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风雨长剑歌 > 第一卷 风雨之端 第七章 少年心

风雨长剑歌 第一卷 风雨之端 第七章 少年心

作者:一世羽翼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光渐起,一辆辆车驶进院内,待杂役装好货物,再陆续驶出,车队一眼都望不到头。

张晓风话音落后没多久,外头就传来一声吆喝:“整队喽!”

只见罗叔虎步迈入大堂内,大声招呼道:“赶紧了,准备出发!”

“是!”整齐的回答声传来,此时从外头又走进来一人,他穿着商人模样的短袍,身材矮胖,脸上堆满了和气的笑容,边迈着步子边向这边拱手说道:“罗教头,各位护卫兄弟,这次又要仰仗你们了。”

护卫们纷纷回礼,罗叔也拱手回礼道:“职责所在,刘管事客气了。”

“跑完这趟货大家就都可以休息一阵子了。”刘管事抹了抹额头上淌下的汗滴,目光扫过大堂内,却瞟到了一旁的应觉,“这位小兄弟很是面生啊。”

“我是新来的护卫,名叫应觉。”见提到自己,应觉抱拳行礼,回答。

“能加入护卫队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刘管事笑眯眯地道,眼睛几乎成了一条缝,“我是这次商队的管事,刘林顿,这趟货物也得靠应小兄弟出一份力了。”

“自当尽力。”应觉认真答道。

刘管事也没多说,迈着小碎步就离开了,只剩下罗叔还在有条不紊地安排各个护卫的工作,不多时,人事俱备。

二十余辆马车在路上排成一线,将队伍拉得老长,行人避让在道路两边,目送商队车马远去。

车队沿小镇不算宽敞的青石道一字前行,从这个距无垠永歌最近的村镇出发,一路缓慢穿过整个永歌外围地区,出了这块儿后,车队的阵型也开始变化,一字长蛇慢慢收拢,成几排并行。

车队最前方几骑探路的快马奔驰而去,近半数护卫都作斥候岗哨单人单骑分散至远处,很快便不见了踪影,剩下护卫一人各守一车,其中就包括应觉这只刚踏入江湖的菜鸟。

应觉所在的马车位处车队中间,车上除了货箱,仅他和车夫二人而已。

车队晃晃悠悠地前进,待车队尾驶入永歌外的原野,速度才渐渐提了起来,荒原路阔,此刻应觉坐在车轱辘架上才有半点风驰电掣的感觉,当然,屁股蛋也时不时被路上坎坷震得生疼。

马蹄踏在土路上发出密集的声响,尘土扬起老高,直往人脸上扑,应觉抹了把脸,不由得往车内挪了挪,让货物挡住风沙。

“进原野这段路沙尘多,过一会就好了。”车夫似察觉到身后动静,突然开口说道,声音中带着些许稚嫩。

应觉愣了愣,抬头向前望去,才发现车夫身材很是单薄,甚至称得上瘦小,还戴着一顶与身材不符的大帽子。这时他正放下一只紧握缰绳的手,侧身回头望过来,袖口一抹额角的汗,露出一张极为年少的面孔。

“你...多大了?”应觉忍不住问道。

“我再过半月就满十五了。”少年车夫回答着,仿佛感受到应觉目光里的意味,又道,“别看我年纪小,我跟着商队走货可是差不多有整整五年了,不过近几次才开始单独驾驶一辆马车。”

“所以他们才会把我安排在车队中间啊。”

“照这样子说的话,你被安排到和我在一辆车上,而且我之前也从未见过你,所以你是新人吧?”

少年车夫嘴边浮现一丝笑意,阳光在他脸颊打下帽檐的阴影。

“我的确今天才加入商队,”应觉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少年,不禁板起脸,一本正经地道,“不过虽是新人,但其实我可是个高手,差不多有...”应觉抬起手在身前平举着,左右看了看,然后盯上了道旁不远的一株大树,比划道,“有那么高吧,只不过罗叔认为我该隐藏起来,这才被安排和你一起。”

“再吹,牛就要飞到天上去了。”少年满脸不信,毫不留情地揭穿道,“我也算见过不少高手,他们可不会像你这么多话。”

“小孩子说话太直白会没朋友的。”应觉忍俊不禁,伸手推了下少年的大帽子,不想少年回头说话没坐太稳,又被他这么一推,少年车夫一时间身体往前一栽,帽子也朝前面掉了下去,少年见状,面露惊慌之色,连忙俯身要去抓,帽子却突然止住了下坠之势,少年愣了愣,拿回帽子戴在头上,才发现是一粗布包裹的长形物品挑住了它。

少年转头一看,坐在他后面的应觉单手握着剑柄,摆回了腰间。

“谢,谢谢。”少年有些结巴地说着,小声反驳道,“而且我才不是小孩子。”

应觉出奇地没有回应,想了想,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在干嘛呢?他脑海里浮现起张老头那张气急败坏的脸,那时候自己应该天天都在惹事吧?

事实上,自己确实已经长大了,这么多年感觉一晃眼就过去,张老头也真的老了。

时间就如这马车轱辘,转啊转不停歇。

拿回帽子的少年车夫专心致志地驾驶马车,使其与队伍保持一致,应觉看着前方少年车夫瘦小的背影,紧抓马绳的手骨节发白,粗布衣衫背后早已被汗浸湿,这种常年累月驾车的辛苦,比起自己练剑也丝毫不差吧?或许要不了多久,少年就会长成青年,就能独当一面。

才刚出永歌应觉就感慨连连,已换上护卫制服的青年心里暗骂,呸,呸,不吉利,我可是要去中原闯荡江湖的绝世剑客,感慨也是在成了那天下第一之后。暗骂并自夸了几句后,应觉用力摇头,把这些杂乱念头从脑中甩出去,静下心来面对前路。

道旁林子渐少,入眼却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各样矮山丘陵,杂草乱树,看起来甚是荒凉。

路是很宽的土路,路上满是深深的马蹄车辙印,明显是许多商队常年累月地来回经过踏出的路,根本谈不上平整,坐在车上常有颠簸,并不是很舒适,而前方的少年车夫分明已适应了这种情况,只是头上的大帽子总是随着颠簸就往一边歪去,又被他扶正。

“你这帽子也忒大了些。”在少年车夫又一次伸手扶起帽子后,应觉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听到身后年轻护卫的声音,少年侧过身坐在车架上,手里马绳不松,语气自豪地说道,“这是我爹的帽子,在我第一次单独驾驶马车时送给我的,他说这是男人的象征,我已经长大了。”

少年车夫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应觉也想和这样一个纯净的少年聊天,“你好像很喜欢你做的事。”

“当然喜欢。”少年使劲点头,大了一号的帽子往前掉了下来,遮住了半张脸,少年习以为常地单手撑起帽檐,继续说道,“我爹就靠这个养活了我们一家人,现在我也能靠这个养活自己了,以后肯定也能养活一家人。”

“不过...”少年笃定地说着,却忽然语气犹疑起来,眼睛瞟向了应觉腰间。

“怎么了?”应觉察觉到少年的异样,柔声问道。

少年欲言又止,犹豫半晌,最终还是说了出来:“其实,我还喜欢那些故事...小时候我晚上好动睡不着,我娘就给我讲故事,虽然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故事,但我很喜欢听,天天缠着娘给我讲,我想象过那些故事里的人,他们...他们听起来就是你这样子的,个个悬刀佩剑,身怀绝技闯荡江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又可以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出生入死快意恩仇...”

少年眼中满是憧憬向往之色,可又突然黯淡下来,“可是故事里的世界太遥远了,反正和我没关系。”

“这种事情可说不准。”应觉把腰间的剑摘下横放在膝上,手抚了抚剑鞘上缠绕的粗布,少年的目光里透出羡艳之色,“你说他们像我一样...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到处调皮捣蛋,整天想的都是如何气别人,到现在才踏上了闯荡江湖的第一步,就是加入商队,但你都已经闯荡好几年,见识到那么多东西了,可比我领先得多。”

“我又不会武功。”少年低声道,“我爹不会,我娘也不会。”

“不会就不会,你年纪还小,怕什么。”应觉双眼眯起半分,顶着刺眼的光望向初升太阳下的青山,语气似乎漫不经心,“我小时候很不听话,我...爹把我送到镇里的学塾,别的小孩听先生讲学的时候,我就盯着窗外院子里大槐树的枝桠随风摇来晃去,经常一盯就是一个时辰,先生每次都气得要打我手板心,可每次都舍不得打,后来我就干脆趁先生不注意溜到街上闲逛,不知怎的就进了酒肆,里面吵吵嚷嚷,声音最大的却是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说书人,我听着听着,就被吸引住了。”

“他恰好在说一个少年执剑初闯江湖的故事,当时我就想,若这故事里的人是我的话,那该多好啊,可是听完了故事,我还是要回学塾,先生虽不舍打我,但若是让家里那老头子知道了这事,那还不得挨上一顿饱揍,要是我会故事里那些人的武功,老头子打我的时候,我就可以轻易闪过所有攻击,顶多让他碰一碰衣角,然后一下子蹬着墙飘上屋顶,老头子就站地坪上看傻了眼,从此再也不敢打我。”说到这里,应觉想着那场景,噗哧一下笑出声来。

少年听得入神,见应觉笑了一阵子后,久久不言,不禁问道:“那后来呢?你是怎么...”少年指了指握在应觉手里的剑。

应觉望向虽身体半转过来认真听其说话,手里却始终紧握缰绳,还下意识地随车队节奏轻摆的少年车夫,答非所问:“老是被逮到后,有一次先生单独找到了我。”

还记得在学塾院子里老高老高的大槐树下,一个穿着儒衫的中年男人站得笔直,对面是仅比树旁简陋石桌高上一点点的应觉,往常应已怒气冲天的先生这次非但没有作势要打,神情还十分平静,应觉被这反常的阵仗有点吓到了,怯怯懦懦不敢出声,先生弯下身子,蹲成和应觉一样高,揉了揉应觉的脑袋,带着微微的笑认真说了一番话,大体不太记得了,但最后一句话仍然清清楚楚,他说:“我知道,你的心不在这儿,可若有什么特别想的事,带着你的心远远游走了,你就得付出十分甚至十二分的汗水朝它的方向努力,去找到它啊。”

应觉缓缓讲述着,最后拍了拍少年车夫的肩膀,同样微微一笑,说道:“现在我把这句话赠给你。”

少年的眼睛又明亮了几许,似乎是想到了梦里自己提剑踏云的飘逸风姿,“这么说我也有机会变成像你一样,像故事里一样的人喽?”

“会有的。”

“嗯嗯,我知道,那些人都被称为侠...”

少年的心在风中飘荡着远去。

应觉耳畔是少年雀跃的声音,脑海中却不由窜出那天回家后的场景,张老头手持一根鸡毛掸子就要抽过来,应觉却不闪不避,硬生生受了几下,带着哭腔大声地说出了先生对自己说的话,还有自己心里的话,张老头愣了很久,应觉就这样站着一动不动,眼神倔强,终于张老头轻声叹气,放下了鸡毛掸子。

之后,应觉仍然去学塾,也去听说书,但再没翘过课。

再之后,应觉每天就多了个练剑的项目。

...

旅途中时间过得飞快,夕阳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西方落下。

回头已望不到那片村镇,只剩连绵的山还在遥遥地立着,现在地势还算平坦,难有连成一片的树木。

“扎营!”

“扎营!”

一个个声音由远及近,在晦暗的空中扩散开来。

车队慢慢围成了一个圈,杂役伙计一个个忙着生火扎帐篷,那个开心了一路的小少年已经喂马去了,应觉无聊,就举着个火把在营地里溜达着。

车子围在外圈,帐篷围在里圈,就组成了一个简易营地,马统一由车夫兼马夫们栓在营地一方照顾好,在帐篷围着的中心,就是生的火堆和聚集在此的伙夫们,随着缕缕炊烟盘旋上升,汤锅的香味也在营地中弥漫着,伙夫人手一个大汤勺在架起的锅中搅拌,或舀上一点尝尝味道。

“可以开饭了!”不知道是谁一声高呼,人群瞬间“哗啦”一下全围在一起,把十余个烧汤的大锅围了个水泄不通,挤都挤不进去,应觉一看,这还了得?连忙把火把一扔,就加入了抢食大队中,顺手抄到一只大碗就往人堆里挤,循着奇特的步伐,脚下轻踏,两下就晃过了前边的人,极快地朝里面推进。

“赶紧的!”应觉大喝,手一伸,一大勺浓汤就倾泻而下,落入碗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应觉单手护住,躬身往后挤。

护卫就是护卫,和常人还是不一样的,待应觉满头大汗地从人群中出来,那些护卫们已经聚在一边稀里呼噜地喝了起来,一个身材颀长的青年护卫一手捧个碗,一手抓着两个热气腾腾的大馒头走过来,笑道:“第一天的感受如何?”

“蛮不错的。”应觉接过张晓风递给他的馒头,回答道,然后蘸汤咬了一大口。

“看你样子也挺适应的。”张晓风也是一样的吃法,边嚼边说道,“只要你耐得住路途的枯燥,到达大城后想如何放松便如何放松。”

“那敢情好,张兄,到时候可要带我见见世面。”应觉笑道。

“嘿嘿,没问题,保证见大世面。”张晓风一向平和正经的脸上此刻露出一个不那么正经的笑容,看得应觉一阵尴尬,随意扯了几句,就连忙说再去拿个馒头,张晓风眼神又恢复平静儒雅,应觉顿感自己现在已经见到世面了。

离平商会家底殷实,早饭午饭因需赶路,一般都是靠干粮应付应付,而扎营之后的晚饭,肉汤加大馒头也好,大锅饭也好,对于在路途上颠簸的商队众人来说,伙食都算得上不错,就应觉刚拿的馒头,也比寻常早点铺子里售卖的更大,份量更足,吃了俩就有了饱胀之感,此时罗叔已经安排完晚上的守夜,待整饬完,守后半夜的护卫就去休息了,岗哨也已围绕着营地分散隐藏了起来,而其他守前半夜的护卫包括应觉则守在营地之内。

应觉找到白天呆的那辆车,靠在车边,夜晚的风吹得衣衫不停飘动,一股凉意直上心头,应觉忍不住身体一抖,裹紧了衣服。

营地里慢慢变得无比安静,唯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鸟啼,深沉的夜笼罩大地,稠密的云挡住了月,只从缝隙中透出几点星光。迷迷糊糊不知过了多久,应觉感觉有人在拍他肩膀,转头一看,却是个白天见过但没什么印象的护卫,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

“子时了,换班。”那护卫道。

“哦。”应觉应了声,往营地中走去,那护卫就靠在应觉之前站的地方,继续守夜。

天黑风急,万籁俱寂。

应觉钻入了帐篷,倒头就睡着了。

漫长的夜似乎只是一眨眼,应觉神清气爽地先开帘布走出帐篷,天色尚暗,远方天际泛起一点鱼肚白。

大伙大都还没起来,只有护卫们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待晨曦的微光淡淡地洒满了整个营地,才有一个个人影从帐篷中钻出来,伸个懒腰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围成一圈的车队又回到了昨天的几排并行,带走了帐篷,唯有营地火堆的余烬证明他们曾来过。

少年手牵着绳坐在车上,应觉在他身边站着,享受清晨的凉风。

“又是平淡的一天啊。”应觉伸展双臂,看向沿路飞速后退却一成不变的景色,不由感叹道。

“平淡才好。”少年目光平视前方,口中出声,“我最希望的就是这种平淡能保持下去,它代表着和平安宁,是实实在在的感觉。”

“说的也是,意外这种东西,还是不要出现为好。”应觉闻言点点头,说道。

“嗯。”少年应了声,专心致志驾驶着马车。

应觉将缠着灰布的剑鞘取下,双手横握平举在身前,手臂却纹丝不动,少年投过来的目光带有一丝疑惑,他也不去理会,就只这样笔直地站着。

马车速度始终如一,风却越来越大了,应觉忽然抬头望了望天,身后衣摆猎猎狂舞,只见天空中已不知何时布满灰色的云团,它们翻滚着,遮挡住了日光。

“这算不算意外?”应觉自言自语,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矮身走进车里,少年车夫也往后坐退了些,勉强躲到了篷顶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