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挑灯仗剑录 > 第八章 白衣少女

挑灯仗剑录 第八章 白衣少女

作者:挑灯仗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玄子微笑道:“不错。本派的宗门秘密,请恕老道不能明说。但我们若不知道的事,你去找别人求问,也是徒然无功而已。”陈青桐低头想了想,单刀直入道:“晚辈弟子斗胆,请问两位散人,大都红叶峰报恩亭在于何处?”

天玄子与天玑子对望一眼,微微叹了口气道:“这世界上的事,往往便是如此出人意料。你要问的事,我们费了很多心血也才探听出来一丝半缕,按照门规所限,原本我们是不该告诉你的。”

陈青桐大为不解道:“这是为何?”

天玄子道:“玄机门有玄机门的规矩,有些东西不该问不该打听的,我们就不会去问,也不打听,就算江湖中人重金收买,我们也是不会去打听的。你是钟梓玄的门下(陈青桐道:我们并无师徒之谊。),那年我们被人追杀,是钟梓玄出手相救,念在这段情谊,我们倒是可以把我们知道的都告诉给你,不过你能不能找到红叶峰,就很难说了。”

陈青桐道:“这个地方对于外人而言很棘手么?”

天玄子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上本无红叶峰这个地方。所谓红叶峰,不过因为魏晋时有一位自号‘红叶’的隐士在那处避世隐居,这位隐士乃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中‘高山流水’嵇康的后人,他和祖上一般,淡泊名利,只爱读书。当朝权贵很多人慕名前往拜访,听他讲学,请他出山做官,这位红叶隐士非但未曾答应,而且最终守节出家,成了一位真真正正的清水道人。时人仰慕他的气节,便以红叶为名,命他当年隐居读书的所在为红叶峰。因这位隐士当年读书和做学问的所在方圆数百里,他是走到哪里住到哪里,住到哪里就在哪里做一段学问,为当地的学子讲学,所以,你问的这个问题,未见得我们给你的答案就是千真万确的。至于你说的报恩亭,则更是飘渺虚无。你要找的这个地方,未必是我们知道的地方。”

陈青桐已经准备好了失望,转念仔细一想道:“以钟道长所说,红叶峰报恩亭向来是武林中一个神秘而飘渺的所在,就算玄机门也无法找到它的准确位置,也并没什么好奇怪的。”尽管他已经有了准备,但听了这些话,还是有些沮丧,忽听天机子话锋一转,道:“大都是不是有红叶峰我们不敢确定,不过离得比较近的,倒是有个地方也叫红叶峰。”陈青桐一惊道:“还有另外的地方也叫红叶峰?”天玄子道:“天下重名的地方多的是,比如宋京故地有个地方叫郑州,这个你是知道的了。但河北地面,也有个同样的地方叫郑州,一般人如果不问清楚,两个地方南辕北辙,相差数千里之远,所以另外有地方也叫红叶峰,你倒是没必要觉得多奇怪。”

陈青桐道:“那么前辈所说的这个红叶峰又在什么地方?”

天机子道:“天下五岳,东岳为尊,我说的这个红叶峰,就在东岳泰山十八盘的一条岔路上,这个地方很好找,但这个红叶峰里,肯定没有报恩亭。”陈青桐道:“前辈为何如此肯定?”天机子道:“我们俩的老家就在泰山十八盘上的红叶峰中,我自己的老家,我还能不知道么?”陈青桐话题一转,道:“请问两位前辈知道不知道江湖武林中有个叫银月教的阻止??”

天机子一惊,道:“银月教?”

陈青桐道:“正是。刚才在判官庙里,被我杀掉的那四个人,就是银月教的喜怒哀乐四大使者。”他拿出一片布片递给天机子道:“在他们的长袍下摆,有这个标记。”天机子接过布片,和天玄子两人面面相觑,半晌才道:“银月教一直只在西域地方活动,足迹很少到中原来,何况此地还是中原的腹地。”

陈青桐道:“晚辈愿闻其详。”

天玄子皱了皱眉头道:“这件事可就说来话长了。”

陈青桐道:“为何?”

天玄子道:“大概在两百年前,那时候天下还很纷乱,九州尚未统一,江湖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的详情外人都不太了解,即便本门的两位祖师,也对这个组织所知不多。这个组织名叫‘红日教’,相传红日教乃是域外传来,也有人说红日教曾是西域拜火教依然留在世上的一个分支,总之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具体确因,倒是无人能知。因为这个组织行动实在隐秘之极,教中教徒个个武功高强,想要跟踪他们殊为不易,更因为他们势力庞大,江湖中无人愿意和他们为敌。不过红日教有一点好处,那便是你不去惹他,他自然也不会来打扰你,但你一旦惹上了它,哪怕你有三头六臂,恐怕也会疲于应付。”

天机子补充了一句道:“一直到现在为止,红日教虽被江湖中人认为魔教,但红日教行事正邪不一,亦正亦邪,又非正非邪,令人难以捉摸。”

天玄子点头道:“ 不错。他们的教徒一直维持着两百年前立教时的宗旨,对江湖中人若即若离,极少有人能跟红日教的教徒做上朋友。但六十八年前,这个红日教却因为一次内讧,几乎四分五裂。在那一次内讧中有一部分教众破门出教,从此不再承认自己是红日弟子。这支破门出教的红日弟子远去西域,自立教门,过一过自己当教主的瘾。这支叛离红日教的红日弟子,在西域立教,这个新教派的名字,就叫‘银月教’。”

陈青桐道:“一个如此庞大的教派,为什么会搞到兄弟阋墙呢?”

天机子道:“这倒是不为外人所知。我们对此也只是有所耳闻,并未深入查下去。你知道,我们在此隐居,一般人我们都不愿意多见,江湖中的风波我们更是再不愿插手,只想在此颐养天年,静候死期的。”

陈青桐点头道:“晚辈这次来得十分唐突。”

天玄子呵呵一笑道:“有什么唐突的?你是钟梓玄的弟子,你找上门来,我们哪怕病得要死了,也是要见你的。”

天机子道:“这一代红日教教主名叫石胤天,是个奇人,更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怪客,他的武功高到什么程度,天下无人可知。就算北国第一高手耶律宗雷,也并无把握能战胜得了他。但此人游戏风尘,嬉笑怒骂,全凭一己之好,他做事不过有些荒诞不经罢了,在江湖中作恶,倒是极少极少,甚至有段时间,江湖中还有传闻说红日教在江北收留流民,为此颇得有些人的好评。但红日教势力过于庞大,惧怕红日教或者在红日教手下吃过大亏的人不在少数,因此一直到今,红日教‘魔教’的名头,可还一直在他们头顶上好好地戴着。”

陈青桐道:“那么银月教呢?”

天玄子呵呵一笑,脸露不屑之色,道:“银月教说起来也是红日教分离出去的,大家血统一般,本不该有什么区别,但银月教自到西域,却与西域各国往来频繁,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事端多见诸于人口,加上银月教的人做事不择手段,谁触犯了他们,老弱妇孺,无人能逃一难,江湖上因此对它的评价,远低于红日教,正派中人,甚至根本不屑于提起银月教。银月教在西域苦寒之地,发展不快,因此教众多次回到中原与红日教争锋,不过次次都被红日教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江湖众人因此也愈加看不起银月教了。”

天机子接着道:“听说红日教教主石胤天多年前得到一本武林秘籍,这本秘籍记载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石胤天练成这本秘籍上的武功之后,就连少林寺圆字辈的五位长老,也并无把握能对他一战而胜,因此外界猜疑,石胤天得到的这本秘籍,应当就是武林中甚嚣尘上的八脉心法。武林中除了少林寺之外,别的门派并没有太多典籍供人修炼,就算有,也勉强只够二流水平,所有缘故,都是因为金国南侵,二帝被掳所致,因为靖康之乱,武林受损极大,原本足够位列前茅的几大门派,都不约而同地遭到了一场无法避免的灭顶之灾,少林寺也不例外。”

陈青桐暗暗吃了一惊道:“原来这本八脉心法如此厉害。”

天玄子点头道:“谁说不是呢。陈抟老祖学究天人,堪称旷古绝今的一大宗师,他留下的这本秘籍在江湖上引起偌大风波,估计他老人家在世时也未想到。”

天机子微微点头,继续说道:“这本用极其古老的文字写成的‘八脉心法’,被陈抟老祖做了一个副本保存下来,秘密传给了自己的陈姓子孙后代,但陈姓子孙后代中也许并无可堪练武的人才,留在陈家的这本八脉心法最终不知去向。江湖中很多人在找这本陈家的八脉心法,但都是无果而终,直到后来少林寺被金兀术一把火几乎烧成平地,江湖中人这才知道,原来华山剑派势弱,曾把陈抟老祖亲笔写成的八脉心法放在少林寺秘密保存,以消解门下弟子为心法你争我夺甚至不惜刀兵相见的恶果。所谓人算不如天算,那位把八脉心法送到少林寺去保存的华山派掌门,恐怕也没想到金国南侵,会祸及保存在少林寺的这份武林秘籍。后来金兀术、耶律青峰和杨再兴三人得到秘籍,各自练成了一身绝世武功,我想大约是从陈家失去的那本心法而肇始,至于流到金兀术手中的这本心法是真是假,外人也无法判定。”

陈青桐道:“那么‘八脉心法’名字又因何而来?”

天玄子道:“不可考。陈抟老祖去世时留下的武功秘籍极多,他为什么把这本他晚年才写成的武功秘籍以此命名,外界从无风声,以我们所知,就算有人拿到这本书,恐怕要看懂上面的内容,也要大费周章。金国的国师普风学富五车,金兀术能练成这本秘籍上记载的武功,多半是受了他的指点的缘故。正是因为这世界上练成过八脉心法的三个人先后作古,所以谁也不知真正的‘八脉心法’是个什么样,也许就算有一本如假包换的‘八脉心法’放在人眼皮底下,恐怕也没人认得出它来。更因为江湖传说里面记载着不世武功,所以引起明争暗斗流血冲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至于石胤天石教主为什么能得到一份真正的心法而练成绝世武功,这个老夫可就无法得知了。”

天机子道:“我们得到的消息,当年的普风看到八脉心法之后,只怕中原武林中来人抢夺,因此杜撰了无数个不同版本的八脉心法,所以这世间虽然到处都有八脉心法的传说流传,但真正的八脉心法,恐怕没几个人真的见过,就算石胤天,恐怕也并未将八脉心法全部练成。因为八脉心法一旦全部练成,那么离武学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也就相离不远了。石胤天武功固然厉害,在江湖中却并不能说一个对手也无,最少武林六绝中,除了石胤天之外,还有另外五位高人存在。”

陈青桐道:“武林六绝?”

天机子点头道:“不错。这六个人武功高得令人难以想象,其中三位,与少林寺直接有关,另外三位,则是红日教教主石胤天、北国第一高手耶律宗雷和红日教一位大护法,名叫蝉吟老人。与少林寺相关的这三位,一位是少林寺的监寺圆禅大师,另外一位是他的师弟圆觉,还有一位名头就大了,他是丐帮帮主韩青镝。”

天玄子微笑道:“你想知道的,我们大概都告诉你了。我们闭门已有多年不见外客,江湖中的往事我们就算知道一点,也知道得并不完全,要解开你心中的谜底,还要靠你自己了。天色已亮,我们这里不能留你,吃过早饭,我们就送你下山去吧。你要找红叶峰,可以先去泰山看看是不是能找到你需要找的东西,不过此地到泰山路途不近,山东又在金国管辖之下,你是钟梓玄名义上的门徒,我倒是要提醒提醒你一路千万小心才是。”拍了拍手掌,一个小童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三种做好的野菜,还有一大碗色泽金黄的小米粥。天机子笑道:“山野寒微,不足以待客,你就将就些吃点儿吧。”

陈青桐拱手道谢,草草吃了几口,站起来和两人告辞。两人将他送出精舍,临别时道:“我们兄弟归隐已久,不想再招惹江湖风波。你从此处离开,不可对人言及。”陈青桐道:“晚辈岂是多事之人?两位前辈的话,晚辈都记在心里了。但愿来日还来看望两位老前辈。”天机子笑道:“此处与君别,相会再无期。江湖风波险恶,你自小心为上,至于我们两个老朽,你记得就记得,不记得也没关系,来不来看我们,那就看我们是否还有缘分了。”

陈青桐点头道:“万法不离一个缘字。晚辈告辞了。”两老在桥边望着他,一直到山雾迷蒙,彼此不见,陈青桐这才缓缓下山,走回虢州城来。他一夜未睡,到此才觉疲劳之极,于是关了门在房中呼呼大睡,这一觉睡着,醒来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他洗漱完毕,下楼结账,便牵马出门,心中暗忖:“我是去山东呢,还是去大都?”原来虢州地面乃是南宋守军西部指挥使和提辖府的最前哨,过了虢州一路向东,都是金国势力范围,离山东也不很远,当下打定主意,一路尽选僻静山野之所一路而行,到越近山东,便开始昼伏夜出赶路,好在一路上还算平安无事。

这日他走到一处名叫蜈蚣岭的所在,四野人烟皆无,身困体乏,于是找了一处避阳的所在,放下包袱和宝剑,小事休息。正睡得正酣,忽听不远有人呼救。陈青桐吃了一惊,急忙坐起仔细一听,乃是一位女子的尖声呼救,心道:“国乱世乱道更乱,难道光天化日,就有人拦路打劫不成?”拿了宝剑,向着呼救声所向赶了过去。果然走不多远,便见一位妇人,衣裳凌乱,头发松散,惊慌而来,见了陈青桐,叫道:“救命!”几个彪形大汉紧跟其后,喝道:“爷们公干,谁敢多管闲事?”

陈青桐怒道:“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怎敢肆意胡为,调戏良家妇女?”那女子躲在陈青桐身后簌簌发抖,哭泣道:“公子救救我,救救我!”陈青桐把手一拦,道:“有话好说,不必动粗!”张开双臂,挡在女子身前。那几个汉子见半路之上杀出一个文弱干枯的“程咬金”,不禁哈哈大笑,道:“我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大英雄,原来不过是个瘦弱的小厮!”陈青桐咳嗽一声,道:“我不是什么大英雄、大豪杰,却也绝不会欺负女人。”一个大汉怒道:“混帐东西,你说我们欺负女人吗?她偷了我们的东西,如今要捉她去见官,你敢阻拦?”陈青桐心中惊疑不定:“她若是贼人,我可不好插手了。

那女子急道:“公子休要听他胡说。我,我是有夫之妇,被他家主人看上,因其势大,我万死不从,于是忍痛辞别丈夫,要逃往娘家避祸。孰料却被他们得了消息,追踪而来,苦苦逼迫,要抓我回去,供他主人淫乐!”那汉子冷笑道:“万死不从?天下女子被我家主人看上,又有谁能逃脱?”女子闻言,花容失色,两股战栗。一个麻衣汉子怒道:“好小子,别多管闲事。此处是我国该管地界,你要做好人,小心把命给搭上!”几人一拥而上,将陈青桐围了起来。陈青桐冷笑一声道:“原来是几个鞑子!”正要拔剑动手,忽听有人喝道:“几个大人打一个小孩子,羞也不羞?”但见林中走出一人,那人是个老者,青袍白须,形貌古稀,满脸威严之气。那麻衣大汉喝道:“老小子,你跑出来管闲事,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老者冷冷一笑,道:“光天化日,强抢民女,路不平有人铲,你当天下你最大么?我劝你们放过那孩子,否则多行不义必自毙,小心报应!”那麻衣大汉哈哈大笑,道:“老杀才,你真是想死想疯了么?”老者脸色一沉,道:“我好心劝你等向善你们不听,你们非要一意孤行,那可怪不得我了!”闪电般扑了过去,掌打指戳,瞬间将那几名大汉悉数打倒,一人挣扎起身,正待要逃,那老者大喝一声,飞身纵起,宛若一头巨鹰飞过那人头顶,单手下落,喀嚓一声,那人琵琶骨已被他捏得粉碎,那人惨嚎一声,晕在地上。

陈青桐抱拳道:“老前辈武功实在高明之极,佩服,佩服!请问前辈尊姓大名?”

那老者一笑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江湖本分。老夫免贵姓顾,顾青山,是青城门下。”青城一派,年深日久,但凡江湖中人,无人不知。陈青桐连忙施礼道:“老前辈仗义出手,晚辈钦佩之至。”顾青山哈哈一笑道:“不敢,不敢!”陈青桐心头一动,问道:“请问前辈,有没有听过一个名叫‘红叶峰’的地方?”顾青山眉头紧蹙,摇头道:“老夫纵横湖海,不知有这个名字的地方,你从哪里听来?”陈青桐不答他的问话,心中却暗暗生疑:“鸠盘鬼母莫非故意诳我?世上山岳无数,也许真的如玄机二老所言、根本没有红叶峰这个地方?”心中正在失望,却听顾青山道:“是了,我昔日听师兄说起,当年武林中有一位绝顶高手,门下专门收留天下伤情失意的女子。但遇上负心之男子,轻者棍棒痛责,将衣服剥去,吊在树上示众;重者一剑穿心,当场送他归西。这位武林高手所住之地,便叫红叶谷。莫非世人以讹传讹,却将一‘谷’误作一‘峰’了么?”

陈青桐心中大喜道:“请问前辈,此谷在何处?”顾青山摇头道:“这个老夫倒是不知。这位身份神秘之极的武林高手最后现身江湖,却是在两年前。当时铁掌帮帮主杨虎啸始乱终弃,因为欢喜一个粉头,听其唆使,狠心将糟康妻子休弃,铁掌帮名头非小,因此此事在江湖中传得沸沸扬扬,后来被此人知悉,便约他月圆之夜到杭州西子湖畔决斗,替那位糟糠之妻讨个公道。杨虎啸固然理亏,但他成名已久,自恃武功,便带了师弟‘毒砂掌’淳于玄赴约。二人争斗情形怎样,外人无从得知,只是第二日,杨虎啸便横尸水中,浑身被水浸泡,早已浮肿得无法认清面目,一命呜呼了。他的师弟淳于玄不知因何,竟也因此变得头脑糊涂,状若白痴。若有人问当日情景,他便大发疯癫,见人便打,见人便咬,直与疯狗无异。”陈青桐听到这里,不禁啊了一声。顾青山道:“你认识淳于玄?”陈青桐道:“曾见过一面,如老前辈所言,那人果真有些怪异。”顾青山点头道:“从此以后,那位高人绝迹江湖,再也无人知他消息。外界传说,他隐居红叶谷中闭门封剑,从此不问江湖中事。他手段狠辣,自隐居后果然也没人敢去他门上叨扰,以他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情,上门去找他的麻烦,可不就是自己活得不痛快、想要找死了么?”陈青桐暗道:“想必这位高人本是女子,否则天下负心之人极多,有男有女,为何只找男子的麻烦,却放任红杏出墙之妇?”只听顾青山道:“老夫要去山东访友,天色已晚,我知道前面有一个往来商人自营的一个‘驿站’,我与小兄弟一见如故,不如我们一道前去投宿如何?”

陈青桐道:“恭敬不如从命,请问这位姑娘可有去处?”

那女子擦干了眼泪,道:“我家在辽北,离此千里万里。”顾青山道:“你一个女子孤身在外,小心为上。你若信得过我们,就跟我们一道走吧。老夫去完山东,正要去辽东看望我门下一个弟子。”女子喜道:“如此拖累老爷子了。”顾青山道:“无妨。我们走吧!”陈青桐取了马匹和行李包袱,三人一道上路,过不多时,果然在山坳间望见炊烟袅袅,三人近前,果然是一座简便的驿站。顾青山道:“金宋交兵,往来客商安全无着,因此在此山坳中营建了这所驿站,往来歇脚。只是驿站中简陋,不知你们两位过不过得惯?”

那女子道:“我从小到大,也是苦出来的,但能遮风避雨,我就没事。”陈青桐也道:“我在山中露宿也是要休息的。请问姑娘尊姓大名?”那女子脸红了一红道:“我叫林姑。”顾青山笑道:“这名字好,清秀得很呢。”三人边走边说,走进驿站,一问才知,驿站住满了往来客商,只剩了一间小房和一间大房。陈青桐先给了房钱,把两间房都要了,在驿站中草草吃了些东西,各自回房。林姑和陈青桐用大房,顾青山进了小房。陈青桐和林姑进了房间,拱手道:“男女杂处,本不合礼数,此处荒蔽,姑娘就请将就一晚。这张床就留给姑娘休息吧,我坐在椅子上休息休息就好。”林姑淡淡一笑道:“我一个女子都不怕,你倒怕什么?我年纪比你还大呢,还有,你看我是女子不便么?”陈青桐道:“只怕人家嘴里的闲话,有伤姑娘名节。”林姑一笑道:“你今年有二十岁了吧?我三十一岁,比你痴长几年。若是在我辽北老家,女孩儿成亲的早,只我这年纪,便是儿子,也跟你差不多大了。”陈青桐哭笑不得,道:“那还是姐姐睡床,我在椅子坐着就行。”见林姑不肯,正色道:“姐姐若是不肯答允,我可不敢请姐姐留下。”林姑见他执拗,只好答应。当下分头收拾。陈青桐余光见着林姑在蚊帐中脱衣,肤光如玉,身形玲珑剔透,登时脸红耳热,暗道:“明日万不可再和她同处一室。”

半夜时,陈青桐运起钟梓玄传授的法门调息打坐,忽闻“叮当”数声铃色声从窗外传来。那声音轻而不脆,若隐若现,他回头一望,但见林姑沉睡正酣,也不敢惊醒她,蹑手蹑脚穿了鞋走了出去。却听黑暗之中,又是一声轻响。陈青桐狐疑不定,暗道:“莫非是贼人?”顺手摸起门闩,轻手轻脚走了过去。

铃声若响,他便循声摸索,走开几步,悄无声息,一时不知所措,踌躇一间,铃声又响,便似故意引诱一般。陈青桐来到驿站之外,但觉夜风清凉,月色之下,铃声如魅,听来倒有几分诡异。四周空无一人,只听山风呼呼作响,陈青桐心头暗道:“想是有鬼么?无知的鬼物,我倒是不怕。”默默念诵佛经,皆是正道浩然、百鬼趋避躲闪之类。蓦然觉得一阵幽香传来,耳旁似有风声,转头望去,却是一朵雪白的花瓣,自半空飘然落下,轻轻落在自己肩上,不觉释然,莞尔道:“原来是小小的一片花朵。”蓦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里离山头甚远,四周平地,此花从何处而来?”一念之想,登时心中发毛,双手紧握门闩,掌心之中冷汗涔涔。

片刻只听叮的一声再响,如丝弦弹拨,陈青桐道:“是谁装神弄鬼?”话音方落,又有几片花瓣飘落。陈青桐抬头一望去,不禁大吃一惊,看见在那驿站楼顶之上,站着一个白衣女子,恍惚之间,衽袖飘飘,面目身形,一概模糊不清。陈青桐吓了这一跳,抱拳道:“这位姑娘,此刻已然三更,你就算有登高远眺之好,也不该半夜爬到屋顶上去罢?”

那女子答非所问,幽幽叹道:“我非人,乃是索命的鬼罢了。”陈青桐闻言,反倒不怕,呵呵一笑道:“姑娘,你便自认是鬼,那也由得你。只是你半夜摇铃,实在扰人清梦。”那女子冷冷地道:“笑话!我就是半空的游魂,飘逸逍遥,如何在你的眼里,却成了孤魂野鬼了?可见得人不读书,就不识清雅、难辨精致。”撒下几片花瓣,又道:“我这是招魂铃,不晚上摇,难道倒要白天来摇不成?”似乎有意与他为难,又将手中的铃铛摇晃几下,甚响甚急。这般赌气,身上那几分鬼气顿时荡然无存,反如一个邻家小妹,任性淘气一般。

陈青桐暗暗好笑道:“鬼若都似你的这般脾性,那可就好玩得很了。”朗声道:“上仙说得也有道理。只是你摇铃也罢,却不该到处播撒花瓣,实在有碍整洁。”白衣女子又冷冷地哼了一声道:“鬼便是鬼了,什么上仙?不过说你两句不读书罢了,却变得这般文绉绉叫人肉麻。我随意乱扔花瓣又怎样?一夜风吹,天明之时,你还能在地上看见半点它们的影子?”陈青桐困意渐浓,抱拳笑道:“是,是,我错了。请教姑娘高姓大名?”白衣女子微微一笑,道:“你想知道我的名字吗?我偏不告诉你。”陈青桐碰个软钉子,笑道:“既然如此,在下不敢打搅姑娘夜游拈花的雅兴,自去呼呼大睡,就此告辞。”打个哈欠,往舱下走去。

第二日,林姑早早起来,道:“恩人睡得可好?”陈青桐想起昨晚之事,甚觉有趣,道:“还好。”却见顾青山来敲门,道:“小兄弟,外面出事了,你跟我来看看。”陈青桐愕然,心中好奇,也顾不得早饭,便与他出门到了驿站广场之上,但见众人蜂拥一团,指指点点,或惊疑,或揶揄,陈青桐抬头一看,登时哭笑不得。但见昨晚那白衣女子所站之处,吊着一个男子,上身赤膊,双手倒剪,口中塞着一个核桃,支吾啊呀,胸前挂着一条纸符,上写“我要偷”三字。众人各自奇怪道:“这写话儿,如何只写一半?他要偷什么?”议论纷纷。有人笑道:“你看他衣裳褪尽,只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偷人了。”言罢,清风吹过,将那纸符掀转一面,赫然“翠胭脂”。众人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偷盗迅示,要得什么翠胭脂?”顾青山飞身而起,横掌一挥,吊着那人的绳子登时断裂开来,那人噗通一声掉下,尘土飞扬,半天也爬不起来。陈青桐上前将那人口中的核桃取出,问道:“兄台,为何这等狼狈?”那人惊魂未定,喃喃道:“我可活着,我可活着?”待驿站掌柜取茶水喝了,那人心神稍安,破口骂道:“他奶奶的,这驿站有鬼不成?老子起来小解,撒到一半,被人从背后放倒,醒来之时,便挂在这楼顶屋檐之上,口中又被堵塞了**的东西,不能言语,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众人啧啧称怪,道:“这处驿站自建始,可从未碰见这样的蹊跷事!”却听一人嚎啕大哭,捶胸顿足,好不伤心。众人惊问缘故,他道:“我便是翠胭脂的主人。此物出于苏州绣云轩,乃是稀世珍品,被贼人盯上,那可如何是好?”有人道:“一定要找出这个贼人。”众人道:“不错,他既不是天上的飞鸟,必定还在这驿站中!”要知那驿站背后乃是无路可去的茫茫丛林,前面只有一条路可走,驿站外门晚上是关着的,门户粗壮,用的都是一人抱的大树加工而成,半夜逃走,只怕不易。

那驿站上下共有三层。其中一人道:“贼人长得什么模样?你我大家皆未曾见识,怎能识别?”又有一人道:“不错,而且此刻没有失物旁落。既然无有赃物,便将驿站搜个底朝天,也一样不能捉他贼赃。”掌柜的脸色一变,道:“不好,我们都出来看热闹,房中空虚,若是贼人乘虚而入,岂不糟糕?”此言一出,好似往水里扔了一块大石头,顿时掀起轩然大波。众人皆道:“不错,不错,快回去查看!”纷纷往各自房屋奔去,莫不惊慌失措,稍时便听得有人号啕大哭,叫道:“这是哪一个天杀的,将我荷包偷去,一文也不曾给我留下。”后面有人道:“你哭什么?荷包不是系在你的腰后吗?”那人依言摸索,果真如此,不觉羞愧,喃喃道:“我只顾看待桌椅厨柜,偏偏忘了自己早已将之随身携带。”众人哈哈大笑。出此消笑话,各人检视更为仔细,好在物什完好,并无遗失。

白日无恙,到了夜间,陈青桐无论如何再不肯与林姑同在一房,道:“今日我与顾前辈同住一室,以免姐姐尴尬。姐姐一人住在这里,别忘了将门户闩好。”林姑无奈,道:“如此便托弟弟之福。”陈青桐道:“我站着能睡,坐着也能睡,随意可为。这床正合姐姐用。”林姑大为好奇,道:“站着也能睡么?兄弟你睡来我看。”顾青山正好来找陈青桐,听了呵呵一笑,抚须道:“能睡的,只是这法子可不好学。”陈青桐精神尚好,便提了一壶茶,到顾青山房中闲聊。三人高谈阔论,什么奇风异俗、江湖纷争,种种故事,皆是兴致昂然,更无睡意。林姑也凑了过来,说些辽北雪漠、苍莽风景之事,各自兴味则浓。

到了二更,各人这才罢谈,各自安歇。陈青桐出门小解,正往回走,忽然听得左近似有动静,急忙蹑手蹑脚过去,偷偷一看,却见驿站角落之中,一名蒙面的白衣女子一手挎篮,一手执刀,正迫驿站掌柜的脱衣服。 那掌柜的又急又怕,哭丧着脸将长袍脱了,递给白衣女子。那女子哼一声道:“臭男人的衣物,也是臭烘烘的,给我作甚?”喝道:“裤子也脱了!”掌柜的大惊,颤声道:“姑娘,昨日将人吊在楼上、口中塞核桃的就是你?”

白衣女子一笑道:“是我你便待如何?难不成你想为他报仇么?”掌柜的连道不敢,哀求道:“昨夜他只脱了上身,裤子却不曾动,我是好人,你就饶了我吧!”白衣女子长刀一摆,道:“你若不脱,喀嚓一声,剁了你的驴头。”寒碜碜刀光雪白,只唬得掌柜的心惊肉跳,只好除去长裤,却将里面贴身的内裤也降下几寸。女子骂道:“狗才,你敢轻薄于我?”

陈青桐躲在一边,再也按捺不住,站起来怒喝道:“无耻女子,怎敢如此轻薄大胆?”拔足跑来。那女子嘻嘻一笑,道:“女子劫男,那也是异性相吸,你急急跑来阻我,莫非有断袖之僻?” 陈青桐大怒(所谓断袖之癖,却是当年西汉哀帝丑恶之事,因男子董贤,俊俏无比,颜色更胜六宫粉黛还要漂亮,且“性柔和”、“善为媚”,遂极其宠爱,从此同车而乘,同榻而眠。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便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于他,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如此同性之恋,委实颠沛伦理,有逆纲常大德。)道:“口不择言,胡说八道!”却看她将掌柜的推开,揶揄道:“他要你,我便不要你了。”掌柜的惊魂未定,转身就逃。女子道:“你的衣服不要了么?”轻轻踢出一脚,那外袍在地上滑出,掌柜的哪防得许多?扑通一声,摔个跟斗。陈青桐喝道:“你究竟是谁?”女子嘻嘻笑道:“我偏不告诉你。”拔足就跑。陈青桐哪里肯舍,提棒就追。

那白衣女子步伐不快,却极怪异,每每陈青桐伸手要捉她时,手去处却如触风探雾一般,她轻轻一闪便闪了出去。陈青桐暗暗惊奇。白衣女子笑道:“你如此费力,穷追不舍,以为能逮住我么?”陈青桐又气又急,脚步加快,目光不知不觉往她脚上看去。初时迷迷糊糊,不能分辨清晰,渐渐似乎看出端倪,不知不觉之间,忽生模仿之意,倏地两脚相绊,一时拿捏不住,扑通摔倒,额角触地,登时眼冒金星。白衣女子噗哧一笑,转身回来,轻轻道:“这位大侠,我若是将你也剥去衣裤,吊在那桅杆之上,岂非大妙?”

陈青桐以手揉额,道:“那又怎样?我本坦荡而来,一丝不挂,你若是欢喜看我赤条条的白肤凝脂,我索性在此宽衣解带,让你一饱眼福,还更方便!”果真动手动脚,脱起衣服来。白衣女子愕然笑道:“好不要脸识羞、遮没脸皮的一个呆子,你一心曝露,我还不爱看呢!”陈青桐一跃而起,又伸手去抓她,不过数步,扑嗵又摔一交。白衣女子忍不住笑道:“你要学我的身法吗?要学我的轻功,若非聪明绝顶、过目不忘之武学奇才,便是狂妄自大、无知无畏的狂妄浑人。方才我探你骨骼,绝非骨骼清奇、天资极慧的不世大才,还是省省心思、安分守己的好。”陈青桐满脸通红,道:“你那身法有什么好?谁要学了?”趁她说话不备,双臂用力一撑,飞身而起,眼前一花,却又扑个空。白衣女子道:“你还要捉我么?也罢,此刻夜色清凉,月朗星稀,正好追逐取乐。咯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