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群星佐帝 > 第一卷:鱼龙潜跃 第五十三章 圣武戟恩义还君

“人都已经走远了,你也不用再跟着我了,回你的渤辽去吧。至于北疆的情况,决武殿自会向皇上说明。”那拿枪的黑衣人边走边说,说完便暂停了脚步。

“谨遵王爷指令。不过下官有一事不明,吴王府在京城,将军府在吴越,为何您偏偏要往南走?”那拿刀的黑衣人拱手问。

“如果这局凡冥之界赢了,倪唤天再顺手除了五令门与护教十魔,那自然皆大欢喜。可如今事与愿违,与其急着回去,不如想想怎么替皇上分忧。”

“那为何不让下官一起……”

“你不是还有你的事吗?再过不久就要举行‘十堂问将’了,回去好好准备准备,皇上可是对你们渤辽精武堂十分期待的。”

“既然如此,下官一定不负圣恩,多为朝廷培养人才。那王爷就保重了。”说完,那用刀的黑衣人便往东北而去。

所谓“十堂问将”,乃是在十大精武堂之内,选拔堂生直接为将领的特殊考核,优胜者可以直接任将。

八年前,御统皇帝有副将和北属右将军两个职位,御统准备根据其武功的程度,给夺得榜首的人。但荆狄的出现远远超出了御统的期待,于是他便成了大晋王朝第一个由堂生直接拜为大将军的人。此外在那一年中,没能问鼎榜首的其他优秀人才,也得到了不同的任职。统领皇宫禁卫的十三太保,正是在那时才添上了邢环宇、单邢、柴灿、韩霜华、应罡这五名在荆狄之下的堂生,十三太保也就扩编为了十八御守。

现在年关已经越来越近,翻过去到了正月,便又是四年一度的“十堂问将”了。十大精武堂堂主都在抓紧训练预选的堂生,为这次将选做准备。

北疆一战后,倪唤天以及各大御守逃入雪狄,在雪狄受到了镇南王申屠令的款待,第二天恢复了些许体力之后,便向申屠令借了马车,准备返回天华城,临走前还暗自给了申屠令一封信,说是提前拟好的贺词,要他等到新春之际再打开。

他们重伤还没痊愈,比起他们不紧不慢的行进速度,早已有人比他们先到了天华城。

“启禀皇上,卓元帅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要立刻面圣。”侍卫话才说完,卓世铭竟已经来到了金麟殿阶前,没有招呼,急匆匆的奔进大殿。

御统轻轻抬眼,看见他径直走来,没有任何礼节,顷刻动了杀心。但碍于卓世铭的武勋与声望,还是忍住了心头的怒火,佯装平静的看着手里的奏折。

卓世铭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御统面前,凝视着他说:“皇上,您还记不记得先帝是怎么攘外平内的吗?”

御统的不悦渐渐浮上了面,他板着个脸将奏折往案上一丢:“怎么,卓元帅是来教我为君之道的吗?”

“臣不敢,只是先帝有厚恩于臣,大晋国土有万千将士与侠客的鲜血浇灌,卓世铭不敢不顾虑先帝血亲与大晋安宁。”卓世铭将此话自肺腑吐出,沉痛至极。

御统越听越刺耳,当即拍案而起,指着他怒道:“卓世铭!权重之臣,言辞当慎;拥兵之将,行为思让。不要自诩一片丹心,就忘了君臣之礼!”

“犯驾之罪,臣自知难赎,但臣只希望皇上能明白,我大晋能有今日,既耐将士浴血,也耐侠士匡国,且非独大晋,历朝历代皆是如此!若是皇上被小人所误,现在回头,尚能保我晋祚,但若继续失德于天下,只怕会乾坤失手,易国改姓啊!”

“荒唐!朕只听过为君的错怪臣子,还从未听闻有臣子加罪于君的!倘若你是因为朕没有及时出手,而将陨落在北疆的性命算在朕头上的话,那就别怪朕枉顾你多年功劳了!”

这一意孤行而借气放出的狠话,冷冰冰的打在卓世铭原本就已寒了的心上。他忽然一怔,看着眼前这个武帝之子一时不知所言,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看着御统。那眼神里没有刚刚的忧虑与急切,也没有叛逆之意,只剩下一种说不尽的冷漠。他缓缓抬起双手,对御统行了个江湖礼,问:“既然如此,那臣就问一句,十八御守,今在何处?”

“你此话何意?”

卓世铭将揣在怀里的令牌往地上一扔:“这是在凡冥之界的密室里发现的,皇上是否有什么话要说呢?”

“哼!这金令是御守证物,关乎朝廷颜面,朕自然会对遗失了金令的御守严惩不贷!”御统坚决否认着,但心中却布满了疑惑,自己的御守他当然清楚,没有哪个御守会愚蠢到,执行这种任务还将金令带在身上,更不用说将他们遗落在凡冥之界了。

他见苦劝无用,言辞越说越激烈:“事到如今,皇上还是不肯说御守们现在在哪儿吗?那本骇心动目的盖着玺印的《诛侠录》现在就在牧云从他们手里,若非看在当年的情分上,恐怕也不会给臣机会来向皇上讨说法了。如今诸派共怒,皇上若不抛开帝王颜面,认错挽救,他们必定会将《诛侠录》昭示武林,集结天下英雄草莽乃至平民百姓,拿着刀剑来问罪你们萧家!”

“你说什么?盖着玺印的《诛侠录》?”御统皇帝难以置信,只能先极力否认:“你少在这儿诓朕!那定是武林之中别有用心之人,编造的谎言。凡冥教害死任魍,而朝廷没有及时出手为任魍讨回公道,或许就是他牧云从因为怨恨朕而编造谎言煽动武林的!”

卓世铭此刻已经死了劝谏的心了,冷冷的说道:“那玺印与名册各派都已亲眼看过,臣也不例外。”

“不可能!这不可能!”御统一边说着,一边慌忙奔向御书房,卓世铭也跟了上去。

他砰的一下推开门冲进去,直奔内室,随后便见他像失了魂一般看着盒子里的册子。嘴里还不停念道:“是谁!是谁!皇叔!倪唤天!还是邢环宇、柴灿、应罡或是其他御守?只有他们知道名册什么样,只要他们愿意,他们也可以有碰到玉玺的机会!是谁 复制了《诛侠录》背叛了朕?!”御统皇帝萧唯尊忽然狂吼,像丧失理智一般。

卓世铭站在门口看着御统震惊不已。

“你终究还是做了残害忠良、毁坏武纲的事!皇上,如果你现在下诏罪己、惩治参与了北疆行动的人,再想办法弥补武林各派,一定可以避免动荡的!”

“开什么玩笑!”御统突然怒道:“什么朝野均势,什么存武于民!天下的权势唯有归于皇帝一人,我萧家才可以千世万世立于不败之地!说什么动荡,不就是造反吗?我大晋又不是没有镇压过叛贼!”

“可那背后的主使分明是蜀王萧克定,是你们萧家的人,而那些叛贼都是谁镇压的?皇上你难道不知道吗?”

“哼!可你翻开史书看看!这武历千年以来,诸国之亡、历代之衰,哪一次没有这些所谓的武林豪杰推波助澜!朕若不天下天下收兵、江湖弑武,焉知我大晋王朝不会重蹈覆辙!”

“武林中人也不过是顺时、顺天、顺民罢了,他们各自分门别户,皇上若不失德政民心,武林中人只会为其所用,又岂敢反朝廷?先皇也正是朝野并力,才得以廓清寰宇、定我大晋啊!”

“够了!你以为我会怕他们吗?你以为我会因为屠戮武林身死人手吗?朕可不会像龙炀帝那么蠢,从攘定二十一年朕恭恭敬敬的劝退金、武、蓝开始,直到今天,朕一点一点的削弱武林强大朝廷,如今武堂武院日益兴旺,四大军域更是兵盛将强,他们若是识相束手,或许还能活命,要是胆敢行不敬之事,朕就让他们生生世世都不再有反抗朝廷的机会!”

卓世铭大惊失色,萧唯尊在他眼里俨然已经成了暴君,这与武帝萧锋镝的气量简直有着天壤之别。他慢慢地抬起脚,往前走了一步,将身后“伏兵”显现,把战戟往地上一立,肃目问到:“陛下真的打算一错到底,将豪杰杀尽、武纲毁尽、德政丧尽吗?”

“一切都是他们逼我的,两年前的‘武道遗珠会’,朕曾经给过他们机会,是他们不识抬举不愿入朝。既然如此,那我就让天下人知道,从今往后,没有武纲,只有皇纲。”萧唯尊看着眼前这个拿着兵器的“双甲将”,抖动着腮帮,脸上的肌肉不时的抽搐着。此时他身边根本没有能制止卓世铭的人,支撑着他的强硬语气的,是身为皇帝的权威、父亲萧锋镝对他的恩义以及卓世铭自己所秉持的忠义。

“怎么,卓元帅想要弑君以取悦武林中人吗?”

这话像针一样猛地扎进了卓世铭的心,但转眼又理解了。因为在这个皇帝的想象中,拿出武器只能想到杀伐。

卓世铭看了看这战戟,遗憾到:“这圣武战戟是先皇所赐,我曾向先皇许诺,要用这圣武战戟来彰显先皇的意志。如今我不论站在哪里,恐怕都已经无法再用它了,现在将它还给陛下,愿陛下准臣解甲归田,不失忠肝,不违侠心。至于北疆军,就有劳陛下再择新主了。”

御统听完此话这才稍稍放心坐了下来,压制着自己惊悚的神情冷冷的回道:“爱卿不是已经为朕选好了吗?”

“已经选好?莫非……”

“朝中武官有的是与朕同心同德之人,你以为朕不知道,‘两国’交战,先做庙算的道理吗?”

卓世铭轻叹道:“以亲疏用人吗?许代袍的能耐是否真的足以担得起北疆军,希望皇上能斟酌清楚。”说完便心灰意冷的离开了金麟殿,这最后一句提醒,也就成了他对御统尽的最后一次忠了。

“不劳爱卿费心了。”萧唯尊缓缓起身,一直目送他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这才猛然坐下,将双眼一闭,长舒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