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挑灯仗剑录 > 第三章 尾随而至

挑灯仗剑录 第三章 尾随而至

作者:挑灯仗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念着母亲的下落,一路出了家门,走了半个时辰,到了一处山坳,远远一望,但见母亲坟头孤零零地,青草旺盛,长满坟包,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长久以来,他一直都认为母亲未死,否则父亲为什么从来不提母亲的名字,家里也没有一张母亲的画像?年年清明家祭,陈家父子,祭的只是陈家列祖列宗,从来不提祭奠母亲的事,父亲也从来不提给母亲扫墓的事。按理陈青桐已二十出头,给家中去世的长辈扫墓,已是他理所当然的“责任”,但父亲却从来不提把这“责任”交给他。

这一切都太奇怪了。由不得陈青桐不想。他虽然性情有些顽劣,但决不是那种从来不动脑筋的人。

他在母亲坟前三拜九叩,然后将坟包上的青草都拔得干净,忽然眼角一扫,似乎发现墓碑后刻着有字。他心中奇怪道:“我瞒着父亲不只一次来给母亲上过香祭拜过,墓碑后面有字,为什么我从来没发觉?”当下停手,蹲下身来看,但见墓碑后果然刻着几个小字:“红叶峰,报恩亭,大都郊外”,印迹新鲜,似是刚刻不久。陈青桐疑云大起:“母亲的老家是在豫章,这几个字又是什么意思?是谁刻的?大都郊外?是金国大都吗?难道我的母亲真的没死,在大都藏着不来见我?”一时无解,心中疑云更甚。他想了想,道:“大都离此,有两千多里路。我身上只有这串铜钱,沿街乞讨,那不知何年何月才走得到大都去。对了。”心头一动,道:“我家的生意遍及临安各地,我是陈家大少爷,我冒着父亲的名义,去店铺里支些银两来用,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吧?大不了,被他抓回去痛殴一顿。哼哼哼。”当下对着母亲的坟茔,双膝跪倒,恭恭敬敬再磕了三个响头,信步走出山来。

三天后,陈青桐骑着一匹买来的青骡,慢腾腾地走在大路上。他迫切希望此次出门能搞清楚母亲和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他坐下的青骡可不是善于奔走的马匹,陈青桐有想尽快解开心头这些谜团的急躁,却由于这匹高大的青骡不疾不缓不得不慢慢地平静下来了。

早知道就干脆买一匹好马了,他沮丧地说。

那天他来到父亲的一所铺子里,如愿以偿顺利地从柜上支取了纹银三百辆,陈家是临安有名的富户,三百辆银子,根本不算什么,店里的掌柜和伙计见到大少爷,一个个受宠若惊,陈青桐只随便编了个谎话,掌柜根本不问情由,急忙把银子包好送到他的手里,相比腰间的那串可怜的铜钱,陈青桐现在已是一个大“富豪”了。不过,身怀“巨款”,陈青桐却稀里糊涂地买了一匹慢腾腾的骡子,令他想起来也觉得沮丧。

他骑着这呆头呆脑慢吞吞的骡子又走了三四天,这日走到嵊州郊外,在一个路边茶铺里喝茶休息时,忽听附近小山坡上树林里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风声中隐隐约约还听见有人大声呼喝,心中好奇道:“是谁在这山坡上打架?”好奇心起,付了茶资,催了骡子慢慢地走上山坡去。

还没等他走上山坡,有一个人忽然从路边的草丛中跳了出来,大喊道:“兀那小孩,你是哪里来的?快快走开,以免误伤无辜!”陈青桐抬头一看,但见那人三四十岁年纪,手里拿着一把大刀正冲他大喊大叫。旁边又有一个人大喝道:“兀那孩子停下,再上前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见他仍然不停,霍地举起一块小磨扇大小的石头,居高临下掷了下来!

陈青桐大怒,心道:“岂有此理,倘若不懂武功的人从这里经过,岂不要死在你的手里?”他偏坐青骡,见大石飞下,蓦地振臂凌空飞起,轻轻伸掌一拨,便将那大石拨得调转方向飞下山路,轰隆一声巨响,摔得粉碎。大青骡受了惊吓,怪叫一声,跑进树林去了。

陈青桐飞身落地,喝道:“青天白日掷石伤人,眼里还有王法么?”施展轻功,纵步直上山坡。那两人呼哨一声,分头上前拦截。陈青桐定睛一看,见那两人一个身穿黄衣,书生打扮,另外一个脸色花花绿绿,看不清丑俊。那两人见这少年不但不怕,反倒迎了上来,各自“咦”了一声,分头扑了过来。陈青桐练功四年,功力早已今非昔比,见两人一同扑到,足尖着地轻轻一点,肩头晃处,身如游鱼,两人眼前一花,陈青桐已倏地从两人中间钻了过去,两人连他衣角也没碰着,那花脸只觉膝盖一麻,“你老母”破口大骂声中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原来陈青桐随手折下两支树枝反手打出,正正打着那花脸膝盖麻穴。那书生手发一掌,砰地一声,两人都震得倒退几步。那书生手掌发麻,虎口竟然渗出了丝丝血迹!

陈青桐将两人打倒,放眼一望,不禁一愣。原来山顶小树林中人影纷纷,呼喝之声此起彼伏,一条黑色人影手持一条拐杖旋风般在人影中穿插来去,那人身材瘦弱,不是前几日在家中看见的鸠盘鬼母,又是谁?陈青桐暗道:“这老太婆好生可恶,怎么到哪里都能碰见她?”正待要走,忽地道:“这老太婆固然可恶,不过也曾深入敌国,杀鞑子为村民报仇,按理算是个不错的好人。大义之下,当然要以国家为重,私人恩怨,倒是可以放在一边,暂时不去管它。她伤了我的爹爹,以后我再找她出气,也是一样的,何必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但见鸠盘鬼母铁杖一挥,又将当面三敌攻来的兵器同时荡开。那小山坡顶到处生着常绿的灌木丛,并不高大,陈青桐透过树影,见鸠盘鬼母一支铁杖,以一敌四,尚自攻多守少,杖法所致,端的既快且狠,不禁赞道:“好功夫!”

鸠盘鬼母听见有人叫好,蓦地发出长啸,一杖猛劈,一名白衣女子长剑硬接硬架,哪知鸠盘鬼母这一杖力道强劲之极,剑杖相交,火星崩散,那白衣女子剑光横扫,当的一声,手腕酸麻,急忙后退,一人手持铜笛,飞身扑上。鸠盘鬼母身随步转,向后一滑,躬身后退中铁杖扫出,啪的一声,用铜笛那人肋下着了一杖,腾云驾雾般倒飞出去,啪嗒一声重重落地,摔得吱哇怪叫。一个身高面黑的汉子双掌一错,空手斗鸠盘鬼母的铁杖,一面喝道:“鸠盘鬼母,识相的乖乖把 ‘八脉心法’交出来,以免白白送了性命!”

鸠盘鬼母哈哈尖笑,拐杖一横,道:“ 别说‘八脉心法’不在我手里,就算在我手里,你要取也要看你有多大的本领。铁臂熊周通,你有本领胜得过我么?!”另外一人勃然大怒,长刀一振,嗡嗡作响,喝道:“江湖传说鸠盘鬼母有九条命,是杀不死的,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了不得的本领?”一刀猛劈下来,鸠盘鬼母纵声笑道:“百变星君袁伯当,今日你们‘夔门六怪’都到齐了吧?能把我老婆子拾掇下来,就算你们有本事!”身形晃处,好似一道青烟倏地扑上,就是一杖打下,这一招杖头横移,连袭三人,比之刚才还要快几分,陈青桐双眼一花,鸠盘鬼母已是飞身跳出。

陈青桐心头一动,道:“夔门六怪?原来这六个人就是夔门六怪。”他第一次出门闯荡江湖,固是未曾见过夔门六怪,却听钟道人钟梓玄跟他谈起过武林往事,说到夔门一带,有六个魔头,分别叫做百变星君袁伯当、铁臂熊周通、铜笛仙蒋礼、飞天魔女于雪凤、毒砂掌淳于玄、黄衣秀士施振眉。这六人武功高强,黑白两道全不买账,在江湖中名气也算不小,为人亦正亦邪,无人愿和他们亲近,想不到今日却在嵊州郊外,亲眼见到了这六怪。刚才阻拦陈青桐上山来的,正是毒砂掌淳于玄和黄衣秀士施振眉。

陈青桐看得目眩神移,情不自禁开口赞道:“好功夫!”鸠盘鬼母哈哈大笑,忽地收了笑容,喟然叹道:“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小子,你知道跟着来,算你聪明!”忽地手臂突伸,将陈青桐肩头抓住,道:“他们要八脉心法,你有么?”陈青桐只觉肩头如同上了一道铁箍,声色不动,默运玄功轻轻一摆,便将鸠盘鬼母的手掌甩开,冷冷地道:“我和你素昧平生,见你于危难之中面不改色,敬你是个人物,你反来问我什么八脉心法?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喜欢跟人群殴打架那是你的事,对不起,我要走了!”

鸠盘鬼母呵呵一笑,道:“你不肯在我临难之际偷施暗算,足见你为人坦荡;这六个魔头为了所谓‘八脉心法’,却不惜使出这下流手段,设下陷阱埋伏,等着我老婆子乖乖地跳进来,下流无耻,老婆子见所未见。我念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今日记你一杖!”蓦地翻身,浑若惊鸿,拐杖疾挥,将夔门六怪中的黄衣修士施振眉长剑震开,飞身一扑,扑到飞天魔女于雪凤身前,探爪就抓。于雪凤见她来势凶狠,五指反手一拂,喝声:“去!”啪地一响,于雪凤手腕酸麻,但鸠盘鬼母这一扑也被她化解开了。毒砂掌淳于玄运气冲关,刚解开被陈青桐封住的穴道,鸠盘鬼母身形如电,倒翻过来,扑通一声,淳于玄又是破口大骂“你老母”,被鸠盘鬼母结结实实撞得倒飞出去,与刚才摔得一模一样,这回力道更重,鼻青脸肿,半晌爬不起来。

百变星君袁伯当大怒,大声喝骂,长刀一指,猛地席卷而至。施振眉听了,长剑抖开,一刀一剑,猛攻上来,鸠盘鬼母一招“倒卷星河”,铁拐挟风,呼的一声,从两人头顶飞过。于雪凤、施振眉双剑齐展,剑剑指向鸠盘鬼母要害。鸠盘鬼母一个“盘膝拗步”,铁拐唰的一指,一道乌光,点到于雪凤咽喉,于雪凤几乎中拐,心中大怒,侧身一闪,宝剑扬空一划,回削鸠盘鬼母手腕,鸠盘鬼母铁拐抡圆,四周一荡,风声猛烈。施振眉一剑刺出,与于雪凤联剑奋力挡开鸠盘鬼母一拐,说时迟,那时快,鸠盘鬼母在瞬息之间连进三拐,饶是于雪凤施振眉双剑联手,也被迫得手忙脚乱,鸠盘鬼母一拐快似一拐,风声荡起,衣袂飘扬,于雪凤与施振眉拼力抵挡,仍觉冷气森森,眼花缭乱!鸠盘鬼母铁拐一紧,顿时乌光遍体,沙飞石走,着着进攻,招招狠辣!

于雪凤剑法甚精,剑诀一领,偏锋急上,急刺急削,与施振眉剑招互相呼应,将鸠盘鬼母围在核心,此去彼来,连番冲击,鸠盘鬼母铁拐虽然快捷,到底还要换招接招的功夫,力敌五魔,渐感吃力。于雪凤得了空隙,手中长剑剑招加紧,刷刷两剑,欺身直刺。不料鸠盘鬼母一声长笑道:“井底之蛙,岂知海河之大,今日叫你们开开眼界!”拐法又变,一条铁拐犹如神龙戏水,飞虹盘空,指东打西,指南打北,身形疾转,匝地乌光,顿时四面八方都是鸠盘鬼母的身影!

原来鸠盘鬼母武功之精,非同凡响,她知道以一敌五,纵不落败,也难取胜。心道:“以他们五人之力,大约和一个钟梓玄相当。我的轻功远出他们之上,大可用游斗的方法来击败他们。”因此避实击虚,仗着绝妙的身法,在双剑交击缝中飘忽来去,铁拐一沾即走,袁伯当、周通、蒋礼、于雪凤与施振眉五人都要应付铁拐,渐渐不能配合,虽是五魔联手,实际却无如各自作战,鸠盘鬼母压力果然大大减轻。

又斗了五七十招,但见鸠盘鬼母铁拐霍霍展开,隐隐带有风雷之声,铁拐一抽一压,于雪凤的剑势顿然受阻,施振眉见势力不妙,急攻过来。鸠盘鬼母狂笑声高,喝道:“看拐!”一招“风雷交击”,运足内力,趁两人双剑交叉,猛地一拐便直压下去。于雪凤见机极早,见鸠盘鬼母拐到,只觉一股潜力直迫过来,她身形快极,随着剑风,身如柳絮,直飘出去,剑起处,一招“猛鸡啄栗”急袭鸠盘鬼母,鸠盘鬼母铁拐下截,于雪凤剑把一颤,长剑陡然一指,却又变为“金鹏展翼”,一剑刺到鸠盘鬼母腰胁 “章门穴”。在这电光流火之间,于雪凤连出三招,剑剑辛辣,鸠盘鬼母暗暗吃惊,铁拐倏地伸展,把施振眉弹开数步,玄功内运,真气满布拐身,一个“黏字诀”,紧紧盯着于雪凤。这“黏字诀”非是内家功夫已到炉火纯青之境,难以运用自如,一旦使出,如磁吸铁,紧黏不弃,难以摆脱。这是鸠盘鬼母毕生潜修的绝技,于雪凤一口长剑虽然疾逾飘风,被鸠盘鬼母紧随不舍,威力难展,施振眉剑力远不如她,于雪凤顿时被迫得处在下风!

再斗了一百来招,于雪凤额头见汗,施振眉出剑无风,鸠盘鬼母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展开了夺命的招数,避强击弱,专向施振眉下手,一出手便是凶极伤残的拐法,于雪凤大惊,本来有几次长剑可以伤得了她,但为了卫护施振眉,又不能不移剑相拒。但见鸠盘鬼母随着施振眉剑光运转,狠狠攻斗。双剑一拐,有如一片光网,于雪凤剑势所到,有如碰着铁壁铜墙,鸠盘鬼母沉神应战,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仗着绝顶轻功,腾挪闪展,片刻之间,又斗了数十来招!

这一场恶斗,真是世间罕见,陈青桐直看得眼花缭乱,屏了呼吸,一动也不敢动。这时,本来是于雪凤和施振眉占了上风,但鸠盘鬼母铁拐纵横,乌光耀眼,宛如黑夜繁星,千点万点,遍空飞洒,三条人影纵横穿插,渐渐分辨不出彼此。陈青桐看得心惊动魄,知道此场恶战,非有死伤,绝难罢休。

鸠盘鬼母先与钟梓玄连斗两场,又单人一拐击败陈镇南,数番恶斗,并未好好休息,此番力敌五大魔头,渐感吃力非常,于雪凤与施振眉虽然武功远不及她,亦非庸手。而且尤其厉害的是,这两人双剑,渐渐契合,两口长剑,竟似布成了严密的剑阵,有如铁壁铜墙,连苍蝇也飞不出去,背后袁伯当一口长刀,蒋礼一支铜笛,铁臂熊周通一对铁掌,片刻不离她身上要害。鸠盘鬼母本领再高,轻功再妙,也难抵挡。再斗三十多招,鸠盘鬼母渐渐被于雪凤和施振眉两人困着,犹如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挣扎,动荡飘摇,势将没顶,形势险绝!鸠盘鬼母只觉心头剧跳,汗出如浆,猛然大喝一声,也不如是哪里来的力量,铁拐一指,盘旋飞舞,顿如雨骤风狂,连人带拐,几乎化成了一道乌光,直向于雪凤冲去,于雪凤长剑随曲就伸,剑势一拖,想运内家真力将鸠盘鬼母疯狂的来势化解,那知鸠盘鬼母来得太疾,于雪凤内力未透剑尖,鸠盘鬼母铁拐已到,铮地一声,剑锋已被她一拐震断,于雪凤大惊之下横掌一推,鸠盘鬼母随着她的掌风向上飞弹了起来,冲势更猛,乌光一绕,只听得一阵断金戛玉之声,施振眉的剑也给震断,鸠盘鬼母一声狂笑,刷刷两拐,铁拐向前一指,疾如电闪,拐若长枪,直刺于雪凤咽喉。于雪凤长剑虽失,武功仍在,匆忙中倏地一闪,鸠盘鬼母一拐从她肩头飞了过去,把她肩背擦得鲜血淋漓,只听背后施振眉一声闷哼,倒飞两丈之外,胸口鲜血喷涌!就在这瞬息之间,两大高手都给鸠盘鬼母一支铁拐给击败了,但鸠盘鬼母此刻内力将尽,也已是摇摇欲坠了,袁伯当喝道:“将这老妖婆给我抓了,不要伤她性命,我还要问他八脉心法的下落!”

蒋礼应了一声,一掌向鸠盘鬼母背心拍下,鸠盘鬼母哈哈大笑,喝道:“老娘纵横半生,何曾把你这跳梁小丑放在眼中!”蓦地长身,呼的一拳捣出,蒋礼横臂一挡,两人内功都极深湛,蒋礼力气较大,双臂一格,砰的一声,鸠盘鬼母给他震出一丈开外,蒋礼也摇摇晃晃,退后三步。鸠盘鬼母腾身跃起,蒋礼一拳上击,把鸠盘鬼母迫退下来。鸠盘鬼母伸手一抓,抓着了蒋礼肩背,蒋礼肩头一摆,如游鱼般脱了出去。原来他的内力火候颇具,鸠盘鬼母已连番恶斗,真气不足,哪里抓得他着。当下一声大喝,左掌抓他小臂,右脚踢他下盘,蒋礼急闪,伸掌踢腿,狠斗鸠盘鬼母, 只听砰砰两响,两人分头跌开。这一下鸠盘鬼母伤得较重,蒋礼只不过筋脉受损,而且鸠盘鬼母也被他迫到悬崖边上!

鸠盘鬼母口角流血,冷笑道:“于雪凤,崆峒女派的弟子不能嫁人,终身守身如玉。你贪图丢了贞洁,被赶出门墙,残花败柳,分文不值,你想要嫁给那个黄衣秀才,却不知人家是否肯要你?”身形摇晃,往崖下跌去,于雪凤未得《八脉心法》,哪肯罢休?情急之下,一个急扑,伸手去抓她,鸠盘鬼母已存必死之心,身形急坠,于雪凤情不自禁,手里又拖着受伤的施振眉,竟给她一扯,立足不稳,也是急滑而下。蒋礼大惊,急忙飞身一扑,拽着将要被拽得坠落的施振眉,要将两人拽了上来。哪知三人之重,岂是蒋礼一人所能为?沙沙声响,胸腹之间,被碎石锐角,擦得阵阵剧痛。鸠盘鬼母一双腿空悬风中,低头一瞥,见下面云雾浓密,深不见底,冷笑道:“你们将我拉上去,我自然放他。”四人便如糖葫芦一般,你我衔接,扭作一条长绳。

蒋礼并力拉几人不住,怪叫道:“淳于玄过来帮忙!”淳于玄被这景象惊得手软脚麻,急忙扑上,周通和袁伯当见势不妙,也分别抓着淳于琼的双腿,只听鸠盘鬼母在崖下哈哈大笑,七人同时急滑下崖,瞬间不见踪影!

陈青桐没料到居然是这么个结果,一时惊呆,待他跑到崖边,但见崖下黑沉沉不见其底,七人早已无影无踪, 不觉额头汗出,摸着胸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道:“为了一本书,这几个人居然连生死也都不顾了!”心头忽然一动,道:“鸠盘鬼母说我聪明,跟着来,那是什么意思?难道母亲墓碑后留下的小字,是她刻上去的么?那么鸠盘鬼母是知道母亲的下落,也并不相信母亲已经死去了?”可是鸠盘鬼母已和夔门六怪一道摔下了悬崖,想印证她话的真假,也已是无能为力了。他在崖顶坐了片刻,道:“母亲的下落,还是我自己去寻的好。我知道金国大都,大都郊外有红叶峰这个地名,也知道有个报恩亭,天下虽大,要找这个地方,当是不难。”

他站起身来走下山坡,寻了骡子,上骡一路东行,少不得风餐露宿穿州过府,也不能尽言。这日过诸暨,凭水吊西施,徜徉许久。向路人打听,知再向东不过三百余里,便是出海的港口,心中一动道:“海客四面为生,见多识广,我不如赶到港口去问跑海的人如何?”这时已是夕阳西沉,陈青桐向路人问到最近的一个小镇,打算去那处投宿,待明日再动身前往港口,哪知他虽然练有武功,毕竟从未出门,未经风霜,在路上走了数日,竟偶感风寒,但觉神睏体乏,肌肉酸痛,竟在小镇的客栈中发起热来。好在那客栈老板为人尚好,见他倒卧房中一病不起,忙请了医生来替他诊治。果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场风寒,一直过了**日方才渐渐好转。

陈青桐病倒客栈住了十来日,渐渐身体大好,结了房饭钱 ,另备一份谢仪谢了客栈老板,心中想道:“港口也就这三百里路,就不用这慢腾腾的骡儿了吧。何况北方战事频仍,我带着骡儿,也没处用使。将来登船,谁来照管它?”将大青骡送了给客栈老板,那客栈老板凭空得了他一份谢仪,又得了一匹健壮的牲口,乐得眼都没缝,将港口所在方位详详细细说得明明白白,将陈青桐一直送到路口,这才告辞回转,陈青桐一人独自上路。

陈青桐一路信步而来,但见沿途鸟鸣山溪,林霭森森,满目清幽,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但见朦胧远山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轻薄的轻纱,在飘渺来去的云烟中忽远忽近,宛如淡墨数笔,杂乱无章却又错落有致地涂抹在夕阳将落的天边。陈青桐见此美景,大为赞叹造物之神化若此,暗暗想道:“他日若得闲时,在这山中结庐闲居,漫诵佛经数卷,或与白云为伴,或与走兽为伍,岂非人生一大乐事?”隐约见前面林边有炊烟袅袅升起,知有人家,便道:“天色已晚,我权且在此借宿一晚,待明日再做打算便了。”望见路边石碑,上书着“百岁山”三个大字,主意打定,便上前去。

原来那炊烟所在,果是一片山居。陈青桐上前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拄龙头拐杖,正在门口眺望远山,听得陈青桐脚步声,回头迎上前来,满面笑容问道:“公子从哪里来?要去往何方?”

陈青桐忙答道:“小生自临安来,听说百岁山风景旖旎,特地前来踏访,不料贪看景色误了归程,不知老丈可否容我借住一宿?”那老者笑容可掬,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公子不嫌山居简陋,便请进来。”陈青桐拱手谢道:“叨扰清静,请老丈宽宥。”那老者见他彬彬有礼,哈哈笑道:“天下哪个是头上顶着房子走路的?请进请进,咱们山里人可没这么多客套规矩。”

那草庐之中跑出一男一女两个六七岁的孩子,见了陈青桐,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也不说话,只看着他笑。陈青桐见那小女孩漂亮可爱,便将她轻轻抱在怀中,那小女孩也不认生,任由他抱着,只是咯咯地笑。老者微笑道:“这是我的两个孙子孙女。他们的父亲积攒了些山货,大早出门货卖还未归来。晓儿凇儿,去叫你娘来招待客人。”陈青桐将小女孩放下,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去了片刻,一位妇人走了出来,见了陈青桐裣衽施礼道:“公子远来辛苦。公子请坐。”陈青桐见那妇人虽无十分颜色,倒也庄重识礼,急忙还礼。那妇人微微笑了一笑,自取了石桌上的茶壶又入内去了。

陈青桐放下手中包袱,坐在石凳上,但觉晚风吹拂,凉意顿生,赞道:“若能得一二日闲,徜徉其中,纵情山水,岂非一大乐事?”那老者闻言不无得意地笑道:“可见公子是锦绣堆里打滚的人。我这山间景色,一可修身养性,二可怡保天年,身上衣裳口中食皆上天山神之所赐,岂喧嚣闹市可比?”

少时那妇人端茶上来,问道:“公子不是本地人吧?不知要去哪里?”

陈青桐含糊一阵,说的无外乎沉迷景色,忘却归途一类的话语,岔开话题,尽拣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搪塞。那妇人倒也不以为意,将茶碗放下,正要进门去,忽听路边一阵脚步,两个孩子如欢腾的小鸟般边跑边叫:“爹爹,是爹爹回来啦!”路上响起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不多时一条大汉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走进门来,见了陈青桐不禁一愣,抱拳道:“这位兄弟从何而来?”

陈青桐见那大汉身上肌肉虬结,面色黝黑,腰间围着豹皮裙,背上背着一张弓箭,是个猎户装扮,连忙起身行礼道:“在下仰慕此间景色,独自前来游玩,因贪看山景误了归程,路过宝宅,乞请借宿一宿。”

那大汉呵呵笑道:“原来如此,宽心请坐。”从怀中取出几锭散碎银子交给那妇人道:“今日卖一张虎皮给城里张大户,等闲少我几个铜钱,看在往日的交情就算了。”那妇人满脸高兴,接过银子,取条帕子包了珍而重之地放在怀中,道:“丈夫辛苦,且陪客人少坐,待妾身收拾酒饭。”那大汉应道:“前日打的獐子你可没卖么?可将獐子腿煮了招待贵客。”那女子应了一声,自去了。

那大汉倒不拘束,抱拳道:“小人贱名刘二,不敢请问兄弟贵姓?”

陈青桐念头一转,随口道:“在下姓公孙。”刘二微笑道:“原来是公孙兄弟。山野粗食,招待不周,请勿见怪。”陈青桐连忙道:“怎敢?”少顷那妇人端了酒菜上来,自有老翁相陪,两人喝了一回,陈青桐道:“这酒劲力好大!”刘二哈哈一笑道:“兄弟这是不胜酒力了。这酒是我娘子采摘山中可口野果亲自酿造,虽然有些劲头,不如兄弟说的那般力大。”三人都笑。是夜收了杯盘,刘二夫妻自安排陈青桐睡下。

第二日一早,陈青桐早早起床梳洗,来跟刘二夫妻和老翁告辞,夫妻俩带着孩子,一直将他送到山坡路口,刘二笑道:“兄弟若是在前面迷路,请千万还回头来。我有家生要做,就不送兄弟你了。”陈青桐抱拳谢道:“多谢大哥嫂子厚待。他日两位若是到临安来,就请到陈家巷来找我,也让小弟尽一尽地主之谊。”刘二笑道:“兄弟如此诚挚,足感情谊。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他日若是生活难做时,当前往投靠,到时请兄弟不要嫌弃我人粗野便成。”几人叮咛又复,陈青桐举步上路,刘二夫妻自回去了。

他信步下山,一路向北。世道纷乱,他倒放着官道不走,只找山边小路放步而行。他被困家中,从未有此之时,心情舒畅,又好游山玩水,自然不会走到官道上去了。他一路走一路想道:“大都离此千里万里,也不知要走到什么时候去?对了,刘二哥曾说此地去港口是条捷径,出山东向,大概不过十日,便该走到港口。我也不用太过忧心,上了船先到山东地面,再从山东到大都去,那便该不太远。”边走边想,忽然刷地一声,眼前但见一缕寒光扑面飞来。陈青桐万没料到在如此空寂的山谷竟然有人,不但有人,还是埋伏在暗处来暗算他,不由吃了一惊,喝道:“是谁?!”但见不远处一个黑色人影一晃,足下加劲,飞身就赶。

那人在树林中跑得飞快,脚下一点声音也没有。陈青桐心中暗暗一凛道:“此人轻功有些火候!”深吸口气,施展“八步赶蝉、登萍渡水”的轻功提纵术,在后紧追不舍。看看即将追近,陈青桐觑得真切,蓦地腾空飞起,向那黑衣人肩头抓了下去。那黑衣人身子扭处,反手一掌,含着三个前后不同的后着,一招发出,便如三个人同使一招、依着先后顺序攻击而来一般。陈青桐右足向前一扫,身体反倒后倾,飞起一脚踢那黑夜人肩头,那黑衣人双掌一错,挥掌架开,陈青桐正要上前,冷不防左右一阵凉风,两口长剑已分头刺到。陈青桐措手不及,身躯倏仰,背心几乎着地,中指连弹,当的一声,左右两人只觉手心一热,长剑几乎脱手而飞,右边那人见机极快,急忙飞身避开,左边那人蓦觉一股大力猛地向外牵拉,宝剑拿捏不住,竟被陈青桐夹手将他宝剑夺了。只听那黑衣人叫道:“留下八脉心法,放你走路!”

陈青桐大为头疼,干脆也不辩驳,喝道:“你要心法,得用本事来取!”剑诀一领,把钟梓玄教他的那套太乙剑法使出,剑光飘忽不定,那两人蓦觉眼前精光闪耀,慌忙后退。陈青桐脚步不动,长剑一个“大漠孤烟”,锋利的剑尖顺着那黑衣人的手臂,倏地就刺那黑衣人咽喉。那黑衣人肩膀一晃,翻身缩肘双掌一推一按,乘陈青桐立足不稳,步换身移之下倏地一掌,竟绕过陈青桐长剑织成的剑光圈子,直拍到他胸口。这三招两掌乃是一路杀手,但他掌快,陈青桐的剑也不慢,就在他手掌将要拍到陈青桐胸口时,陈青桐长剑陡地反圈回来,那黑衣人若不缩手,五个指头登时都要被陈青桐长剑削掉。在这紧要关头只听那黑衣人大喝一声,中指疾弹,铮的一声流光四散,陈青桐手腕麻木,长剑被他中指弹得歪过一边,但他连环猛击,也终于被陈青桐给解了。

只见陈青桐长剑一收,剑尖指地,沉声喝道:“你们到底是谁?!”他声大喝中气十足,几个黑衣人宛觉他就在自己身边说话一般,耳鼓嗡嗡作响,个个惊骇莫名,相互扶持,急急忙忙狼狈逃进了树林中,呼哨一声,瞬间走得不剩一个。

陈青桐呆立半晌,暗道:“难道所谓的‘八脉心法’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引得人人出手抢夺?到底是谁说我手里有八脉心法?是鸠盘鬼母么?还是?”想起家中密室墙壁上的图画,心中疑云大起,当下将手中夺来的那口宝剑掷下山去,收拾了包袱,缓缓沿路而行。此刻已将是日上中天,林中雾霭渐渐散开,鸟鸣啾啾,流水潺潺,陈青桐心道:“‘八脉心法’和我有缘无缘,但看日后罢!”其实他无心向武,那是跟着钟梓玄练了四年武功剑法之后,才对武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了解,但他心底纯净,胸无城府,天真烂漫,又怎会知道,他在自己家地下暗室的石壁上看见的图画,其实就是八脉心法中的一部分,只是所得不全而已,杂以钟梓玄教他的内力运使法门,他一通百通,其实体内流转的,已是八脉心法带来的真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