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安天 > 第十一章 立秋

安天 第十一章 立秋

作者:天子渡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

作为京北城最大的青楼,寒月楼对待自家姑娘可是有千般的好。

不说管吃管喝,单说胭脂水粉,寒月楼买的都是京北城里一等一的。

像恩怡这种能住在三楼的头牌,那更是一年四季珠宝衣裳不断。

虽说花老鸨是个青楼女子出身,但是她比谁都会做生意。

之前黄继提过的天下四大榜,只有红颜榜背后没有“公家”身影,然而却被花老鸨一手操纵的,能和公榜齐名。

对待自家人,她深知只靠压榨,无法长存,不能只进不出,更要讲仁义,赏罚分明,绝不贪图自己人该得的。

就这一点,她能比得过这天底下绝大多数的商人。

但青楼女子身份低微,恩怡这种害羞内敛的,更加自惭。

寒月楼的衣食无忧,也让她能安心的待在那金丝鸟笼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她已经忘了自己多久没在这京北城里逛过了,只记得上次出来,陪着的也是他。

今日的京北城,似乎格外的热闹。

无数的百姓似乎都在往城北赶去。

心中满是疑惑的恩怡,轻轻的扯了扯林安颜的衣袖,然后又指了指那片人海。

林安颜自然懂得恩怡的意思,于是便解释道:

“今日是立秋,青云山的道长们,会下山来为百姓解签祈福。我今日带你出来,也有个求签之意,待下午人少些了,咱们再去吧。”

大梁是古往今来,第一个提出信仰自由的王朝。

虽然朝廷主推的还是儒家思想,但却不像过往朝代那般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反,朝廷鼓励大家都去寻找自己的信仰。

管你是信奉佛法还是道法,只要是名门正派,引人向善的,朝廷都放任自由。

而二十年的太平时光,更是让各种学术、门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时间百家争鸣,盛世光景。

作为道教四大圣地之一的青云山,距离大梁国都京北城不过百里,道教自然成了京北城人民最信奉的教派。

其实作为青云山最大的香客之一,林家长子想求个签,何必在这人挤人的时候呢?

要知道平日里上山,出来接待的起码都是掌门师弟李默道长那个级别的。

就连青云山掌门重阳子也曾亲自下山十里接待过林未革。

然而林安颜即将远行,让他此刻去青云山肯定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从那次和林未革月夜交心之后,林安颜的心里就总感觉有些不舒服,此刻求签,只愿求个平平安安。

但是林安颜低估了百姓们的热情,下午的城北老子庙,依然人满为患。

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海,林安颜有些恼怒。

“这些人,平日里不见他们吃斋诵经,如今倒热情万分,真以为一群道士就能免去他们的恶行吗?”

自觉自己“不干净的”恩怡,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仰,但对于和尚道士这类的圣人总是尊敬万分。

听到林安颜口出不逊之言,恩怡赶忙拍打了他几下。

“百姓们有向善向道之心,是好事。他们能有什么恶行,难不成还能恶的过你这林阎王?”

虽说恩怡所言不无道理,但林安颜还是十分不悦。

只见他双手一背,好似一个老者般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你当真以为老百姓们是来问道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来看热闹的。”

没明白林安颜意思的恩怡一脸疑惑的望着他,只听林安颜解释道:

“我刚刚从那边的商贩处打听到,这次青云山的道士下山,来的可是大阵仗。”

“不光有掌门师弟李默,还有三位青云山掌门人重阳子的亲传弟子。”

“要知道重阳子曾经说过,一生只收四位弟子,如今四人之中来了三个,可以说是百年难得一见了。”

说着,林安颜突然凑到恩怡耳边,故作神秘的说道:

“今天还有个最最最引人注意的大人物,你才是谁?”

看到林安颜一副故弄玄虚的样子,恩怡有些不满。

“反正不是你。”

“哈哈哈哈,当然不是我。是李默道长的大徒弟,也是唯一一个徒弟言处玄。”

“江湖传说,李默道长当年下山修行是遇到了那小子,而后就带他上山收位徒弟,而且是关门弟子。”

“刚开师门就关门,神奇不?”

“据说是言处玄这小子灵性太强,李默道长说,今生能为他师已经是三世修得的功德,今生能教化好这一人足矣。”

青楼里人来人往,客人们推杯换盏间,天南海北无话不聊,而言玄机这个名字,自然也被提起过。

早就听闻这位道长大名的恩怡,也不由得有些疑惑。

“听说这位言道长十年前就上山了,十年间从未下山过,怎么今日来了?”

林安颜听到这话,轻蔑的一笑。

“哼,估计是那小子求着他爹带他下来,好找机会溜出来去见我妹妹。”

看到林安颜提起这等辈分颇高的道长,还如此态度轻浮,恩怡又是一通乱拍。

“你一口一个小子小子的,你就不能积点德吗?还见你妹妹,你以为你......见你妹妹?!”

林安颜一脸坏笑的点点头道:

“大概三年前的事了,我妹妹十五岁的成人礼过后,我爹带着我和我妹妹上山为她祈福。”

“我妹妹你也听说过的,长得大家闺秀,骨子里就是个假小子,她趁我们都不注意,一个人跑到青云山的后山去玩了。”

“具体发生了啥我不知道,听说是救了言处玄一命。谁知道那言处玄就此缠上我妹妹的。”

“我们在山上住了七天,五天半那小子都天天堵在我们的客房门口要见我妹妹。说什么要还俗跟我妹妹下山。”

“后来我妹妹被烦的不行了,给他一顿好打,他才灰溜溜的跑了。”

从未听林安颜提起过这段往事的恩怡,不由得被这对道长和民女的故事逗笑了。

“这言道长倒是个性情中人。”

“我呸!性情个屁,就是在山上呆久了没见过女人的色坯。小爷跟他说带他去寒月楼的时候,那小子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你呀,早晚遭报应,快别在这胡言乱语了,我看这人数,估计得等到天黑了,你陪我去那边随便逛逛吧。”

生怕林安颜的话被旁边百姓听到的恩怡,赶忙拉着林安颜离开了老子庙。

京北城内绝大多数的庙宇都集中在城北。

除了被青云山借用的老子庙,还有孔子庙、土地庙、关公庙等等。

甚至还有一个什么“十字教”,据说是当时大梁一统天下,西域使臣来朝时带来的。

当时皇帝恩典,特意选了城北风水最好的一块地方给他们建庙。

但是今天绝大部分的香火都被老子庙抢去了。

离开了老子庙,除了零星几个信仰极度虔诚的人在相应的庙里祭拜,基本上满大街就没一点生气了。

恩怡很享受这种时刻,午后和煦的阳光,和心爱的人并肩走在街上。

此刻的她感觉自己就像所有邻家少女一般,干净、纯粹,拥有美好的未来。

不知不觉的,两人走到了城隍庙门口。

如果说前面几间寺庙还有少数虔诚的信奉者,那城隍庙真的算门可罗雀了。

这一方面是城隍庙自身的原因。

城隍庙自古没有什么固定供奉的神仙,而且各地都不相同,基本上都是当地出现过的名臣英雄。

京北城的城隍庙更敷衍了,供奉的直接就是城隍爷,连个出处来头都不说。

另一方面,城隍庙所在的位置也是不好。

毕竟城北风水好的地方,早早就被孔子庙、佛教寺庙这些个信徒众多的教派抢走,城隍庙这种小庙,只能孤零零的趴在街道的最尽头。

看到这番光景,恩怡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我曾听一位说书人讲,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勾不到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

“连神仙住的寺庙的位置,都要看信徒多少,香火钱多少。寻常百姓更不必多言了。”

恩怡的一番话,让林安颜也是颇为触动。

穷人家的孩子会在夜里无数次幻想,如果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大公子该如何如何。

林安颜何尝不会反过来想呢?

如果他只是一个贫苦人家无数个孩子中的一个,他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他就更想早些知道林家的所有秘密,早日为爹娘分忧。

向来不愿意过多表现自己内心情感的林安颜,正向拉着恩怡快些离开此处,却被一声叫喊留住了脚步。

“公子且慢,老夫看公子印堂发黑,恐怕不久将有血光之灾,还请公子让老夫算上一卦,看看可有破解之法。”

林安颜循声望去,发现一个老人从城隍庙旁的一条幽暗小巷中走出。

那老人穿着一身已经被洗的泛白的黑色道袍,看不出是正一教还是全真教的,反正肯定不是青云山的道士。

只见他左手举着一杆幡旗,右手托着一块巨大的铜镜,铜镜之上,还有几枚铜钱和龟甲。

那老人步伐有些不稳,每走一步都要用幡旗点地。

仔细看去,才发现老人原来是个瞎子,只能靠手中的幡旗探路。

林安颜本以为这老人是哪个教派的弟子,今日香火不好,出来揽活的。

但一看到老人手中幡旗上的字,林安颜不由得笑出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