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禁武令出 再起风云

接到李世民的命令,大军随即收拾妥当拔营启程,而李密在遭遇了法场一事之后,也匆忙离开了折墌城,由于李密轻装快马先行一步,以至于他抵达长安的时候,大军才行进了一半路程。

回到长安的李密迅速入宫将折墌城发生的事情禀报给唐高祖李渊,听完李密的汇报之后,李渊略有深意地笑了笑说:“贤弟所奏之事朕已知晓,奈何墨风这个孩子性格就是这样,待日后他返回长安,朕定当责令他当面向你赔罪,如若没有什么事情,贤弟暂且退下吧。”

李密闻言赶忙恭敬地退出了太极宫,待走出太极宫大门的一刹那,之前满脸的微笑迅速被一种狰狞的表情所取代,李密一边走一边想,李渊看来真的是对他这个小女婿宠爱有加,就连劫法场这等大罪都可以视而不见,看来我还真是小瞧了这个楚墨风了,怪不得当时说话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念及于此李密走出皇宫,向着自己旧部程咬金的府邸走去。

两日之后李世民携大军德胜回朝,李渊闻言亲自摆驾金光门迎接,待李世民大军行至金光门附近之时,远远地望见皇帝陛下的龙辇停在金光门外,李世民见状赶忙喝令大军停止前进,自己则是翻身下马快步来到李渊面前。

只见李世民单膝下跪对着李渊说到:“启禀父皇,儿臣回来了。”而身后大军则是齐齐下跪说到:“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渊闻言大笑一声说到:“吾儿快快起来,众将士也快快起来。”话音一落在场众人纷纷叩谢起身,只见李渊拍着李世民的肩膀说到:“此番吾儿与诸位同心协力一举平定陇右之患,属大功一件,诸位皆有封赏,至于为了我大唐付出生命的将士们,朕定当足额拨付抚恤,众将辛苦,随朕一同进城。”

众人闻言齐声高呼“谢陛下”,随后随着李渊的龙辇向着长安城内走去。

此时人群中的李密则是在心中不停地嘀咕着:你快问啊,你倒是问问那个楚墨风的事啊。谁知李氏父子自始至终对楚墨风之事只字未提。

进入长安城之后,李世民吩咐众将将各自麾下的士兵带回大营,自己则是与李渊来到了太极宫,走进太极殿就看见满朝文武皆在,正待询问之际,只听太极殿内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陛下驾到。”

殿内众人纷纷下跪齐声说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李渊走到龙椅前坐定之后,缓缓地说了声:“众卿平身。

众人赶忙叩谢起身,待一众大臣起身之后,李渊笑着说到:“诸位爱卿,朕今日甚感欣慰,皆因朕的儿子李世民此番率大军前往陇右,一举平定陇右之患,活捉西秦伪帝薛仁杲及一干大臣,此时已将一众人等押回长安等候发落。”

在场之人闻言纷纷开口称赞,谁知突然从人群中传来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说到:“启禀陛下,此番为何不见四平将军楚墨风?”

听到这人的话,李渊脸上不悦之色转瞬即逝,冷冷地问到:“陈常侍,劳烦你挂念楚将军了,楚将军此人闲云野鹤惯了,不入朝听宣也是常事。”

出列问话之人正是门下省左散骑常侍陈新杰,此人正是昨日得到李密授意,故而今日在朝堂上发难,听了李渊的话陈新杰拱手说到:“陛下,臣听闻楚将军在折墌城可是行了大不敬之举,臣收到举报,今日必要参他一本,恳请陛下秉公论断。”

李渊闻言隐隐有些动怒,此前楚墨风在离开折墌城之时,已然将折墌城发生的一切以信函方式告知李渊,故而今日在金光门迎接大军之时,李渊才没有发问,本想着待散朝之后再仔细询问李世民事情经过,谁知朝堂之上就有人发难,想到这李渊正要动怒,谁知李世民对着陈新杰拱手说到:“不知陈大人要参楚将军何事?不妨说出来让在场诸位一起参详一下。”

只见陈新杰对着李渊拱了拱手,转身对着李世民说到:“秦王殿下,在下要参楚将军忤逆圣意,非议陛下,藐视特使,抗命不遵,蓄养死士,强闯法场,这桩桩条条大罪皆有证人证词,恳请陛下将此人抓回来处斩以儆效尤。”

听了陈新杰的话,李世民冷笑一声说到:“陈大人,请恕在下不能苟同你的观点,你所谓的非议陛下完全是无稽之谈,你只知道楚将军是四平将军之首,但是你别忘了,他还是陛下的女婿,一个女婿跟自己的舅子议论一下老丈人乃是家事,何故就叫做非议陛下?”

说到这李世民对着李渊行了个礼说到:“陛下,至于陈大人所说的忤逆圣意,儿臣认为更加冤枉,特使前来传旨称陛下要求将整个折墌城的人尽数杀掉,儿臣自认为陛下乃是一代贤明君主,是断不会做出如此残暴的决定的,所以楚将军为了维护陛下的名誉,才拒绝执行那所谓的陛下的旨意的。”

听了李世民的话,李渊心中大概也猜出了事情的经过,不禁在心中为自己这个二儿子叫好,李渊心想,老子只不过提了个头,还是不是那群人又是什么‘养虎为患、斩草除根’的屁话闹得,想到这李渊笑着说到:“陈常侍,秦王说的有理,首先朕这个驸马跟定阳公主一样,在家里属于让朕最为头痛的存在,朕这个驸马不仅敢私下议论朕,有时候饮宴之时也能为了一个问题跟朕当面争吵,这些都属于家事,不是你参他的理由。”

说到这李渊冷冷地望着陈新杰继续说到:“至于说忤逆朕的旨意,说实话朕并没有说过要斩杀折墌城所有人,这也有赖于朕的驸马平素经常将仁爱、宽容之类的词在朕耳边念叨,所以说驸马为了维护朕的清誉,此事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待他回来朕要大加封赏,所以这一条也不作数了。”

随后李渊笑着说到:“至于这藐视特使、抗命不遵更是无稽之谈,此前邢国公回宫复命之时,朕已经将此事与他将清楚了,所以陈常侍就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不过朕倒是很好奇,朕的驸马何时蓄养死士?又为何劫持法场啊?”

一听李渊问起此事,陈新杰以为找到了突破口,张口就说到:“启禀陛下,臣得知楚将军从晋阳起乃至更早的时候,手底下就有一支战力不输给任何一支军队的小队,小队成员皆来自江湖,此番楚将军劫持法场,所带领的正是这支小队,臣恳请陛下下旨出兵剿灭这支小队,以免将来让这些江湖人士为祸大唐。”

听了陈新杰这些话,李渊坐在龙椅上更是想笑了,看来楚小子说的不错,自己确实有些掉以轻心了,朝堂内竟然有人会被他收买,但是此时不是翻脸的时候,所以李渊憋住了笑对着李世民说到:“皇儿,将这支小队的事情讲给陈常侍听听吧,免得陈常侍总是如此孤陋寡闻。”

李世民闻言对着李渊拱手说到:“儿臣遵旨。”说完转身对着陈新杰说到:“陈大人,您口中所谓的这支小队,可是为了咱们大唐做了太多的事情了,在下这就说给您听听。”

“大业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陛下亲率大军迎战甄翟儿被围的第二天,是楚将军亲率这支小队,以六人之势强冲甄翟儿部一万大军,顺利将陛下及麾下将士救出,此事军中老人皆知;

大业十三年,刘武周强占马邑,是楚将军率领麾下小队前往马邑几番刺杀,才迫使刘武周延缓了进攻的脚步;

同年雁门郡丞陈孝意被部下张伦杀害,张伦携雁门郡投靠刘武周,正是楚将军再次率领小队刺杀了张伦等人,以陛下的名义替陈孝意报了仇,这才使得陛下进发雁门郡时没有收到任何阻挡;

还是同年,楚将军护送陈孝意家眷返回晋阳的时候,救下了现在的四夫人花灵儿,也正是其夫人拼死报信,才使得楼烦郡得以有时间做好防守,以至于后来陛下率兵南下,楼烦郡民心所向;

再给你说些近的,义宁元年,陛下兵发长安,正是楚将军一骑当先攻克长安城,才使得我大唐士兵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武德元年,在下被围汧源县城,是楚将军率领麾下三百人冒死前去救援,才使得在下及其余将士得以获救,此役楚将军麾下三百人仅剩十二人存活;

再说此时平定陇右之战,每每楚将军带领麾下士兵冲杀在前,其直属小队早先一步潜入陇右,不断地实施暗杀破袭等手段,才使得慕容罗、李安远、刘弘基三位将军得以保住性命,烧毁了薛仁杲存放在折墌城的所有粮草,使得薛仁杲大军不攻自破,而我们也能够顺利平定陇右。”

说到这李世民冷冷地望着面头冷汗的陈新杰厉声说到:“我不知道你究竟是受了谁的蛊惑,竟然敢出来弹劾他?殊不知楚将军小队的领队就是他的夫人,也是陛下亲封的三品诰命夫人,一个对大唐有功之人,竟然因为某人的私念被说的如此不堪,可见此人也是一个小人。”说完李世民转身对着李渊说到:“启禀父皇,儿臣恳请彻查此事,还楚将军一个公道。”

此时殿内一众武将以及对楚墨风有好感的文臣也纷纷出列齐声说到:“臣等附议,恳请陛下为楚将军主持公道。”

李渊见状瞥了李密一眼,沉沉地说到:“众卿所请甚合情理,若不是皇儿所述,朕都忘记了这个小子为了大唐做了如此多的贡献,朕当年身边若不是有楚小子拼死护卫,早已死在刺杀之下了,既然如此,来人......”

李渊话还没有说完,站在前排的李建成忽然走出来对李渊说到:“启禀父皇,儿臣认为虽然驸马有功,但是行事有时太过孟浪,父皇不如略微惩罚一下,也好以儆效尤。”说完瞥了李世民一眼,其眼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李渊闻言点了点头说到:“太子所言也不无道理,既然如此,传朕口谕,即日起革去楚墨风四平将军首座之职,俸禄仪同不变,待日后回朝朕另有安排;至于陈常侍,朕此时不想追究你究竟受了何人蛊惑,既然你敢站出来,那就要承担后果,革去陈新杰左散骑常侍之职,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录用。”

说完李渊站起身对着众人说到:“退朝,秦王随朕后殿叙话。”说完一甩袖子向着后殿走去,而陈新杰则是呆立当场,只待殿前卫士上前除去他的官服,像拖死狗一样拖了出去,此时陈新杰才反应过来,急忙对着李渊离去的方向大呼:“陛下,臣冤枉啊,请陛下饶恕臣啊。”

人群中的李密望着陈新杰心想,还好没有找与自己亲近之人出面弹劾,朕没想到李渊在朝臣面前也会如此维护此人,看来此次自己是失算了。

此时刘弘基走到李密面前,略有深意地说到:“李大人啊,咱们这个四平将首座,属于那种睚眦必报之人,当年殷开山因为不听秦王殿下指挥贸然出击,导致出征将士十之去七,原本回来陛下也没有重罚,谁知却被楚将军吊在大营中央,一连三四天没放下来,就连陛下差人前来求情都没用,哎!您说如果今日之事被他知道了,在下也不知道这位爷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说完笑了笑走出了太极殿。

另一边李世民随着李渊来到后殿,只见李渊停下脚步屏退左右问到:“二郎,楚小子是否还回来?”

“父皇您放心,这小子也就是生几天闷气,过些日子应该就会回来了,而且他府上有专门与他联络的信鸽,届时让凤儿飞鸽传书给他,他也就回来了。”李世民一听自己老爹竟然担心这个事,赶忙松了一口气。

“嗯,我想墨风这孩子也不是不顾分寸之人,这有一封信是他从折墌城离开之前发来的,你看完毁掉便是,信上所提之事不得不防。”李渊点了点头,从怀中摸出一封信递给李世民,示意他先行浏览一番。

李世民接过信浏览一番之后,点了点头说到:“看来这小子的猜测是对的,不过他竟然去了东都洛阳,那里可是王世充的地盘,如若他所言之事真能成功,届时咱们攻打王世充之时,确实会多一份助力。”

“是啊,这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咱们大唐出力,为父今日力保他也不为过,只不过你们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你也多提点他一下,毕竟他还顶着一个驸马的头衔,朝堂上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呢。”李渊叹了口气,心中更加剧了对楚墨风的好感。

“儿臣知道了,如若没有什么事,儿臣先行告退了。”李世民点了点头,对着李渊施了一礼转身离开了后殿。

而此时通往洛阳的官道上,楚墨风一行七人正马不停蹄的向着东都洛阳进发,皆因洛阳此时出了一件天大的事。

事情起因是王世充逼退越王杨侗退位时,杨侗手下的江湖死士拼死抵挡,以至于王世充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顺利登上皇位,荣登大宝之后,王世充首先颁布了一条命令,此令一处整个洛阳乃至江湖顿时哗然。

这条命令就是禁武令,皆因王世充认为江湖人士对他威胁极大,而且李渊手中还有彼岸花,所以命令其侄子王仁泽、王行本带兵剿杀洛阳及周边地区的江湖人士,不少门派遭到灭门,残余人员拼死逃出洛阳,更有甚者逃至少林寺出家为僧。

此前在折墌城楚墨风收到李元吉麾下的风里刀的传信,意欲邀请楚墨风前往洛阳主持大事,碍于自己还顶着一个江湖人士的头衔,楚墨风又唯恐事情泄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遂借由李密一事离开折墌城。

在密报给李渊之后,楚墨风便带着麾下的史寒霜等人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路过一家茶寮,楚墨风示意众人下马休息,茶博士见有人前来,赶忙迎了上去问到:“几位客官里面请,正好刚烧开的水,小的这就为几位泡茶,点心要不要来一些?”

楚墨风摘下斗笠,从怀中摸出一吊钱丢给茶博士说到:“像样的糕点来几份,茶水泡两壶,剩下的算是赏你的。”

茶博士接过钱说了声‘好勒’,正待转身去准备,只见楚墨风叫住他说到:“这钱不白赏你的,有几句话问你。”

“客官您尽管问,只要不是不能说的,小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茶博士点了点头,喜滋滋地望着楚墨风。

“最近洛阳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嵩山离这里还有多远?”楚墨风思索了片刻,张口问到。

只见茶博士神神秘秘地看了下四周,随即低下头小声说到:“客官有所不知,最近洛阳城还真是发生了些事情,皇泰主退位了,大丞相王世充成了皇帝,另外就是朝廷颁布了一个什么禁武令,具体小的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洛阳城内杀的昏天暗地的,另外客官你打听嵩山,嵩山在洛阳东面,距离这里大约还有一日的路程。”

楚墨风点了点头,示意茶博士赶忙去准备,随后凑到桌前对着众人说到:“据风里刀信上说,大部分幸存的江湖人士此时都已前往嵩山,咱们此去嵩山,一定要低调,切不可强出头。”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只听史寒霜低声说到:“你说这个王世充做什么孽,江湖人士一直与朝廷互不牵扯,此番禁武令一出,不是将一众江湖人士逼到他的对立面去了吗?此举有些得不偿失啊。”

只见宇文琇笑了笑说到:“霜儿你有所不知,王世充此人,风评颇差,我还记得徐公文远曾经评价他说‘王公,小人也,能杀故人。’可见此人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加之杨广在位时,洛阳一带江湖人士与日俱增,任谁在位都不得不防,只不过王世充此举过于激烈了。”

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只见茶博士端着茶水和糕点走了过来,见状楚墨风赶忙噤声,待茶博士走远之后,楚墨风对众人说到:“咱们赶紧进补些食物,然后修整一番,随后火速赶往嵩山,先看看形势再说。”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赶忙摸起糕点吃了起来,酒足饭饱之后,楚墨风等人起身翻身上马,向着茶博士所指的嵩山方向赶去。

嵩山少林寺的偏殿内,一众江湖人士齐聚一堂,此时殿内争吵声不断,只见一个身材瘦削手持长枪的年轻人站起身对着首座一个僧人说到:“昙宗大师,他王世充真是混蛋,我铁枪门平素低调行事,招他惹他了?一个禁武令就灭了我铁枪门上下,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此仇不报我张煌誓不为人。”

“张公子这么一说,我月亮门才是冤枉,我们只不过是行走江湖卖艺的,王行本非说我们月亮门也是习武之人,此番除了我和我师妹侥幸逃出来了,其余人尽数被杀。”张煌话音一落,下首一个年轻俊俏的女子站了起来,忿忿地说到。

随即张煌对面一个身着峨眉弟子服装的女子站了起来对着昙宗说到:“昙宗大师,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峨眉一直以来互相扶持,此番若不是我们峨眉分舵撤离的早,说不定也遭了王世充的毒手,此事我已经禀报给师祖青莲师太了,师祖来信说已通知小师叔前来了,估计不日即将抵达。”

昙宗闻言抬起头说到:“贫僧知道,你们小师叔前来,也意味着那群人也要来的,诸位稍安勿躁,一切待那群人来了之后咱们再从长计议。”

坐在前排的风里刀站起身来对着在场众人抱拳说到:“昙宗大师说的对,洛阳之事在下已传信给夜叉大人,估计这几日他们就能赶到了,届时等夜叉大人抵达,咱们再好好商议一下如何对付那个王世充。”

在场众人一听夜叉二字,纷纷闭口不言,毕竟这两个字在江湖上代表着公义和杀戮,众人心想只要这群杀神来了,说不定事情还能有所转机,随即纷纷起身告退,向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待屋内只剩下昙宗和风里刀的时候,昙宗缓缓地抬起头说到:“风大侠,他们真的会来吗?”

“昙宗大师请放心,在下和夜叉大人此刻都在为大唐效力,我想就算是为了日后大唐能够顺利攻下洛阳,夜叉大人也一定会来的,从今日起在下便在山下守着,一旦夜叉大人到来,在下保证将他请来。”风里刀点了点头,赶忙出言安慰昙宗,随即对着他一抱拳,转身向着山下走去......

有道是江湖人江湖事,且看江湖人齐聚嵩山商议生死大事,楚墨风挥斥方遒大闹东都洛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