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伊始 波澜起伏

公元618年的新年,是大唐立国以来第一个新年,尽管此时依旧是强敌环伺,但似乎所有割据势力都不约而同的在新年期间停止了征战。这也使得中原百姓松了一口气,庆幸能够过一个安稳的新年。

无论是西京长安还是东都洛阳,甚至是刘武周都城马邑,宇文化及的都城魏县,此刻尽数洋溢着年的味道。

长安城内,李渊下令大年三十夜晚宴请百官及宗室,遂王德按照李渊的旨意开始下发请帖,心情大好的李渊有感于当年义女花灵儿于自己有救命之恩,便下旨册封花灵儿为汧源公主,史称汧源灵公主,至此楚府一门已出了两位公主,群臣得知消息之后,皆感叹楚墨风圣眷尤渥。

得知花灵儿被册封为公主之后,李世民心想这次宫中大宴,楚墨风定然会参加,遂准备向李渊请求下请帖给楚墨风。

这一日李世民散朝之后便来到了李渊的御书房,只见李渊正坐在桌前批阅奏折,一旁的王德正小心地伺候着,李世民见状不忍出言打搅,只好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着。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李渊抬起头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将批阅好的奏折悉心整理好,一旁的王德见状恭敬地说到:“陛下勤于政事乃是我朝的福气,老奴还望陛下保重龙体,烦请陛下暂且休息片刻,待老奴去将参汤端来。”

李渊点了点头,见李世民依旧在屋内等候,深知自己这个儿子一定有话要说,遂示意王德先行退下,待王德走后,李渊站起身来说到:“吾儿今日进宫不知所为何事?”

“启禀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想询问一下,今年宫中大宴名单上是否有驸马的名字?”李世民心中想着自己此行的目的,但是碍于身份又不敢明说,只好采用了迂回的方式询问。

“驸马?哪个驸马?”李渊闻言思索了片刻,随即笑着说到:“宫中大宴主要是邀请皇亲、宗室以及群臣,名单早就拟好了,吾儿是在替谁人发问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到:“启禀父皇,儿臣还不是替那小子发问,您也知道那小子的脾气,倔得像头驴一样。”

听了李世民的话,李渊不由地笑了起来,正待开口只听门外传来王德的声音:“启禀陛下,玉公主和灵公主在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不知陛下是否召见二位公主?”

一听是自己的两个女儿前来,李渊赶忙说到:“快让她俩进来说话。”只听王德在门外应了一声说到:“二位公主,陛下有旨,宣二位公主进御书房叙话。”

门外的李玉湖和花灵儿深知此人是陛下身边的贴身太监,赶忙对着王德施了一礼说到:“有劳王公公了。”

王德见状笑着说到:“二位公主这么说可是折煞老奴了,赶紧进去吧,别让陛下等急了。”说完轻轻地推开御书房的门,示意二人进去。

随着御书房的门被推开,李玉湖和花灵儿二人鱼贯而入,来到李渊面前齐齐下跪说到:“女儿参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安康福寿延年。”

“快起来吧。”李渊见状赶忙示意二人起身,随即笑着说到:“今日你们姐妹二人怎么想起来进宫探望父皇了?是不是那小子又欺负你们了?正巧今日你兄长也在,说出来父皇和兄长替你们做主的。”

御书房内李玉湖与花灵儿对视一眼之后,只见李玉湖笑着说到:“父皇,哪有这等事情啦,夫君在家很疼爱我们的,就连对我们高声说话都不会的。”

“嗯,算这小子有心了,知道心疼自家娘子。”李渊捋着胡须笑了笑说到:“那今日你二人进宫又是为何?”

李玉湖踌躇了片刻,贝齿咬了一下嘴唇说到:“启禀父皇,女儿们今日来是替夫君向您告假的,夫君说今年准备去杜陵过年,府上两位姐姐一同随行,初二应该就会返回长安了。”

听闻楚墨风今年不会参加宫中的宴席,李渊心中不免有些失望,悻悻地说到:“朕知道了,那届时你们二人可一定要记得提早进宫啊。”

见任务已经完成,二人赶忙点了点头告退了,待李玉湖和花灵儿离开之后,李渊这才想起来似乎方才李世民询问名单上是否有楚墨风的名字一事。随即笑着说到:“二郎啊,你看你这一问算是白问了,那个臭小子肯定还在生朕的气,所以今年才会躲到杜陵去。”

“启禀父皇,请恕儿臣失礼,关于这件事想必您想左了。”李世民摇了摇头,对着李渊说到:“据儿臣所知,楚府大夫人史寒霜的父亲正是前隋上柱国大将军史万岁,而史万岁的祖籍正是杜陵,当年墨风与史寒霜成亲之时,史万岁的夫人也曾到场,并收了彼时的莫梓瑶,也就是现今楚府二夫人为义女,后来自从墨风出门游历直至跟随咱们建立大唐之后,始终没有回去探望过,所以儿臣认为,既然杜陵就在京兆郡内,那么今年回去探望一番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新年一过这小子又要随军出征了。”

李渊坐在椅子上,闭着双眼沉思了良久,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到:“二郎你说朕之前对他的惩罚是不是有些过于严厉了?”

“父皇何出此言,儿臣明白父皇彼时也是左右为难,既要保住他又要堵住朝臣的悠悠之口,这么做是应当的。”李世民摇了摇头,缓缓地说到: “其实朝臣们都明白,何时起复怎么起复还不是父皇一句话的事,只不过儿臣觉得墨风似乎志不在此,所以让他暂时休息一段时间还是好的。”

“你小子,什么时候学的跟那小子一样说话如此婉转了,也罢,待年后你们出征归来,朕一定要好好的给他一个封赏。”感叹自己儿子跟着楚墨风学会了理智的看待问题,李渊心中不免有些欣慰,随即笑着说到:“好了,聊了这么久,朕有些乏了,你且跪安吧。”

李世民闻言赶忙对着李渊施了一礼说到:“父皇注意保重龙体,儿臣先行告退。”说完转身向着御书房外走去,还未走到门口只听李渊说到:“你的王妃有孕在身行动不便,年三十朕会安排人赐酒席到你府上,就别让王妃来回奔波了。”

李世民闻言赶忙转身谢恩,随后匆匆离开了御书房。待李世民走后,李渊正要招呼王德进来服侍,却听到王德在门外低声说到:“陛下,太子殿下前来说有要事禀报,您看是否让他进去?”

李渊一听心想今日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的都有要事禀报,尤其是太子并不经常来此,说不定有什么大事呢。想到这李渊沉沉地说到:“宣......”

门外王德应了一声,转身对着太子李建成 说到:“太子殿下,陛下允许您进去了。”

李建成闻言冷哼了一声,趾高气昂地推门走了进去,待御书房的门关上的一刹那,始终躬着身子的王德,眼中一道寒光闪过,转瞬即逝。

李建成走进御书房,并没有先给李渊请安,而是四下打量勒一番,随后对着门外说到:“王公公,速速屏退左右,我有重要的事要禀报陛下。”说完将御书房的门使劲一关。

王德应了一声,开口问到:“陛下,是否需要老奴将左右屏退?还望陛下明示!”

“照做吧,记得把参汤再煨一下,稍后端过来。”只听屋内传来李渊略带疲惫的声音。

王德闻言赶忙按照李渊的要求屏退左右,待一众侍卫宫女退下之后,王德这才缓缓退出了外屋,向着御膳房走去。

此时李建成转过身对着李渊施了一礼说到:“启禀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为了年后二弟出征一事。”

李渊闻言没有做声,只是点了点头示意李建成继续说下去,见李渊没有说话,李建成开口说到:“父皇,儿臣认为如若年后出兵征讨李轨实属不妥,毕竟此时咱们与李轨还保持着合作关系,如若没有任何理由就兴兵征讨,容易授人以柄,届时咱们就被动了。”

听到李建成的一番高谈阔论,李渊心中不免也泛起了嘀咕,生性多疑的李渊心想,难道是这小子觉得二郎立功过多怕日后功高震主?还是说怕日后他继承大宝众人不服?

想到这李渊站起身来,双眼死死地盯着李建成,厉声说到:“你说,你是不是害怕你的弟弟军功过高,日后你继位会有阻碍?你身为太子,博爱宽仁的道理还没有学会吗?是你的师傅没有教还是说你根本就不屑于学习这些?”

待李渊话音一落,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从李渊的话语中李建成听出了无边的怒意,吓得他一哆嗦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地说到:“父皇明鉴,儿臣冤枉啊,儿臣怎么会有如此肮脏的想法。儿臣只是觉得晋阳依旧在刘武周的眼皮下,且洛阳方向始终蠢蠢欲动,既然李轨暂且与咱们相安无事,不如先全力对付刘武周或者是王世充,待日后再找机会剿灭李轨也不迟啊。”

此时李渊冷笑着说到:“既然如此,当日在朝堂之上为何不说?还是说你存着什么私心?想看你的弟弟出丑?”说完李渊使劲捶了桌子一下,只听‘砰’地一声响,桌子上的砚台都被震得弹了起来。

那一声‘砰’此时在李建成听来宛如平地一声惊雷,吓得李建成一哆嗦,思来想去唯有紧咬牙关说到:“父皇明鉴,儿臣怎么会有如此祸心,自从大唐建立以来,儿臣一直在长安不曾出征,如若儿臣是害怕世民功劳太大,早就向您请旨领兵出征了。”

看见李建成声泪俱下的一番诉说,一时间李渊也无法分辨他的话是真是假,思量一番之后觉得此事征讨李轨确实有些不妥,无奈之下只好点点头说到:“罢了,朕也懒得去分辨你这话的真假了,不过有一点你说的很对,此事征讨李轨的确不合适,你且退下吧,你们兄妹几个今日连番到朕这里,朕也有些乏了。”

李渊随即挥了挥手,示意李建成退下,自己则是靠在御书房的椅子上,开始闭目养神。

李建成见状只好无奈地向着李渊告退,转身离开了御书房。待回到东宫之后,李建成一头扎进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信交给门外随侍的仆人说到:“将这封信快马加鞭送到晋阳齐王李元吉手中,不得有误。”

此人领了命令迅速离去,望着这名仆人的背影,李建成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狰狞。

而此时,对自己与楚墨风的计划被破坏,尚不知情的李世民正悠闲地向着自己的府邸走去,还未到府邸门口,突然被身后的人叫住。李世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李玉湖和花灵儿的马车,随即催马上前问到:“不知两位妹妹有何事?”

只见李玉湖对着李世民使了个眼色说到:“二哥,今日闲来无事,突然想起许久没有去给嫂嫂问安了,正巧带着灵儿一同前去,不是二哥是否方便?”

顿时李世民明白了李玉湖的意思,赶忙笑着说到:“自家妹妹上门,府上哪有不方便一说,快快随我前去。”说完骑着马在前面引路,领着李玉湖二人向着府邸走去。

一进秦王府邸,李世民赶忙吩咐下人将府门关闭,转身对李玉湖说到:“说吧,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只见李玉湖从怀中摸出一封信递给李世民,随后低声说到:“二哥,这是夫君走之前嘱咐我一定要转交给你的,你自己慢慢看吧,我带着灵儿去找嫂嫂了。”说完抓着花灵儿的手向着秦王妃的住所走去。

李世民找了个无人的角落展开信笺大致看了一遍,只见楚墨风在信中写到:临行前思量许久,恐之前商议之计划有些不妥,朝中势必有人会刻意阻挠,如若陛下对于西行一事不允,切不可出言顶撞,一切顺其自然即可,小不忍则乱大谋,切记切记!

看完这封信之后,李世民信步来到府中的后厨,将信笺顺手丢进灶膛内,只身返回了自己的书房内,静静地坐在书房内,李世民不禁陷入了沉思中。

为何楚小子要给自己写这么一封没头没脑的信,此时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奈何楚小子已经前往杜陵了,而自己又不能去找他,思来想去李世民还是选择了听从楚墨风的建议,下定决心之后,李世民信步走出了书房。

此时距离新年只剩下不到二十日了,深冬的寒风在院落内四处肆虐,卷起一片片枯萎的落叶,天空的太阳此刻散发着枯黄却又夹杂着一丝白色的光,落寞地凝视着整个中原大地。

望着眼前的景象,李世民心想难道说楚小子先前说的那些话是真的?自己因为军功过高真的被父皇或者是太子忌惮了?但是自己和他们是父子是兄弟啊?想不通这一点的李世民索性决定暂时不去考虑,一切等楚墨风回来再说。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宫中先是传来消息,李渊下旨暂缓西征李轨之事,紧接着李渊下旨《秦王太尉陕东行台制》,命次子秦王李世民任陕东道行台尚书令。

制文曰:论道经邦,任惟勋德。分陕作伯,实寄亲贤。尚书令、雍州牧、右武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气宇冲深,智谋英果。……今区宇方缉,巩洛犹芜,镇俗治戎,允资望实。可太尉、使持节陕东行台,其蒲州、河北诸道总管及东讨诸府兵并受节度,余官悉如故。

消息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武将一脉认为新年一过正是征战四方的大好时机,此时下旨让秦王坐镇长春宫,势必回失去最佳的进攻时机;而文臣一脉收到消息之后,智商在线的瞬间读懂了这背后的含义,纷纷开始筹划起战队事宜,而智商断线的则是不明所以,只拿此时当做一个笑话看。

而远在杜陵的楚墨风,在旨意还未宣读之前就收到了消息,看着李渊这篇《秦王太尉陕东行台制》,楚墨风不禁苦笑起来,看来自己这个岳父大人果然是猜疑心颇重,而且楚墨风从里面隐约读出了李建成的影子。

想到这楚墨风告知史寒霜今日不去用饭,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大半天,待最后一个字写完之后,楚墨风放下手中的笔,等到纸上的墨干透之后,将整张纸叠了起来揣到怀里,随即起身出了书房。

大年夜,大唐王朝大明宫麟德殿内,李渊带领着文武百官宗室皇亲一起度过了大唐立国以来的第一个新年,席间李建成一边喝酒一边向着李世民方向瞥去,原本以为李世民会因为那道旨意而显得消沉,谁知只见李世民依旧面带微笑地端坐其间,时不时的与下面的某位大臣举杯示意一番。

见此情景李建成心中疑惑不解,奈何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像楚墨风一样的人,替自己分析问题,遂心中起了招揽楚墨风的念头。

武德二年正月癸卯日,李世民率领麾下部众前往长春宫坐镇,待李世民大军开拔之后,东宫内的李建成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好似终于消灭了一个大敌一般。

兴奋之余李建成差人前往天策军驻地,意图将天策军收之麾下,谁知前去办事的下人禀报说,天策军已被楚墨风调至李世民大军之中,一同前往了长春宫。

得到消息的李建成大为愤怒,忍不住破口大骂,东宫一众下人 见此情景纷纷小心翼翼地做事,唯恐李建成迁怒于自己。

而身处杜陵的楚墨风得知李世民前往长春宫之后,并未急着返回长安,是夜楚墨风独自来到书房,将地图展开之后仔细地查看起来。

随即楚墨风又找出以前史万岁留在祖宅的书籍印证了一番,缓缓地坐在椅子上心想这始建于北周,位于同州朝邑县(今陕西大荔)强梁原上的长春宫,看似远离长安,但是实则战略地位颇高。

长春宫为控扼关中通往河东、山东的要塞,虽属边防宫,但是同州朝邑县地当关中之门户,又是蒲津关的后盾,还是经略山东的前沿阵地,实属要冲所在。

如若此处有失,届时大军便可毫无阻拦地直指关中。想到这楚墨风展开一张纸,提笔在上面写了些东西,随后拿起来细细浏览了一番,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将纸张叠好揣到怀中,悄悄地退出了书房,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上元节过后,楚墨风、史寒霜、莫梓瑶三人辞别了杜夫人,乘着马车悠闲地返回了长安,刚一回到府邸,李玉湖便告知楚墨风,此前陛下曾派人前来传旨,一旦楚墨风回府,立刻进宫面圣。

得知消息的楚墨风赶忙洗漱一番,策马向着太极宫方向跑去,进入皇城内部之后,在一个小太监的引领下,楚墨风在御花园见到了李渊。

一见面楚墨风赶忙走上前下跪说到:“草民楚墨风参见陛下。”

听到楚墨风又是跟年前一样的说辞,李渊不禁被气的笑了出来,对着楚墨风摆了摆手说到:“你小子还草民草民的,肯定是在生朕的气,不然为何过年也不进宫来陪陪朕。”

“陛下此言差矣,草民自陛下在龙兴之地起就一直陪着陛下,以至于多年未曾探望过家人,我大唐好容易平定陇右之乱,得以休养生息一番,草民只好趁此机会回乡探望一番,还望陛下明鉴。”楚墨风撇着嘴笑了笑,一番话怼了回去。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仔细回味了一番,发现这个小子说的确实是对的,自从自己在晋阳准备起兵开始,这小子始终在身边出谋划策劳心劳力的,想到这李渊心中顿时起了懊悔之心,后悔自己对楚墨风之前的惩罚过于严厉,以至于他现在对自己有了疏远之心。

随即李渊笑着说到:“好了,你看看你,哪还有一个驸马的样子,从明日起再进宫不要草民草民的了,朕决意将四平将一职撤除,至于你呢,晋封为骠骑大将军,官职从一品,进封你家二位夫人为二品诰命夫人,而你麾下小队众人由于皆是女子,故不授予官职,但是品秩为从六品,一应仪同俸禄随品秩发放。这下你满意了吧?”

听了李渊这一番话,楚墨风不知怎的心中突然一暖,轻声说到:“岳父大人,其实您真的不必如此,既然小子娶了凤儿和灵儿,那此生势必会为了大唐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的。”

“自从朕坐上这个位置,好久没有听到你和柴绍他们称呼朕为岳父大人了,好好去做你的事吧,世民一事我想你也听说了,让他去镇守长春宫,实在是因为咱们大唐能够领兵出征的只有他一人了。”李渊叹了口气,整个人顿时犹如一个垂暮的老人,显出了无尽的疲态,随即缓缓地说到:“既然你回来了,有些事情上点心,大唐早晚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楚墨风点了点头,随即一言不发地站在李渊身侧,陪着李渊望着满园凋零的花草,此时李渊往前走了几步说到:“明日朝堂之上,朕送你一个惊喜,今日留在宫中陪朕吃顿饭,晚了就在宫里留宿,正好明日上朝方便。”

楚墨风闻言恭敬地对李渊说到:“臣谨遵陛下旨意。”

见到楚墨风再度俯首称臣,李渊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随即召来王德,吩咐设宴太极宫武德殿,是夜,一老一小两个狐狸在武德殿对酒当歌,直至深夜才匆匆结束。

第二日早朝,一干文武大臣均收到楚墨风昨夜与陛下畅饮且留宿宫中的消息,一时间武将一脉人人兴奋不已,心想不知哪朝哪代开始,文臣始终压着 武将一头,直至本朝开始,武将中终于出了个挺台的,想到这众人不约而同地将楚墨风奉之为偶像一般。

而文臣一脉得知消息之后不由地在心中暗道不好,原本好容易将楚墨风借陈新杰之手整了下去,谁知这小子竟然咸鱼翻身,再度圣眷傍身,一时间一众文臣纷纷绞尽脑汁苦思良策,期待再度将这个武将的标杆打压下去。

进入太极殿之后,楚墨风很自觉地站到了武将一脉的最后面,心想这老爷子今日究竟要做什么,还说要给自己一个惊喜,谁知道是不是昨夜喝多了的醉话。

正在思量间,只听前面传来王德那久违的公鸭嗓子,“陛下驾到......”

众人赶忙下跪问安,待李渊示意众人平身之后,只听王德又喊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即便有户部将初定租庸调法一事拿出来讨论了一番,待得到李渊首肯之后,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李渊见状笑着说到:“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启奏之事,那么朕来说几个事。”

众人一听赶忙正色地望着李渊,只见李渊站起身四处张望了许久,瞥见了站在最末尾正要昏昏欲睡的楚墨风,不由地笑了笑说到:“楚爱卿,往前站一站。”

楚墨风此时已然快要睡着了,旁边的人见状赶忙拽了他一下,突然被惊醒的楚墨风望着朝堂上的众人,迷茫地问到:“散朝了吗?”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此时方才拽他之人低声说到:“傻小子,陛下喊你呢。”

此时才缓过神来的楚墨风对着李渊说到:“敢问陛下方才说了什么?臣没有听清。”

话音一落文臣一脉中李密走了出来,对着楚墨风呵斥到:“大胆楚墨风,你一个无官无职的秦王府马前卒,胆敢在陛下面前擅自称臣,是谁给了你如此胆量?”

楚墨风瞥了一眼李密说到:“邢国公大人,此时是陛下在与我说话,陛下还未龙颜大怒,你急吼吼地跳出来做什么?这难道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皇帝不急那谁急吗?”

听了楚墨风的话,在场众人纷纷憋住笑容,但是不停地颤抖的身躯却出卖了他们,而上面的李渊则是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对着李密说到:“贤弟,这小子就是这个样,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李密见状一撇衣袖返回了文臣的队列里,而一众武将则是暗自对楚墨风竖起了大拇指,心想这小子武艺超群,没想到噎人的本事也是一绝。

此时李渊对着楚墨风佯怒到:“你这小子,从古至今敢在早朝睡觉的人,你是第一个,朕让你上前一些。”

鉴于昨日已经知道李渊封赏的内容,楚墨风快步走上前,站到了原先李世民位置的后面,对着李渊说到:“陛下,臣站在这里可否?”

李渊点了点头说到:“嗯,不错,如若你是朕的儿子,那么现在秦王站的位置你也可以站一站的,就这里了,上前听封吧。”

楚墨风一听心想那活来了,赶忙走到正中央下跪说到:“臣楚墨风请陛下示下。”

“朕之驸马楚墨风,自朕龙兴开始,始终随朕左右,尽心尽力,朕深感欣慰,鉴于前朝已经覆灭,部分前朝官职需要撤除,故今日朕决意撤除四平将军一职......”

听着李渊在上面说话,李密则是在心中冷笑一声,心想陛下都准备撤除四平将军了,看你小子怎么翻身?

谁知李渊突然话锋一转说到:“自即日起,进封楚墨风骠骑大将军一职,统领整个大唐兵马。”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文臣纷纷开口阻止,而武将们则是纷纷出言附和李渊,一时间太极殿内由于张掖互市嘈杂声一片。

此时李渊突然鼓足气厉声喝到:“都住口,以为这是你们府邸的后花园吗?”

众人闻言纷纷噤声,忐忑地望着李渊,只见李渊缓缓地说到:“此事朕已决定,诸位无需多言,今日只不过是先告知你们一声,待散朝之后,朕会拟旨昭告天下。”

一时间众人再度望向楚墨风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样了,而李渊也不示意楚墨风起身,则是继续说到:“朕有感于前朝覆灭之鉴,深知作为一个皇帝应该亲贤臣远小人,故朕决意在英灵殿设立贤臣阁,待日后将所有为大唐做出贡献的贤臣的牌位尽数存放于此,供天下人瞻仰。”

都说文人好名声,李渊此话一出一众文臣纷纷开口称赞起来,而李渊则是望着楚墨风说到:“楚爱卿,朕今日送你一份大礼,朕决意为前朝那些被暴君冤杀的忠臣正名,并将他们的牌位放入贤臣阁。”

随即李渊对王德说到:“将第一批贤臣名单念给诸位爱卿听一听。”

只见王德上前一步,摸出一张名单念到:“陛下有旨,第一批进入贤臣阁的前朝贤臣如下:前朝太常卿高熲、前朝上柱国大将军史万岁、前朝光禄大夫贺若弼、前朝礼部尚书宇文弼......以上人等均为忠良贤臣,奈何枉遭冤杀,今日朕特此为上述之人下旨以正清名,钦此!”

随着王德一个个名字念出,殿下跪着的楚墨风眼中流出了泪水,自大业三年至今整整十二年,自己终于达成了愿望,替父亲正名了。

待王德念完,李渊笑着对楚墨风说到:“怎么样楚将军,朕的这份礼物还满意吗?”

此时楚墨风对着李渊叩了三个响头说到:“臣楚墨风叩谢陛下隆恩,臣愿意为了陛下的宏图霸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平身吧。”

“谢陛下”楚墨风再度对着李渊叩了三个响头,随即起身返回了原处。

随即李渊望着殿内群臣说到:“大唐初立,百废待兴,朕希望诸位臣工能够恪尽职守,为天下百姓多做贡献,退朝吧!”

众人闻言纷纷开口说到:“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李渊离开之后,一众武将纷纷上前开始对楚墨风表示祝贺,而始终一言未发的李建成则是忿忿地瞥了楚墨风一眼,转身离开了太极殿。

楚墨风婉谢了众人的邀请,快速出了宫回到府邸,一进门便将史寒霜和宇文琇召集到一起,将今日朝堂之事说了出来,二女一听自己的父亲终于得正清名,不由地热泪盈眶,喜极而泣。

第二日宫中来人传旨,圣旨上所述与那日在御花园李渊说的一模一样,接了圣旨的楚府,哦不对,应该是骠骑大将军府顿时门庭若市,每日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望着库房内每日剧增的礼物,楚墨风则是陷入了深深的头疼中......

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且看楚墨风制定计划四方征战,李世民镇守雄关暗中募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