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安天 > 第二十四章 狗运好

安天 第二十四章 狗运好

作者:天子渡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四章

说话间,一个士兵掏出了一张贴满了京北城的缉捕文书,递到了那位持戟郎手中。

林安颜此刻不禁有些直冒冷汗。

他认识眼前这位持戟郎,此人名叫韩元才,算是镇南王的亲传弟子。

按理说当初跟着镇南王姜奉阳的将领,最差的也能封个一方太守。

身为镇南王的亲传弟子,韩元才早年被封为了卫事大臣,掌管二十万京都禁军。

然而因为为人太过正直,他在位时,不知道有多少官宦子弟被其以各种各样的罪名抓捕。

但这些都还不至于让他沦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真正让他被罢免的原因是当初那场赤水大战。

当时的韩元才负责所有从京北城运往前线的粮草辎重,为了保证镇南王在前线的粮草无忧,他甚至不惜打开了赈灾粮的仓门。

眼看着赈灾粮仓被一天天的搬空,京北城的文官们都急了,其中不少被韩元才害的老来丧子的文官联合起来,准备弹劾此事。

但文人做事,总是要文雅许多的。

他们甚至,韩元才作为姜奉阳的亲传弟子,在大战之时绝对是被皇帝保护的。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当朝太子太傅为首的三十六人,联合弹劾当时还是镇南大将军的姜奉阳好大喜功,不顾国情连年征战,害得大梁民不聊生。

只要弹劾成功,赤水之战就会没有战果,到时候就算姜奉阳不倒,谁还护得住这个敢大开赈灾粮仓大门的卫事大臣呢?

然而让这三十六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上奏弹劾姜奉阳的第二天,太极殿外竟然立起了一口棺材。

韩元才抬棺死谏。

作为姜奉阳的亲传弟子,韩元才在皇帝冷漠的注视下,分析出了赤水之战的六胜六败十二种结果,最后得出结论,赤水大战可以输,不能撤。

没人知道六胜六败论皇帝是否真的全听进去了。

世人只知道,赤水之战后,甚至就连当初弹劾姜奉阳的三十六人都因“心系战事,为国分忧”晋升了一级。

只有韩元才被贬为了持戟中郎将。

面对着这样一个敢拿生命威胁皇上的人,林安颜此刻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眼见韩元才拿着那张缉捕文书,围着齐黎云一圈圈的踱步,每一脚似乎都踩在了林安颜的心跳上。

此时的齐黎云正看似无所谓的四处张望,仿佛一切都和她无关。

实际上,她是在观察着神武门城楼的每个角落。

虽然靠着铁齐门的独门心法,没了内力的齐黎云依旧可以在十里地内御风前行,但她肯定不能独自逃跑。

她在找,找到一个破绽,能让她再被逮捕的瞬间带上林安颜一起离开京北城。

但是找了半天,齐黎云有些无奈的皱了皱眉。

她虽然不认识韩元才,但她能看得出来,神武门上的排兵布阵一定是高人所为。

仅仅三十名持戟郎,竟然将整个神武门从上到下由里到外防卫的死死的。

正在齐黎云不甘心的仔细查看守卫布置时,韩元才一把抓住了她的缰绳,语气平和却又严肃的说道:

“林公子,对不起了,你带的这位女子和朝廷正在抓捕的命犯有几分相似之处,小人得带回去审问。”

说着,不等林安颜阻止,守在神武门门口的十位持戟郎瞬间围住了齐黎云。

就在林安颜和齐黎云有些慌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之时,只见城内一匹白马奔来。

“韩元才,镇南王有令,立刻带人返回太极殿,守卫皇上。”

韩元才看着白马背上高高在上的少年,皱了皱眉头,也不行礼,而是直接干脆的问道:

“世子殿下说镇南王有令,可有手谕?”

自幼和这个父王亲传弟子不和的姜子符冷冷的看着韩元才。

“太极殿有人行刺,事出紧急,未曾有手谕,你回去跟我见到父王自然一切清楚。”

韩元才看了看姜子符,又回头看了看林安颜。

他很清楚这两个京北城的纨绔子弟之间那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他也很清楚,借姜子符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以行刺为借口支走持戟郎。

韩元才只是不清楚,京北城平安了二十年,为什么正正好好在这个时间点上有人行刺。

但事关皇上性命,韩元才也不敢太多耽搁,只好安排了两个持戟郎守在原地,看好林安颜齐黎云二人等他回来。

谁知他刚要走就被姜子符拦下了。

“你听不懂我的话吗?镇南王有令,所有持戟郎回宫护卫,是所有。”

“回禀世子殿下,这女子与近日朝廷追捕的命犯有几分神似,下官觉得有必要抓回去审问。”

“所有持戟郎,回宫护卫。”

听着姜子符故意将“所有”二字的咬出,韩元才死死的盯着眼前这个世子殿下,不甘心的咬着后槽牙。

“韩元才,遵命!”

待到韩元才带着持戟郎离开后,姜奉阳抱拳目送林安颜和齐黎云离开了京北城。

其实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两人,不过也许是老天爷的安排,他发现这两人被持戟郎缠住之后,干脆借着守卫皇宫一事,为二人解了围。

行刺是真,所有是假。

不过,一想到如此一来,早上对嫂夫人无礼一事恐怕林安颜也不会再介意了,姜子符就不由得笑了出来。

.................................................................

“唉,神武门都是我家修的,谁能拦得住我啊。”

刚刚经历了一番危机的齐黎云,此刻安稳下来了,模仿着林安颜的口气嘲笑于他。

听到这话,林安颜并未在意,而是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怎么了林大公子,被吓怕了还没缓过来呢?”

“不是,我在想京北城平静了二十年,为什么单单这时候有人行刺。”

齐黎云自然听得懂林安颜话中的意思。

“你是说,有人故意安排了这场刺杀,为咱俩解围?谁会这么大胆啊,莫不是林老爷子?”

“不可能。”林安颜坚定的摇了摇头道,“我林府的人绝对没有那个本事能刺杀皇帝。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性。”

“咱俩狗运好,这种二十年难得一遇的事让咱俩撞见了。”

齐黎云不屑的撇了撇嘴,不再理会林安颜的一副嬉皮笑脸。

“齐女侠,咱们这一路怎么走啊?”

“先回我家。这一路艰难险阻,咱们得去搬点援手。”

说完,齐黎云驾马飞奔,瞬间跑到了林安颜前面。

“这是要和小爷比马术啊。”

自幼对马术极度自信的林安颜微微一笑,“驾”的一声赶了上去。

接下去的几天,两个人就这样你追我赶的赶路。

因为齐黎云身份的特殊,两人一路上都尽可能的避开人多的地方。

饿了就吃些水煮的干饼腊肉,困了就随意找棵树靠一靠,轮流值夜。

齐黎云原本以为林安颜这个纨绔子弟用不了两天就会哭着喊着要回家,但万万没想到林安颜每日都精神饱满,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这几日里,林安颜也得以借机问了许多之前一直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

比如明明应该被灭门了的铁齐门为何还有残党。

齐黎云有些费力的嚼着干饼,望着篝火旁的林安颜。

“我的几个师兄师姐,原本都是铁齐门的人,他们当时还很小,你们大梁的军队打来时,铁齐门门主令他们留守后方保护百姓。”

“我就是被他们救出来的,当时我还是个在襁褓中的婴儿,我的父母估计是死在了那场大战中了。”

“师兄师姐们带着我,和残余的百十个来个北齐百姓,一同躲在城外小村的一个地窖中。”

“本来等待我们的命运应该是被大梁士兵发现,被逮捕,被屠杀。”

“但是军师出现了,是他救了我们,并且将我们带到了现在居住的村子里活了下来。”

这是林安颜第一次听齐黎云提到除了师兄师姐以外的人,他有种感觉,这个所谓的“军师”一定来头不小,应该就是整个北齐残党的领头人了。

而齐黎云的话更加印证了他的想法。

“军师其实是当时铁齐门门主的弟弟,当初大战之时,他恰好不在北齐,算是躲过了一劫。”

“救出我们后,他和师兄师姐们重建了铁齐门,我算是他的第一个弟子。”

“不过因为残余的百姓就那么几个,多数还是老弱病残,所以至今军师也没收第二个弟子。”

而后,林安颜又趁机问了齐黎云许多关于北齐过往的事。

但齐黎云从有记忆起,就是跟着军师还有其余北齐残党四处漂泊,最终定居,关于北齐,她所了解的并不比林安颜多多少。

反倒是齐黎云问了林安颜很多的问题。

比如京北城的女子都喜欢化什么妆容,穿什么服饰,平日里最喜欢吃哪里的点心;

比如像林府这般的豪门过年都吃些什么,有什么讲究之类的。

反正齐黎云三句话不离吃的,问的林安颜着实有些汗颜。

不过他可以感受得到,齐黎云生活的环境虽然算不上艰苦,但也是每日都要精打细算着过日子的。

其实林安颜还是很好奇的,这群北齐残党少说也有百来号人,到底靠什么吃饭喝水的。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齐黎云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军师时不时的就会离开村子,每次回来都会有所收获。

林安颜脑海里不由得脑补出一个封山拦路的土匪,手里拿着一把大砍刀,嘴里喊着劫富济贫。

不过济的是他自己这个贫穷人罢了。

想到这,林安颜突然问道:“还有个问题请齐女侠如实回答。”

齐黎云不屑的瞥了林安颜一眼,一副看穿一切的表情。

“你想问我为什么铁齐门要偷你家的镇宅石是吧。”

齐黎云本以为猜中了林安颜的心思,谁知道林安颜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

“除了我爹谁还在乎那块破石头啊。我想问的是,你们铁齐门的那些师姐里,有没有漂亮的。”

齐黎云平静的望着林安颜,却见到了一张她从未见过的,无比认真的脸。

“呵呵,林安颜。你找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