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临东都 调兵遣将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邀于三水进山游览,彼岸花与黑衣人山下血战,楚墨风晓以大义意图感化于三水,于三水幡然醒悟吐露实情,走官道彼岸花再抵东都,遭刺杀孙启功横尸街头,这才引出楚墨风洛阳城内按图索骥,幕后人光天化日公然行凶。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或许是孙启功身上散发出来的血腥味,引起了某座宅邸内狗儿的反应,不知哪个府上的狗不停地大叫起来,紧接着整个坊内的狗尽数跟着嘶吼不已,众人迷茫之余纷纷走出府邸查探,眼见孙启功倒着一个人,当即有人通知了里长,随后县衙派出了捕快和衙役前来查探。

眼见横尸街头之人竟然是粮曹孙启功,一众衙役当即上报给县令,洛阳县令得知死者品秩比自己要高,也不敢含糊,随即上报给了洛州刺史李世勣,得知麾下官员死亡,李世勣也不免有些惊讶,赶忙命人将尸体送至仵作处检验。

与此同时,李世勣收到消息称贤王楚墨风莅临东都洛阳,听闻楚墨风到来,李世勣不敢怠慢,赶忙召集洛阳大小官员前往建春门迎接,今日负责守卫建春门的士兵,眼见城内那些官老爷们跟随刺史大人来到建春门,不由地心生疑惑,此前也没接到任何通知有大人物前来,今日如此大的阵仗,莫不是京城来人了?不过转念一想,如若是京城方向来人,应该是走定鼎门或者是长夏门,断然不会从建春门方向而来。

按理说洛州刺史论品秩为从三品,能够让他亲自出城迎接的,至少是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或者是皇帝陛下,然而如若皇帝陛下驾临,那洛阳方面应该早就收到消息了,断然不会像此时这般仓促,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那个人来了。想到这一众守城士兵纷纷打起精神,目不转睛地望着通往建春门的官道。

随行官员眼见李世勣急匆匆地将众人召集在一起,而后急匆匆地跑到建春门,心中也如同守城士兵一般有所疑惑,此时一名官员凑到李世勣身边低声问到:“敢问大人,咱们这是来迎接那位上官啊?”

李世勣闻言转身瞥了此人一眼,而后伸手在空气中比划了一个‘灭’字,随即转过头不再言语。此人见李世勣比划了一番,似乎是没有看懂,正待继续开口询问,身旁一位同僚看清了李世勣比划的那个字之后,脸色一变伸手拽住他低声耳语一番,前者闻言当即脸色一变,随即低下头默不作声。

此时官道的尽头,一行五骑席卷着漫天尘土飞速而至,五人脸上皆是戴着面具,为首一人的夜叉面具在白日的映照下显得有些狰狞,行至李世勣等人面前,此人迅速翻身下马,摘下面具笑着说到:“本王何德何能,劳动诸位同僚在此等候?”

只见李世勣领着身后众人齐声高喝:“参见贤王殿下,殿下一路鞍马劳顿着实辛苦,烦请殿下进城休息一番。”

谁知楚墨风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将李世勣一把扶起,而后笑着说到:“懋公快快请起,本王怎当得懋公行如此大礼。”而后楚墨风也对着李世勣身后众人说到:“诸位也快快请起,本王今日仓促前来,也是因为事发突然,让诸位在此等候本王有些惭愧了。”

众人见状赶忙起身,只见李世勣面带疑惑地问到:“不知殿下此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了一番,发觉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人,楚墨风当即开口问到:“敢问懋公,粮曹孙启功是否前来?”

一听‘孙启功’三个字,李世勣先是怔了一怔,而后面色有些为难地说到:“殿下有所不知,昨日孙粮曹下值,在返回府邸的途中,死在了府门外,现尸体已然运至仵作处,下官也是在等待仵作验尸结束才能有定论。”

“嗯?孙启功死了?”听完李世勣的话,楚墨风心头一惊,那些人下手如此之快,这孙启功一死,自己这边就缺少了一个人证,自己如若不想些办法,那势必会对下一步行动有所影响,念及于此楚墨风附在李世勣耳畔交待了几句,随后笑着说到:“此处也不是叙话之所,懋公可否请本王进城游览一番?”

听完楚墨风的话,李世勣当即笑着说到:“殿下莫怪,方才见到殿下只顾着叙话了,竟然失了礼仪,还请殿下随下官进城。”说完对着楚墨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随即众人拥簇着楚墨风和李世勣向着城内走去。

进入洛阳城之后,楚墨风唤过柳非烟交待了一番,后者随即离开了队伍,径直向着城内车马行走去,而顾贞儿等人则是继续随着楚墨风向着刺史府走去。

进入刺史府之后,宾主落座,随即有下人奉上香茗糕点,坐在首座的楚墨风望着下方一脸忐忑的众人,当即笑了笑说到:“诸位同僚不必如此拘谨,本王此番前来并不是下来考核诸位政绩的,只不过关于河南道的大致情况和日后的政务方向,本王还是想听听的,烦请诸位畅所欲言莫要藏私啊,不知诸位哪位先来说一说啊?”

作为洛阳地方官首脑,李世勣先行起身,对着楚墨风拱了拱手说到:“启禀殿下,洛阳一地自我大唐建立之后,始终处在战乱之中,武德四年(621)太上皇兵围洛阳,以致于城中乏食,民食草根木叶皆尽,相舆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饼食之,皆病,身肿脚弱,死者相枕倚于道。皇泰主之迁民入宫城也,凡三万家,至是无三千家,时值今日,城内堪堪恢复至一万余户,所幸此番大旱之灾,洛阳一地并未受到波及......”

这边楚墨风在听取李世勣等人的汇报,另一边柳非烟来到了洛阳车马行,出示了令牌之后被人带到了内室,只见洛阳车马行的秦映雪此刻端坐在屋内,一见柳非烟到来赶忙起身说到:“原来是彼岸花的妖姬驾到,不知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殿下已经抵达东都,烦请速速将这两份消息传递出去,另外想办法通过驿站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将这封奏折呈送至陛下面前,昨夜洛阳城内粮曹孙启功死了,殿下唯恐事态有变,拜托了。”信手取出一份奏折,而后柳非烟扯过一张纸,分别写了两段话和两个地址,随后交给了秦映雪。

作为老牌情报人员,秦映雪仅仅扫了一眼,便已看出了这两份情报背后蕴含的深意,当即点了点头,唤过一名伙计嘱咐了一番,伙计随即拿着三份东西离开了车马行,而后秦映雪面色凝重地说到:“如若殿下身边人手不够,属下这里倒是有不少好手,可以在紧要关头帮助殿下。”

只见柳非烟摆了摆手说到:“殿下有交待,洛阳城内咱们的人一个也不能暴露,你放心,殿下身边有我们四人,况且他本人一身武艺也无人能敌。”

秦映雪点了点头,随即将柳非烟送至大门口,而后语重心长地说到:“那一切就拜托了,万事小心。”

柳非烟点了点头,辞别了秦映雪,向着刺史府方向走去。此刻楚墨风听完最后一个官员的汇报,当即轻咳一声,见此情景众人皆是正襟危坐,等待楚墨风做最后的总结,“听了方才诸位的话,本王甚感欣慰,也替陛下高兴,东都一地能够有诸位如此尽心尽力,我大唐何愁不能繁荣昌盛,诸位的功绩本王都记在心中,待回到京城之后,本王定会替诸位在陛下面前表功的。”

听闻仓促之余的接待竟然博得了对方的好感,在场众人不由地欣喜万分,当即起身齐齐的对着楚墨风拱手致谢,谁知楚墨风话音一转,长叹了一口气说到:“然而关于此前赈灾一事,陛下已然通过多方渠道得知事情经过,实不相瞒,陛下对此次赈灾非常不满,百姓乃是我大唐立国的根基,如若百姓受苦,那陛下是断然不会姑息的,故而还望诸位日后多多为民着想,永远不要忘记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话。”

一句‘赈灾一事’令在场众人噤若寒蝉,随即不住地点头称是,而后楚墨风转身对着李世勣说到:“由于此番出行未领钦差之命,故而就不劳烦懋公替本王准备住所了,本王决定与麾下护卫寻一处客栈落脚,如若有事大可前往客栈奏报。”

望着面前这个比自己还小六载的人,李世勣心中不免感慨万分,这大唐半数土地尽是此人与陛下打下的,而此人在朝中被评价为不贪功,不恋栈权位,心系百姓且心狠手辣,这或许也与他的生平境遇有关,想到这李世勣点了点头,而后笑着说到:“既然殿下决意住客栈,那下官也就不再强求,如若殿下在客栈感到不便,也可以住在刺史府内。”

听了李世勣的话,楚墨风笑了笑,懋公兄你的本意倒是好的,但是如若本王住在刺史府,行动肯定不方便,此番前来抓人,还不知道要恒生多少波折,住在客栈却可以随时行动不受限制。想到这楚墨风对着李世勣微微一笑,“无妨的懋公,本王原本就是武将出身,往年时常在外走动,习惯了风餐露宿的。”

李世勣闻言当即也就不再强求,随后众人起身恭送楚墨风等人离开了刺史府。待楚墨风等人的身影消失之后,众人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只听洛阳县令何守恒轻声说到:“这贤王气势真是不一般啊,下官面对殿下连大气都不敢出。”

谁知李世勣却是笑了笑说到:“何县令有所不知,咱们这位贤王,那可是在京城内横着走的,那些皇亲国戚有权势吧?但凡听到这位回京,各府皆是规规矩矩的,稍有不慎被其抓住把柄,那可是不死也得脱层皮的。什么国丈国舅的,在陛下心中都比不上这位的一根小指头。”

众人闻言心中顿时感叹不已,妖孽啊,真是妖孽啊!

一众洛阳官员的感叹楚墨风是听不到了,此刻坐在客栈内听了柳非烟的汇报,楚墨风当即冷笑一声说到:“咱们暂时按兵不动,待李世勣将消息散播出去之后,你看着吧,城内定然会热闹一番的。”

柳非烟等人点了点头,而后径直返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第二日,城内县衙大门口贴出告示,声称粮曹孙启功被人杀害,现官府正在查办此案,如若有知情人可前来禀报,禀报之人皆有赏赐。随即消息迅速在洛阳城内传开。

房诩府内,听闻下人前来汇报,称粮曹孙启功遇害,房诩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当即做出了一系列指令。随着一道道指令下发,洛阳城内慢慢的开始出现混乱,连续三日时间,每一日都有坊间发现尸体,多则三四人,少则一二人,且南市、北市内,有不少铺面遭遇打砸,城内负责弹压地面的衙役和捕快似乎是选择了漠视,并未出面阻止。

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城内杨府率先按奈不住,此刻杨府书房内,一个崭新的琉璃盏被杨义丢在了地上,书案对面站着的几名家仆顿时浑身一颤,“一群废物,连一个小小的洛阳房氏都摆不平,当初告诉过你们,让下面的人处理孙启功的时候手脚麻利些,千万别惹出祸事,结果怎样?啊?你们倒是说啊?”

“公子请恕罪,小的们下去之后一定想办法将那个姓房的除掉,只要姓房的一死,一切事情尽数可以平息。”其中一人思索了片刻,拱了拱手略带忐忑地说到:“如若公子觉得不放心,小的们多调集些人手,将房氏一族在洛阳除名,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话音一落,只见迎面飞来一块砚台,当即砸在此人额头,随即摔落在地尽数碎裂,而后此人额头先是一红,紧接着鲜血顺着额头滴落在地,杨义见状一脸愤恨地说到:“除名,除名,你们若是将房氏一族除名,届时长安那个狗皇帝肯定会派那个人下来彻查,你这是想我死吗?”

随后杨义在屋内徘徊了一番,冷冷地说到:“通知长安城那位,是时候让他给咱们想想办法了,老陈死在洛城米行,咱们与那边的接头人也没了,此时如若不自救脱困,恐怕顷刻间刀斧加身了。”

第四日卯初时分,自长安城方向开来一列骑兵,定鼎门的守城士兵见状当即派人向李世勣汇报,得知对方旗号之后,李世勣无奈地叹了口气,赶忙命人将对方放进城内。

一行大约五百骑开进洛阳城内,其气势甚为壮观,全身崭新的黑衣黑甲,每个人眼中皆是杀气腾腾,这让沿途所见百姓纷纷驻足观望,心中都在猜测究竟是何人的队伍。只见为首一人大喝一声,“众人听令,速速进驻洛阳军营,沿途不得扰民,如若违反,就地格杀。”话音一落身后众人齐声应和。

就在这队骑兵进驻军营后不久,定鼎门外缓缓地驶来一辆马车,守城士兵正待拦下盘查,只见马车内伸出一个牌子,一名士兵接过来仔细一看,当即哆哆嗦嗦地递还回去,而后恭恭敬敬地喊到:“小人见过邢国公。”

只听马车内的人轻声说到:“起来吧。”随即似乎是对着赶车之人喊到:“房谦,速速前往洛城客栈。”只见那名车夫应了一声,手中长鞭一挥,一抖缰绳催动马车向前驶去。

来到洛城客栈,一番询问之后,房玄龄来到了楚墨风所在的房间外,略微整理了一下衣冠,房玄龄当即伸手叩门,“下官中书令房玄龄有要事面见贤王殿下。”

话音一落只见房门打开,一名女子站在门口对着房玄龄施了一礼说到:“邢国公请进,殿下在屋内等候多时了。”

望着眼前这名女子,房玄龄深知此人正是楚墨风身边的第一护卫,江湖人称妖姬,当即对着这名女子还了一礼,而后径直走进屋内,只见楚墨风正襟危坐地望着自己,房玄龄当即走上前对着楚墨风施了一个大礼说到:“下官房玄龄见过贤王殿下,不知殿下急召下官前来所谓何事?”

原来楚墨风交待给柳非烟的那份呈交李世民的奏折,其中简单叙述了此番调查的经过,最后明确指出需要房玄龄火速前往洛阳,协同处理此事,不知楚墨风用意为何,李世民还是下旨命令房玄龄启程,并嘱咐其抵达洛阳之后,竭尽全力配合楚墨风。

伸手将房玄龄扶起,楚墨风笑着说到:“邢国公的族人应该是没有迁到京城去,而是在东都居住了吧?”

“正是,看来什么事都瞒不过殿下。”房玄龄闻言点了点头,而后笑着说到:“殿下莅临洛阳,下官事先也不知道,否则应该恭请殿下到府上居住的。”

“无妨,邢国公还是先看看这个再说吧。”将柳非烟拿来的卷宗往房玄龄手中一塞,随即楚墨风端起面前的茶杯,自顾自地抿了一口。

接过卷宗大致浏览了一番,房玄龄额头上的冷汗顿时滴落在地,随即起身下跪对着楚墨风说到:“族人犯此大错,实乃是下官查察不严,还望殿下给予族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念在你当初为了陛下呕心沥血,此事你自行去解决,你那族叔本王可以不追究,但是其余涉事 人员,本王要尽数缉拿归案,你可有异议?”楚墨风见状再次将房玄龄扶起,而后冷冷地望着他。

听闻自己的叔父房诩能够保住性命,房玄龄当即对着楚墨风叩拜说到:“烦请殿下放心,下官定当处理好此事,不辜负殿下的期待。”说完猛地一起身,调转身形向着客栈外走去。

眼见房玄龄离去,一旁的宇文琇不由地冷笑一声说到:“小屁孩,你说你这算不算是以权谋私?”

“劳什子的以权谋私?我这是在救他,能够成为当年陛下额智囊的,哪个脑子不好使?”楚墨风闻言不由地笑着说到:“他房玄龄如若想保住自己的官位,肯定会把他族叔交出来的,届时怎么处理我就不用教你们了吧?”

四人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楚墨风继续说到:“待房玄龄处理好房氏一族,咱们就该是找那个姓杨的算账的时候了,记住,此番除了首恶,其余杂兵一概不留活口。”

离开客栈之后,房玄龄来到了位于宜人坊的房氏宅邸,得知房玄龄前来,族人纷纷出门迎接,而后房玄龄通知房氏一族的长辈与平辈,聚集在宜人坊内房玄龄家的宅院开会,许久未曾露面的房诩也应邀到场。

面对房氏一族的主要成员,房玄龄一番晓以大义,矛头直指房诩,得知房诩暗中做下如此大事,众人不由地愤恨不已,尽管得知楚墨风会保住房诩,房氏一族依旧将房诩押送至洛阳大牢内,而后为了报复,房氏一族开始在洛阳城内,通过正当渠道狙击所有属于杨义的生意。

得知房诩落网,房氏一族开始反击,楚墨风当即拍手叫好,随后差人通知驻扎在城内的龍城军,众人向着位于安业坊的杨府进发。

而此时京城内,李世民在两仪殿宴请当初天策府众人,一番推杯换盏之后,李世民发觉陈国公侯君集有些意兴阑珊,当即开口问到:“朕看今日陈国公兴致不高,莫不是有什么心事?如若不妨碍,说出了众兄弟们为你排解一番?”

“臣惶恐,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侯君集闻言当即起身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臣只是觉得众位兄弟皆有事情可做,而臣却始终在做一些不重要的事,臣也想为陛下分忧啊。”

“不知陈国公想做些什么?说出来,只要合情合理,朕一定允准。”听闻侯君集如此一说,李世民想起了此前的一些事,不由地心生警惕。

“臣听闻此前洛阳城内水患频发,臣想着奔赴洛阳替陛下排忧解难,不知陛下可否应允?”只见侯君集思索了片刻,略显忐忑地说到。

听了侯君集的话,李世民正待开口,只见长孙无忌起身说到:“启禀陛下,此事臣也有所耳闻,东都河道年久失修,是时候派遣一人前往主持修缮事宜了。”

东都,粮食,不成,楚小子此番还在那边,断然不能让侯君集前去,想到这李世民笑着说到:“陈国公此言差矣,这等琐碎之事,待贤王出游回京之后,朕派他去便可,眼下朕的确有要事需要陈国公给朕出出主意,不知陈国公意下如何?”

“成,只要能为陛下分忧,做什么臣都愿意。”侯君集闻言点了点头,脸上不悦之色转瞬即逝......

俗话说穷途末路殊死一搏,且看龍城军进攻杨府,再看楚墨风生擒杨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