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谍影重重 军制改革

长春宫,始建于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由宇文护所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因晋城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春宫。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增建殿宇,宫址占地扩至三百余亩。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西入关中,渡黄河后先驻于此再取长安。

唐武德二年(619),在此置陕东道大行台。此时此地由秦王李世民镇守,河东军队尽归指挥。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彼时的长春宫也是如此,从前李世民为魏公时,麾下就拥有刘文静、长孙顺德、段志贤、段会(字志合)、殷开山、刘弘基、唐玉(字卿恽)、李安远、唐俭、长孙无忌、房玄龄、于志宁、丘行恭、丘师利、罗君副、屈突通、杜如晦、豆卢宽、王君愕、张士贵、姚思廉、褚亮、魏伦、侯君集、周护、李孟尝、权万春、颜思鲁、翟长孙、袁玄则这三十名将领。

自大唐建立至今,各地前来降唐之人络绎不绝,但凡带兵举城归降之人,悉数要先入长安面见李渊,由李渊与兵部商议之后再行分配。

而此时唐朝的兵部主官,其实并不是人们潜意识认为的兵部尚书屈突通,此时的兵部实际话事人是骠骑大将军楚墨风,这倒不是说楚墨风鸠占鹊巢,而是鉴于屈突通心知楚墨风与自己一样,是秦王府一路的,所以很多情况下但凡楚墨风发表了意见,屈突通则会遵照他的意见为准。

由于屈突通长年在隋朝任职,所以对于各地前来降唐之人大致有一些了解,加之楚墨风手中有一张无人知晓的情报网,每次有人前来归降之时,二人免不了会聚集到兵部进行商讨,久而久之能征善战之辈,诸如长孙操、郑仁泰、秦叔宝、程咬金、牛进达、吴黑闼、田留安、李君羡、公孙武达、薛收、崔善福、张云等人悉数被二人以各种名义送至李世民麾下。

这些人在受到李世民接纳之前,或许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祖上三代、亲属关系早已被楚墨风调查的清清楚楚,这也就是为何楚墨风放心这些人在长春宫跟随李世民的缘故。

谁知自从王德将那个消息告诉楚墨风之后,回到府上楚墨风将自己关进了书房,取出之前所有将领的资料,一张张对照着翻阅起来。

而此时长春宫内,距离茅房不远的一个角落里,一个人蹲在地上背对着外面,手中抓着一个物体正在不住地忙活着,只听见一阵阵‘咕咕’的声音传出。

只见此人忙活一阵之后,突然起身,将手中的物体向着空中一拋,随即头也不回地冲进了茅房。

那物体在天空停滞了片刻,突然伸出一双翅膀,向着西面飞奔而去,眨眼间不见了踪影。

自从秦琼按照兵部的要求,来到长春宫李世民麾下,李世民因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礼遇,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随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这让曾经看惯了王世充奸诈的秦琼感受到了丝丝温暖,遂心中坚定了辅佐李世民的决心。

昨夜李世民突然唤人紧急召见秦琼,待秦琼来到李世民的住处时,却发现三名不认识的女子正在李世民的房内,原本以为李世民竟然在镇守期间私自狎妓,随即秦琼眉头一皱,正要出言阻止,却见李世民突然站起来对着外面说到:“所有人退出十丈外,如有刻意偷听者定斩不赦。”

一旁的秦琼还以为李世民是害怕被人听见刻意让下属回避,赶忙上前对着李世民抱拳说到:“秦王殿下,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总管但说无妨,世民洗耳恭听。”李世民见状以为秦琼有什么重要之事要讲,赶忙示意他说话。

只见秦琼怒视着那三名女子,忿忿地说到:“秦王殿下,尽管您此时镇守长春宫并无战事,但是您也不能放纵自己私自狎妓啊?”

“狎妓?本王没有啊,秦总管你是不是误会了?”听了秦琼的话,李世民坐在椅子上好奇地望着他,眼中充满了不解和疑惑。

秦琼随即走上前几步,伸手指着屋内的三名女子说到:“秦王殿下莫要狡辩,这三人不是歌妓是什么?您可别说这三人是平阳昭公主派来的下属。”

李世民望着一旁的三名女子,摇了摇头说到:“这三位可不是我妹妹的属下,这一点秦总管您是猜对了。”

“这就是了,既然如此,为了秦王殿下的英明,这等不知羞耻的女子待属下亲手斩杀便是。”说完秦琼抽出腰间的四棱金装锏,对着一旁的三名女子劈了过去。

原本以为这三名女子会瑟瑟发抖跪地求饶,谁知只见其中一名女子怒气冲冲地喊到:“瞎了你的狗眼,老娘哪一点像是歌妓?”随即只见这名女子向前迈了一步,一阵寒光闪过,女子手中多了一柄与之身材并不相符的长刀,迎着秦琼的四棱金装锏砍了过去。

只见另外两名女子左右一闪,其中一人嘴里喊了一句:“贞儿小心点,那厮手中的兵器和你情哥哥的一样,属于一力降十会的路数。”

之前那名女子应了一声,却是义无反顾地迎了上去,此时秦琼心中大惊,原本以为只是寻常歌妓,没曾想不仅会武功,而且见识也不一般,心中不免警觉起来。

而坐在一旁的李世民却像是看戏一般捏着下巴,望着即将照面的二人,只听一股震耳欲聋的声音传出,秦琼的四棱金装锏与那名女子的刀撞在了一起,强大的力道相撞,顿时在屋内掀起一阵烟尘。

二人均被对方的力道震得后撤了几步,待女子稳住身形之后,之前那名没有说话的女子大喝一声:“贞儿你歇会儿,我来回回他。”

秦琼闻言转头望去,只见说话的女子手持一柄长枪,以一个非常刁钻的角度对着秦琼的脖颈处刺来,秦琼见状赶忙架起手中的四棱金装锏格挡。

就在电光火石间,只听‘叮’的一声,枪尖刺在四棱金装锏的脊背上再也无法前进分毫,女子见状手中长枪使劲向后一撤,借势攥住枪尖,将枪柄横向抡了个一百八十度,对着秦琼的面颊抽了过来。

此时秦琼已然来不及收招,眼看枪柄带着一阵罡风迎面而来,秦琼只好使出一招铁板桥,整个人向后仰去,心想这下可是躲过这必杀一击了。

殊不知此女子已将长枪玩到了极致,待枪柄行至秦琼上方,突然像是被什么物体阻挡了一般,堪堪地定住了去势,随即就见枪柄迅速向下抽来。

眼见枪柄在眼中慢慢放大,秦琼抽锏横架向上一托,随即又是‘砰’的一声响起,枪柄与四棱金装锏再度撞在一起。奈何发力较晚,秦琼被这一下震得虎口发麻。

此时李世民心想再打下去估计得有一个受伤了,赶忙站起身大喝一声:“二位都住手吧。”

只听那名持枪女子冷哼一声,迅速撤回长枪站在一旁,而秦琼此时才得以起身,只见李世民笑着说到:“久闻那小子麾下小队成员各个武艺超群,今日一见真令本王大开眼界,三位姑娘,此事怪我事先没有说清楚,在此给三位道歉,还望三位大人有大量,饶了这个混人。”说完对着秦琼说到:“还不快给三位姑娘道歉,这三位哪是什么烟花女子,这是大唐骠骑大将军,陛下亲封的祁国公麾下的彼岸花小队。”

一听是楚墨风麾下的彼岸花,秦琼心中为之震惊,心想这方才出手的两名女子武艺已然不俗,估计那位没出手的,功夫也差不到哪里去,没想到竟然是楚将军的人。

一想到军中盛传楚墨风为人知人善用,体恤下属,豪爽仗义,但是就有一点---护短,谁若是惹到他的人,只要不是他的人有错,那对方绝对没有好下场,但是如若是他的人犯错,据说楚墨风的惩罚力度不是一般的狠。

记得殷开山曾经跟自己提过一件事,当初因为随李世民出征不听号令导致全军惨败,那时陛下还未登基,而楚墨风只不过是禁军教头,却将殷开山吊在大营内三天三夜,至此之后殷开山见到楚墨风就打哆嗦。

想到这秦琼不禁在心中暗自懊悔,自己当时要是问清楚了,也不会惹到这三位姑奶奶的,无奈之下只好对着三人行了个大礼说到:“三位姑娘,方才在下不明是非胡言乱语,是在下的不是,还望三位能够原谅在下。”

只见那名一直没有出手的女子笑着说到:“秦总管说笑了,我们姐妹几人这么些年行走江湖,什么恶言恶语没有听过,这点小事无妨的。”说完轻启朱唇对着李世民说到:“秦王殿下,咱们还是继续方才的话题吧。”

只见李世民点了点头,对着秦琼说到:“秦总管,明日有一件天大的事需要你去做,但是在此之前不能告诉任何人,你能做到吗?”

秦琼收起四棱金装锏,点了点头说到:“秦王殿下但请吩咐,属下一定守口如瓶。”

李世民见状点了点头,召唤秦琼上前,附在其耳畔言语了几句,随后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到:“此事事关重大,还望秦总管不要让本王失望。”

一番耳语听得秦琼云里雾里的,随后点了点头转身离去,待秦琼离开之后,李世民对着三名女子说到:“柳姑娘,一切就看明日了。”

此时秦琼领着几个箭术高超的士兵站在西城墙上,自己则是手持一把长弓,抬头在天空搜寻着。

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视线绝对良好,一群人抬着头仔细地搜寻着,不时地还晃动一下略微酸胀的脖颈,这时突然一人喊到:“来了,来了,赶紧射下来。”

随即只见几支箭矢向着天空的一个物体飞驰而去,接连几箭都没有射中,眼看此物即将远去,只见秦琼抽出一支箭矢,捻箭拉弓身体随着此物移动,只听‘咻’地一声,手中的箭矢带着一道金光向着哪个物体疾射而去。

箭矢瞬间刺入此物体中,随即就见此物体盘旋着从空中落下,堪堪落在了城头上,秦琼见状将手中长弓一丢,赶忙跑过去,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鸽子。

只见秦琼在各自的双腿处摸索了一阵,果然从腿上绑着的竹管内取出一张字条,趁其余人没有注意,秦琼迅速将字条藏了起来,转身将手中的鸽子丢给那些士兵说到:“妈的今日晦气,半天就射了一只鸽子,你们在此好好守着,看看有没有大雁经过,争取多射几只晚上加餐。”

说完秦琼转身下了城墙,向着李世民的住处走去,见到李世民之后,秦琼将字条交给了他,李世民接过字条打开看了一眼,只见字条上写着:祁国公麾下至长春宫查探,恐对您不测,望多加小心,令烦请查明是否已暴露。

看了这张字条,李世民叹了口气,示意秦琼先行退下,自己则是坐在椅子上,仰起头闭上双眼嘴里不住地叨念着:“为什么,为什么?”

此时一个声音传来:“当初此人为别人所用,是因为此人本就不是你的人,现在会为那人所用,可见那人给予的许诺颇为丰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已查明,不知秦王殿下要如何处置?”

只见李世民睁开眼,望着面前的柳非烟,迟疑了片刻说到:“既然如此,招他前来当面对质吧。”

张俭算计着时间差不多了,赶忙从茅厕里走了出来,就见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来,对着张俭说到:“张头,你怎么还在这呢?秦王殿下找你好半天了,赶紧去吧。”

张俭闻言点了点头,急匆匆地向着李世民的住所跑去,见到李世民的时候,只见李世民开口说到:“张俭,朝廷方才传来消息,今日加发半月饷银,你替亲卫队签个字领了去吧。”

张俭不知有诈,走上前在李世民拿出的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待领钱离开,只见李世民说到:“再写上领了几人的,最后写一句已领取概不拖欠。”

张俭顺势又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写了下去,随后对着李世民说到:“秦王殿下,那小人先拿着饷银下去给兄弟们发放了。”说完四处寻找饷银所在。

此时李世民幽幽地叹了口气,略带惋惜地说到:“张俭,当初的李密和现在的太子究竟许诺了你什么好处?让你不惜一切代价潜伏在我身边?”

张俭闻言突然一阵错愕,遂笑着说到:“秦王殿下您何出此言?小人怎么会跟李密还有太子殿下有交往?”

见张俭还在抵赖,李世民举起手中的字条对着他说到:“今日你放出的信鸽已经被我安排人射下来了,字迹方才已经比对过了,正是你的,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俭见状眼珠一转,强装镇定地说到:“秦王殿下不能仅凭一张字条就诬陷属下吧?”

“事到如今你还万般抵赖,那我问你,你父母早亡,前些日子你向我告假究竟是去京城见了谁?你的事情祁国公早已派人打听清楚了,还要我跟你好好说说吗?”见到张俭依旧死不承认,李世民怒由心生,伸手攥拳使劲捶了一下身边的桌子,震得桌上的砚台也随之弹了起来。

至此张俭才知道自己已然是暴露了,见屋内只有自己和李世民二人,遂恶从胆边生,抽出腰间长剑对着李世民刺来,原本以为自己能够一击得手,谁知待剑尖离着李世民还有一拳距离的时候,突然整个人被一股力道推向一边,随即一股无法言喻的疼痛感顺着腰间传了上来。

张俭低头一看,只见一杆长枪顺着自己的腰间穿了进去,从另一侧穿了出来,顺势将自己钉在了一旁的柱子上,只见一个女子从旁走来,笑着说到:“本姑娘最讨厌的就是当内奸的人。”

此时李世民叹了口气对着张俭说到:“本王拿你当自己人,你却如此对待本王,实在是太让我失望了。”说完夺过张俭手中的长剑,对着他的咽喉处一划,随即轻声说到:“你安心去吧,祸不及妻儿,你的家眷可以安心的生活了。”

张俭只觉得咽喉处一凉,随即两眼一黑没了声息,一旁的萧若兰攥住枪柄使劲一抽,张俭便像是一只破麻袋一般倒在地上。

此时秦琼领着几个亲兵走了进来,迅速将张俭的尸体拖走,又将地面仔细打扫了一番,随后赶忙退了出去。

而后柳非烟和顾贞儿走了进来,对着李世民说到:“秦王殿下,既然内奸已除,那我们姐妹就不便久留了,就此别过!”说完三人转身出了屋,来到室外翻身上马,向着长安方向驶去。

待三人离去之后,李世民迅速召集麾下所有将领,将今日之事告知,在场众人闻言纷纷破口大骂,唯独一人脸上担忧之色一闪而过,待李世民示意众人退下之后,此人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是夜,长春宫的城墙上依旧有士兵来来回回地巡逻着,此时天色昏暗,月亮也好似偷懒一般躲进了云层中,霎时间天地如墨,长春宫某个将领的住所内,随着一阵‘咕咕’的声音,一只鸽子顺势而起,向着天空激射而去,遂振翅向着西面的长安方向飞去。

而此时长安太极宫御书房内,李渊、李建成、楚墨风以及各部尚书依旧在不停地讨论着什么。

只见李建成对着李渊拱手说到:“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此举不妥,如若将部分兵士改为战时打仗,闲时耕田,那势必会既影响士兵战技训练,又影响土地收成,届时未免得不偿失。”

听了李建成的话,李渊点了点头,对着楚墨风说到:“对于太子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

“启禀陛下,朝廷已经开始实行均田制,此时再颁布府兵制,不仅有利于生产,同时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既能扩大了兵源,又间接地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而这一切的目的还是为了大唐的统一。”听了李建成的话,楚墨风在心中不禁腹诽到,妈的你小子真是不学无术,什么影响战技又影响生产的,这府兵也不是谁都能当的,真不知道老子的奏章你看了没有?

此时楚墨风望着李渊继续说到:“届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试问又有谁能会起兵造反呢?”

这一句话瞬间说到了正题上,在场众人都是历经两朝之人,隋朝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故而任何一个政策的制定、颁布和实施都万分谨慎,听了楚墨风的话,在场一干大臣纷纷出言附和。

李渊见状笑着说到:“既然如此诸位爱卿都是同意祁国公的说法了?”

话音一落,魏征站了出来对着李渊说到:“陛下,祁国公之法确实一良策,只是这实施人选......”说完把目光投向一旁的李建成。

楚墨风见状心想,妈的这事可不能让李建成那货去做,如若让他去做,最后的效果绝对与自己预想的要大打折扣,届时朝廷名声受损,恐对日后之事不利,想到这未等魏征说完,楚墨风抢先对着李渊说到:“启禀陛下,臣举荐魏征魏公连同户部、吏部两位尚书大人一同督办。”

一旁的李建成正准备抢着应承下来,谁知被楚墨风捷足先登,顿时噎了一下,忿忿地望着楚墨风,而李渊闻言则是呵呵一笑说到:“理由呢?”

“禀陛下,户部管人口钱粮田地,吏部管着官员任免,两位尚书大人都是尽忠职守之人,而魏征大人素来被人誉为刚正不阿之人,有这三位大人出面督办,臣绝对放心的。”楚墨风瞥了李建成一眼,一顿赞美之词对着三人甩了过去。

俗话说花花轿子人人抬,从古至今谁都喜欢听人说好话,此时被楚墨风一顿赞美,三人顿时心花怒放,心想今日一见这小子果然是个一心为民之人,没看见可以为了一个利民政策的实施,放下成见恭维起我们了吗?

想到这三人赶忙站了出来对着李渊说到:“陛下,臣等一定不负陛下及祁国公的期望,决计将此政策贯彻下去。”

李渊点了点头,笑着说到:“你看,一谈到国家大事,你们文武两脉都会抛开成见同心协力,朕很是欣慰,既然如此,责令魏征连同吏部、户部全力推行新的府兵制改革,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

屋内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而躬下身子的楚墨风则是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悄悄地瞥了一眼一旁气愤不已的李建成。

待李建成回到东宫之后,突然看见自己的案子上有一只鸽子,赶忙走上前将鸽子腿上的字条取出,顺手放飞了鸽子,而后拿起字条对着烛光看了起来,随后李建成将字条对着蜡烛点燃,丢进了一旁的香炉内,缓缓地向着自己的书房走去......

俗话说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人的撼动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且看遍地狼烟天下之势愈演愈烈,再看大唐帝国锋芒尽出征战杀伐,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