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神州江山志 > 第二卷 沧海一声笑 第六十九章 小人物的大智慧

入夜后的凉州一轮圆月高高挂起,大地还留有白日里的几分血气,苍凉的气氛笼罩在敦煌城外,数百年沧桑这里始终是塞外的一颗明珠,如今几只寒鸦悄悄掠过,凄厉的叫声似乎诉说着这里已经“换了人间”。

敦煌城城如其名,盛大敦煌之意,当年宇文拓开疆拓土一路西征打通河西走廊,切断了西域和北蒙之间的桥梁,也是为了开辟一条生生不息的贸易之路,而敦煌城便是这条道路的先驱者,也是宇文拓寄予厚望的西部重镇。

如果说张掖是偏安一隅的塞上江南,敦煌就显得入世许多,他没有张掖“半城芦苇半城塔”的秀气,却多了许多肃穆和孤傲,高大的城墙抵御着千百年来漫漫黄沙的侵袭,城外那著名的月牙泉水正如这座孤城一般,与周遭的一切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却又难能可贵。

在这二百年来,敦煌城见证过繁荣昌盛的商业,吸收者各族文化的洗礼也经历过多次动荡的战火,在这里你随处可见西域十六国各族商人,你也可以看到繁多的宗教信仰,毫无疑问河西四郡之中敦煌是最绚烂多彩也最可歌可泣的那一个,但是不论历史如何变动,这座城又有多少异族面孔,插在城头的那面旗帜从未换过主人,直到这次,彻彻底底改头换面。

今夜的月亮格外圆但天气也格外的凉,像是孤独的勇士瞪大了双眼在悲凉的哀叹,此时距离北蒙撤退凉州围攻已经过去十数日了。

近一个多月的河西之战终于在以别样的方式悄悄走向尾声,而历史也将这一的重任落在了敦煌城的重担之上。

————————————————————

景龙十三年,六月三十这一晚,敦煌城外往东南方向二十里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房子,昔日里这是敦煌城联通西域与中原的主要驿站之一,名曰悬泉驿,平日里大多是由过往商队和使节落脚作用的悬泉驿是河西走廊最大的驿站之一,但即便如此悬泉驿掌事张易也不过区区从七品而已,他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能跟梁王宇文朔,御前忠勇大将军敖凡,青龙营统领王石虎等人同堂而坐,更不要提如今悬泉驿四周满满当当二十万的西凉铁骑了!

按理来说如今已到仲夏,凉州虽然气候凉爽但也难免会有燥热,却不曾想这几日每每夜里都是凉的出奇,已经四十有余的张易踱步在房中不由自主地惆怅着,他这辈子没什么大的奢望只求能够平平安安与老婆孩子共度余生,要是儿子以后能顺利谋得一官半职自然是更好了。

官微言轻的他倒是想过依附于曾经的刺史府,只可惜人家正眼也不看他,好在平日里张易治理驿站勤俭节约,悬泉驿又是西域通往中原的主要驿站,多年来驿站也储备了充足的粮食,所以这次旱灾中悬泉驿倒过的还算安生,但自从战火开始他整个人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出乎他的预料,边军坚守长城半个月后竟然被北蒙以水攻之法击败,而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北蒙竟然势如破竹的接连攻城拔寨,就连敦煌城都守不住了,他记得很清楚那一日边军连夜撤退,他一睁开眼就发现北蒙已经杀到了悬泉驿。

慌乱中张易做了最镇定的决定,把老弱妇孺藏在了地窖中,连同藏起来的还有许多粮食,本来已经做好鱼死网破的张易却没想到,与北蒙士兵的抗争才刚刚开始,那个北蒙的领袖扎和竟然严惩了几名杀人的士兵并告诉自己只拿粮食不伤人。

北蒙大军走后张易一直小心翼翼关注着战局,他也曾收到郭老呼吁的文书,只是本性文弱的他并没有立刻赶去张掖,而是趁北蒙不注意继续搜寻者粮食并悄悄藏了起来,也许是曾经儿时出生疾苦常常饿肚子,才让这名中年掌事无比的谨慎和小心,最终他的安分守己也为他带来了应有的回报。

战局瞬息万变,等到北蒙退入敦煌城西凉军就开始了头条,即使西凉军如今士气如虹,但是敦煌易守难攻,而北蒙早就把一路搜刮的粮食藏在城里坚守不出,连连攻城数日除了徒增伤亡却毫无作用,而经历旱灾之后的西凉粮食实在短缺,朝廷的军粮迟迟不来,存粮有限成了宇文朔的心头大患。

直到此时张易才终于冒出头来提出让西凉军前往悬泉驿的想法,当他打开深深藏在地下的地窖时,宇文朔等人都是眼前一亮,占地二十多亩的悬泉驿地下竟然储藏着满满当当的粮食,而且有了悬泉驿这样一个中间位置,立刻解决了因为凉州地广人稀野外扎营粮食储备不便的缺点,宇文朔大喜之下更是直接提拔张易为正五品的安粮使,掌管整个河西走廊的粮食贸易。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最初升官之后的喜悦也渐渐消失,生性平淡的张易心中总是惆怅着,他讨厌并痛恨北蒙,那是因为他们侵占了自己的家园导致一切平静都再也回不来了,但是他总是想起那日扎和在他面前随和的表现,似乎北蒙也不是传言中的喜欢滥杀无辜,那为何就一定要打这场仗呢?

想了半天想不通的张易长叹一声,坐在一旁梳头的妻子看着男人无助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我说你一整晚都想什么呢,现在仗也赢了,官也升了还有啥不满意的呢”?

“我...算了,说了你也不懂“张易看了看发妻摇了摇头继续惆怅道。

”行了你,我还不知道你肯定又钻牛角尖了,多少年都这样一个问题想不开就使劲想,老话都是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咱们也就是寻常人家你老钻研什么大是大非的干啥,有问题啊那是梁王殿下和敖凡将军他们头疼的,你瞎操什么心“女人取笑着说道。

“妇人之见,算了,为夫不跟你一般见识,我还是出去一趟走走吧,这天气着魔一样冷的,我让伙房再煮点热茶给殿下他们送去,这要是照顾不好了生了病咱们都的倒霉,哎,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得得得,你呀这话说得对,还是去赶紧把梁王殿下安顿好咯,反正你也想不通还不如去问问明白人呢”。

张易推门走出去,临走时想着妻子的话紧皱眉头,心中想着自己这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毛病得跟自己到棺材里了。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张易亲自捧着一个紫砂壶,里面是刚刚煲好的热汤,这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弄出这碗热鸡汤可是不容易的事,虽说他生性淡泊,但是毕竟是官场之人想想自己这一大家子该表现的时候他也不愿意错过。

“微臣张易,拜见梁王殿下”。

张易看着议事大厅的灯还亮着径直走去,看着门没关就对门口守为的西凉军点头打了个招呼,这里的西凉军大多是认识张易的,自然也不用过多的通报便自己在门口喊了一声。

“安粮使大人进来吧”宇文朔的声音随即传出,张易不敢有怠慢连忙弯腰走了进去,这间明亮宽敞的议事厅往日多是自己主持工作亦或是接待客人所用,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西凉军的中军大帐,一张沙图摆在中间,四周围着几人,从左向右依旧看去正是王石虎,杜冲,刘华,韩啸天,郭禾,玄灵还有敖凡,宇文朔则在最中间位置,原本是背对着张易托着下巴思考着什么,听到张易来了便转过身报以一礼。

“张公这么晚还没休息啊”宇文朔自打见到张易后一直都很客气,这点一直让张易受宠若惊,此刻亦是如此赶忙快不上前将紫砂壶放在一旁回复道:“殿下折煞微臣了,微臣感觉这天气猛然转凉担心殿下和各位将军身体便令下人做了点鸡汤,这就给各位呈上一碗以防着凉生病”。

宇文朔笑了笑便对张易道:“多谢张公了,张公果然心细,诸位连日来也确实辛苦,不劳烦张公我们自己来就好”,说完便走上前打开紫砂壶,浓郁的鸡汤香味立刻飘了出来,宇文朔倒出一小碗抿了一口啧啧道:“想不到如今在这还能喝到如此美味的鸡汤,多亏张公了啊,也就赵子良那家伙现在起不来,不然肯定得咽口水了”。

张易本想上前替宇文朔舀汤不曾想宇文朔笑着拒绝,随后率先舀出两碗递给了身后的郭禾道:“大家自便就好,本王一直都没机会好好谢过先生,刚好借着张公的鸡汤聊表谢意,先生之大义举世罕见,待到此战结束,本王一定上书陛下为先生请功”。

郭禾接过鸡汤行礼道:“殿下,鸡汤我可以喝,功名大可不必,郭某一介书生只会教书写书,这次也只是替老师讲了些道理而已,完全是本分内的事,这反而是我的荣誉,殿下要请功还是给刘将军吧,若没有刘将军及时回头一呼百应,这一切都不会成功”。

宇文朔听着郭禾所说笑了笑看向那名身材魁梧的将军刘华,作为姜凯的副官刘华是典型的凉州汉子,性格刚毅朴实,本就被迫起兵的刘华在遇到郭禾那番阻拦后立刻做出反应,当时若非刘华力挽狂澜斩杀姜凯,不仅救下了郭禾性命更是震慑了关中军从而才带领关中军绕道从后方突袭北蒙的,这一文一武二人的的确确是张掖之战反败为胜的关键。

“刘将军深明大义自然功不可没,你二人都是凉州乃至天下的英雄,本王绝不会忘记,天下人也必将铭记”宇文朔对着刘华和郭禾继续说道。

张易看着这些平日传闻中的人物鲜活地在自己面前谈笑风生,直到现在都还觉得一切是那么不真实,他自知对于这些人来说自己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若非命运使然这辈子都难有交集。

张易看着宇文朔等人,也不由感叹这英雄人物果然个个都是气度非凡,自己能站在这里已经是莫大的荣誉,此生都无憾了,张易想着想着微微一笑,这心思被妻子知道了又会说他没出息了。

想到妻子的张易突然眉头一紧,困扰自己的问题又冒出来了让自己头疼,不由想起了临出门时妻子的话,张易深吸一口气看了看人群中的宇文朔,紧张的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只觉得脊背上都开始冒汗了。

宇文朔冷不丁一回头看到张易紧张兮兮地看着自己心生疑惑便问道:“张公...可是有什么话要跟本王说吗“?

张易被宇文朔一点名吓了个激灵,身体一颤差点跪下,弯着腰结结巴巴道:”微臣....微臣...没...没有...哦不....有...有问题...想请教殿下“。

众人看着张易都是一愣,这个平日里淳朴老实的男人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表现,不由面面相觑看向张易,宇文朔继续问道:”有何疑问,张公但说无妨,本王若知道自当为张公解惑“。

张易听着宇文朔的话渐渐抬起头来,深呼吸几下平复着心情抿了抿干干的嘴唇,心想自己真是出门撞鬼了今天,平日里闷葫芦一个怎么今天鬼使神差还跟梁王殿下搭上话了,这要是说的不对让人生气了自己这一家可玩完了,越想越紧张的张易额头都快冒出汗来了却一言不发显得十分犹豫。

宇文朔看着张易有些疑惑,转念想了想似乎知道了张易的顾虑便开口道:”张公可尽管开口,这次你为西凉立下大功,不论你说什么本王都绝不会怪罪你,你若不信我忠勇大将军敖凡可为你作证,若本王言行不一,必遭五雷轰顶“。

敖凡看着宇文朔一怔,反应过来后轻咳两声道:“额,对,张大人尽管放心,殿下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张易一听这才松了口气,紧紧闭上眼睛几秒又缓缓睁开,再次抿了抿嘴才说道:“殿下宽宏大量,微臣先谢过,微臣是个没脑子的,就是最近老是想,这场仗为什么会打起来,殿下可能不清楚,北蒙除了战场上杀我西凉男人,占领城池后并非滥杀无辜却是只为一些粮食丝绸,微臣就在想,就为这些东西两军交战死伤无数,北蒙为了什么呢”?

张易说完话看到众人一个个呆若木鸡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说错了连忙开始对宇文朔磕头认错,可头还没碰到地上就被宇文朔拦住,他抬头看到扶着自己起来的宇文朔一脸震惊。

“张公所言,本王还真没想过,这仗北蒙来打难道不是为了侵犯我中原山河,贪图我中原富贵吗”宇文朔问道。

“这...这微臣也想过,但是殿下有所不知,此前我也了解过北蒙人,加上这次观察,他们虽然凶猛但本性并不坏,也许比起我们中原他们也更喜欢他们的草原说不定,每年南下侵犯似乎也只是为了一口吃的穿的而已殿下“。

”可是,张公你就真的相信这些北蒙人没有别的想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宇文朔眯着眼问道。

张易想了想继续说:”可能会有狼子野心,但是这打仗其实对两边都不好,受苦的最终还是老百姓我觉得北蒙也明白这道理,只是迫不得已罢了,若是跟咱们一样吃饱穿暖安定繁荣,未必会天天想着打仗呢,微臣是敦煌人,自小就跟西域各族来往,虽说语言不同,但总觉得世间情感道理是通的,殿下您看敦煌城之前不也好好的“。

张易的话让众人都为之一怔,尤其是敖凡猛然回忆起格桑镇的种种,想起老牛虽然是妖族但对自己的无微不至,想起苏云对自己的情感,猛然觉得醍醐灌顶起来。

“张公,实乃有大智啊”郭禾抓起沙土中一盘沙轻轻洒下说着,眼中同样是恍然大悟的样子。

张易这个区区五品的小官,从未想过会在这一天,因为自己钻牛角尖的毛病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