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红线女侠传 > 第四十九章 宝剑的来历

红线女侠传 第四十九章 宝剑的来历

作者:一游驰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3: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在辕门口翘首眺望的袁金刚和袁罗睺,发现两匹马朝大营疾驰而来。眨眼间,两匹马飞驰到辕门不远处。红线和师父飞身下马。

“袁大哥,大功告成。你猜是谁抢走那些银子、杀死那二百弟兄的?”红线问袁金刚。

袁金刚摇摇头,心情急切地问红线:“那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

“你也许想不到,是天雄军的铁猪龙带五十名高手干的?”

“就是在京城打擂的那个铁猪龙?”袁金刚有些不相信地问。见袁金刚有些疑惑,妙玄告诉他:“我徒儿说的千真万确,当今世上双戟使得出神入化的唯他一人,他可是灵鹫上人的徒弟。虽然他不说,但从他的武功上,贫道早己看出来是天山派的武功。”

军师袁罗睺问红线:“三弟为何还没回来?”

“啊!我们师徒俩和他商议,我们先回大营报信,而三哥率兵押送船只银两后行,估计也快到了。”红线问袁罗睺解释道。她的眼睛也不放心地朝远处望去。

见红线师徒俩身上衣裳凌乱,知道她们刚才厮杀过,一定很疲劳,连忙把两人让进帅帐。四个人喝着茶,耐心地等待张三霸和四大罗汉率兵回来。

眼看着一个时辰过去,小校进帅帐禀报:没有张三霸和四大罗汉的踪影。袁金刚焦急地在营帐里踱来踱去。袁罗睺看了红线和妙玄一眼,思虑片刻后,招呼小校前去打探。

那小校刚出辕门便跑回来禀报:“大帅、军师,张将军率人马回来了!”几个人一听都站立起来。袁金刚急匆匆出帐去迎,袁罗睺与红线师徒紧随其后。

出了辕门,见张三霸和四大罗汉率人马来到营前,显得狼狈不堪,那模样好像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似的。红线和妙玄也感到有些意外。

张三霸见到袁金刚,有些惭愧地说:“大哥,小弟无能,银子又被官兵抢走了。”莽罗汉程铁看见红线和妙玄,怒气冲冲地手指着红线师徒俩叫道:“一定是她们报的信,要不然,官兵怎么会半路截杀我们?”黑罗汉尉迟芳、醉罗汉秦宝林、玉罗汉罗文虎也叫着嚷着,都认定是师徒俩给官兵通风报信。四大罗汉都手执兵器,冲到红线和妙玄面前要与二人厮杀。张三霸手下那些骑兵也都亮出刀枪,只等一声令下,就将这师徒俩砍为肉酱。

眼见这场面就会失去控制,袁金刚厉声喝止:“都放下兵器,有话慢慢说。三弟,到底怎么回事?你跟大家说说清楚。”张三霸走上前,充满仇视地看了师徒俩一眼。

“我们将银子抢回来后,她们师徒俩让俺率兵押送船只,她们先回大营报信。谁料想走到半路,有一支官兵将我们拦住,让我们将银子留下,否则就将我们全部杀光。俺与四大罗汉那能让他们吓住,就与他们厮杀起来。那为首的叫什么田神功,武功不如俺。无奈官兵人太多,足有一千多人。为保全弟兄们,只好放弃那几条船和银子,才得以脱身。请问二位,如果你们没有报信给官兵,他们怎么会在半路拦截我们?你能蒙骗大哥,却骗不了俺张三霸。怎么样?俺说的没有错吧?”

听了张三霸的一番话,红线有些哭笑不得。她对张三霸说:“张三哥把红线看成什么人了?临走之前,袁大哥己答应红线,只要能夺回银子,查明真相,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雪恨,那些银子就归还给我们师徒。既然袁大哥有言在先,我红线怎么会失信于后呢?”

袁金刚听了两个人的话,心里不相信红线师徒会做出那种事。他对张三霸说:“三弟不要胡乱猜测,你率大队骑兵护送七、八条大船,这样的声势,官兵岂能没有耳闻。所以半路被拦劫也是难免的。红线姑娘和妙玄大师帮忙夺回银子,为我们义军报仇雪恨,我们还应该感谢她们?怎么能怀疑她们呢?红姑娘、妙玄大师,我三弟心直口快,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我袁某给二位赔礼了!”

出了这样的事,红线想再待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师徒俩向袁金刚袁罗睺告辞。临别时,袁金刚凄然地对红线和妙玄说:“我们义军早晚要与官兵一战,希望今后别与红姑娘和妙玄大师刀兵相见。”

“不会的,过几天我们就会回京城去。红线不会和袁大哥刀兵相见,也希望袁大哥、袁二哥、张三哥多多保重身体,咱们后会有期!”说着抱拳向三人辞别。

回到大营,红线和师父见李光弼说起劫银之事。红线说:“是天雄军的铁猪龙带人杀死袁金刚二百卫兵,然后将银子劫走的。袁金刚为报仇雪恨,答应我和师父若能替他的弟兄们报仇,夺回的银子原物归还。不料田将军半路将银子劫走,让红线和师父失信于人。”

旁边的田神功对红线说:“红女侠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那袁金刚不过是江南一贼寇,跟他讲什么失信不失信,你又岂能相信他们的鬼话。等到我们人马调齐,就会将他们一举剿灭。到那时,他们连命都保不住,还管什么银子不银子!”

“此话当真?你们真要剿灭他们?”红线有些担忧地问道。

“红女侠休要听他胡说!那袁金刚有二十万人马。我手下只有两万多人,岂能剿灭他们。”李光弼向红线解释道。红线不再问下去,他们的真实意图也不会和自己说。

“夺回赋税银你们师徒俩是立了大功的,本帅还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元帅尽管吩咐。”

“本帅要将刘大人和五十万两赋税银送往京城,由常先锋押送。怕路上不安全,想请二位女侠协助护送,不知二位女侠是否愿意?”

听了这话,妙玄说:“李元帅倒是想得周全,我和徒儿正想着回京师那。我们帅徒二人愿协助常先锋护送刘大人回京。”妙玄不待征求徒儿红线的意见就应承下来。

“师父,你为什么这么急着回京城?徒儿还想在这江南游玩几天呢?”红线有些不解地问师父。

“傻丫头,我们在这里是两头不讨好。袁金刚的手下视我们为仇人;而元帅李光弼则担心我们与义军关系密切,怕妨碍他们的计划。”

“什么计划?”红线还是有些疑惑不解。

“为师看,这里早晚要有一场大战。所以我们要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妙玄向自己的徒儿解释道。

第二天,常世雄率二百骑兵护送刘大人和五十万两赋税银上路。红线和师父辞别元帅李光弼。广通渠里排列着十条大船,就像普通的漕船,船上堆放着很多粮袋子。

常世雄命令部下开船,十条大船悠悠荡荡地朝京城长安驶去。

到了京城,常世雄去向郭元帅交差,而红线和师父则回府休息。

第二天,皇上召见三人。因救回刘晏、夺回五十万两赋税银,皇上很高兴要封赏她们三人。在一旁的神策军中尉鱼朝恩上前奏道:“陛下,却慢封赏,听说三人与江南贼寇袁氏兄弟关系密切,有通匪嫌疑。再说夺回赋税银乃平卢兵马使田神功的功劳,非她们三人所为,臣认为不该封赏她们。”兴致很高的皇上听了他的话,心里很不高兴,但又不愿得罪他,毕竟他还执掌禁军的大权。

皇上思忖片刻说:“鱼爱卿所言通匪一事,只是传言而己,并无确凿证据。但救回刘晏、夺回赋税银,却有她们的一份功劳,朕还是要给她们三人封赏的。”

听到皇上的话,常世雄上前奏道:“臣武艺不精,又未立寸功,实在有愧于兵马先锋这个职位。臣请辞去兵马先锋这个官职,让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请陛下恩准!”

看到兵马先锋常林也要辞职,皇上有些为难,他知道常林武功并不高,但他有红线和妙玄大师两个帮手,所以每战必胜。皇上也想利用她们三人来抗衡鱼朝恩的势力,心里明白鱼朝恩是把她们三人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剌,必欲除之而后快。

“朕恩准,常林可辞去兵马先锋一职,仍任羽林将军。这样朕有事时可急召三位侠士进见。妙玄大师和红线二位女侠不愿做官,朕要奖赏二位女侠每人二百两黄金。”

有几个宦官手端铜盘将四百两黄金奉上。鱼朝恩斜睨了黄金一眼,他阴沉着脸,上前奏道:“陛下,却慢赏赐。臣听说红线姑娘有一把七星宝剑,听说这宝剑能飞起斩人。但据臣听说这把七星宝剑是西域某国进贡给大唐皇帝的,是大唐三件镇国之宝其中的一件,一直藏在皇宫里,不知如何到了红线姑娘的手里?”

众大臣听了这话,都大惊失色,这罪名可非同小可。如果这把七星宝剑真是从皇宫里盗出来的,那简直就是灭门之罪呀!侍立在殿阶下的郭子仪也变了脸色,心里为红线和妙玄担忧起来。皇上也呆呆地看着殿阶下站立的红线,等待她的回答。

“陛下,小女子的七星宝剑是家传之宝,是家父当年救了一个西域商人,此剑是那个商人赠送给家父的。”听了她的话,殿上的大臣也半信半疑,皇上和郭子仪也知道鱼朝恩想用这件事来陷害红线她们。可是七星宝剑怎么会在红线手里呢?人们心里的疑团还没有解开。妙玄也在替徒儿担心,她实在不知道这把宝剑有这么多的故事。

“陛下,红线的解释不可信,皇宫的宝物怎么会是她家的传家之宝呢?不但臣不明白,就连诸位大臣也不明白。”看样子鱼朝恩不弄个水落石出,他是不会罢休的。

殿堂上,贾世仁、刘希暹、王驾鹤等人也跟着随声附和。

“陛下,臣有个主意,可以一试。”汾阳王郭子仪出班奏道。

听了这话,皇上连忙催促道:“什么主意?快说出来给朕听听!”

“可找皇宫内年老资深的宦官来询问,必能解除陛下与众大臣的疑惑。”老谋深算的郭子仪给皇上出了个好主意。

皇上听了,不由得露出笑容。他环视了一下众大臣后说:“郭爱卿的主意甚好,甚好。朕想起当太子时,有一宦官执掌皇宫宝库几十年,深得祖父和父亲的信任。因他年事己高,被留养在宫中,皇宫旧事没有他不知道的,可将他找来问问。”

不长时间,几个宦官用宫内小车将那老宦官推来。那老宦官看来有七、八十岁,皓首白须,他步履蹒跚来到殿前要跪拜皇上,但被特许免礼。

因这老宦官耳背,皇上的旨意由值殿宦官传达给他。老宦官听明白后,对皇上和众大臣讲述了几十年的皇宫旧事:“那时老奴在高力士手下,深得信任。后来西域一使臣(想不起来是哪个小国的)前来进贡,贡品就是七星宝剑。老奴也曾听高力士说过,那把七星宝剑能飞腾斩人,特别有灵性,而且削铁如泥,但老奴从未亲眼见识过。”

“那把七星宝剑不是一直收藏在皇宫宝库里吗?”鱼朝恩阴沉着脸问老宦官。

“是啊!是一直收藏在皇宫宝库内,但明皇他老人家也时常取来赏玩。”老宦官的记性看来很好。

“那后来一直收藏在皇宫宝库内吗?”鱼朝恩紧盯着问老宦官。

“那后来……后来……。”老宦官陷入了沉思。

“那后来怎么样了?”鱼朝恩紧紧追问。殿堂上,皇上和众大臣都看着老宦官。

“噢!……想起来了,老奴记得有一次,明皇他老人家召见安禄山大人……。”

“混帐!”鱼朝恩一声怒斥。

老宦官的话被打断,他知道自己说走嘴了。

“明皇老人家召见安……安贼,那安……安贼要做贵妃杨娘娘的干儿子。明皇老人家听了很高兴,当场就把手中赏玩的七星宝剑赏赐给那个安……安贼了。”

老宦官的讲述让皇上和郭子仪都松了一口气,他的回答没有让皇上难堪。费尽心机却没能陷害红线和妙玄,鱼朝恩的脸色更加阴沉。

皇上对众大臣说:“既然赏赐给叛贼安禄山了,后来那安贼兵败被杀,那宝剑或去向不明或流落民间也就不奇怪了。鱼爱卿你说是不是?”

“嗯……是……,不过,既然是皇家宝物,朝廷就要收缴入宝库,不使它流落民间,这才是最妥当的。”鱼朝恩显然还不死心,他用挑衅的目光望着皇上。

皇上避开他的目光,有些感伤地说:“自从安史之乱和吐蕃人攻陷京城的十年间,皇家的无数珍奇宝物流失殆尽,朕又如何在乎一把宝剑呢?何况红女侠这把七星宝剑是受赠于他人的。鱼爱卿啊,这事就不要再提了,依朕看来,红女侠配七星宝剑是蛮合适的。”

殿堂上,鱼朝恩有些尴尬地站在原地,他满怀怨恨地看着皇上和众大臣,有几个大臣幸灾乐祸地望着他。眼见自己未达目的,他有些恼羞成怒。

“陛下,臣还有一事请奏。”

“鱼爱卿有何事?尽管奏来。皇上微笑地看着满脸怒气的鱼朝恩。这时,鱼朝恩将站立在贾世仁身边的养子鱼令徽领到殿阶前。

“陛下,臣犬子鱼令徽武功高强,但官位低微,穿绯色官袍,常被官员轻视。请陛下赐臣犬子鱼令徽紫色官袍一件,望陛下恩准。”

他的话一出口,满朝文武都有些吃惊。紫色官袍,那可是三品官的官服呀!那鱼令徽才十六岁,皇上怎么会答应鱼朝恩的请求呢?

满朝的大臣都在看着皇上,皇上有点为难地说:“鱼爱卿,令郎年刚十六岁,是不是再等几年再说?”

鱼朝恩有点不耐烦地说:“还等什么?昔年有甘罗十二岁执掌六国相印,我儿十六岁穿紫色官服又算什么?来人,将官服呈上。”说着他一摆手,神策军兵马使刘希暹运内功将一件紫色官袍抛向鱼令徽。

只见那官袍飘飘荡荡飞向鱼令徽,就在那官袍离鱼令徽还有一丈多远时,停在半空中,仿佛有人用手托住一般。鱼朝恩看见官袍飘在半空有些奇怪,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是红线在发气功,用一股真气将官袍托住,使其不能落下。鱼令徽环顾四周,知道是红线在发功。他心里有些恼怒,但他深知自己内功不如红线。为免得当众出丑,他施轻功,身体腾空将官袍抓住,落地时,官袍己披在身上。

“徽儿,快来谢恩。”鱼朝恩高兴地招呼鱼令徽。鱼令徽傲气凌人地来到殿阶下跪拜。

“臣鱼令徽谢陛下赏赐三品官服。”鱼令徽得意地跪在殿阶下,皇上心里恨得咬牙切齿,但脸上却笑着。

皇上望着殿阶下的鱼令徽说:“令郎穿上这官服真是神气、帅气,好看!好看!”

鱼朝恩骄横地朝众大臣们看了看,有大臣吓的低下头、有的满脸不屑、有的满脸怒容、有的一脸媚笑。红线和师父看着这父子俩的表演,脸上露出无奈地苦笑。

退朝时,贾世仁和刘希暹等人都来给鱼朝恩父子俩祝贺,有几个大臣也围上来献媚。

回到府里,三人谈起宫中的事,不由得感慨万分,鱼家父子是气焰嚣张,皇上是忍气吞声。朝廷大臣们也慑于他的淫威。

“看来皇上是有点惧怕执掌神策军的鱼朝恩,所以把我们拉住好给他自己壮胆。”常世雄对妙玄和红线说。当羽林将军的这些日子,他也多少知道一些朝廷的内幕。

“他就是权势再大,难道还敢造反不成?”红线不相信皇上会怕那个鱼朝恩。

“徒儿说的对,他是不敢造反,他只是想挟制皇上、控压百官,扩充自己的势力。”妙玄对师弟和徒儿说。

红线看着师父和干爹欲言又止,妙玄看着徒儿的神色问道:“徒儿有话要说吗?”红线低下头想了想对师父说:“徒儿想,我们在这京城里无事可干,那鱼朝恩贾世仁之流暗地里算计我们三人,我们还要时刻提防他们,莫不如离开京城去寻找我娘,反正我们现在报不了仇,师父,干爹,你们说行不行?”

常世雄看看师姐说:“红线说的有道理,说心里话,这羽林将军的官我算干够了,一天到晚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也真够窝囊的了。我干脆把官辞了,我们俩带着红线去西川那边寻找她娘,师姐你说怎么样?”听了师弟的话,妙玄点了点头。

“我们待在京城不过是想等其余两个仇人的出现,然后一块收拾。既然其余两个没出现,我们就让那贾世仁再多活几天。我们离开京城后,他们也许会放松警惕出头露面,那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妙玄给师弟和红线分析道。

三个人想到一处,常世雄找到郭子仪要辞去羽林将军的职位,郭子仪百般挽留。但常世雄去意己决,郭子仪只好答应把他的请求转奏皇上。

三个人回到住所等待郭元帅的消息。

好不容易等到郭元帅下朝,见过三人。

“郭大人,在下辞官的事办的怎么样了?”常世雄忙不迭地问。郭子仪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看看妙玄和红线,给三个人看得直发愣。

郭子仪有些为难地说:“实不相瞒,这几个月来,西川边境战事吃紧。吐蕃和南诏组成联军,杀得我唐军大败而归,丢失数座要塞坚城,阵亡十几员大将和几万精兵。朝廷早己接到急报,但因无将无兵可派,只好下旨让边将挂起免战牌,坚守城池。三位侠士要去西川寻亲,顺便到西川节度使大营,协助节度使王大人,杀杀吐蕃和南诏联军的威风,以振我大唐的士气,郭某在这里替皇上拜托三位大侠了。”说罢拱手向三人施礼。

慌得常世雄连忙上前扶起,“郭大人休要多礼,我等遵命就是了。”得到三个人的应允后,郭子仪又将一封送给王大人的书信交给常世雄后,这才放心地打道回府。

“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来我等三人难有消停的日子。”妙玄心中有些感慨。

“郭大人只是让我们顺便看看,并不一定要上阵厮杀,师父何必发愁呢?”红线忙劝慰师父。妙玄看着红线毫不在乎的神情,无奈地苦笑着。

“是啊,这样我们也可以顺便去打听红线娘的消息。”常世雄高兴地说。

红线听常叔叔提起娘的事,眼睛忽然感到有些湿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