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剑指甘凉 夏朝覆灭

当初李渊派遣李世民与楚墨风平定陇右之时,曾经派遣使者前往凉州,下达玺书慰劳意图西凉李轨结盟,彼时李轨称李渊为兄,李渊唤李轨为弟,李轨大喜,派遣其弟李懋入朝。李渊拜李懋为大将军,送还凉州,下诏鸿胪少卿张俟德持节册拜李轨为凉王、凉州总管,给予羽葆鼓吹一部。

待李渊开始进攻薛举之时,便派遣鸿胪少卿张俟德到凉州,准备册拜李轨为凉州总管并加封凉王。奈何当时李渊与薛仁杲正打的难解难分,故而一路行程并不是很安全。

张俟德见状只好改为昼伏夜出,并且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变换路线,终于在武德二年的二月抵达凉州,待张俟德宣读了李渊的旨意之后,此时的李轨并没有任何反应,既不说接受也不说拒绝,只是淡淡地对张俟德说到:“特使一路劳苦,烦请先下去休息,待我与一众下属商议之后再回复特使。”

听闻李轨如此一说,张俟德心中不免咯噔一下,心想李轨这厮不会是想要自立为帝吧?如若真是如此,那此时大唐的后方还是有人在虎视眈眈的,这对大唐下一步的计划十分不利。

奈何自己身在凉州,消息暂时无法传递出去,这让张俟德万分焦急,只不过让张俟德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李轨早已经僭越称帝,并改年号为安乐,命其子李伯玉为太子,长史曹珍为尚书左仆射,同时趁着天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长安时,偷偷派兵攻陷了河州。

而此时李轨召集他的群臣在朝廷上议论说:“唐天子是我的堂兄,现在已在京邑做上皇帝。一姓之人不应自相争夺天下,我想去掉帝号,接受唐朝的封爵,合适吗?”

听闻大唐前来招揽,殿下一众人顿时起了各种心思,有拉着身旁人议论的,有闭口不言冷眼旁观的,更有甚者漫无目的地四处张望。

此时尚书左仆射曹珍闪身出来,对着李轨拱手说到:“启禀陛下,尽管隋朝失去天下,导致天下人共争君位,但是谁说称王称帝的岂只一人!唐朝在关中称帝,凉朝在河右称帝,本来不相妨碍。况且您已经做了天子,何必又自己贬黜自己呢!如果您想以小事大的话,就请依照过去梁朝萧服从魏朝的那种做法吧。”

而太子李伯玉则是忿忿地说到:“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曹大人言之有理,既然都可以称王,为何只能他李渊一脉称王,咱们这一脉为何不能?”

随着李伯玉话音一落,堂上众人纷纷下跪高呼:“烦请陛下不要接受唐朝的册封。”

李轨听从了曹珍的话,望着堂下众人心想既然都可以称王,那我何不坐一坐这张龙椅,想到这李渊缓缓地说到:“既然众位爱卿都建议朕不要接受唐朝册封,众卿所请实乃为国为民,朕心意已决,效仿梁朝萧服从魏朝之法,派人随唐使前往长安面见唐帝。”

戊戌日(二十八日),李轨派遣他的尚书左丞邓晓入京见唐朝皇帝,献书上自称“皇帝的堂弟、大凉国皇帝、臣下李轨”,而不接受唐朝的官爵。

看到邓晓呈上的手书,李渊当庭大怒羁押了邓晓,不让他返回。同时紧急传召楚墨风,准备商议兴师讨伐李轨之事。

得到消息的楚墨风快马加鞭赶往太极殿,一路上楚墨风不禁在心里咒骂到:真不知道老爷子怎么想的,当初我和李老二都说要先去解决李轨,也不知道那个王八羔子在老爷子面前进言,害的朝廷错失良机。

来到太极殿时,只见王德站在大殿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一见楚墨风到来赶忙迎上去说到:“哎呦我的楚大人啊,陛下都等了好久了,您倒是快些赶来啊。”

“王公公,在下有一事详询,还望您能指点一二。”楚墨风将王德拉到一个僻静的角落,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布袋塞到他手中,轻声说到:“不知年前是谁向陛下进言暂时不去讨伐李轨的?”

王德接过楚墨风递过来的小布袋,连看都不看揣进了怀中,对着东面拱了拱手,楚墨风顿时明白了王德意思,赶忙对他施了一礼说到:“有劳公公了。”

只听王德扯着那公鸭嗓子笑了笑说到:“楚将军客气了,快随咱家前往御书房吧,陛下和太子等了好久了。”说完对着楚墨风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他向御书房方向走去。

楚墨风跟着王德向前走着,心里忿忿地说到:妈的就知道是你小子搞的鬼,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来到御书房门口正准备推门进去,只听里面传来李渊愤怒的声音:“你来说,年前你弟弟上书意欲前往西凉征讨李轨,你为何不准?现在可好了,此獠真的僭越称帝了,当初要是一举将其擒获,怎么会生出诸多事端?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只听屋内似乎是什么打翻在地,随后就听见李建成颤抖地说到:“启禀父皇,彼时儿臣认为咱们没有真凭实据,无故派兵征讨恐遭人诟病,儿臣真的没有其他的意思啊。”

“没有其他意思?你以为你弟弟的消息是哪里来的?道听途说吗?如若消息不准确,你觉得二郎会进言出兵吗?”李渊望着面前自己这个大儿子,心中一阵无奈,此子文治武功还是有一些的,奈何心胸有些狭隘,且为人有些自私,但是这一切早已定性,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改变的。

想到这李渊有些后悔当初驳回的李世民的出兵计划,不由地大为光火,指着李建成说到:“你就给我跪在这,等墨风一会儿来了再说。”

听到这楚墨风赶忙对门走了进去,一见楚墨风到来,李渊心情顿时有所好转,笑着对他说到:“咱们的大将军来了啊。”

楚墨风一想屋内还有一个李建成,心想可不能让这货抓到自己的把柄,赶忙对着李渊下跪说到:“臣楚墨风参见陛下,望陛下龙体安康国泰民安。”

李渊见状赞许地点了点头,赶忙伸手示意楚墨风起身,待楚墨风起身之后李渊叹了口气说到:“还龙体健康呢,快被这小子和李轨那獠气死了。”

楚墨风佯装不知情,面露诧异地问到:“陛下何出此言?不知太子殿下为何一直跪着?李轨又怎么了?臣忘记是谁说的李轨此时还在与咱们结盟,难道这厮做了什么让陛下不开心的事了?”

“不用管他,让他跪一会儿好好反省反省再说。”李渊抬眼瞥了李建成一眼,信步走到书桌旁,将桌上放的李轨的手书递给楚墨风说到:“你先看看这个,这是今日李轨的使臣带来的。”

楚墨风拿起来大致浏览了一番之后,心中正要对李建成家中女性问候一遍,突然想起自己的老婆是他妹妹,还有李老二的娘,既是李秀宁也是李玉湖的娘,想到这索性对着李建成问候了一遍。

随即楚墨风缓缓地说到:“陛下,臣认为既然李轨有异心,那不妨趁此机会一举解决掉,届时甘凉一带尽数归于大唐,咱们也好派兵在重点郡县驻扎,一面抵御西突厥来袭,同时还可以遏制刘武周、宋金刚之流。只不过......”说到这楚墨风突然收住了话头,抬眼望着李渊。

“只不过什么?”听了楚墨风的分析,李渊心中大喜,正在听得津津有味之时,突然没了下文,这让李渊不免有些焦急,赶忙开口说到:“你我既是君臣又是翁婿,说话不必吞吞吐吐,无论你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回陛下,臣是想说如若年初咱们出兵征讨,或许现在也没这么多麻烦事了。”冷眼撇了撇依旧跪在地上的李建成,楚墨风面露忧愁,似乎在为年初未能出兵一事感到愤慨。

谁知楚墨风话音一落,李建成突然开口说到:“年前世民上书要求年后出兵,谁知道消息是否准确,贸然出兵唯恐有风险。”

“战机是与风险并存的,如果打仗总是瞻前顾后,那么这天下就没有能打赢的仗了。”一听李建成还在替自己辩解,楚墨风顿时怒由心生,冷冷地说到:“年前李轨曾有意要僭越称帝,那时我就收到了消息,所以才告知秦王殿下,让其上书陛下出兵征讨,谁知被人从中搅局,此时秦王殿下也去了长春宫镇守,此战不知该派何人前去啊?”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叹了口气说到:“此事是朕想左了,不知墨风如今有何良策?”

楚墨风思索了片刻,突然一转话题问到:“陛下还记得伏顺吧?此人现在何处?”

此话一出李渊顿时明白了楚墨风的意思,转身对着门外喊到:“来人,将平西郡王伏顺带到宫中严加看管,同时责令其父伏允出兵攻打李轨。”

门外有人应了一声之后,李渊转过身拍了拍楚墨风的肩膀说到:“就知道你小子鬼灵精,好一招驱狼吞虎,不过单凭伏允的兵力想吃掉李轨恐怕有些困难吧?你小子是不是还有后招等着呢?”

只见楚墨风笑了笑说到:“就知道臣这点小伎俩瞒不过陛下的英明睿智,臣当然有后招,不知道陛下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少拍朕的马屁,有话赶紧说,你想做什么?”吃了楚墨风一记马屁,李渊顿时心情大好,笑着示意楚墨风坐下说到:“你是想从李轨内部瓦解他的势力?”

坐在御书房的椅子上,楚墨风顿时就像大汗淋漓之人冲了个凉水澡一样浑身通透,赶忙开口说到:“臣有个人选可供陛下差遣,如若此人出马,或许咱们能够兵不血刃拿下西凉。”

李渊一听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解决西凉事宜,走上前扳住楚墨风的双肩,激动地说到:“究竟你要推荐何人?快快道来,如若此番真如你所说,朕许诺你想要什么都可以。”

为了避免李建成再度搅局,楚墨风略显为难地看了李建成一眼说到:“陛下,事关机密,能否容臣单独向您禀报?”

此时李渊的心思早已扑到李轨一事上,待楚墨风话音一落,转头对着李建成说到:“起来滚回你的东宫给朕好好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许你出来,退下吧。”

李建成一听自己被禁足了,不免有些落寞,赶忙起身向李渊告退,随后缓缓地退出了御书房,心想在门口偷听一下,谁知正在门口把守的王德一见李建成出来,心中冷笑一声赶忙大声说到:“太子殿下请回吧,陛下恐有要是与驸马相商,还望太子殿下不要再惹陛下动怒。”

一见王德像个铁将军一样牢牢地站在门口,李建成冷笑一声转身离开了此地,向着东宫方向走去。见李建成离开,王德似乎无意识般轻咳了一声。

此时李渊走到书房内的一个书架处,在架子上摸索了一会儿,随即转身将手中的物件对着楚墨风晃了晃,楚墨风一见是一瓶张掖醉和两个酒杯,不由地笑了笑低声说到:“您这还敢在御书房偷着喝酒,也不怕起居舍人给您记上一笔?”

“怕什么,这个天下都是朕的,朕难道还怕他们记上朕饮酒一事吗?来,陪朕一边喝一边说。”李渊将酒瓶上的泥封去掉,楚墨风见状赶忙给他和自己满上,二人小心翼翼地碰了下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即门外传来王德的一声轻咳声。

像是一个信号一般,楚墨风对李渊说到:“陛下咱们先说正事,臣怕一会儿喝多了思路不清晰,待说完了咱们再好好地喝。”

李渊点了点头,将酒杯和酒壶先藏了起来,随后示意楚墨风说下去,只见楚墨风点了点头说到:“臣认识一个人,他的兄长在李轨手下做官,而他是咱们大唐的官,臣觉得可以将此人打入李轨内部。”

李渊摇了摇头说到:“李轨依仗军队凭借险要,连结吐谷浑、突厥,我起兵攻打他,还怕不能取胜,哪里是一番口舌就可以拿下的?”

“陛下先别着急拒绝,将此人唤来一问便知。”楚墨风对着李渊眨了眨眼,笑着说到:“此人叫做安兴贵,据说西域安息王子后代,出身武威豪族且长年流寓长安。”

李渊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吩咐王德速传安兴贵前来,待安兴贵到了之后,李渊还未开口说话,安兴贵便一通长篇大论,向李渊阐述了自己所构思的关于平定甘凉的计划。

最后安兴贵兴奋地说到:“臣下的家在凉州,累世豪门望族,各族百姓多加依附,弟弟仁受李轨信任,有十几名子弟为李轨机密近要官员,臣可前去说服李轨,如若李轨能听我的话固然好,如果不听,臣在他的身边解决他也容易一些!”

李渊闻言思索了片刻之后,对着楚墨风和安兴贵说到:“今日之事只有咱们三人知道,安爱卿此番深入敌营乃是九死一生之事,如若消息泄露,朕定斩不赦。”

二人闻言赶忙下跪称是,随后李渊寻了个合适的机会派他前往凉州。

而此时窦建德和宇文化及却在聊城一带展开了旷世之战,当初李神通率兵逃离之后,窦建德并未派兵前去追赶,因为窦建德知道自己此行目的不是李唐的那些兵员,而是势要消灭宇文化及。

由于宇文化及此前与李神通所部连番交战,早已是人困马乏,且兵员急剧减少,见李神通收兵撤离,正准备修整一番,谁知窦建德反应迅速,将聊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窦建德仗着自己人强马壮,接连对聊城发起猛攻,而宇文化及则是拼死抵挡,好几次城门堪堪被攻破。是夜王薄开城门迎入窦军,窦建德迅速率兵进城活捉了宇文化及。

进入聊城之后,窦建德命令部下原地待命,自己则先去拜谒了隋萧皇后,言语都自称臣下,身着白色服装哭隋炀帝以尽哀节;收拾隋传国玉玺及车驾仪仗,安抚隋朝的百官。

随即捉住宇文化及的同党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集合隋朝官员当面斩了这几个人,割下首级悬挂于军营门外。

窦建德命人用槛车载宇文化及和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到襄国,将他们斩首示众并昭告天下,得到消息的楚墨风不由地笑了笑,心想你们这些人最好打的死去活来的,省的到最后大唐还要一个个去解决。

而洛阳的王世充得知消息之后,迅速严令麾下各个州郡转入防守状态。

闰二月甲寅日(十四日),隋朝夷陵郡丞安陆人许绍带领黔安、武陵、澧阳等郡官吏前来降唐。由于许绍幼年与李渊为同窗好友,故李渊下诏任命许绍为峡州刺史,赐爵安陆公。

丁巳日(十七日),楚墨风麾下骠骑将军张孝珉率领一百精壮士兵袭击王世充的汜水城,进入汜水外城,将一百五十艘运米船沉入水中。可谁知在撤离的过程中了埋伏,张孝珉中箭身亡,得知此消息的楚墨风大为震怒,奈何此时安兴贵迟迟没有消息传回,故楚墨风只好强忍悲痛将此事上报李渊。

李渊得知此事之后,下令抚恤张孝珉家眷,并提拔其弟弟张度脱为大将军,封郡公赐帛二百疋以示鼓励。并设张孝珉衣冠冢于英灵殿供世人瞻仰。

麾下损失了一员悍将让楚墨风伤心不已,接连数日茶饭不思,府中众人见状纷纷出言安慰,楚墨风自己也知道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休息了几日便又返回兵部继续办公了。

己未日(十九日),王世充侵犯州,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但是二人憎恨王世充多诈。出征前程知节对秦叔宝说:“王公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

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秦叔宝、程知节都带兵在阵上,和他们的几十名部下,骑着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爱信谗言,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不能再侍奉您,请求从此分别。”遂策马前往长安投奔李渊。

李渊接见他们之后,询问楚墨风如何安置这些人,一心想为李世民扩充实力的楚墨风,则是对李渊说到:“鉴于咱们这些日子招揽的降将良莠不齐,这些人还是先安排到长春宫处,责令秦王殿下观察一阵之后再授予要职,”

李渊闻言欣然同意,随即大笔一挥,将他们统统派往长春宫,李世民早已听说这些人的名声,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统军。

骠骑将军武安人李君羡、征南将军临邑人田留安,因为厌恶王世充为人,直接率部前往长春宫投降,李世民将李君羡安置在身边,任命田留安为右四统军。

而此时楚墨风收到了安兴贵的消息,说是自己已到达武威,李轨任命他为左右卫大将军。

期间安兴贵曾找机会劝李轨说:“凉的辖地不过千里,土地瘠薄百姓贫困。如今唐从太原兴起,夺取了函秦,统制中原,战必胜,攻必取,这大概是天意,不是人力能做到的。您不如带整个河西归附唐,那么汉代窦融的功勋又可以在今天重现了!”

听了安兴贵的话,心生疑惑的李轨冷冷地说到:“我凭着山河的牢固,他们虽然强大,又能拿我怎么样?你从唐朝来,是为唐游说吧。”

安兴贵闻言连忙谢罪道:“我听说富贵不回乡,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不为人所知一样,臣下我全家受陛下的荣禄,怎么肯归附唐?只不过想呈上我的想法,行不行在陛下您了。”

见劝说无效,安兴贵将此事迅速上报给楚墨风,楚墨风收到消息之后,指示安兴贵和安仁秘密联合各胡部起兵攻打李轨。

此时在长春宫驻地,李世民与秦叔宝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一望无垠的土地,静静地吹着风,只听秦叔宝说到:“秦王殿下,属下知道您麾下有一支天策军,只是自末将来降之后,为何迟迟不见其主将身影啊?”

只听李世民笑了笑说到:“你在长安的时候没有见过咱们大唐的骠骑大将军吗?他就是天策军的主帅啊。只不过这小子现在统领全军,事情比以前多了许多,天策军就暂时派到我这里来了。”

听了李世民的话,秦叔宝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年轻瘦削而又沉稳的身影,不由地点了点头说到:“原来是他啊,属下在长安的时候与此人见过一面,也看不出此人的路数。”

“哼,不要小瞧这小子,如果玄霸和裴行俨还活着,我真想知道这三个人到底哪个武艺高强,只不过玄霸和裴行俨都不在了,普天之下我还真找不出一个能够与之一较高下之人了。”李世民伸手抚摸着城墙上的青石,心想楚小子啊,感谢你给我送来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深处庙堂之内,真是难为你了。

念及于此李世民转身说到:“走吧,天快黑了,估计营里要开饭了,去晚了就赶不上了。”说完带着秦叔宝向着城下走去......

俗话说初春三月万物复苏,且看中原局势渐渐向着三足鼎立发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