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烽火连天 关中大定

书接上文,话说李渊、李世民和楚墨风三人席地而坐,以玉碗置酒,待李世民将美酒斟满之后,正准备先端起碗敬李渊,谁知李渊却先他一步将碗端起,语重心长地说到:“二郎,为父知道去年初将你发配至长春宫镇守,是为父行事有些唐突了,知道你心里委屈,希望你不要生为父的气才好。”

“父亲大人何出此言,您剑锋所指始终是儿子前进的方向,儿子存在的意义就是替父亲您开疆辟土完成统一。”李世民见状端着碗,面带笑容地说到:“做儿子的又怎么会生自己父亲的气呢?”

一旁的楚墨风见状,不禁偷笑起来,这父子二人还真是有趣,平素朝堂之上一个不苟言笑,一个黑口黑面,非得喝点酒才能真情流露,想想也是有趣,念及于此楚墨风不禁低声笑了起来。

谁知一旁的李渊突然转头对着楚墨风说到:“你小子很是不错,不枉当年老夫如此看重你,虽然你现在贵为劳什子国公是老夫亲封的,但是也是你一刀一枪自己打出来的,二郎有你这个好兄弟在身边,老夫深感欣慰。”

只见楚墨风撇了撇嘴,忿忿地说到:“我说老爷子,您就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当年若不是世民老兄诚心邀请我出山,估计现在我也早就返回张掖去过小日子了。”说到这楚墨风突然面色一正说到:“不过说实话,您和世民大哥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为天下百姓着想,如若不是这样,我也不会尽心尽力辅佐你们。”

只见李渊听完楚墨风的话,将碗中美酒一饮而尽,大喊一声:“好,好一句为天下百姓着想,老夫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一统天下,为天下百姓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言罢李世民赶忙又给李渊斟满酒,三人就这么坐在地上边唱边笑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算作罢。

癸巳日(二十九日),李渊结束了蒲反之行,启程返回长安,临行前李渊拉着李世民和楚墨风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告诫二人务必于今年平定关中之乱,以确保能够有更多的兵力和精力去对付王世充以及窦建德。

待李渊离开蒲反之后,心系绛州情形的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随即也率大军启程离开蒲反,向着柏壁方向行去。

五日之后大军抵达柏壁城,此时负责留守的殷开山等人见是李世民和楚墨风,这才将紧闭许久的大门打开,放众人进城,一进城内殷开山就向二人禀报了这段时间的情况,得知围困绛州的宋金刚部已于几日前连夜撤退,二人久悬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第二日李世民击鼓聚将进行封赏,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整个柏壁大营所有的将士均得到了封赏,这让负责守城的众人纷纷惊诧不已,遂有耐不住性子的将领前去询问楚墨风,被告知说是因为守城有功才给的封赏,这才让众人放下心来。

而楚墨风在休息了几日之后,则是再度派出大批探马刺探消息,而自己则每日泡在大营内,对所有的士兵加强训练,就这样时间转眼到了二月。

庚子日(初六),李渊再度出宫临幸华阴,并在华阴做短暂的停留,而得知消息的刘武周则是蠢蠢欲动,遂派兵大举进犯潞州,转瞬攻陷长子、壶关二县。

潞州刺史郭子武却无法抵御刘武周军的攻势,李渊闻言大怒,遂派麾下将领,河东人王行敏援助郭子武。

然而王行敏与郭子武不和,临行前李渊的疑心病又犯了,私下召见王行敏面授机要,并赐予密旨说一旦发现潞州方面有通敌之人,可先斩后奏。

王行敏率大军抵达潞州之后,并没有急于调查,而是飞鸽传书至柏壁请示,柏壁方面收到飞鸽传书之后,迅速回复王行敏,只见字条上赫然印着几个字说到:“若有风吹草动,速斩之。”

得到柏壁方向默许之后,王行敏这才开始着手调查,谁知调查还未开始,就有人举报说郭子武要叛唐,得到消息的王行敏迅速将郭子武羁押并斩首示众。随后王行敏将此事上报给柏壁方面之后,才上书给李渊禀报此事。

然而凑巧的是,乙巳日(十一日),刘武周贼心不死再度派兵侵犯潞州,却被王行敏巧设妙计迅速击溃,是役共斩杀敌军八百余人,俘虏过千。此消息一经传回朝廷,间接地坐实了郭子武叛唐一事。

李渊收到消息之后,在朝堂上大发雷霆,怒斥郭子武大逆不道行径,而后又对王行敏的行为大为肯定,同时下旨对王行敏进行赏赐,在场的文臣一脉原本还想着上去进言几句搅一搅局,谁知被魏征一瞪,顿时无人敢出列发言。

就在李渊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之时,楚墨风拿着一张字条坐在李世民的书房内笑出了声,“有什么好笑的,你拿着张破字条看了一个上午了,真不知道你笑什么?”见触摸佛不住地发笑,李世民不禁有些诧异,取过一个茶杯给楚墨风添了些茶水,转身又坐到了书桌旁。

“有件事或许你还不知道吧,郭子武一直是你大哥的人,这一次咱们让王行敏斩了你大哥的一条手臂,估计他在京城得气的吐血了吧?”只见楚墨风停住了笑声,一脸凝重地说到。

谁知李世民听了楚墨风的话,并未表现出什么喜悦之情,而是忿忿地说到:“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准备,但是你也不能就因为这个,随随便便斩杀一员大将吧?”

谁知楚墨风从怀中摸出一个册子丢到李世民面前,冷冷地说到:“妈的若不是小爷现在是国公爷,而且世人都知道彼岸花是我的人,我自己都想亲自去潞州砍了这厮的人头了,你自己看看吧,看看这厮都干了什么好事。”

一见楚墨风突然发飙,李世民这才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赶忙捡起册子仔细浏览起来,原来郭子武自从到了潞州之后,表面上假装驻军抵抗,而背地里却时常通过自己的妻弟与刘武周方眉来眼去,潞州下辖郡县常遭劫掠,有一多半是此人的‘功劳’。

原本楚墨风的暗探将此事打探清楚之后,第一时间上报给楚墨风,而楚墨风本想着派柳非烟她们前往潞州锄奸,但是碍于朝廷始终没有派出合适的将领接替潞州守备工作,故而此事一拖再拖。

正巧二月初得知朝廷有意派王行敏前往潞州,恰巧天策军的赵信与此人是表亲,而此前在长安时,王行敏也通过赵信的门路前来拜会过楚墨风,遂楚墨风手书一封责令赵信快马加鞭返回长安,将书信交予王行敏。

收到书信之后,王行敏并未着急拆阅,而是小心翼翼地询问赵信关于楚墨风的意图,赵信只是简单的告诉他一切便宜行事,心神领会的王行敏便有了后来的举动。

待收到王行敏击溃刘武周进攻的奏报之后,楚墨风遂以兵部名义上书李渊,恳请任命王行敏为潞州守备一职,负责潞州防务事宜,而李渊收到楚墨风的奏报之后,二话没说欣然应允,至此王行敏更加坚定了投靠李世民的决心。

鉴于之前夏县的吕崇茂给予大唐的些许‘惊喜’,一向不吃亏的大唐遂于甲寅(二十日),派遣大将桑显和等人在夏县攻打吕崇茂,得知大唐派兵前来,还未恢复元气的吕崇茂不免对刘武周恨得咬牙切齿,心想自己当初为何要为了那些许财宝进攻蒲州,没曾想还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损兵折将不说,还惹得大唐前来报复。

念及于此吕崇茂硬着头皮出城迎战,却被桑显和等人杀了个三进三出,好悬连夏县也丢失了,最后还是远在浍州的宋金刚看不下去,派尉迟敬德又抄小路引兵前去增援吕崇茂,与唐军在夏县城郊形成了对峙。

而此时在河东一线坐镇的李渊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派人秘密潜入夏县城中,宣布赦免吕崇茂的罪行,任命他为夏州刺史,令他对尉迟敬德发起突然袭击。

不料事情正在谋划间,却被尉迟敬德发觉,他抢先动手把吕崇茂抓起来杀掉,并完全控制了夏县城。

桑显和见攻城无望,只好引兵退走。不久尉迟敬德也率军撤退,而吕崇茂的余党又起兵占据了夏县,继续抗拒唐军。

而此时中原大地突然窜起一股新的势力,让各方割据为之一震,此人正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当时杨政道的父亲齐王杨暕和两个哥哥同遭杀害。

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打败了宇文化及,杨政道与祖母、隋炀帝皇后萧氏(萧皇后)落入窦建德手中。同年四月,窦建德封杨政道为郧公。

然而二月上旬,鉴于刘武周、宋金刚和梁师都这些扶持势力依旧碌碌无为,而突厥意图侵占中原大地之心不死,突厥的处罗可汗派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将萧皇后和杨政道迎接到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并把留在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

杨政道设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制度,居住在隋朝时的定襄郡 ,拥有部众一万多人。

得知此消息的楚墨风并没有像李世民那样义愤填膺,而是不屑地摇了摇头,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平定关中之乱的事情上。

三月乙丑日(初二),浩州方面传来消息,刘武周派遣手下将领张万岁率兵进发浩州,原本想着攻下浩州给大唐来个下马威,却没曾想被李仲文击退来敌,杀伤俘虏数千人。

待到甲申日(二十一日),唐行军副总管张纶在浩州打败刘武周,俘虏、斩首一千多人。有感于始终都在被动守城,这大大的助长了刘武周的嚣张气焰,遂西河公张纶、真乡公李仲文带兵逼近石州,刘季真胆怯假称投降。

乙酉日(二十二日),唐任命刘季真为石州总管,赐姓李,封为彭山郡王,而楚墨风得知消息之后,以书信形式告知李仲文,对此时的李季真多加提防。

接连失败的刘武周不知为何越战越勇,发了疯一般连番进攻浩州,却都被李仲文打败。由于接连大战导致宋金刚的军队粮食吃光,丁未日(十四日),耗尽最后一丝粮草的宋金刚向北逃窜,得知此消息之后,秦王李世民连同祁国公楚墨风遂带兵追击。

二人以骑兵奔袭为主,终于在吕州追上寻相,一阵冲杀之后将他打得大败,此时寻相早已没有恋战的心情,拼命带着残兵逃窜。

楚墨风和李世民二人见状赶忙乘胜追击,一昼夜走了二百多里,期间接连打了几十仗,天策军人人带伤疲惫不堪,而剩余大军依旧还距离二人将近一日的路程。

追至高壁岭时,总管刘弘基(自己逃了出来跑回了柏壁)抓住马缰绳规劝道:“咱们已经打败敌人,追击逃敌到了这里,功劳也足够了,不断深入,难道就不爱惜自己吗?况且士兵们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也不晚。”

谁知李世民语重心长地说到:“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军心涣散;功劳难立,失败却很容易,机会难得,失去却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滞留不前,让他有时间考虑对策加强防备,就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了。我尽心竭力效忠国家,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呢?”

刘弘基见无法劝阻,只好将目光投向旁边的楚墨风,希望他能够劝阻一下李世民,谁知楚墨风缓缓地说到:“老刘,不是我不劝秦王殿下,我知道你是为了大军好,但是机会只有一次,如若此番咱们不趁势一举歼灭宋金刚部,届时战事一旦拖到年关,只会对我们不利的。”

刘弘基见自家大帅也这么说,只好放弃劝阻下令打马追击,将士们也不敢再提饥饿。

行至二十日午时,到了雀鼠谷南端,终于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宋金刚被追杀急了,干脆率领五六万主力停下,背靠山地,对追兵实施反击。

人群中的宋金刚连日被李世民在身后追赶,也是疲惫不堪,眼见李世民只带了些许骑兵,不由地狞笑着舔了舔嘴唇,对着尉迟敬德和寻相说到:“妈的被这群狗追了好几日,今日老子要杀狗了,一会儿你二人负责正面冲击李世民的队伍,我想办法从侧翼包抄,咱们杀他一阵再说。”

尉迟敬德与寻相听了宋金刚的话,先是往唐军阵中一望,只见最前面领队的并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一个身穿全身铠甲的男子,身后则是整整齐齐的四百黑甲骑兵,一见此人的影子,二人纷纷大惊失色地喊到:“怎么又是天策军?”

宋金刚此前并未与天策军交过手,不知道其中缘由,不由地大怒到:“什么天策天枢的,你二人只需上阵杀敌即可,听明白了吗?”

二人闻言不由地皱了皱眉头,随即领命而去,正在追击的大唐士兵一见前面的目标竟然停下来不走了,顿时兴奋地向前冲去,只见楚墨风大喊一声:“天杀、天枪随我冲阵,天盾掩护、天弓负责原地拦截,务必做到一击毙命。”

话音一落楚墨风将覆面一合,抄起德胜钩上的一柄长枪,向着前往冲去,而迎面而来的正是尉迟敬德和寻相二人。

只见楚墨风冷笑一声,手中长枪一挥,一套简易版的罗家枪法使了出来,先是对着寻相的眉心一扎,而后趁着寻相举剑格挡之际,突然向后一撤枪,手握枪尖顺势横向一抽,瞬间将寻相从马上抽飞出去。

尉迟敬德一见自己的伙伴栽落马下,顾不得查探他的情况,擎起丈八长矛对着收招在即的楚墨风刺了过去,谁知楚墨风不按套路出牌,握着长枪的右手轻轻一松,任由长枪掉落在地,顺势从背后抽出焚天,轻轻地往面前一竖,丈八长矛擦着焚天带起一溜火花贴面而过。

此时轮到尉迟敬德收招在即,楚墨风见状微微一笑,横起的右手肘对着尉迟敬德持矛的右手轻轻一撞,尉迟敬德只觉得一阵疼痛感顺着手腕传了过来,随即右手轻轻一松,丈八长矛瞬间脱手而出。

而楚墨风深知此人身后还有两柄铁锏,不待此人回身抽锏,整个人轻轻一才马镫,瞬间离开了自己的坐骑,单手一撑马头,双脚对着尉迟敬德的门面踢了过去。

眼见楚墨风的双脚在眼中放大,无奈之下尉迟敬德只好忍痛架起双拳用力格挡,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道从手臂处传来,尉迟敬德携痛顺势飞落马下,在地上滚了好几圈之后,与早已落马的寻相作伴去了。

一见敌军主将被大帅击飞,众将士纷纷士气大振,长枪、长刀、箭矢不要命地往敌军身上招呼,宋金刚见大唐士兵来势凶猛,心中暗道不好慌忙收兵,整个步兵大阵像潮水一般退却。几千名步兵被大唐骑兵截住了退路,只好一排排跪下做了俘虏。

而尉迟敬德的骑兵见势单力孤,匆忙向后撤退,大唐骑兵乘胜追击,一气追到山脚方才收兵。两方一直厮杀到傍晚时分,随着后续的一万多名步兵在长孙顺德的率领下抵达战场,李世民立即令长孙顺德率步军跑步从西侧向敌后包抄,由翟长孙和秦武通率骑兵掩护。这一支援军的到来 使宋金刚军队的意志彻底崩溃。他们尚未赶到西侧,封住敌人的退路,宋金刚便率大军从西侧向北奔逃。

由于此时天色渐暗,视线受到影响,加之四处皆是山林,故而让宋金刚率小部分人马逃走了,李世民见状也不下令追赶,而是吩咐士兵打扫战场,是役共斩杀敌军万余人,俘虏近两万人。

当夜,在雀鼠谷西原宿营,李世民等人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三天没有脱下战袍了,全军只有一只羊,遂下令与将士们分吃了这一只羊。

只见李世民端着能照出影子的羊汤,对着在场的将士们说到:“诸位,本王知道诸位此番很疲惫,很辛苦,本王亦是如此,但是前方还有数万敌军正等着我们去收割,如若将他们放走,那此前我们一路的奔袭厮杀全都白费了,咱们关中的汉子各个都是能吃苦的人,有没有信心明日再随本王和祁国公冲杀一番?”

在场众人端着那碗热气腾腾的羊汤,纷纷振臂高呼:“能。能,能。”见此情景楚墨风突然哼唱起了那首天策军的战歌---《秦风·无衣》,而在场的很多人虽然大字不识,但是都会哼唱这首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渐渐的声音汇聚成一条蛟龙冲向苍穹。

当夜众人和衣而眠,第二日清晨略微恢复过来的众人纷纷起身上马,在楚墨风和李世民的带领下继续向前冲去,

丙辰(二十三日),唐陕州总管于筠从宋金刚手下脱身逃回唐军中,并告知李世民和楚墨风,介休城内的宋金刚部也早已弹尽粮绝,得知消息之后,李世民带兵奔赴介休,得知李世民再度率兵前来,宋金刚忍不住破口大骂。

此时宋金刚麾下还有近二万人,遂出西门背对城墙排列战阵,南北长七里。李世民派总管李世出战,未曾想作战不利,稍稍露出一丝退却之势,便被宋金刚乘机反扑。

见此情景李世民率领精骑从宋金刚背后袭击,得知自己被绕背之后,宋金刚赶忙下令让尉迟敬德和寻相率兵抵挡,谁知二人命数不好再度遇到了楚墨风率领的天策军,一通箭雨过后,尉迟敬德和寻相已然摸清了楚墨风的进攻路数,但是面对眼前武装到牙齿的天策军,二人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抵挡,遂大败逃回城内,是役天策军共击杀了三千人。

而眼见形势不妙,宋金刚趁乱骑马逃走,得知宋金刚再度逃窜,李世民下令将介休城团团围住,自己则是连同楚墨风率兵追出几十里。

眼见一路追击无果,却发现前往耸立着一座堡垒似的寨子,上前喊话才知道来到了张难堡。而此处竟是由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占据堡垒自卫,李世民摘下头盔示意堡内,堡中守军见后欢呼雀跃,高兴得流下泪来。随从告诉守军秦王还未进食,守军献上浊酒、粗米饭。

李世民见状赶忙与众人分食一番,随后令樊、张二将军派人通知西河的李仲文,明日率军前来介休城下会合。

第二日大军团团围住介休城,李世民听从楚墨风的建议派人进城去劝降,尉迟敬德与寻相得知大唐前来劝降,略微斟酌了一番之后欣然开门迎接李世民进城,至此通往龙兴之地晋阳的最后一道关隘已被打通。

此时身在晋阳的刘武周得知介休沦陷,惊恐之余带着亲信随从迅速逃离了晋阳,向着突厥方向跑去;而返回晋阳的宋金刚,原本还想着依靠晋阳的存余抵挡一阵,奈何此时宋金刚也已是众叛亲离,无奈之下宋金刚也只好沿着刘武周的足迹向着突厥方向跑去。

李世民率军抵达晋阳城下,刘武周所任命的仆射杨伏念献城投降。被俘的唐俭早已被押送到了这里,他带领投降的官员,将所有的府库先封好,交由李世民接管。李世民入城当日,便派快马驰向长安报捷。

四月二十九日一早,皇帝李渊接到唐军收复晋阳的消息,高兴异常,在太极殿举行了盛大宴会,和文武百官一道庆祝晋阳的光复。

而在晋阳方面,李世民从府库里拿出大批财物赏赐给全军将士。谁知数日后,突厥处罗可汗派弟弟步利设率二千骑兵赶到晋阳。按照两月前大唐与突厥签订的协议,他们未经参战便分享了战果,从李世民那里得到了大量的金银、珍宝和绸缎赏赐。不久,他们和大唐的使者一道,带着几十辆装满了送给处罗可汗的财物的马车返回突厥。

处罗可汗收到礼物后十分高兴,为了表示他信守承诺,他按照盟友的要求,把前来投奔的刘武周和宋金刚软禁了起来。不久,宋金刚打算逃向上谷,被突厥追获腰斩。刘武周治下的州县纷纷上表向大唐投降。

五月中旬,李世民率唐军返回长安。立下了大功的李仲文被李渊任命为并州总管,他率军向刘武周的余部发动攻击,迅速平定了一百多个边域城堡。后来,处在软禁状态的刘武周暗中计划逃回马邑,事情泄露后,他被突厥人斩杀。

在夏县,吕崇茂的部下继续坚守着县城,拒不向大唐臣服。五月二十日,正在班师回朝途中的秦王李世民率大军从晋州抵达夏县城郊,一举将夏县攻克。在李世民的指令下,唐军将全城军人和民众一律斩杀。

武德三年五月二十九日,秦王李世民、祁国公楚墨风率出征大军正式抵达长安......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忧,且看李世民班师回朝,楚墨风暗中查奸,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