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改朝换代 大唐王朝

来到天策军驻地之后,楚墨风将吩咐手下亲卫前去传唤赵信、钱明、孙岘和李健四人到营帐,自己则是端坐在大帐内,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帐帘一掀,一道光亮透了进来,就见赵信等人依次鱼贯而入,来到楚墨风面前双拳一抱齐声说到:“末将赵信(钱明、孙岘、李健)参见楚将军,不知将军将末将唤来所为何事?”

楚墨风点了点头,示意四人坐下,随后从怀里摸出一张纸递给赵信说到:“赵信你们四人都互相传阅一下吧,看完之后咱们一起议一议。”

赵信接过那张纸缓缓地展开仔细地浏览了一番,随后依次递给了钱明等人,待四人全部浏览一遍之后,楚墨风才抬起头缓缓地说到:“既然都看过了,那几位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四人见状相视一眼之后,只见赵信站起来对着楚墨风行了个军礼说到:“启禀楚将军,属下以为如若按照您这份计划上的内容进行整编训练,对于天策现在的战力确实能够有大幅度的提升。”

说到这赵信小心翼翼地看了楚墨风一眼,谁知被楚墨风瞥见之后说到:“赵信,有什么话就照实说,你觉得我像是那种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之人吗?”

赵信摇了摇头说到:“属下不敢,其实楚将军这份计划里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撑起这份计划的实施。”

赵信的话音刚落,孙岘站起来又说到:“楚将军,要知道我们弓箭手每日训练所耗费的箭支也不是个小数目,如若想培养出一名好的弓箭手,那所消耗的箭支说是数以万计都不为过,况且还有弩这个东西,短弩的箭支相比长弓还要贵一些的。”

“楚将军,主要是马这个东西,其他的都可以从军械所或者铁匠铺搞到,再不济市面上也能买到,可问题是这负重大耐力好适合长途奔袭的马匹却不好找啊。”一旁的钱明赶忙站了起来,将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明光铠的分配权一直在李将军手中控制着,还有就是给战马披甲,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李健没有站起来,只是坐在座位上眉头紧皱摸着下巴。

见麾下四营领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楚墨风微微一笑开口说到:“我现在想说的是,如果你们方才所说的问题我都给你们解决了呢?那么这一份计划是否有执行下去的可能?”

四人一听楚墨风如此一问,赶忙兴奋地说到:“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那么咱们天策经过这一次整编和训练之后,不仅战力能够提升上去,而且在众多大营之中绝对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啊。”

“好吧,既然你们有信心,那从即日起天策开始对外征召士兵,主要招募对象为江湖人士,除去现有的两百一十二人之外,我们只需要再招募一百八十八人即可,一旦人员满额立即停止招募工作。”楚墨风点了点头,对着手下的四名将领说到:“待人员满编之后,按照计划上面的内容进行训练,至于兵器军械之类的我去解决,你们只要认真训练即可。”

自家老大发话,赵信四人纷纷站起身对着楚墨风行了个军礼说到:“末将谨遵将军号令。”

而楚墨风则是摆了摆手示意四人坐下,随即缓缓地说到:“另外还有两件事需要你们知道,第一,我准备做一面属于天策独有的军旗,现在沿用的隋朝军旗咱们也不必要用了;第二,或许不出一个月,朝廷内会有些大动作,届时我希望不管哪里乱了,咱们天策不要乱,安心训练即可,你们四个人明白了吗?”

四人能够在军队中待了这么多年,各个都是人精,楚墨风的话才说完四人心中大概就能猜出些事情,纷纷点头说到:“将军请放心,属下等人一定约束好部下,不给您添麻烦。”

听到了赵信等人的保证,楚墨风点了点头站起身说到:“今日的事情暂且商议至此,你们各自带着麾下的人员开始训练吧,如果有什么事就去义宁坊找我。”说完转身离开了天策军的大帐。

而此刻丞相府内,李渊也收到了关于杨广遇弑的消息,随即第一时间将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唤来议事。

三人来到李渊的书房内,只见李渊面色深沉地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按奈不住性子的李建成率先开口问到:“不知父亲大人唤孩儿们前来所谓何事?”

李渊抬眼看了李建成一眼心想,这小子终究不如二郎稳重啊,甚至有些方面连楚小子都不如,若不是因为他是长子,老子才懒得管他。

想到这李渊将手中的一张信笺递给三人说到:“看完都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

李建成接过信笺缓缓地展开,李世民和李秀宁二人纷纷凑上来观望,只见信笺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长篇大论,只是简单的写着一句话:杨广遇弑,隋朝将亡!

看到信笺上这触目惊心的八个大字,李建成呆呆地站在原地一言不发,而李世民则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说到:“父亲大人,消息是否可靠?”

“江都方面和洛阳方面都有我安插的眼线,两边均在同一天给我传递的消息,而且收到消息之后,我差人向城内过往的行商打听过,这个月江都方向却是有许多大动作,所以......”李渊缓缓地点了点头,把自己最近收到的一些消息说了出来。

听了李渊的话,李世民思索了片刻说到:“父亲大人,今日之事为何没有唤楚小子前来,论局势分析和策略应对,孩儿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确实有独到之处。”

“一早我就差人去他府上了,凤儿说他一大早就去大营了。”李渊叹了口气心想,自己这三个儿子,老大有勇有谋,但是缺乏气度;老二呢天生是个领导的苗子,但是有时候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容易打不开思路;至于老四,算了还是不提他了。

“无妨,孩儿这就差人去再看看,估计一上午他也该回府了。”李世民点了点头,正准备唤人去找楚墨风,谁知管家李福的声音却在门外响起: “老爷,小姑爷到了,说是有事面见老爷。”

李渊闻言赶忙喊到:“咱家姑爷来了你还得先禀报我吗?赶紧让他进来。”门外的李福闻言应了一声,随即只听‘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楚墨风信步走了进来。

一见楚墨风到来,李渊赶忙对着李建成说到:“建成,将刚才那张信笺拿给墨风看一眼。”

李建成闻言赶忙将手中的信笺递给了楚墨风,虽然早就知道信笺上的内容,但是楚墨风依旧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缓缓地展开信笺看了一眼,随后又缓缓地将信笺合上递给了李建成。

见楚墨风以一副波澜不惊的状态,李渊心中暗自点了点头说到:“贤婿认为此时咱们应该做些什么?”

“启禀岳父大人,小婿以为此时咱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只是将消息奏明陛下,先看一看陛下的意思再说。”楚墨风望着李渊不卑不亢地说到:“届时再将此消息传出去,总会有些蠢蠢欲动的人跳出来的,到那时您只需要顺势而为即可。”

在场众人听完楚墨风的话心中不由地感叹到:好一手顺势而为,将消息告知隋恭帝杨侑,化被动为主动,届时再借势让杨侑自动放弃皇位,这小子真不简单。

李渊闻言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捋了捋胡须说到:“怪不得二郎说这种事还是叫你来分析分析才行,果然不愧是我的好女婿。”说完转头对着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说到:“你们两个好好跟着楚小子学学,真不知道这么多年的兵书谋略你二人都读到哪里去了?”

二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一旁的李秀宁自始至终一言不发,而心中却是翻起了滔天巨浪感慨万分:这小子真是个妖孽,年龄看着还不到双十年华,但是方才那一番话语却像是一个历经多年官场的人才会说出来的,真不知道父亲大人是从哪里找到这小子。

正在思索之际只听李渊说到:“那明日我就进宫向陛下奏明此事,一切由陛下定夺。”说完对着楚墨风一笑说到:“稍后别走了,在家里吃了饭再回府即可,府里我会差人跟凤儿她们说的。”

“也成,正好差人回府里给您带回两箱张掖醉,前段时间那边刚送来的,一直忙着整编天策居一事,也没来得及给您送来。”楚墨风笑了笑,不着痕迹地说出了关于整编的事情。

李渊领着楚墨风出了书房向饭厅走去,一边走一边疑惑地问到:“整编?快把你的想法说出来我听听,顺便帮你参谋一下。”说话间大小两只狐狸有说有笑的越走越远。

而身后的李建成则是一脸不屑地望着楚墨风的背影说到:“咱家这个小姑爷,可是快赶上这些当儿子的了。”

一旁的李世民和李秀宁没有搭理李建成,而是径直走出了书房,向着饭厅方向走去。

第二日李渊早早地进宫面见了隋恭帝,将杨广遇弑的消息上奏给杨侑,听闻杨广遇弑,杨侑呆坐在龙椅上半天没有反应,直到一旁的王德出言提醒,杨侑才慌忙回过神来。

此刻李渊站在台阶下望着杨侑大声说到:“陛下,既然先皇遇弑,那么您作为皇长孙才是正统,臣等誓死拥护陛下讨伐逆贼宇文化及。”

李渊的话音一落,在场的众人纷纷出列随着李渊高呼起来,此刻杨侑坐在龙椅上,望着下面一众表决心喊口号的大臣们,心想这些人也就是因为丞相的缘故,才出来跟着附和的,其实自己何尝不知,隋朝的概念,早就在人们的心中开始愈发模糊起来。

想到这杨侑伸出手示意众人收声,站起身来沉沉地说到:“太上皇龙驭宾天,朕心中深感悲痛,但出征一事事关重大,一切由大丞相全权处理。”说完转身离开了太极宫大殿,向着后殿走去。

在场众人听了杨侑的话,纷纷将目光投向李渊,李渊见状对着众人拱了拱手说到:“诸位,此事待本官回去筹划一番再拿出来与诸位商议,在此之前烦请诸位各司其职,不要自乱阵脚。”说完转身离开了大殿,乘坐马车向着金城坊走去。

回到府邸之后,李渊差人将楚墨风唤来,一老一少两个人屏退下人大门紧闭,在书房内一直待到了申初时分才走了出来。

第二日,杨广遇弑的消息在整个大兴城传播开来,很多曾经饱受过战火、饥荒、徭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鼓掌欢庆,奈何众人忘了此时依旧在隋朝的统治之下,这些传递消息和庆贺之人纷纷被京兆尹差人抓到了刑部大牢,不审问不用刑,一日三餐供着,但是只有一点,不能出去。

随着被抓之人越来越多,大兴城内的百姓呼声越来越高,京兆尹几次派人出面弹压均已无果告终,不知道从谁哪里传出的消息,说是陛下责令大丞相派兵前往江都,欲为杨广报仇,一时间军中流言四起,不少士兵纷纷找到自己的主官询问。

此刻坐阵天策大营的楚墨风,听着手下传回的消息,不屑地笑了笑,随着事态越演越烈,渐渐的朝中一些大臣也生起了抵触之心,更有甚者上书建议杨侑禅位。

得到消息的杨侑并没有像王德那般表现的如此愤怒,而是呆呆地望着那些奏折一言不发。

义宁二年五月十四日,这一日在日后的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很多人将这一天称之为大唐王朝的立国日。

五月十四日清晨,李渊等人全副武装早早地来到太极宫,等待杨侑上朝,今日李渊要做一件朝思暮想的大事,尽管此事已然谋划了许久,但是到了要实施的这一天,李渊心中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随着王德一声‘陛下驾到’,杨侑缓缓地走到龙椅前,一撩龙袍缓缓地坐下,只听王德又喊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李渊闻言转头示意了一个臣工,只见此人收到李渊的示意之后,走出队列大声说到:“启禀陛下,臣高权有事上奏。”

“高爱卿请讲。”杨侑一伸手,示意高权说话。

只见高权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到:“启禀陛下,臣风闻今日民间哀怨颇深,皆因太上皇龙驭宾天一事,为此京兆尹已将涉事人等羁押至刑部大牢,奈何人员过多,烦请陛下示意如何处理?”

“哦,人员过多?这是为何?”杨侑不明所以地问到。

“禀陛下,那些庆贺之人大多是经历过饥荒、徭役和战乱的百姓,听闻太上皇驾崩,心中喜悦之情滥于言表。”

“高权你大胆,陛下面前怎敢胡言乱语?”高权话音一落,只见一个年逾五旬的大臣站了出来,指着高权的鼻子大喝到。

一见是礼部的张大人,高权冷笑着说到:“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张大人啊,张大人此言诧异,在下只是将自己听到的如实奏明陛下,何来胡言乱语一说?”

“纵然如此你也不能乱用词语,实乃大不敬。”张大人呵斥完高权之后,对着杨侑一拱手说到:“陛下,老臣恳请陛下治此人大不敬之罪。”

杨侑正待说话,只见台下走出一个武将打扮的人,冷笑一声对着张大人说到:“张大人,这长城之下你们榆林冤魂的惨叫您是听不到了吗?当年因为修筑长城,多少人因为不堪劳役死在了长城边上,那时候您张大人是怎么说的?杨广是暴君,可现在呢?杨广死了,你反而悲痛上了。”

张大人指着此人说到:“这些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只见此人冷笑一声说到:“看来你果然说过,既然如此,你为何现在要做那两面三刀之人,下去陪你的炀帝,做你的忠臣去吧。”说完此人抽出腰间宝剑顺势刺入张大人的胸口。

朝堂众人还在迷茫之际,张大人已然被刺身亡,此时大殿上乱作一团,只见王德大喊一声:“来人啊,将此行凶之人就地格杀。”

接连喊了三遍不见有人进来,王德此时像是明白了什么,望着李渊说到:“丞相大人,今日之事不准备给陛下一个解释吗?”

只见李渊冷笑一声走出来对着杨侑拱手说到:“陛下,您让王公公别废那个工夫了,宫内所有禁军早已收到我那女婿的指令不会出动了。至于城内大营的士兵您也别指望了。”

“李渊,你真是......”杨侑听了李渊的话,伸手指着李渊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忿忿地说到:“说吧,你究竟想怎么样?”

只见李渊走上前几步冷冷地说到:“陛下,老臣今日别无他求,恳请陛下退位让贤。”

此话一出朝堂内众人纷纷大吃一惊,李渊见状不屑地说到:“你们也不用惊讶,这个朝廷早已经烂到根里了。”随即转头对着一名大臣说到:“户部,给咱们陛下报一报当下人口数量吧。让咱们陛下也听听杨广那厮究竟做了些什么好事。”

只见这位户部官员对着杨侑拱手说到:“启禀陛下,截止今年年初户籍统计,大隋境内仅剩两百余万户,而当初隋朝建立之初,共计六百九十余万户。”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大惊失色,平素众人只是各司其职,并没有去过多关心过人口锐减的问题,此时乍一听到户部的统计数据,纷纷猜测这锐减的人口究竟到哪里去了。

李渊见状对着这名官员拱了拱手,随即冷冷地说到:“不用猜了,连年征战、徭役,这些都是杨广造成的。”见众人依旧持着一副怀疑的态度,李渊用一个个事实击垮了众人心中最后那道防线。

待李渊叙述完之后,一众大臣望向杨侑的眼神已然没有之前那般炙热,更有甚者投以冷漠的目光。

只听李渊说到:“陛下,老臣请您退位让贤,也是为了保您性命,您以为王世充、宇文化及等人拥立杨侗和杨浩就是真心实意的吗?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待二人掌握实权之后,恐怕两位殿下性命不保。所以说老臣恳请陛下退位!”

王德见状正要开口呵斥李渊,谁知杨侑伸出手制止王德,站起身冷冷地望着李渊说到:“此事容朕考虑一番再做答复。”

李渊见状对着杨侑说到:“陛下,老臣只给您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过后......”李渊的话还没有说完,杨侑早已转身离开了太极宫。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渊见杨侑迟迟没有出来,正准备进入后殿,谁知王德手持一卷诏书走了出来,对着众人喊到:“陛下同意退位,让贤于大丞相李渊。”

接过王德手中的诏书,李渊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到了龙椅前,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坐了下去,大声说到:“从即日起,改隋为唐,年号武德,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册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其余人等均有封赏,另尊杨侑为酅国公,定居长安,一应用度均有朝廷负担。”

众人闻言纷纷下跪,大声说到:“谨遵陛下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坐阵大营的楚墨风得知宫内的消息,从大营伙房里取出一坛酒,先是斟满三个大碗,对着东方缓缓地倒在地上,随即又斟满三碗依次喝掉,做完这一切之后,楚墨风安排好大营内的事宜,骑着马向着自家府邸走去。

隋朝覆灭了,唐朝建立了,李渊上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责令裴寂、刘文静等修订律法。

此时义宁坊平西将军府内,楚墨风正在忿忿地打磨着手中的飞镖,一旁的李世民不住地劝阻到:“我说楚大将军,知道你不忿四月那件事,但是当时谁也没想到那小子跑的那么快,你放心待有朝一日本王定将此人抓来给你。”

“秦王殿下好大口气,此番若不是你的人拖了速度,老子早就抓到他了,若不是霜儿领着人正在陇右给薛仁杲找麻烦,我早就带人去洛阳宰了他了,这个混蛋,千万别再让我遇到。”楚墨风没好气地瞥了李世民一眼,思绪瞬间飞到了李渊称帝前的那个四月......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唐王朝顺势建立,一切均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且看李唐王朝修改律法,天下局势变幻莫测,这才引出李密降隋大败化及,高举进攻世民再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