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攻克霍邑 连克三郡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麾下大军继续向着宋老生的后方冲杀过去,此时宋老生已与李建成、柴绍所部胶粘在一起,李世民所部一加入战局,宋老生瞬间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此时李世民手持步槊一边冲杀,一边大声喊到:“宋老生已被生擒,霍邑守军速速投降。”

身旁的将士们闻言也随着齐声大喝到,一时间霍邑守军来不及辨别消息真假,只能缓缓地将东城门闭合。

正在阵中冲杀的宋老生手持长剑劈砍掉面前的一个士兵,气急败坏地大呼到:“本将在此,为何要关门?”接连大呼三声,奈何战场上惨烈的厮杀声将他的声音瞬间淹没。

无奈之下宋老生带领剩余人马向着南城门方向跑去,此时在阵中随军冲杀的楚墨风,才荡开一柄刺来的长枪,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将领打扮模样的人领着一队人马向着南城门方向逃窜。

楚墨风见状不由心急如焚,就在一愣神的功夫,一柄长枪从一个刁钻的角度刺了过来,在楚墨风的肋下刮起一道血痕,楚墨风一吃痛,双脚使劲一踩马镫,整个人跳了起来,举起手中的焚天对着面前之人使劲劈了下去。

只听一声骨骼碎裂的声音传来,面前之人硬生生被楚墨风隔着头盔敲碎了头骨盖,鲜血顺着头顶流了下来,见自己一击得手,楚墨风伸手扯下衣服上的一截布条,将肋下的伤口简单一扎,整个人落在马上,双腿一夹马腹,胯下踏风一吃痛,带着楚墨风向着前方奔去。

宋老生此刻正忙于逃窜,并不知道身后杀神将至,身后的士兵见到后方一骑独自前来,不免生出想要将此人斩杀当场的念头。

只听一个统领模样的人大声喊到:“众人随我返身迎敌,保护大人撤退。”麾下将士听到命令纷纷迅速转身,向着楚墨风的方向冲来。

人群中冲杀正酣的李世民见楚墨风独自一人去追赶宋老生,唯恐他有什么闪失,心急如焚地喊到:“弓箭手,楚少侠正前方五十步,抛射。”

听到命令的黑甲弓箭手整齐的在马上一拧身,向着楚墨风正前方五十步的距离举起长弓搭箭射去,见到弓箭手完成了一轮抛射,李世民当下喊到:“刘弘基,率队支援楚少侠。”

一旁的刘弘基听到李世民的喊声,大叫一声:“得令,众将士随我冲杀。”说完带领着麾下的士兵向着楚墨风的方向奔去。

此时正在冲阵的楚墨风透过面具望着前方不远处的隋军士兵,心中不禁一阵冷笑,紧了紧手中绑扎焚天的布条,一勒缰绳正要继续前冲,突然之间面前的隋军士兵突然像是被收割的麦子一样纷纷倒地。

仔细一看不知天空中哪里飞来一阵箭雨,瞬间化解了对方的攻势,楚墨风转过身去向后一看,只见刘弘基率领着一种兵士向着自己的方向冲来,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少了前方的阻碍,楚墨风大喝一声向着宋老生的方向奔去,同时空闲的左手向着身后的镖囊摸去。

此时刘弘基已然追上了楚墨风,二人并驾齐驱的向着前方跑去,只听刘弘基大声喊到:“楚少侠,前方之人可是霍邑守将宋老生。”

楚墨风点了点头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说到:“刘将军,楚某送你一场富贵,有没有缘分得到全看你的造化了。”说完扣住三支飞镖,对着宋老生背后使劲一甩。

只见三支飞镖像是三道金光直直地奔着宋老生的后背窜去,而此时一味逃窜的宋老生并未察觉到来自身后的危险,一边策马飞奔一边想到,老子此番从南门进城,随后唯有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到来。

正在思索间,宋老生突然感觉背后一紧,似乎有什么东西插在了自己的后背上,随即一阵无法言喻的疼痛感从后背传来,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带着战马跌入了一旁的壕沟内。

与楚墨风并行的刘弘基见他一击得手,心中明了这是人家白送给自己的富贵,随即对着楚墨风大喊到:“楚少侠的恩情刘某暂且记下,待日后刘某一定肝脑涂地报答楚少侠的恩情。”说完催动胯下战马,向着宋老生栽落的方向奔去。

此时宋老生强忍着背后的伤痛从壕沟里站了起来,正待打量一番之际,突然从头顶上方飞来一骑,向着自己所站立的方向坠了下来,宋老生见状心中大惊,仓促之间举起手中长刀正欲抵挡,只见此人手中高举宝刀,像是一道匹链一般对着宋老生斩了下来。

只听‘咔啦’一声,宋老生望着手中断裂的长刀,心中顿时涌起一丝绝望的念头,随即感觉自己的身子向着两边倒去。

原来刘弘基策马跃下壕沟,见宋老生正欲抵挡,只得举起手中宝刀,用尽全身力气劈了下去,战马下落之势携带刘弘基全力劈砍之势瞬间击打在宋老生仓促抵挡的长剑之上,竟然将宋老生连人带剑劈成两段。

全力一击之后刘弘基不免有些脱力,奈何想到场上胶着的战事,强忍着身体的疲惫爬上壕沟大喝到:“宋老生已伏法,霍邑守军速速投降。”

场中正在奋力厮杀的隋军士兵听到刘弘基的声音,心中大吃一惊,有些人无奈地丢下了手中的兵器,蹲在了地上做出投降之状;还有些不甘心束手就擒的,依旧手持兵刃与场中的李渊大军奋力厮杀。

随着最后一名负隅顽抗的隋军士兵倒在地上,整个战场上已然不见隋军士兵的身影,李渊麾下将士见状,纷纷将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大声呼喊到:“完胜,完胜,完胜。”

城头上剩余的守军见守将宋老生已然身死,且城下出战将士或死或降,心中不免大吃一惊,赶忙检查四门是否关牢,随即龟缩在城内不敢出城应战。

一旁观战的李渊见状,哈哈大笑起来,随即下令鸣金收兵,大军打扫完战场之后,志得意满地回到了大营之内,只见李渊站在帅帐前,面带笑容地望着德胜回营的众人。

待众人行至面前,李渊对着众将士一拱手说到:“众将士此番征战得胜而归,本官甚是欣慰,经此一役霍邑县城内的防守力量荡然无存,此刻,诸位速速回营吃饭,稍事休息之后一鼓作气攻下霍邑,届时人人都有封赏。”

众将士闻言纷纷齐声高呼:“谨遵大帅号令。”说完各自回营埋锅造饭,一旁的李世民翻身下马对着李渊说到:“启禀大帅,宋老生已然丧命于刘弘基将军的刀下,奈何人已被劈成两半,首级无法取回。”

“无妨,此番对阵鸿基功劳甚伟,待攻下霍邑之后,本官定然论功行赏。你等暂且退下吧。”听闻宋老生已死,李渊心中颇为高兴,对着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他先行退下。

就在李渊大肆表彰的时候,楚墨风早先一步回到了自己的帐篷,花灵儿一见楚墨风回来,赶忙迎了上来焦急地说到:“回来了,没有受伤吧。”

望着花灵儿焦急的眼神,楚墨风缓缓地摇了摇头,径直走到座位上坐下,一旁的花灵儿倒了一杯水递给正要递给楚墨风,突然发现他肋下裹着的布条,只见原本洁白的布条已然被鲜血染成红色,时不时还有鲜血渗出。

看到楚墨风的伤口,花灵儿一个失神,手中的茶杯跌落在地,指着楚墨风肋下的伤口,眼圈一红哭了出来:“你个傻子不是说没有受伤吗?这是什么啊?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说完转身跑出帐外,大声地喊了起来:“大夫,大夫,赶紧过来,这里有人受伤了。”

一顿喊叫没有把大夫喊来,却把隔壁帐篷的李世民引了过来,望着花灵儿心急如焚的模样,李世民一把拉住她问到:“灵儿姑娘为何如此慌张,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一见是李世民,花灵儿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一边哭一边拉着李世民的手说到:“二公子,你快去看看楚大哥吧,他受了好重的伤。”

听闻楚墨风受伤,李世民心中一咯噔,甩开花灵儿的手冲进了帐篷,只见楚墨风坐在座位上,正掏出一粒药丸往嘴里放去。

见到李世民冲了进来,楚墨风吞下药丸笑了笑说到:“怎么把你小子招来了?”

“听灵儿说你受伤了,快让我看看你伤在哪里了?”见到楚墨风依旧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李世民快步走上前,焦急地在楚墨风身上查探起来。

一眼望见楚墨风肋下那道伤口,李世民不禁心中一紧,赶忙扶住楚墨风的肩膀说到:“兄弟,你受了伤为什么不说?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你让哥哥我如何跟你的娘子们交代?如何对父亲大人交代?”

“好了啦,只不过被一个小兵咬了一下,你看伤口的血这不是止住了吗,放心,我心里有数的。”见到李世民一脸焦急的模样,楚墨风不禁心中一暖,赶忙开口安慰到。

此时花灵儿走了进来,全然不顾李世民还在一旁,整个人扑到楚墨风怀里大哭到:“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还怎么活啊?”

望着怀中哭的梨花带雨的可人,楚墨风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到:“不要哭了,你看我这不是没有事了吗?”

听着自己的情郎开口安慰自己,花灵儿更是哭的泪如雨下,楚墨风见状笑着说到:“快起来呀,压住我的伤口了,又流血了。”

听到楚墨风的喊叫声,花灵儿赶忙跳了起来,仔细地检查起楚墨风的伤口,发现并没有流血,不由地抹了一把眼泪说到:“楚大哥你又吓唬灵儿。”

此时李世民突然开口说到:“那稍后的攻城我看你就别去了,好好休养一番,父亲大人那边我来说。”

楚墨风站起身来摆了摆手说到:“无妨,区区小伤不足为虑,而且城墙易守难攻,我必须跟你一同前往。”

李世民闻言正待出言制止,谁知一旁的花灵儿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楚墨风说到:“人家不许你去,你就听二公子的好不好?”

楚墨风扳过花灵儿娇嫩的肩膀,一脸正色地说到:“灵儿你听话,此番攻打霍邑已然斩杀了宋老生,就差最后一击了,不能功亏一篑啊。”

花灵儿闻言正待出言反驳,只见楚墨风附在花灵儿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花灵儿的双颊顿时红霞飞起,用手捶了下楚墨风的胸口说到:“哎呀楚大哥你坏死了,怎么能拿这种事情来打趣人家。”

楚墨风笑了笑说到:“你乖乖的在这里等着,我和二公子很快就会回来的。”

见到自己的爱郎心意已决,花灵儿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突然之间帐外响起了集结的号声,楚墨风和李世民二人对视了一眼,匆忙走出了帐外。

望着整装待发士气抖擞的一众将士,李世民和楚墨风赶忙翻身上马,只听李渊大声喊到:“众将士,攻破霍邑在此一战,本官预祝各位马到功成,出发。”

大军缓缓地向着霍邑城进发,霍邑方面已然收到了李渊大军再度攻城的消息,此时城内人心惶惶,大街上除了来来往往的士兵,不见一个百姓的身影。

随着战鼓响起,李渊所部迅速展开了攻势,城内守军无奈只好摆出一副防守的姿态,由于城内大部分士兵在之前一战或死或降,此时城内四门连弓箭手都无法凑齐。

加之城内士兵战意大减,只见城墙上飞落的箭矢都显得那么软弱无力,李世民见状大喝一声:“云梯、撑杆上,务必迅速占领城墙,弓箭手掩护,攻城车随步兵速攻城门。”

话音一落只见大军中迅速跑出几队人马,有的提着长长的云梯,还有的抱着一根长长的撑杆,向着城墙不顾性命的跑去。

城墙上的守军见状不由地大喝到:“弓箭手速速射击下方云梯和撑杆,不要让他们靠近城墙。”随着一声令下,城墙上为数不多的弓箭手纷纷露出头去,向着城下奋力奔跑的士兵射出一支支利箭。

不断的有人中箭倒在地上,身后的人随即接过战友的云梯或者撑杆,继续向前冲去,没有人去在意别人的死活,因为这是战场,每个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冲过去,攻上去,赢下来。

李世民见攻城队伍受阻,赶忙大喊到:“弓箭队,速速还击,保证攻城队伍前进。”收到命令的弓箭队在统领的指挥下,迅速与城墙上的弓箭手对射起来。

此时楚墨风面无表情地望着前往的城墙,低声对李世民说到:“你这么冲到时候能上到城墙上的剩不下几个人。找人掩护我。”说完对着身后喊到:“来一组撑杆队随我冲锋。”

只见楚墨风从身旁的士兵腰间抽出两柄长刀,催动胯下战马向着城墙方向冲去,一旁的李世民见状大喝一声:“弓箭队掩护,再来一组撑杆队随我冲锋。”说完将手中的步槊使劲向地下一掷,抽出两把长刀冲了出去。

身后的军头段志玄见状赶忙随着李世民一同向前冲去,而一旁的柴绍见状赶忙大喝到:“赶紧掩护,掩护。”

弓箭队一见自家老大冲了出去,不顾手臂的酸痛,将箭囊的弓箭一支支射向城头,随着这一波密集的射击,城头上的弓箭手纷纷中箭倒地,此时李世民和楚墨风已然冲到城墙下,身后的撑杆队也随之而来。

二人见状各自握住一根撑杆的前端,整个人对着城墙使劲一蹬,身后的撑杆队用尽全身力气将二人顶到了城墙之上。城头的守军见有人攻了上来,赶忙向着这个方向冲来。

只见楚墨风借着撑杆的势头来到城墙上,使劲一跃松开了撑杆,整个人如同一只苍鹰飞扑而下,在空中将背后的双刀抽出,待落地的一瞬间如同两把铰刀对着前方使劲一剪,只见迎面而来的两名守军双腿应声而断倒在地上,随即惨烈的哀嚎起来。

李世民此时也窜到了城头上,与楚墨风背靠背站好,抽出双刀警惕地望着面前的守军,众人见到战友的惨状,纷纷不敢上前。

见此情景二人大喝一声,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杀了过去,一时间刀光闪动鲜血纷飞,城下的李渊所部一见二人攻上城墙,赶忙加紧脚步搭设云梯,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冲到城墙上,城墙上的隋朝士兵渐渐露出了颓败之势。

正在此时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从城门处传来,随即听到有人高呼:“城门破了。”

城头上的李世民听到有人呼喊,手中双刀使劲一挥,将面前的敌人击退,随即从怀中摸出一支响镖向着天空一甩,随即握紧双刀向着前方再度杀去。

城下的黑甲骑兵听到天空中传来的响镖声,赶忙催动战马向着城门方向冲去,正在城门处进攻的攻城车队听到身后的马蹄声,赶忙将攻城车推开,迅速将城门打开,只觉得一阵呼啸声从耳边划过,黑甲骑兵已然冲进城中。

城门已破城内的守军再无恋战之意,纷纷将手中兵器丢在地上,然而黑甲骑兵连看都不看一眼,向着城内主要的几处设施冲去。

大后方的李渊听闻霍邑城已然攻破,接连大笑三声,随即命令剩余人马向着霍邑城进发。

历时一天终于将霍邑县城拿下,李渊迅速随大军进了霍邑城,此时战事已然接近尾声,除了少数负隅顽抗的之外,其余守军尽数投降。

李渊看着眼前的降军,大度地免除了他们的死罪,全部打散安插到现有的编制之内,经此一役李渊本部人马不禁没有损失多少,反而还略有增加。

来到霍邑城内,李渊望着被摧毁的城门和伤痕累累的城墙,心中不免有些不忍,此时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联袂而至,望着血染征袍的二人,李渊的目光不禁落在了二人手中的长刀上,只见刀刃一侧满是缺口,而二人握刀的双手一直在颤抖。

见此情景李渊赶忙上前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说到:“好小子们,这一仗打的漂亮。”

谁知李世民突然开口说到:“父亲大人,孩儿认为此刻应该稍作休整,携大胜之势迅速攻打绛郡和临汾,届时咱们到达关中之后,与河东守将屈突通隔河而望,那时候再休整也不迟。”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渊转头望着楚墨风说到:“墨风你觉得呢?”

“李老二说的有道理,恳请您给我们二人增派一队人马,前去拿下绛郡和临汾。”楚墨风点了点头,将手中早已破烂不堪的双刀丢在地上。

李渊闻言唤过一名传令兵说到:“命令殷开山、柴绍、刘弘基和史大奈带领麾下兵马随李世民二人进攻绛郡,速速启程不得有误。”

传令兵应了一声转身向着大军所在跑去,不一会儿四支队伍纷纷来到李渊面前,只见李世民大喊到:“黑甲骑兵何在。”

话音一落就看见先前冲城的黑甲骑兵整齐地向着李世民所在的方向跑来。

待士兵集结完毕,李世民大声说到:“诸位,方才我向大帅提议,欲携大胜之势前往绛郡、临汾叩关,各位是否愿意一同前往。”

听闻有仗打四路人马无不欣喜若狂,有仗打意味着有军功,对于靠着军功吃饷晋升的众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见众人没有反驳,李世民转身对着李渊说到:“大帅不日即可入驻临汾,敬请大帅在此静候佳音。”说完与楚墨风翻身上马领着四路人马向着临汾、绛郡方向走去。

来到绛郡城下,通守陈叔达早已收到霍邑城破的消息,望着城下杀气腾腾的李渊所部,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怯意。

而此时李世民等人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在楚墨风和几名亲兵的陪同下来到绛郡城下,对着城墙上大喊到:“绛郡守军听好了,此时大军尚未吃饭,本官已经吩咐火头军暂时不要做饭,待大军攻入绛郡之后再进补食物,所以,本官给你们一炷香的考虑时间,是否开城投降自己决定。”说完也不管城墙上是否有人答话,转身离开此地。

听到李世民的喊话,陈叔达更加不想与之对敌,随即招来城内一众官员商议对策。

李世民望着面前即将燃尽的香,冷冷地说到:“诸位,看来有人是想给诸位双手奉上军功了,传我命令大军开始攻城。”话音刚落只见绛郡大门缓缓地打开,通守陈叔达率领大小一众官员走了出来。

李世民见状高兴地大笑起来,随即命令史大奈带领麾下人马进城接收城池,自己则带着剩余人马向着临汾方向奔袭而去。

或许是上天都在眷顾李世民,临汾一战李世民所部并未受到过多的抵抗,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临汾,随即李世民吩咐三部人马在临汾修整,并差人将消息报之李渊。

得到消息的李渊仰天大笑,随即安排部分人马继续留在城中,自己则是带领主力前往临汾与李世民汇合。

此时驻守河东的屈突通已然收到李世民连克三郡的消息,心中不由大骇,赶忙命令城内关闭四门,严防死守之余派出探马查探消息。

此刻横亘在临汾和河东之间的唯有龙门一地,李渊随即命令大军摆出一副进攻姿态直逼龙门,期间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武装孙华和冯翊太守萧造接连率部投降李渊。

与此同时司马刘文静引突厥大将康鞘利所率兵500、马匹2000赶至,使李渊实力大增。李渊遂遣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等率步骑6000自梁山(今陕西韩城境)渡河,营于黄河西岸,以待大军。

至此河东之战迫在眉睫,而随着李渊大军频频调动,河东守将屈突通紧皱的眉头始终没有舒缓......

有道是兵强马壮人员充足,携胜之势一往无前,且看李世民声东击西欲攻大兴,刘文静一夫当关镇守潼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