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贞观元年 嗜血佛陀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在金州治下西城县,历经一番调查之后,终于在春花秋月酒楼揭穿了掌柜程晓云的真面目,而后作为金州的父母官,酆王李元亨依律将程晓云和周悠然羁押,随后判处程晓云以斩刑示众。

待顾贞儿恢复之后,楚墨风一行三人辞别了西城县众人,踏上了返回京城的道路,在经过城外程晓云的墓地时,三人看见了早已在墓碑前殉情的周悠然。

金州距离京城之间,横亘着一道秦岭山脉,走水路的话就要经过襄州、邓州和商州才能返回京师,而走陆路官道,则需要从金州穿过秦岭山脉,到达商州之后再转道返回京城,两相比较之后楚墨风还是决定走水路返回京师,一来水路速度相对快一些;二来沿途不必忍受尘土和寒风。

定下计划之后,三人当即从西城县北门外的渡口雇了一艘船,继续沿江而下,向着襄州方向驶去。

时值武德九年冬季十二月二十八,由于还有三日就要迎来新的一年,此时长安城内张灯结彩,一片欢庆喜悦的气氛,皇宫内李世民与群臣朝议时也是笑容满面,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陛下如此高兴,皆是因为皇太弟即将回朝,故而陛下才会龙颜大悦。

李世民站起身望着殿下众臣,回想起楚墨风临行前对自己说的话,思量再三朗声说到:“诸位爱卿,朕决意借着新年伊始,改换年号,众卿议一议吧。”

话音一落殿内顿时议论纷纷,但凡有点学识的,想起一个名字就赶忙与身边的人讨论,为了避免武将们尴尬,李世民则是笑着说到:“朕的诸位将军们,这年号一事交由陈尚书等人去讨论,诸位也不要闲着,都议一议新年过后军队训练及革新的问题吧。”

提及军队问题,这群武将算是被搔到了痒处,一时间殿内一片吵杂之声。一旁的王德见状,赶忙凑到李世民身旁低声说到:“陛下,诸位大人们一时半会儿是商议不出结果的,陛下如若觉得烦闷,老奴可以陪着陛下去御花园转一转,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身为一国之君,每日卯初时分起床,有时要到戌末时分还在批阅奏折,这让李世民不由地对自己的父亲李渊万分敬佩,此时听到王德的提议,李世民欣然一笑,而后起身对着殿下众人说到:“诸位爱卿暂且在此商议,朕一个时辰之后回来听取诸位的结果。”说完在王德的陪同下,起身离开了太极殿。

主仆二人在一众侍从的陪同下来到了御花园,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嬉笑的声音,王德闻言正要差人进去查探一番,却被李世民伸手阻止,而后李世民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只见自己才纳入宫中不久的妃子杨氏,正在一群丫鬟宫女的陪同下,在御花园内游玩。

杨珪媚乃是李元吉的王妃,玄武门事变之后,李元吉身死,其子嗣中男丁也尽数被除,李世民遂将杨珪媚纳入后宫,这让众人不由地万分诧异,只不过众人所不知的是,就在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就与杨珪媚私下来往甚密,此事李世民和杨珪媚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只不过这一切都逃不过楚墨风背后的情报系统。

尽管早就知道此事,但是楚墨风始终装作毫不知情,直至玄武门事变之后,楚墨风这才将此事抛诸脑后。

正在游玩的杨珪媚见到李世民到来,先是吃了一惊,随即赶忙依礼向李世民请安,李世民见状一把扶起她,而后笑着说到:“近日朕一直忙于朝中事宜,许久没有去看你,爱妃不会埋怨朕吧?”

“陛下这是什么话,陛下乃是一国之君,每日为了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如若陛下将心思放在臣妾这里从而荒废了政事,那臣妾不就成了褒姒、妲己之流了吗?”杨珪媚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而后莞尔一笑说到:“臣妾每日在后宫读读书,与各位姐姐们走动走动也是很好的,只要陛下心中有臣妾就足够了。”

眼见杨珪媚如此深明大义,李世民不由地欣喜万分,当即对着王德说到:“王德,传朕旨意,杨妃贤良淑德体恤圣意,特赏赐南海珍珠十颗,蜀锦五匹。”王德闻言当即差人下去准备。

谁知听完李世民的话,杨珪媚当即跪在地上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启禀陛下,古语有云无功不受禄,臣妾只不过做了应尽的本分,不值得陛下如此大肆赏赐,臣妾恳请陛下收回旨意,将那些赏赐用于赐予有功之臣。”

望着面前这个青梅竹马的女子,李世民眼中一热将其扶起说到:“有些事朕没法做到了,希望你能够理解朕的难处,朕只是不想你受了委屈,希望你懂得朕的心。”

深知李世民说的是何事,杨珪媚不免叹了一口气,随即点了点头说到:“那臣妾就谢过陛下赏赐了。”

眼见杨珪媚同意接受赏赐,李世民当即龙颜大悦,而此时王德不合时宜地凑上前低声说到:“启禀陛下,一个时辰就要到了,诸位大人还在太极殿等着呢。”

原本还想与杨珪媚耳鬓厮磨一番,谁知却被王德这个老家伙搅了兴致,如若不是知道此人也是一心为国,李世民真想将其生撕了蘸酱吃。听闻李世民前殿还有国事,杨珪媚当即对着李世民盈盈一拜说到:“陛下,王公公言之有理,国事为重,臣妾在后宫等着陛下就好,倘若陛下得空了,就来看看臣妾。”

李世民闻言随即点了点头,带着身后的众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御花园,待李世民返回太极殿之时,殿内已然没有了吵杂声,此时只见礼部尚书陈叔达走上前对着李世民拱手说到:“启奏陛下,臣等商议一番之后,拟定‘贞观’二字为新年号。”

“这贞观二字有何出处?陈尚书不妨讲解一番。”乍一听到‘贞观’二字,李世民心中当即一惊,依稀记得楚墨风曾经提及,如若李世民登基为帝,年号他都给想好了,叫做贞观,只不过当时李世民问及贞观所谓何意,楚墨风支支吾吾许久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此时听闻众臣商议的年号竟然是贞观,李世民不免也来了兴趣。

“回禀陛下,“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二字表示天地之道,也d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潜在联系的,这联系就是“正”,“贞观”以正示人也。其实质含义就是指示人们按照天道循环的规律去做。”只见陈叔达转身看了看一旁的太史监正监傅奕,随即摇头晃脑说出了一番说辞。

随后陈叔达略显忐忑地说到:“如若此年号不合圣意,臣等再商议便是。”

谁知李世民摆了摆手笑着说到:“陈尚书及诸位爱卿辛苦,此年号暂时保留,诸位下朝回府之后,再行商议一个以作备选,待皇太弟回京之后,臣与之商议一番。”

随后李世民转向殿下武将问到:“朕的诸位将军们,关于军制改革和军队训练一事,方才朕思索了许久,还是待皇太弟回京之后,尔等与其商议即可,毕竟朕将此事全权交由他去处理了。”

众人闻言当即点头称是,随后在王德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长音中,新年前的倒数第三次早朝顺利结束了。

京城内家家户户都在筹备新年事宜,而京城仁德医馆内,侧王妃莫梓瑶按例于今日前来给馆内众人发放赏钱,望着面前的账簿,莫梓瑶不免秀眉一蹙,随即唤来医馆管事问话。

仁德医馆,从武德元年的一间小诊所,历经九年的变迁,时至今日已然成为能够与皇室太医比肩的大馆,此时的仁德医馆早已迁址丰乐坊,在坊内圈了大约两套贤王府面积的地皮,盖起了一座高三层的医馆,由于医馆价格公道且医术高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而东都等地的医馆,则是每年派出部分学徒前往仁德医馆学习,这也让仁德医馆的名声大噪。

此刻望着面前的账簿,莫梓瑶的脸愈发铁青,尽管府内收入并不靠着医馆,且府内时常贴钱给医馆,但是此时账簿上本月问诊人数和出诊数却是寥寥无几。

莫梓瑶抬起眼望着医馆管事冷冷地说到:“刘管事,说说吧,这医馆虽然不是贤王府的收入来源,但是每个月至少也得赚出来采购药材的钱吧?如若让本王妃每个月都从府里贴钱,此事一旦让大王妃知道,你让本王妃如何交代?”

只见医馆管事站在一旁搓着手,面色羞赧地说到:“启禀侧王妃殿下,非是小人不去用心经营,而是自打上月起,来咱们医馆问诊和要求咱们医馆出诊的人日益减少,小人只当是百姓们身体健康了,确实没往别处想。”

“嗯......?”俗话说居养气移养体,此时的莫梓瑶已经不是当年在张掖那个懵懵懂懂的小丫头了,随着自己夫君平步青云,莫梓瑶自己也从一个小丫头转变成侯爵夫人、伯爵夫人、国公夫人以至于现在的侧王妃殿下,此时的莫梓瑶一阵略带疑惑的声音发出,医馆刘管事当即吓得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说到:“启禀侧王妃殿下,后来小人去查探了一番,皆因这长安城内突然冒出一个神奇的僧人,但凡吃了他开的药,第二日就能够痊愈了,而且此人也是分文不取,只不过百姓们为了答谢他,就在他挂单的寺庙内捐赠了不少的香油钱。”

听了刘管事的话,莫梓瑶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这陛下下旨限佛灭佛已然许久,为何还会有僧人出来生事?能够当日服用次日痊愈的药,估计就是师傅和爷爷在世也不敢保证,何况一个僧人呢?想到这莫梓瑶点了点头,随即起身对着刘管事说到:“好了,你暂且起身吧,此事不应该责怪你,去让大家依次进来领赏钱吧。”

刘管事闻言点了点头,而后出门唤过馆内众人依次领了赏钱,随后莫梓瑶领着昭昭乘坐马车返回了贤王府邸,一进门就看见窦婧妍正在教授楚梦竺练习弓箭,一见莫梓瑶回来,母女二人当即对着莫梓瑶施了一礼。

莫梓瑶见状上前询问了一番关于楚梦竺习武一事,而后有些焦急地问到:“婧妍妹妹,有没有看见霜儿姐姐去哪里了?”

“清晨你出门之后,霜儿姐好像是带着沐沐去宫里了,今日不是能够探望世子了吗?霜儿姐给玄黓去送东西去了。”窦婧妍思索了片刻,指着大门的方向有些不确定地说到。

随即莫梓瑶点了点头,向着自己的房间走去,一旁的窦婧妍和楚梦竺见状不由地摇了摇头,而后又开始继续练习射箭技术。

而此时楚墨风、柳非烟顾贞儿已然过了襄州、邓州,大约还有半日路程就要抵达商州了,由于沿途没有待办事宜,故而楚墨风要求船家全速行驶,众人在襄州稍作补给一番之后,沿途未曾停歇经过邓州转道向商州奔去。

武德九年冬季十二月二十九,午时一过一艘船稳稳地停在了长安城开远门外的码头处,一名一袭白衣的男子牵着马走下船,望着人来人往的开远门,长长地伸了个懒腰,“还是回京好啊,京城依旧这么繁华啊。”

紧随其后的两名女子牵着坐骑走上前,其中一人用脚尖对着男子的屁股虚点了一下说到:“我说风哥哥,别在这感叹了,明日就是大年夜了,人家衣服首饰还没有采买,你在这再耽搁一会儿,人家可要没法过年了。”

楚墨风闻言笑了笑,随即翻身上马对着身后的发牢骚的顾贞儿和含笑不语的柳非烟喊到:“走了,咱们回府了。”说完双腿轻轻地夹了夹马腹,催动胯下的照夜玉狮子向着义宁坊方向跑去。

贤王府邸门外,此刻聚集了大批的马车,每到年关时节,诸如麻伟平、文成商号等那些与楚墨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势力,都会依照惯例来府邸送礼,而时至今日楚墨风已然晋升为皇太弟,而李世民不知是闲来无事还是无意为之,竟然放出风说贤王准备再娶一房,这下可是给楚墨风捅了个大大的马蜂窝,那些府邸小姐尚在待字闺中的,尽数差人持了生辰八字、画像和请帖,趁着这两日前来拜会,名为拜会实际上是提前排个位置,故而这些日子贤王府邸门口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而麻伟平等人也趁此机会将自己的孝敬送进府内。

待楚墨风、柳非烟和顾贞儿三人来到府邸大门前,众人很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楚墨风望着门外众人一脸诧异,随即陪着笑收下了所有的请帖,抱着一堆帖子走进大门内,迎面而来的几个家仆当即接过这些东西,此时楚墨风这才得空,正准备开口询问一番,却见莫梓瑶迎面走了过来,简单地施了一礼,而后将楚墨风拉到花园处,将那个药到病除的僧人一事说了出来。

楚墨风听完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但是现在我得进宫去面见圣上,待初三之后我自会去查探一番的。”随后楚墨风辞别了莫梓瑶,再度离开府邸翻身上马,向着皇宫内驶去。

来到太极殿时,楚墨风没有寻到李世民的身影,一番打听才知道,此刻李世民正在王德的陪同下,前往东宫检阅太子读书事宜,楚墨风当即加快脚步向着东宫方向赶去。

赶到东宫南书房时,赫然看见门外一大群侍从束手而立,一见楚墨风到来众人赶忙下跪问安,楚墨风见状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而后一个箭步窜上台阶,信手推开了南书房的大门。

此时太子正在背书给李世民听,一见有人进来,一旁随侍的王德正待开口呵斥,一见是楚墨风到来,王德赶忙收住了即将出口的话语,转而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老奴见过贤王殿下。”

听闻楚墨风到来,李世民示意太子李承乾暂时停止背书,而后转身望着楚墨风笑了笑说到:“回来了?回来的正是时候,明日朕在两仪殿设宴,如若这宴席上少了你,岂不是显得无趣。”

而太子和伴读楚玄黓则是赶忙上前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见过父亲大人(皇叔)。”

望着个头一般高的两个小家伙,楚墨风不由地暖心一笑,对着李世民说到:“陛下,如若咱们君臣二人像太子和玄黓这般大小的时候就结识,有些事是不是就能够提前许久了?”

“是啊,早知道你小子这么多鬼点子,朕若是能够早些认识你,或许很多刀兵就可以止住了。”李世民闻言唤过李承乾和楚玄黓,一手一个搂在身边笑着说到:“你们两个小子记住,今日的朕和贤王,就是日后的承乾和玄黓,你二人定要好生读书,将来这个国家交给你们,朕和贤王到了九泉之下也能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两个孩子望着一脸深意的李世民和楚墨风,并不知道两位长者心里的想法,只是单纯的记住了李世民的话,好生读书,将来治理国家,殊不知李世民这番话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随后李世民拉着楚墨风离开了南书房,径直回到御书房之后,楚墨风随即依例向李世民汇报了此番代天巡狩的经过,听完窦轨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咬着牙思索了片刻说到:“此事朕准备将其暂时留在京城,算是软禁也算是看管起来,免得他再到地方上祸乱一方。”

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而后语气凝重地说到:“从窦轨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其实不只是那些外放的皇亲国戚,有些勋亲贵胄亦是如此,所以对于天下州府还是应该加强管控,以免造成民怨沸腾。”

“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朕懂得,眼下还有两个事,一是关于新的年号,二是关于军制训练和改革。”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说出了眼下的两个问题,“先说年号吧,陈叔达给朕推荐的新年号与你不谋而合,贞观二字朕也思量了几日,确实可取,你的意思呢?”

“回陛下,贞观二字的确可取,臣弟认为可行,另外关于军队训练和改革一事,待臣弟这些日子拿出一个方案,与众将商议之后再奏报陛下。”听闻陈叔达也推出了贞观这个年号,楚墨风不由地心中一喜,而后又面色凝重地说到:“另外此前陛下限佛灭佛一事似乎做得不够彻底,臣弟今日回京就听闻,长安城内似乎有妖僧作乱,此事臣弟需要彻查一番才能继续奏禀,烦请陛下暂时不要放在心上。”

“有你在朕甚是放心,大胆去做吧,既然你回京了,金吾卫暂时还是交由你指挥,切莫让那些宵小之人玷污了长安城的美好。”李世民点了点头,而后拍了拍楚墨风的肩膀。

就在李世民、楚墨风君臣兄弟二人商议大计之事,长安城某坊内的一处寺庙中,一名面色阴鹫的僧人,正坐在一处暗室内研磨药物,只见一名小沙弥匆忙跑了进来说到:“师兄,住持师叔圆寂了,您快去看看吧。”

只见那名僧人站起身,原本阴鹫的脸庞在转身的一刹那变得宝相横生,光洁如玉,只见僧人与小沙弥快步走到住持房内,房间内住持早已圆寂,仅留下书信一封,将书信拆开仔细浏览一番,原来是住持决定将位子传给一名叫做了智的僧人。

看望书信之后,小沙弥对着僧人施了一礼说到:“阿弥陀佛,了智师兄,今后寺院就靠你多照拂了。”

只见这名叫做了智的僧人回了一礼,而后缓缓地说到:“师弟无需如此客气,咱们还是先给住持师叔办完后事吧。”

就在男子离开暗室的时候,药杵内的药粉赫然露出了真面目,但凡有常识的人看见,都能迅速叫出它们的名字: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

俗话说遗毒祸害千年,且看长安城再现魏晋奇药,再看楚墨风手刃嗜血佛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