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少年游之名动天下 > 坐朝问策

少年游之名动天下 坐朝问策

作者:驴背诗思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可,这么久不见,你长高了,越来越俊俏了,变得成熟稳重了些,不似昔日我们昔日在齐云山上那般青涩,到有几分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师姐真心替你高兴。”李卿卿笑着对顾青莲说道。

顾青莲看着李卿卿满面笑容,脸上露两个小酒窝格外迷人。又紧盯着桌上的剑穗说到:“师姐也比及之前在齐云山更楚楚动人。”顾青莲说着脸上便泛起红晕,眼神不自主的乱窜。

李卿卿见状,掩面而笑,说到:“小师弟还是如此害羞,听不得别人夸你,也不怎么会夸人。要是以后遇见倾心的姑娘可如何是好。”

“哪有的事师姐说笑了,”顾青莲一面抓耳挠腮又接着脱口说道:“只要有师姐就足够了。”

李卿卿着实听得此话,一时间看着顾青莲,眼前这位师弟——在齐云山上除老天师以外就属和李卿卿最亲近,所有的喜乐哀愁都会和李卿卿分享。李卿卿平素被罚面壁,也是他偷偷给李卿卿送吃的,哪怕被老天师撞见。在寒冷的冬天,即使身上穿着单薄也会连夜给李卿卿缝做冬衣。自从他来了以后,李卿卿在齐云山上的每个生辰都变得很有意义,哪怕没有贵重的礼物,只要是他亲手下厨做的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也能甜到心里。两人是师姐师弟,更胜似姐弟。

“好!”李卿卿笑着回答,语气很清脆,一双眼睛落在顾青莲身上坚定不移。

两人在酒肆里闲话叙旧,有说有笑,直到夜里华灯初上。

且说柳不凡一大早就携柳含烟匆匆出门,顺着玄武大道一直向前走。柳含烟依稀记得脚下的路,那是她小时候经常跟随柳不凡去往皇宫的道路。那时候柳不凡还很年轻,勇武有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闹市中,柳含烟坐在马上,双手死死抓住马的鬃毛,紧紧靠在柳不凡胸前,看见街道两旁的人欢呼雀跃,尽皆高喊“靖侯”!柳含烟抬头望见柳不凡不动声色,盯着前方,眼神深邃而又坚定,似乎外物根本不能打扰他内心的那片宁静平和。没有矜功自伐,只有心如止水。

十三年前柳不凡师兄弟七人刚平定洛阳城六王之乱,忽的北边传来北燕大兵压境的消息,庙堂之上刚经受六王之乱的王公贵臣心有余悸,也都一筹莫展,眼看战事迫在眉睫,柳不凡自告奋勇请求统兵破敌。

柳不凡亲率十万大军抵达北境,在龙城与北燕慕容恪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对峙。慕容恪是北燕现任皇帝慕容诚的大伯。当时慕容诚的父皇慕容格也是在其弟慕容恪的南征北讨中巩固政权,稳定基业的。慕容恪倚仗人数优势强行攻城,战事激烈,双方伤亡惨重。柳不凡登上城楼,只见浮尸遍地,血流成河,守城士卒个个遍体鳞伤,面容憔悴,柳不凡心生怜悯,悲痛之情油然而生,眼泪夺眶而出。当下随即解下身上的红袍覆盖在一已死士卒身上。柳不凡起身举目远眺,望见北燕大军已无前几日哪般嚣张气焰,已然“安分守己”许多。柳不凡心里明晰,知道正是天赐良机——慕容恪久攻不下,士卒也身体疲乏,斗志自然消减。只是当务之急须先鼓舞士气,有了斗志,然后才可一击即破。

傍晚时分,柳不凡召集众人,登台训誓。

“诸位将士,大丈夫身居天地间,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才无愧来此世间。古往今来圣人立德,智人立言,我等皆是凡夫俗子,唯立功而已。天恩浩荡,泽披四方,以一己之力,身名并显,荫及后代,此立功之极也。我等皆受皇恩镇守边陲,只龙城为我北魏北方第一边防,万不可丢。生我者父母,饭我者黎庶也。”只如今强敌来犯,我等须戮力同心,共退北燕大军,保我龙城百姓安全。我身为北伐主将,当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迫不得已之时我定以我之鲜血护我北境之太平,决不退缩,誓与龙城共存亡!”柳不凡在将台之上慷慨激昂的说,不觉眼眶已经湿润。

说罢,下面站着的士卒都纷纷振作起来,有的擦拭了脸颊上的泪水,有的整理的甲胄……不约而同且异口同声的喊到:“护我北境之太平,誓与龙城共存亡。”来回反复的呐喊响彻云霄,内心微弱的火苗重新变得猛烈,似乎能烧断金铁。

柳不凡眼看士气高涨,当即坐营升帐,点齐将帅,分发令箭,部署兵马。

原来柳不凡想出奇制胜,正面主力牵制慕容恪,背面以一支轻骑趁夜色绕道北燕大军后方,截断粮草供应,北燕前军自然混乱,加之北燕大军阵线过长,收尾不能相顾,趁此时机首尾夹击,一击制胜。

果如柳不凡猜想,慕容恪首尾不能相顾,一时之间,北燕大军尽皆慌乱。柳不凡传令鸣金击鼓,北魏士卒一往无前,大破北燕大军。北燕大军溃败,慕容恪从人群里仓皇出逃。至此北燕消耗惨重,一时之间再无力侵犯北魏。

柳不凡因此战,声名更显。

回朝以后,庄宗力排众议,加封柳不凡为端王。此乃北魏开国以来第一位异姓王。又因龙城之役后北燕忌惮柳不凡,庄宗想让柳不凡驻守景州,柳不凡推辞再三,无奈答应,庄宗亲赐景州作为柳不凡封地。

往日柳含烟同柳不凡经过朱雀大道,不多时就到宫门清波门,今日柳含烟感觉和柳不凡一齐走了许久,脚下这条大道似乎很长,很长。柳含烟心里一颤,不自主的紧紧挽住柳不凡臂膀,柳不凡扭头看着柳含烟使劲儿低着头不说话,柳不凡轻轻拍了拍柳含烟,望着大道远方坚定向前走去。

仿佛从日出到日落,春天到秋天。父女俩穿越重重人群终于走到赤阳门下。

两旁的守卫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先是支吾说到:“靖……靖侯……”立马好像回过神来,叫了一声端王!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时隔多年,当初那个带兵平叛,智勇兼备的少年郎依旧活在北魏人心里。

柳不凡驻足凝望,前尘往事,历历在目。

穿过宫门,在丹墀的尽头,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从一个十足的天真无邪少年,历经岁月的打磨,终会变成一个胸有城府的“老人”。在哪里,有人渴望建功立业,名扬天下;有人渴求放浪江湖,乐山乐水;也有人绞尽脑汁,两全其美。那里没有沙场上的刀光剑影,没有战场上的鲜血淋漓,却有比及两军对垒更激烈的“杀戮”。摇唇鼓舌,弹指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们个个自诩老成持重,忧国忧民,心有天下,却容不下一粒沙子。每一次“各抒己见”,绝不逊于战场交锋。甚至有些人戏说那是“没有烽烟的杀伐”。

柳不凡伫立良久,迈着沉重的步子徐徐走上玉墀,柳含烟欲要上前搀扶,柳不凡说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条路是你父王我自己选择的,无论如何也要走完!善始善终。”

柳含烟深情注视柳不凡的身影,内心一阵莫名的酸楚,紧紧咬着牙,尽力维持脸上原有的表情,尽量不让眼泪涌出来,害怕柳不凡突然一回头,自己全然崩溃!

台阶两列的军将看着柳不凡走来,纷纷躬身低头,以示敬意。

柳含烟跟在后面,左右环顾,气势恢宏的殿宇,宛若天上宝幢,真是极乐神仙府,富贵帝王家!想来还是记忆里的模样。日月轮替,四季更换,不变的是无言的冰冷和一如既往的初心。

柳不凡走完最后一级台阶,举头看见“承恩殿”三金字牌匾,不多停留,径直走入大殿中央。

满朝王公贵臣瞧见柳不凡进来尽皆惊诧。只有肃宗和护国公元晔面容平静,好似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柳含烟紧靠着柳不凡身后。现在身处的这所大殿不知道他和肃宗在这里嬉戏打闹过多少次,每次舅舅都和颜悦色的看着他们玩耍,还一边嘱咐别小心绊倒。打小在宫里习惯了的她,每次来这里都很活泼。就这一次,从刚才进来,仿佛变了一个人,没有了骨子里以前的那份顽皮,多了一点矜持,矜持中又透露着优雅和端庄。

彼时肃宗元修缓缓起身,用力嘶哑的说道:“姑父一路风尘仆仆从景州赶来,着实辛苦。”随即命人赐座。元修看着柳含烟,一脸兴奋又接着说:“烟姐姐也一同来了,太好了,许久没见,朕也着实想念姐姐,待朝会完毕,朕同姐姐说些话,以缓缓思念之苦。”说完用劲儿咳嗽了一两声,侧边的宦官紧接着扶着元修坐下,侍女慌忙递来手帕给元修擦拭。

柳含烟谛望着宝座之上的人——北魏的皇帝,自己的表弟。一张惨白面孔顿失昔日的精神气息,本该是年少有为,精力充沛,却怎么看也如风中之烛,飘零之叶。柳含烟实在不敢相信,小时候同自己一起玩耍的人,是那么的矫捷灵敏,意气轩昂,只如今竟是这般模样。不禁一阵悲悯!

柳不凡侧面坐下,柳含烟立在身后。

肃宗强行振作,环视满朝文武,最后把目光落在柳不凡身上。

“景州紧挨北境,姑父临行前可有曾听闻北燕以慕容冲为统帅,领兵三十万逼近北境。”

柳不凡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从景州出发前未曾听闻此消息,倒是前几日刚到洛阳城内在酒肆之中听旁人谈及。当时臣心中尚有疑虑,至如今陛下一说,想必真确无疑。”

肃宗挪了挪身子,正坐在宝座上,说道:“也是最近几日才从北境传来急报,说北燕大军直逼龙城,龙城告急。龙城守军不到三万,如若北燕强行攻城,龙城危矣。届时龙城百姓恐皆为北燕大军刀下亡魂。朕今日召集王公大臣,只为商议出个法子,一来解我龙城之危,二来退却北燕三十万大军。诸位臣工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肃宗说毕底下王公大臣面面相觑。

一须发尽白,整整截截的老者出班向着肃宗拱手作揖。众人看时,原却是护国公元晔,元晔恭敬说到:“陛下,老臣以为,北燕此番大军压境,想必是有备而来,勿可轻视。眼下当务之急是北境安危。一旦龙城失守,景州也危在旦夕,景州是北境最后防线,也是我大魏在北方最要紧之门户。如若被破,北燕大军南下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到时再也无力抗衡,洛阳危矣!陛下,依老臣愚见,可派一身经百战之人为将,一者可镇定自若,处变不惊。二者可临场发挥,随机应变。三者可威震三军,使人信服!”

肃宗一震,拖着沉重的声音说到:“护国公言之有理,你们谁愿领兵破敌。”

在场大臣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一獐头鼠目之人出列对肃宗说到:“臣举荐武卫将军张勇领兵破贼。”

张勇急忙出列回到:“陛下,臣前几日旧疾复发,身体不适,臣推荐骠骑大将军元戎。”

陆续有人说举荐平阳王元信,奋勇将军崔然,安定侯杨桀……诸人言人人殊,始终没有确切定论。

柳不凡望着底下那些大臣莫衷一是,不免太息。

元晔见着如此情形,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肃宗用手扒开额前天平冠上的冕旒,大声呵斥:“尔等今为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只叫举荐一人,也是互相推诿,莫非是北燕三十万大军已经下破尔等之胆乎!若真有一日,我泱泱大魏非亡于外敌之利器,而亡于尔等之私心也。”说罢,接着一阵咳嗽,咯血不已!

底下大臣纷纷跪倒在地,个个开始疼哭流涕起来,朝堂上这群人绝对是十足的老狐狸,这样做一是在肃宗面前摆正自己的位置,表示听过肃宗刚才那番话有所触动,及时认错,虚心听教。二是表现出很担心肃宗身体,一般人都能怜惜旁人,这样可以体现他们的“为臣之道”!

肃宗见三江王元阳平日里朝会总能放言高论,今日却三缄其口。况且元阳也是武将出身,跟随先皇大大小小战事不计其数,颇有经验,便问元阳可否领兵解龙城之危。

一身材魁梧,鹰视狼顾,满脸胡腮之人出列回答:“启禀陛下,臣久居南方,深谙水战,至于北方辽阔皆是陆地草原,擅于弓马刀枪骑射之术,非臣不能帅兵前往,只恐有负陛下之重托,天下苍生之冀望。”

肃宗元修没有着急回应,停顿了一会才开口说:“三江王所言有理。”随即咳嗽两声,又接着说:“此战关乎我大魏国运,是当须慎之又慎,不过龙城告急,朕不是舍不得一座城池,实在是不忍龙城百姓惨遭屠戮,朕于心不忍。”

“陛下,老臣愿领兵前往,为陛下分忧!”元晔跪倒在地,哽咽说到。

肃宗见状赶忙让元晔起身。

“护国公快快请起,护国公果真是烈士暮年,老当益壮。有公此番话语,朕足感欣慰。只是护国公跟随先皇南征北战,为江山社稷操劳一身,日夜思君报国至老也不得清闲,朕又何忍公再战沙场。”

“衮衮诸公无一节气,臣身虽老,志向不改。愿以死报国,护我大魏安宁!”

“公随先皇戎马半生未曾得闲,后又辅助朕平定外夷巩固山河,着实辛劳,朕不愿再见公于此年岁征战沙场!”

“陛下……”元晔抽泣的说。

话音刚出就被打断,柳不凡立身对着肃宗拱手作揖,掷地有声的说:“臣愿领兵破贼,为陛下分忧解难。”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或惊诧,或面不改色,或一脸阴笑,似乎都在预料之中!

柳含烟也一下子呆怔,觉得身边的父王顿时变了一个人,却很熟悉。

肃宗也万万没想到。此次让柳不凡来洛阳,是为别的事,北燕大军压境完全在意料之外。况且柳不凡一心山水做个不问世事之人,本想好山好水把他的意志都消磨殆尽,使人没想到,在庙堂之上群臣借词卸责边关又千钧一发之际,那个归隐林泉,乐山乐水的逍遥王居然会义不容辞的站出来。

众人看见柳不凡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十几年来山光水色并没有让他沉沦,反而更加抖擞。十三年前那个发扬蹈厉的“靖侯”没有走远,就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