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风雨长剑歌 >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九十三章 过山

风雨长剑歌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九十三章 过山

作者:一世羽翼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多时,应觉回过神来。

他纵身跃起,一脚踏在院角的树干上,身形借力飞过院墙,轻轻落在院外的道路上。

此刻巷弄中空无一人,在这儿土生土长的百姓们都知道,昆梁镇是谁说了算,对于寻常百姓与过路商人来说,那几家乡野豪绅与高高在上的县老爷没什么区别,都抱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很少会到这镇子深处来。

应觉顺着道路往镖局走去,出了林荫遮蔽的幽静小巷,来到镇子中心那块儿,街上才逐渐热闹起来,听得喧闹的人声,却稍感有些热燥。

他抬起头来,不禁眯了眯眼。

原来不知不觉过了这么久。应觉望着马上要到头顶的一轮烈阳,心中说道。在镖局认出那名杂役的身份、并暗暗察觉其有所动向后,他便起了心思,一路隐下身形跟了过去,而那时日光才将将耀过青翠的昆梁山,仅有小半边金圆探出山巅,散发光热,不想一番波折过后,已近午时。

应觉移动步子,将身形掩在街边树荫之下,一边沿路肩走着,一边反思自己。

无论如何,这回还是冲动了,做出了唐突之举。一心想着那超然剑法,便不管不顾贸然跟过去,半点没有考虑到他人想法,其实自己大可不必着急,既然都已经察觉到其身份,完全能够趁镖队上路之时,借机交谈相熟,再讨教剑法,岂不自然?哪需今天如一个歹人般暗中跟踪,差点将弄坏了事。

虽说事后并无多大后果,但除却自己道歉及时诚恳外,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罗兄大度,放过了自己。不知敌友却暗中跟踪、窥视打斗,这些都乃江湖大忌,换作心思细腻且对此颇为看重的江湖人士,恐怕当场便要结仇。

“下次行事前得须三思啊。”应觉轻轻喘了口气,默念道。

自己才出入江湖,许多事处理的都还有瑕疵,需要学习的地方还不少,得多看看镖队里的那些老油子,自己也要考虑得更加周到。

大概他们的江湖经验,也是这么一次次摸索出来的吧?

脑中思绪翻动着,很快,应觉便回到了安离镖局。

那位名叫罗庭的杂役并不在镖局,当然,应觉也没有心去找他搭话的意思,才发生了这种事,还是暂且先避开为好。

镖队明日一早动身,出去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杂役与镖师们也陆陆续续回到了镖局,准备起明天的行程来,对于应觉来说,这座不大的昆梁镇已逛得差不多了,午饭过后,他便回到了房间,推演起今日于那小院中所见的惊神一剑。

那一青一红两道剑光犹在眼前,二者缠绕、绽放、交相辉映,无比暴虐,无比凌厉。

双剑齐出,却与先前夜间所观的剑招完全不同。

当时其使出一青一灰两剑,一者剑光耀目,一者隐没如蛇,两剑相辅相成,搭配完美,共成一式出其不意的强杀绝技,极其可怕,已是让应觉心神大震,而今日此招给人的感觉犹有过之,青红两道剑光望上去似是泾渭分明,可若是闭上眼,以气观之,却是仿如一体,剑芒中绽开的那极致锋锐,仿佛要斩开拦阻的一切,无法抵挡。

此种招式,着实强大。

应觉盘腿坐在床上,右手抚过清河剑柄,眉头微皱。

是双剑,还是单剑,其实并不重要,不过是承载剑招的不同兵器而已,重要的是那股子剑气与剑意,看不穿招式内流转的气,悟不到其中蕴藏的意,模仿得再像也只是流于表面,毫无威势。

以往他观战能有所得,全凭这么多年来张老头喂招喂出的眼力,如起初仍在离平商队时,刀鬼曾使一招“血鹊”,招出之际,应觉便已看透其中的刀势起动与劲气流转,而后再对其一一拆解琢磨,加以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最终脱胎成了剑招“银鹊”。

而眼下这招,相比起较为简陋的“血鹊”,不知道高明了多少个层次,以其目才前初入二流的境界,想要看穿甚至拆解,尚远远不够。

不过应觉也不会如此好高骛远,这等明显属于“绝技”的一招,只要能学上一星半点,都算是莫大的收获。

屋外日头缓缓西落,夕阳的光逐渐淡去,屋内暗了起来,唯有时不时绽起的剑光亮彻昏暗。

不知何时,剑光也消弭了,只余下深沉的夜。

...

一夜无话。

东方天将破晓,一辆辆车缓缓驶过极淡晨光轻铺的街道,排成一列车队,往昆梁镇口行去。

出了镇,便入山。

昆梁山,古时被称之为天堑,横亘昆离二州交界之处,绵延几十里,阻拦着人们的沟通与交流,然而有大毅力者于山中开道,时至今日,这道天堑之间已有了一条大路,足可通车走马。

车队前方,一匹黑蹄白马之上,一名白衫青年正仰头四望。

大道两侧山崖耸立,高松倚壁,而道宽五丈有余,顺山体上坡而行,昂首望去,唯见一线天。

“真是伟大。”见此奇景,应觉不禁叹道。

听人口述,或是书籍上阅读,都远没有亲眼所见这般有冲击力,“开道”,如此轻飘飘的两个字,在真正看到这座拦于路上的大山时,才能感受到其间蕴含的重量。

这绝不是仅凭几个人一腔热血,在短短的一朝一夕、一岁一年间便能完成的事,而是需要许多人花上一辈子,甚至好几代人始终锲而不舍地努力,才可以打破天堑,开出一条福泽后人的道。

应觉驾马跟上,边打量着大道两侧,山壁陡峭却光滑,唯有一些奇松绿藤攀附其上,没有随时滚落砸下的岩石,似是开道之时便有人将这些风险给去除掉了,见状,他不由啧啧连叹,轻声低语:“看样子,当初开道的那些人,并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是习武之人,代代传承。”

“是啊。”前方一骑镖师似是听到了应觉所语,手轻拧缰绳,稍稍慢下步子,接话道,“要开山成道,这等体力活,普通人定然是吃不消的,至少得须横练功夫达到一定境界,才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下去。”

“那些人确实值得钦佩。”应觉笑道,“扪心自问,我应当是做不到的。”

那镖师闻言,也笑了笑,说道,“我也做不到,估计现在没几个人能做到喽。”

“没有这条路,我们进出昆州都得再多绕好几十里路,远得很。”镖师扬了扬绳,继续说,“不止昆梁这儿,整条商路上类似的地方不在少数,遇山过山,遇水渡水,我们算是乘前人余荫吧。”

应觉点点头,赞同了其最后一句话。

二人随意聊了几句,便没再多谈,这段山道约莫有十余里路,不长不短,放在外边原野,一刻钟就可跑到,不过在这山中,镖队只能紧随前方充当斥候的镖师,稳妥地缓慢前进。

天光渐起,透过头顶的一线天照下来,映过整条车队。不消一个时辰,前路变得宽了起来,道路两侧也由山崖逐渐变成了茂密的林子,路自半山而出,微斜向下,日光顿时大亮,一时间刺得人睁不开眼。

应觉微一抬手挡在额前,遥遥俯视过去,但见这山林道路与一条清澈小溪并行蜿蜒而下,直入原野,又途经数个小村镇,一路向前方延伸而去,直至视线尽头。

看来接下来的路可有得赶了。望着前方,应觉心中想道。

的确如此,按镖头周讳所说,过了昆梁镇后,下一个落脚点是昆州州城,中间将沿商道前进一路不停,跨越大半个昆州,可谓是路途遥远。周镖头还特意叮嘱了他这个江湖新人,遥遥长路上,最重要的便是心态平和,不要烦闷,不要急躁,否则将会很难熬。

应觉当初满口答应,后掐指一算,又不免叹了口气。

从昆梁山到昆州州城,若单算路途,比从永歌森林到昆梁山近不了多少。

不过好在,有“剑”相伴的他,算不上寂寞。

...

长路枯燥而乏味,无事发生。

日已西斜,伴随着“扎营”地声声呼喊,镖队陆续停了下来,车辆缓缓围成一圈,包成了个简陋的营地。

应觉下马,将缰绳递给马夫,在营地里四下扫了一眼,便看见一道瘦削的背影整抗着几层叠起的篷布,在营地边缘搭着帐篷,他想了想,便往那边走去,脑中措着辞,还未待出口搭话,那人却似有所感,回头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眼神冷漠。

“哈。”应觉下意识停下了脚步,有点受不住那冰冷的目光,只得干笑一声,撤步退去,边退边望向那位名叫罗庭的年轻杂役,目光聚集在其双手——准确地说,是袖中。

他知道,那人擅用的短剑此刻定然藏在双袖,如昨日在杨家大宅中一般,随时都能滑落于手,施展出雷霆一击。

呼,看来还不是时候。应觉长吁一口气,视线转向营地中,帐篷差不多都已扎好,营火也生了起来,伙夫架起了大锅,炊烟袅袅升入空中。

入昆州地界的第一夜,就这么平淡地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