺在本王心中横亘着,明日本王会奔赴北地巡查一番,而后就要回京了,京中组建了一支巾帼军,本王还要回去视察一番。”

李世勣深知整个大唐如若要排出一个最忙碌的人员名单,陛下李世民绝对是第一,而这位自认第三的话,就没有人敢认第二,尽管此人时年才二十有七,但是长年操劳和征战,也会让他在不经意间略显疲态,然而这种疲态仅仅是一闪即逝,或许此人身体内有使不完的力量,这也让当年秦王府一众人敬佩不已。

辞别了李世勣之后,楚墨风径直返回了府邸,没曾想一进门就有下人禀报,说是府上今日有访客,心中有些诧异的楚墨风,快步来到了正厅,只见童莺童燕姐妹二人此刻正聘聘婷婷地站在屋内,一见楚墨风到来赶忙上前施礼,楚墨风见状微微一抬手示意二人起身,而后略带好奇地问到:“咱们不是约的五日之后吗?二位姑娘为何今日就来了?”

“五日时间太长了,唯恐期间有变,我们姐妹二人今日就能来答复你。”身为姐姐的童莺坐在椅子上,饶有兴趣地望着楚墨风,而一旁的妹妹童燕则是莞尔一笑说到:“我们找人查过了,当初建议陛下下旨对东宫旧人不予追究的那个人是你,所以说是你救了我们一命,为了报答你,以身相许就算了,我们答应你前往长安,加入巾帼军为国效力,怎么样?听完之后是不是很感动?”

望着面前长相并无二致的姐妹俩,楚墨风没好气地瞥了二人一眼,“还以为能够来个什么以身相许呢,看来本王是对自己的魅力期望过高了,不过你们能够决定加入巾帼军也是好的,本王在此谢过二位了。”话音一落楚墨风对着门外招呼一声,随后就有下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将托盘的上的红布揭开,只见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十贯钱,外加一些金银制品。

突然看见一堆金银财帛出现在自己面前,童燕捂着嘴指着楚墨风说到:“我说贤王殿下,您不会是眼见以身相许不成,就改为钱财收买了吧?您这样可是让小女子很是为难的。”随即揪着一旁的童莺说到:“姐姐,姐姐怎么办?他要用钱财收买咱们,人家好为难呀。”

“去去去,童燕姑娘你就别演了,话说你这一手太像本王麾下的顾贞儿了,日后应该介绍你们认识的。”楚墨风见状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而后笑着说到:“二位姑娘不要多想,这些是给二位的盘缠,希望二位不要嫌弃,另外二位到了长安之后,可以直接去贤王府找侧王妃窦婧妍,届时她会为二位安排的。”

童莺见状对着楚墨风拱了拱手,而后接过托盘笑着说到:“既然是殿下相赠,那我们姐妹二人就却之不恭了,咱们长安见。”说完拉着一旁还做花痴状的童燕离开了楚府。

待二人离去之后,楚墨风对着门外喊到:“张闯,吩咐下去,今夜好生休整一番,明日卯初时分咱们启程出发,向北地进发。”而后门外的张闯应了一声,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由近而远传出。随即楚墨风坐在椅子上自顾自地捧起茶壶,‘咕咚咕咚’地牛饮一番,“也不知道婧妍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就在楚墨风自隰州转道并州的时候,窦婧妍在长安城内已然度过了五日的招募时间,每一日都有人前来询问,然而真正决定投军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毕竟在此时的大唐,女子从军本就是一桩稀奇事,像当年平阳昭公主李秀宁手下的娘子军,以及后来娘子关的女兵,皆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很多人已然没有了活路,为了谋求生存,不得已才投身李秀宁麾下,这也造就了现今的娘子关守军。

原本目标是三千人至五千人,接连五日过去,窦婧妍这里仅仅招募了不到三百人,距离预期目标相差甚多,这让窦婧妍不免有些气馁,谁知就在第六日,自长安城外开来一支全数由女子组成的队伍,虽然未着盔甲未持兵刃,但是从气势上就能看出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这群人自春明门进入,递交了路引之后,径直向着窦婧妍设立在金光门外的新校场奔去。

这一日窦婧妍来到校场,发现前来排队询问的人寥寥无几,心中顿时有些落寞,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去,却看见一队人马整齐地走出金光门,向着自己的方向走来,见此情景窦婧妍不免有些诧异,只见众人来到自己面前,为首一人对着窦婧妍施了一礼说到:“小女子李彩儿见过侧王妃殿下,得知殿下组建巾帼军,小女子与众位姐妹皆是自晋州而来,晋州方面河间郡王发下告示,待人数招满一千人之后才命令我们前来长安报到。”

听了李彩儿的话,窦婧妍抬头望着身后黑压压的人群,当即笑着说到:“既然如此长途跋涉定然很是辛苦,诸位先随本王妃的侍女前往校场内的营房安顿,届时热水饭食随后就供给,本王妃在此先谢过诸位了。”

而后众人在芊芊的带领下向着校场内的营房进发,窦婧妍则是面色兴奋地坐在椅子上,望着身后硕大的征兵告示,忿忿地说到:“这难道说除了河间郡王对征召一事大力支持,其余州府竟然对征召女兵一事不支持吗?殊不知一旦战事开启,举国上下全民皆兵,哎,如若长公主在就好了。”

或许是窦婧妍的一番抱怨被上天听到了,接连两日自大唐各府道陆续来了不少前来投奔之人,本以为长安城内不会有人前来,谁知就在第八日午时一过,竟然从金光门内再度走出一群人,看装扮皆是江湖人士,只见为首一人对着窦婧妍行了一个抱拳礼说到:“见过侧王妃殿下,我等皆是江湖各门各派挑选出来投军的,还望殿下能够收下我们。”

听闻对方皆是江湖人士,窦婧妍心中顿时乐开了花,这些江湖人士有个好处就是自身底子好,上手快,只要勤加练习能够迅速形成战力,随即窦婧妍将人安排至校场内。而后兴致冲冲地给楚墨风发了一份飞鸽传书,告知了这里的情况。

而就在楚墨风与袁天罡会晤那日,来到校场的窦婧妍堪堪整理好招募处的物件,就看见一队大约一千人的黑甲骑兵向着自己的方向开来,望着对方的黑衣黑甲,窦婧妍不免有些疑惑,这龍城军不是跟随楚墨风一路向北了吗?而且自己在金光门外这些日子,并没有看见城内的龍城军出城,那这些黑衣黑甲的人究竟是何人呢?

想到这窦婧妍翻身上马,策马来到那群黑甲骑兵面前,手掌一翻霸王弓赫然在手,随即抽出箭囊内的一支响箭,对着空中急速射去,瞬间一阵凄厉的响声穿透云霄,眼见前往突然跑来一名女子,而后射出了一支响箭,一众黑甲骑兵纷纷停止前进,为首的统领陈伦催马上前对着那名女子拱手说到:“敢问阁下是为何人?为何挡住我们的去路?”

“先报上你们的名号,长安城不欢迎不速之客,如若没有别的事请回吧?”窦婧妍心想你们这群家伙,不先报名号反而先问我,真是岂有此理。

眼见对方不予作答反而发问,秉持着好男不跟女斗的原则,陈伦当即笑着说到:“我等乃是大唐贤王麾下天策军,收到贤王殿下指示赶赴京城,不知姑娘能够让出一条道?”

原来是天策军啊,但是天策军赵信那些人不是已经在娘子关了吗?这些应该就是他当初组建的第二支天策军了。不行,我得试试这些人的实力,如若能力出众,届时得留下几个人帮我训练那群‘大小姐们’。想到这窦婧妍微微一笑,望着对面的天策军说到:“让路不是不行,但是先要问问我手中的长弓是否答应。”话还未说完只见窦婧妍早已捻起两支箭矢,迅速张弓搭箭对着陈伦疾射而出。

眼见对方突然出手,陈伦当即长叹了一口气,随即信手掂起德胜钩上的长枪,迎着箭矢飞来的方向左右一拨,两支箭矢瞬间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高高飞去,正待陈伦有些得意之时,突然发现两支箭矢的背后,还有一支箭矢飞来,此刻再用兵刃格挡已然来不及,陈伦当即身子向后一仰,箭矢擦着自己的鼻尖飞过,而后陈伦信手一抄,将箭矢抓在手中。

只听对面传来一阵掌声,“不错不错,看来那个家伙训练出来的天策军的确有一手,只不过你们的贤王殿下此刻不在京城,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晋州河间郡王处,你们若是要寻他,估计得前往并州一带了。”

听闻楚墨风此刻不在京城,一众天策军不免有些气馁,但是听了对方的话,却又发觉对方似乎与贤王的关系不一般,陈伦当即对着窦婧妍行了一礼问到:“敢问阁下是?”

“你猜猜看。”只见窦婧妍顽皮地一笑,饶有兴趣地望着陈伦说到:“只给你一次机会,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

陈伦心想,这彼岸花的那几位自己都见过,没有擅长弓箭的啊,莫不是殿下又给彼岸花扩充人手了?想到这正准备开口回答,只见身旁一名同伴拽了拽陈伦的裙甲,而后低声说到:“你傻啊?咱们殿下身边能够用弓箭这么好的,只有侧王妃婧妍殿下一人啊,莫不是对面是侧王妃殿下?”

听到同伴的提示,陈伦当即心一横,对着窦婧妍拱手说到:“天策军天枪营统领陈伦,见过侧王妃婧妍殿下,方才多有冒犯还望殿下恕罪。”

只见对面的窦婧妍大笑一声,而后催马上前笑着说到:“不错不错,看来脑子还算好使,本妃不会怪罪你们的。”

一听陈伦猜中了,身后一众天策军整齐划一地喊到:“属下等人见过侧王妃殿下。”

窦婧妍见状赶忙笑着回礼,而后有些忐忑地说到:“适逢殿下再组巾帼军,如若各位此时无事,本王妃希望诸位能够前往校场,帮助本妃训练一段时日,待殿下回京之后,本妃定当让诸位离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听了窦婧妍的请求,众人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答应了,眼前这位是谁?那可是王妃啊,这枕头风的威力可是了不得,商朝的比干怎么死的?还不是枕头风吹死的。

眼见对方同意,窦婧妍当即引着一千天策军来到了校场,望着空无一人的校场,窦婧妍脸色不免有些难看,随即走到聚将鼓前,抄起鼓槌一顿敲打,沉闷的鼓声像是大锤一般,传到了此刻在营房内休息的女兵耳中,那些晋州方向来的人在李彩儿的带领下,迅速穿好装备,向着校场跑去,其余人见状也赶忙有样学样,乱哄哄地向着校场跑去。

众人一阵鸡飞狗跳地来到校场上,赫然发现主将窦婧妍面色阴沉地站在点将台上,而台下一侧则是黑压压一片黑甲骑兵,此刻正面无表情地望着自己这些人。

看着乱哄哄前来的一众人,窦婧妍将鼓槌丢在一旁,站在点将台上大声喊到:“今日是本妃最后一次以侧王妃的口吻跟你们讲话,初次投军很多规矩还没有告诉你们,所以今日你们这般慌乱地前来,本妃不予以追究,但是从明日起,这里没有姐姐妹妹,没有草民殿下,你们是巾帼军的一员,而我是你们的主帅,届时请称呼我为窦将军。”

听了窦婧妍这番话,众人这才明白这位平素看似和善的王妃殿下,此刻真的是动怒了,只见窦婧妍指着场中那面绣着‘巾帼’二字的大旗说到:“世人都说女子不投军,而我要说的是,说这句话的人是大错特错,《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城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这便是女兵的雏形;而后西汉时期的起义军领袖吕母和迟昭平麾下皆是女兵;再说距离咱们近一些的,南北朝时期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都知道吧?包括本朝最出名的女将,也就是本妃曾经的主帅,平阳昭公主李秀宁殿下,当年也是带领着我们一群女子冲杀在战场之上,而今娘子关的守军依旧皆是女子组成,所以说,女子不是不能投军,我大唐未来势必与突厥有一场大战,届时事关生死存亡,我大唐应该全民皆兵。”

说到这窦婧妍顿了顿,而后面色凝重地说到:“陛下同意组建新军,且赐名巾帼,寓意巾帼不让须眉,从明日起本妃会请这些天策军的将士训练你们,希望你们能够认真训练,要知道咱们的贤王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犯我中原大地者虽远必诛。”

而后窦婧妍对着陈伦喊到:“陈统领,上来给她们讲些什么,算是给她们做一次练兵前的指导吧。”

陈伦见状对着窦婧妍施了一礼,而后翻身下马走上点将台说到:“诸位姑娘,在下是天策军天枪营统领陈伦,曾跟随殿下南征北战,历经了数次险境,诸位所看到的我们这一千名天策军,其实很多已经不是原来那些人了,自天策府裁撤,我们受殿下指派,前往伊吾等地不断与突厥人交手,几年下来人员早已换了许多,但是我们依旧坚持在北地一带打击突厥人。”

此时台下李彩儿突然大声喊到:“为什么?”

只见陈伦苦笑一声说到:“因为我们在北地,见到太多惨烈的情景了,你们是否见过一名老妪因为跑得慢被前来劫掠的突厥人踩踏至死吗?你们是否见过像你们这等年纪的女子被突厥人抢去糟蹋至死吗?你们是否见过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被突厥人活活摔死吗?我们见过的太多太多了,杀了人抢了钱还不够,还要将房子都烧毁,这就是突厥人每年带给北地百姓的,然而北地的百姓依旧坚强的生存着,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咱们大唐有个贤明的陛下,有个嫉恶如仇的贤王殿下,只要他们在,受的这些苦遭的这些难,他们迟早会加倍还给突厥人的。”

说到这陈伦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而后继续说到:“我不指望你们能够各个都成为长公主殿下和侧王妃殿下那般的存在,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在将来的大战中能够出一份力,至少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咱们大唐。”话音一落陈伦对着台下众人行了一个天策军的军礼。

听了陈伦的一番话,台下众人表情各有不同,有惊诧,有愤恨,更多的则是泪眼婆娑,或许是陈伦的一番话,在众人心中燃起了一株小火苗,每个人再度望向窦婧妍的眼神中,隐隐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且看楚墨风回京议事,李世民下旨布置,再看窦婧妍沙场练兵,天策军化身修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