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一境无敌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牛之力

一境无敌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牛之力

作者:东一太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数巨大的幕布将整船罩了起来。

深水港口的船库本就是巨大的船体仓库,南北坐向的仓库长度就有几十丈之远,在仓库一端看向另外一端时,都会感觉对面的人就是一个小小的点子。

长船桅杆,是标准的大船。

三根桅杆高大直立,其上还粉刷了漆面,以保证船体不会受到水汽侵蚀。与普通的船只不同,这艘船并没有高高牙尖,也没有层层的楼台,只是在船尾有一层高阁。不过此刻整船全部用篷布盖住,并不能观看到船只的面貌。槽长招呼人手正在上船将盖在其上的布片全部收起来!

这像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哪怕是三十多人上船开工,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将盖在上面的幕布全部清理掉。

借着这个空档,槽长请柳廷玉在一旁休息,并且拿出一些文书来请他过目。

“上帆!”

众人忙碌了起来。

……

一顿饭的功夫之后,船上的篷布逐渐被拉开,这一艘庞然大物逐渐露出了其中的样貌。

那些柳廷玉身边的护卫们停下了手中的活,全部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一艘惊人的巨船!平铺的甲板使整个船身像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广场,而其中竖立着如墙一般高大的木板,其中还用铁皮包裹。

记住网址

在船头部位仍旧没有显露出来真容,水手们正在小心的将遮盖在船头部位的篷布全部移除。但是那高耸的形状部位已经让人浮想联翩了!

陆地上的刀手,久在北地征战,对于船的经历并不多,也仅仅在黄河边上会看到一些寻常的船只!但若是拿眼前这种船与黄河边上看到的船只相比,那黄河边上的船,仅仅只能叫做小船而已。打渔的小船!

超过自己的想象,哪怕是来洞庭湖边也见过一些大船,但是那充其量就只能说是大商船!

而眼前这艘船,不叫商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船!

重型战船!

这船呈现在眼前时连柳廷玉也在瞥了一眼之后便再也没有移开目光。

见多识广的白衣公子有着极为丰富的阅历和知识,虽然对这艘船的巨大并不以为然,但是能够制造出如此武装的重型战舰,在当今天下,还是足以让人感叹这些工匠们的智慧和造物能力!

看到柳廷玉对此有了兴趣,槽长跟在他后面,随着他上了船。

自华国开始就已经很少会有水战了,水军几乎都是徒有虚名的。战船多是用在沿海的护卫上,只是大华帝国实力雄厚,而海路周边的国家都是一些小国,弱国,他们甚至连自己国内的事物都无暇顾及,哪还会有精力和实力制造强力的战船。故而,华国水军在海船上稍有建树,但也是主要用在打击海盗上!那几乎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了。

海船不同于江船,大华帝国在水军上独有一种车船,对于水军发展和水战有很大促进。

像巨型的作战车船可以做到长二十到三十丈之间,有二十四个车轮浆之多。可以说是延续了盛唐的辉煌,在当世也算是极为先进的造船技术了!

车船的种类有十几种之多,双车船,四车船是常见的中小型作战车船。

而这种江上水军战船多为模仿海鳅,也就是鱼型战船。另外兼取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各类战船的优点制造而成的江上舰艇,主要供江上防御调遣之用。

所以便有了这种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的多浆船。光用桨五十八支,可载甲士五百人。最重要是船只甲板平铺,侧边有挂锁,如有必要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与旁边的战船连接,形成合体的连锁战船,多只战船连接就会像一座水上城市一样,哪怕陆军都可以骑马在上跃马冲锋如履平地。

这种战船构造还是得益于汉末的赤壁之战,连环战船的战法虽然在赤壁被大破,但是这一想法却给后人留下了启示。

大华帝国时期虽然没有大型的水战,但是有人却提出了一个先进的水战理念,便是连环船!

将足够多的重型战船并排连接起来横列江面上,搭以覆板做支撑连接,便可以迅速搭建起一座在江面上的长桥以供步军和骑兵快速通过,以达到奇袭的目的!

刚开始这种想法被人认为是无稽之谈,但是总有人愿意做这种尝试,甚至倾注大量人力和财力。最终,这件事情竟然还真的办成了!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皇帝亲自驾临。

江面上数百只重型战船横列一起,连接索道之后竟然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就将长江两岸的陆地连接起来,并供一只轻骑兵快速通过长江直达对岸!

这一举赢来了皇帝的赞誉。

不过,很快就有人根据这个设想和构思建造出了更加先进,更加专业的轻型船只来!这种重型战船便成了无用。好在重型战船依然有好用之处,比如其甲板宽大的好处,适合运输或者安放大型的器械和海量的物资。逐渐的,这种重型战船就成了在江面上的军事运输船。

直到后来,列国纷争,天下大战的时候,各国瓜分之下,这样的重型战船要么被毁,要么被拆解,已经所剩不多了。

“听说王奎安收雄州港时,查获了八艘车船,然后改造成军械船,并将其命名为重守!也就是上个月,重挫了青州水师!”柳廷玉踩在这甲板之上便能感觉出这甲板的厚重,完全是按照海船的级别制造的。只是经过改装之后未免有些画蛇添足,虽然船面稳重,但是安装了防护板,冲角,还有船头的巨型军械,导致整个船只的重量增大,使其吃水的板面过重,已经不利于在过大的风浪中行驶了。

所以,在雨季的时候,或者盛行西南风时,这种船就无法安全出行!

“我的老天爷!”……

那片幕布被几位船工揭开了,隐藏于其下的大杀器终于露出了真容。巨型的弓弩造型足以震撼在场的所有人!哪怕是曾经看过好几次的槽长和这些船工们,也不免被这巨大的构造所震撼!

一名船工站在巨大的机弩下面还需要仰望。

实弩也。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最大射程超过二百四十步。这便是床弩。

床弩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由绞盘上线,射程较远,但是精准度不佳,一般采用大规模齐射的战术。

而床弩大规模普及使用是在汉朝。

床弩在北地被称为车弩,其实相比于南方,北方对于这种巨型弩箭的使用反而更普及,更普遍。

在广茂的漠南,这一大片戈壁滩上,几乎是一马平川,很适合骑兵移动,故而也非常适合运输大型的攻城器械,而车弩便是其中之一。

北魏文成帝时,有记载,源贺都督三道诸军屯守漠南,“城置万人,给强弩十二床”。

唐朝的中将这种弩称作“车弩”,宋朝以后则通称为“床弩”。而床弩在宋朝得到较大的发展。

其中最有名的事情便是床弩在景德元年的澶渊之战中曾发挥过很大作用。

那时候的辽国元帅萧挞凛挥兵打入澶渊,与宋军隔河对持,期间在巡查时被对岸的宋军逮到机会,以一种车子弩在河对岸对其进行远射伏击,没想到一击致命。而因此促使了檀渊之盟,为北宋带来了长达六十年的和平!

据载:“床子弩、神臂弓,一夫之力能胜八百斤,射可及五百步,真军中利器也。”

隔岸远射,超过普通弓箭手几倍的射程,这便是巨型机弩的威力。

车弩最重要是其拥有移动性,利用牛来拉动车辆,将车弩运输移动到必要位置。在射击上,也追求较大的杀伤力!尤其是对骑兵会具有极大的威胁力,因为马匹看到如此恐怖的杀伤力也会感到恐惧!故而,北地骑兵也会为马匹专门设置马头盔,用来阻挡马的视线。

然后眼前的这个机弩,无论是其构造,还是其大小,都远胜于普通的车弩。

机架仿佛一块床板一样,并没有像普通怒具那样拥有弯曲的弓勾造型,而是一块方形木架,其上再有精钢加持固定,铸造骨架,而后还有树根吃劲的骨筋横列。

这是标准的八股床弩,只是其大小,要比普通的八股床弩要大上好几倍都不止!在其下看上去,简直就像一个巨无霸的车床!

而这样厉害的大杀器最厉害的一点就在于他的操控,仅仅需要一人瞄准操作击发就能够完成。

柳廷玉慢慢走了过来,看着如此庞大的机械:“这就是归终机?”

“是。”槽长又进行解释:“本来是安装在船两侧的,这样吃水太重,降低航速,所以我们进行了改制,只留下了这一部,应该就够了,其他的,都已经拆除了。另外对底座进行了改装,之前无法进行太大的转动,现在安装了卡槽,可以转动到这个角度!”

他指指卡槽,柳廷玉点头。

随后槽长敲击旁边的铜管,似是发信号。随后便听到铜管里传来了声音:“哞……”

“牛?”

槽长点头:“是!这种机弩上劲,他们用的办法是用人来转动,像推磨一样,不过都需要健壮的力者九人才行,我们改装之后,船会比之前要轻,所以改用了牛来上劲,这样更快,也更方便省力。”

柳廷玉点头。

车弩上劲在北地的做法也是用牛来拉动上劲的,所以车弩的运输也多会使用牛车来运输,这样也是物尽其用,最大程度节省成本。

而船上用牛,这还是第一次!因为毕竟船上不是陆地,难免会有颠簸的感觉,不知道牛是否能够适应。

像是看出了柳廷玉的担心,槽长说道:“没有问题,这些牛之前已经用船载在江上走过很多次了,对于行船已经适应了!”

“嗯,几牛?”柳廷玉问道

“三牛!”

三牛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