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龙兴之地 乌烟瘴气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前有狼后有虎,胡同捉驴两头堵,楚墨风诱敌深入,天策军一举歼敌,这才引出楚墨风赶赴并州,龍城军再度出击。

望着李世民坚定的神情,楚墨风也深知此番再组新军的重要性,鉴于大唐现在的国力,如若像天策军那样的配置,大唐是无论如何也养不起超过三支军队的,尽管边军、守备军以及各州府府兵的战力还算强悍,但是比起天策和龍城还是有些差异。

念及于此楚墨风沉吟了片刻说到:“陛下,臣弟有个想法不知陛下能否考虑一番?”

“此处只有你我兄弟二人,有什么你就说,朕先听一听。”李世民闻言有些诧异地望着楚墨风说到:“莫不是对于组建新军一事有什么难言之隐?”

“臣弟思索再三,此番组建新军,臣弟决定以一己之力供给,这样也可以减缓我大唐的财力负担,免得届时有心人以此横征暴敛。”权衡再三,楚墨风还是决定用自己的财力来将养新军,否则一旦依靠国家财力,届时百姓的压力将会倍增,这会使得原本生活才有所好转的大唐百姓,再度陷入困苦的生活中。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世民突然抬起头愣愣地望着楚墨风,似乎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后缓缓地说到:“你老实告诉我,当年天策府裁撤时,天策军共计一千四百人,你是不是始终没有遣散?”

只见楚墨风突然跪在地上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请陛下恕罪,臣弟有罪,当年裁撤天策府的时候,臣弟的确有私心,一千四百名天策军尽数被臣弟送到了伊吾,毕竟这些人当年是跟随咱们出生入死的,强行遣散唯恐伤了他们的心,而且这些人自遣散之日至今,始终在国境线附近伏击突厥人,还请陛下念在当年的恩情,不要追究他们的责任,一切事情由臣弟一人承担。”

原本以为李世民是要兴师问罪,楚墨风已然做好了降职削权的准备,谁知李世民却一把将他扶起,而后语重心长地说到:“朕不是要责怪你,而是当初这个决定是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做的,其实那个时候朕也是不希望你遣散他们的,此番得知这些老部下依旧在前线作战,朕甚感欣慰,此事你做的很好。”

“那新军一事?”眼见李世民不责备,楚墨风不免长舒了一口气,而后略带忐忑地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思索了片刻,随即缓缓地说到:“明日先不要离开京城,早朝时朕需要户部奏报国库明细,稍后你我二人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而后辞别了李世民,径直离开了御书房,走在长廊内,一旁的王德紧随楚墨风身后,待走到一处四下无人的地方,王德突然低声说到:“殿下,咱大唐这几年可是没存下什么钱,国库紧,陛下的内库也紧啊。”

听了王德的话,楚墨风微微一笑,而后从怀中摸出一个金碗,塞到了王德的手中,“多谢王公公出言提醒,一点小玩意,是孝恭送给本王的,本王就借花献佛孝敬公公了。”

王德见状面色一惊,赶忙捂着嘴低声说到:“这如何使得?咱家怎敢随便收殿下的东西呢?”

将手中的金碗强行塞到了王德的怀中,随后楚墨风笑着说到:“公公咱们都是多年的交情了,本王很是感激当年公公仗义援手,这些小玩意儿拿来孝敬公公是应该的。”

眼见楚墨风态度强硬,王德也不好在推辞,只好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那咱家就谢过殿下了。”随后王德像是想起什么一样低声说到:“前些日子,潞国公曾经进宫面见陛下,似乎是因为什么与陛下争执起来,后来潞国公离去之后,陛下还发了一大通火。”

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辞别了王德,离开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一进门将缰绳交给马夫之后,楚墨风快步来到了窦婧妍的房内,眼见楚墨风回来,窦婧妍赶忙迎上去神情激动地问到:“怎么样?陛下是否允了?”

“陛下同意组建新军,但是关于新军的供给饷银一事,陛下需要等到明日早朝结束之后才能再予以答复。”楚墨风点了点头,径直坐在屋内的椅子上,窦婧妍见状赶忙给他倒了一杯水,随即走到他身后主动开始为其按摩肩颈,见此情景楚墨风忿忿地说到:“无妨,明日先将招募的告示贴出去,至于饷银的问题暂时不要在告示内写出来,待我与陛下商议之后再决定。”

窦婧妍闻言当即莞尔一笑,“成,那明日臣妾就带着人去张贴告示。”楚墨风闻言思索了片刻说到:“另外还得想一个名字,你的队伍的名字,还有军旗。”

一听还要想这些事,窦婧妍‘啊’了一声,而后忿忿地说到:“怎么还需要想这些啊,臣妾这脑子......”说完还伸手捶了捶自己的脑袋,而后坐在椅子上,托着腮开始碎碎念。

由于府内史寒霜等人外出未归,窦婧妍的贴身丫鬟芊芊便吩咐后厨,置备了一桌简单的席面,贤王夫妇二人以及丫鬟芊芊在饭厅内简单地吃过饭之后,随即芊芊服侍着窦婧妍返回房内,而楚墨风则是径直回到了书房,取过一张纸提笔蘸墨写着些什么。

第二日楚墨风换上上朝的官服,早早地来到了太极殿内,眼见消失许久的楚墨风突然出现,一众朝内好友纷纷上前询问,吏部尚书高士廉见到楚墨风赶忙走上前,伸手在对方肩膀上捶了一下,而后笑呵呵地说到:“你小子许久不来上朝了,今日前来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奏报?”

高士廉此人也是蓚县人,论起来与楚墨风乃是同宗,且对方比楚墨风年长许多,平素以老大哥的身份对其照拂有加,一见对方开口询问,楚墨风当即恭敬地施了一礼说到:“许国公说笑了,小子哪有什么大事需要奏报,只不过今日欲恳请陛下再组新军罢了。”

听闻楚墨风又要组建新军,时任兵部尚书的李靖与户部尚书戴胄迅速围了过来,只见李靖面色凝重地说到:“组建新军?你可知道咱们大唐现在总共有多少兵员吗?”

“此时还请李尚书赐教,小子的确不知,毕竟从小子手中走出的三支队伍,总共才一万一千四百人,其中这一千四百人已然遣散,故而小子手中只有一万人的编制。”望着李靖有些愤慨的表情,楚墨风有些诧异,这大唐每次出兵皆不超过十万人,按照自己的估计,最多也就是有个三十万左右。

谁知李靖像是背书一般缓缓地说到:“我大唐麾下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号,而关内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隶诸卫。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

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六人。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

听了李靖这一番背书式的回答,楚墨风在心中大致估算了一番,随即低声惊呼到:“不是吧?这么算下来咱们有大约六十万的士卒了?”

只见李世民点了点头,而后望着楚墨风面无表情地说到:“这些还不算京城的守备和禁军,所以你如若是再组新军,还得知会戴尚书,看看国力是否能够支撑。”

还未等楚墨风问话,一旁的戴胄早就开始缓缓地摇头,而后语重心长地说到:“贤王殿下,非是老臣不肯配合殿下,时值今年咱们大唐在册统计大约有三百万户,约一千五百万人,也就是说现在每五人里就有两人从军,这已经是咱们的极限了,且今年全国各地皆是或多或少受灾,如若再组建新军,定然会给国库带来压力的,还望殿下三思啊。”

本以为楚墨风会因为自己等人的阻拦有所不满,谁知对方却是微微一笑说到:“这个问题你们稍后向陛下奏报,只要让陛下知道咱们国库吃紧不足以组建新军就好,其余的事情本王来处理。”

听了楚墨风的话,戴胄瞬间明白了楚墨风的意思,当即老泪纵横地对着其施了一礼说到:“老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只是这样一来又要让殿下您破费了。”

而身为兵部尚书的李靖则是笑靥如花地对着楚墨风拱了拱手,“难得贤王殿下又要破费了,本官定当说动陛下的。”

楚墨风见状对着李靖露出一副算你狠的表情,正待开口讥讽几句,却听到前方传来王德的声音,“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随即就看见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走上来,面色凝重地坐在龙椅上,而后轻咳一声缓缓地说到:“前些日子贤王莅临娘子关,却在关外与突厥人遭遇,索性咱们的贤王殿下骁勇善战,一举歼灭了来犯之敌,但是......”说到这李世民的语气突然加重,而后冷冷地望着殿内众人说到:“此事需要引起尔等重视,尽管咱们大唐与突厥人订立了盟约,但是诸位深知突厥人始终是狼子野心,此次事件就能看出,对方依旧是想伺机侵占我中原领土。王德,替朕拟旨。”

一旁的王德闻言应了一声,而后就见李世民站起身朗声说到:“鉴于此番突厥南侵,责令晋州以北各州府,迅速清查境内可疑人员,一经查出非我中原百姓,一律遣散回原地,如遇抵抗就地击杀,令娘子关守军此番退敌有功,朕甚感欣慰,全体守军加发三月饷银,娘子关守将杨琳,官升一级,另赏赐玉如意一对以示鼓励。擢兵部速将一应赏赐拨付不得有误。”

殿内的李靖闻言赶忙闪身出来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见状摆了摆手,而后对楚墨风使了个眼色,后者见状当即闪身出来高声说到:“启禀陛下,臣弟有事上奏。”

“不知贤王有何事上奏,但说无妨。”眼见楚墨风闪身出来,李世民心中不免腹诽到,你小子下次就不会早一点先站出来,免得朕给你使眼色再被别人发现 ,届时又该说咱们君臣二人沆瀣一气了。

只见楚墨风笑着说到:“陛下,臣弟恳请再组新军,用于日后与突厥大战。”

“嗯?再组新军?”纵然二人昨日早已商议一番,今日在朝堂上李世民依旧还要佯装不知情,“你可知组建一支新军需要多少钱粮?你可知咱们大唐现在的兵力、国力皆是如何?”

楚墨风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说到:“陛下提及的这些,臣弟方才听兵部李尚书和户部戴尚书讲过了,臣弟的想法是,既然咱们大唐此番财力吃紧,臣弟愿意承担新军的一应开销。”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众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而李世民没想到楚墨风会在此时将这句话说出来,当即面色有些不善地问到:“贤王殿下似乎是很有钱的,不知贤王殿下准备投入多少?又准备招募多少人呢?”

“两千主力加一千常备,总计三千人。”只见楚墨风信誓旦旦地说到:“臣弟也算过了,此番臣弟先行投入五万贯,后期再循序渐进地补充,而且臣弟此番只招募女兵,相对来说女兵的食量要比男兵少一些,所以臣弟还是负担的起的。”

原本以为楚墨风准备招募至少万人,谁知才区区三千人,众人见状当即身形一泄,而后就见兵部尚书李靖走出来对着李世民说到:“启禀陛下,如若只是招募三千人,臣斗胆提议不妨就让贤王殿下去做,毕竟当年的天策军也是贤王殿下的手笔啊。”

李靖话音一落,那些与楚墨风交好的纷纷出言附和,而户部尚书戴胄则是面色一苦,闪身出来对着李世民说到:“启禀陛下,老臣以为贤王殿下这个提议实乃善举,而今咱们大唐处在休养生息之中,实在不宜再因为新军招募而增加百姓负担了,故而老臣也斗胆恳请陛下让贤王殿下放手去做。”

此刻李世民才明白楚墨风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供给新军,为的不是控制住新军,而是能够让百姓多一些喘息的时间,想到这李世民当即面色一暖,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笑着说到:“既然诸位臣工都赞同你的提议,那么朕准备给你一个小小的考验,如若你完成了,朕定当准了你之所请,否则此事就此揭过无需再提。”

楚墨风闻言对着李世民恭敬地施了一礼说到:“请陛下示下。”而心中早已开始咒骂起来,李老二你大爷的,事先咱们可没有说过什么考验,你这临场变卦还真是让人猝不及防啊,如若你给我什么很难的考验,那我就偷偷地去组建,免得麻烦。

只听李世民缓缓地说到:“朕曾听闻,伊吾一带始终有一支民间队伍,持续对外作战,朕对此深感欣慰,贤王此番需要将其招入朝廷,朕想好了,如若这群人战斗力可以与当年的天策军媲美,那么朕就将天策军的名号赏赐给他们,尽管天策府已然裁撤了,但是天策军这个名号可是在突厥人中间声名大噪,此事就看你贤王殿下如何操办了。”

一番话说的在场众人云里雾里的,而楚墨风却深知李世民的意思,当即对着李世民喊到:“臣谨遵陛下旨意,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在王德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呼喊声中,今日的早朝匆忙结束了,而后楚墨风径直来到了御书房,只见李世民站在御书房的书案前,手持毛笔正在挥毫泼墨,楚墨风见状也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在一旁束手而立,待李世民龙飞凤舞一番之后,抬起头对着楚墨风说到:“新军的名字朕替你想好了,就叫做巾帼,古语有云,巾帼不让须眉,但愿你这支队伍能够训练成一支奇兵。”

接过李世民递来的手书,楚墨风赶忙谢恩,而后笑着说到:“陛下今日在朝堂的意思是准备起复天策军是吗?”

“嗯,此事其实朕早已思索了许久,只不过朕始终不确定他们是否还愿意为大唐效力?”李世民点了点头,想起当初被逼无奈责令楚墨风遣散一众天策军,心中也是隐隐作痛。

望着李世民有些踌躇的表情,楚墨风当即抄起李世民的手书,转身离开了御书房,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楚墨风突然转身笑着说到:“陛下无需担心,如若他们心中有怨恨,这么些年也不会始终在北地抵御外敌了。”说完径直离开了御书房。

回到府邸之后发现窦婧妍还没有来,楚墨风仔细一问才知道,对方一大早就带着小丫鬟芊芊上街去张贴招募告示了,听了这个消息楚墨风不免会心一笑,心想这个丫头还真是着急,这边都还没有商议出结果,她就敢去张贴告示,也不怕被兵部的人看见把她抓起来,不过转念一想,这京城中似乎敢抓她的人也不多,不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也得看在窦家的面子,想到这楚墨风赶忙走进自己的书房内,信手撕下一张字条,随即写了些什么,而后来到后院取了一只信鸽,塞好字条向上一拋。

只见信鸽在天空调整好方向之后,向着伊吾方向急速飞去,随后楚墨风回到书房内,躺在床榻之上,闭上双眼开始筹划下一步的行动。

过了许久窦婧妍带着芊芊返回到了府邸,得知楚墨风早已回府,窦婧妍赶忙跑到书房,一推门发现楚墨风正在休息,当即悄悄地退了出来,谁知自己还未离开书房,却被睡梦中的楚墨风喝止:“别走了,新军的事情陛下准了,另外陛下赐名巾帼,明日你可寻一处地段作为招募点,另外我会告知孝恭等人帮忙在别的州府进行招募,此番陛下准了三千人的数,但是我需要你招募到五千人,届时我会将人分批带到娘子关一带进行训练。”

窦婧妍闻言点了点头,而后笑着说到:“既然如此明日起本小姐要好生做事了,否则这五千人去哪里才能找到?”

楚墨风见状点了点头,而后轻声说到:“明日我准备启程奔赴隰州,我走后你除了征兵之外,尽量待在府里,估计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回来了。”

听闻楚墨风又要走,窦婧妍不免鼻子一酸,当即一副泪眼婆娑的模样,是夜夫妇二人好生探讨了一番人伦大道,而后带着满身的疲惫和满足感沉沉地睡去。

第二日卯初时分,楚墨风悄悄地起身,准备妥当之后策马离开了长安,向着隰州方向驶去。鉴于此番是自己孤身上路,楚墨风当即一路奔袭,于五日后抵达了隰州。

才走进隰州治所隰城县大门,楚墨风就看见一众龍城军尽数在城门口等候,见此情景楚墨风赶忙策马而上,“为何不在城内等?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为首一人将一张字条递给了楚墨风,接过字条大致浏览一番之后,楚墨风心中暗道一声不好,当即调转马头对着众人说到:“全体龍城军跟随本帅,火速前往并州,沿途不得掉队,出发。”

一声令下一众人紧随楚墨风身后,向着北城门方向驶去。

原来就在楚墨风游历的这些日子,并州城内来了一个擅长相术的人,此人据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手相术本事十分了得,然而并州乃是当年大唐的龙兴之地,对于并州的大小事情,朝廷一向颇为重视,就在此人到来之后,接连给不少官员看过面相,其批下的断论大多灵验成真,一时间并州城内趋之若鹜,唯恐其利用此事愚弄煽动百姓,并州游子站得知消息之后,本想将消息上报长安,却被告知贤王殿下此番在隰州,当即将消息告知了隰州游子站,而隰州游子站则是将消息送到了龍城军手中。

楚墨风平生比较抵触面相和丹药,为了避免此事被李世民得知,而使其迷上所谓的长生不老,楚墨风当即决定前往并州会一会此人......

有道是周易八卦神秘莫测,且看楚墨风并州城内见高人,再看袁天罡推演之下参不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