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少年游之名动天下 > 君子兰香

少年游之名动天下 君子兰香

作者:驴背诗思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一早,只听得楼下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大街上推推搡搡挤满了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去了。

昨天栁不凡等人已听店里小二说过,今天乃是“万花节”。和往年一样,都在镇上最华丽,最高贵的绛云楼举行。

柳含烟打小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只是这“万花节”是第一次听闻,禁不住好奇,想要去看看。

栁不凡说自己对那些吟诗作对的风雅之事并不在行,推辞不去了,只是交代顾青莲不论遇到何事,不可贸然出头,早去早回。临走之前再三叮嘱照顾好柳含烟等人。

顾青莲等人混在人群中走去。

在街上来回行走后,来到一出空旷之地,不远处一座全部朱漆,宏伟华丽的楼阁屹立眼前,络绎不绝的人向里面走去。

走到楼下,抬头望见一块巨扁上“绛云楼”三个大字,隶书写就,镶金镀银,夺人眼球。顾青莲等人走进里面,只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张灯结彩,一派喜悦。大厅中央十分宽阔,布满了各种奇花异卉,诱人得香气充斥着整个楼阁。楼分两层,宽敞明亮,座无虚席。没有入座的就站在一旁,顾青莲等人好不容易找了一出地方,夏莲不停的唠叨抱怨,惹得温婉和柳含烟发笑不止。

顾青莲忽的听见旁边有人议论。

“你看,那身着青衣的人不是青萍剑客谢东山么,只用一手青萍剑,便在江湖上立名。传闻他长年在青萍山庄,足不出门,他怎么也来这里凑热闹了。看,还有兰陵小生,梅庵主人,云台三杰,高阳酒徒……这一个个可惜了一身滔天本领,竟也是个**未断之徒,莫非俱是垂涎那绛仙美貌。”

“兄台莫要取笑,你看那凡是在场有坐之人,在江湖上都是有头有脸,文武双全的大人物,其武功已经出神入化,至少也在**品,断然已经斩断情丝,虽然我北魏以武立国,至于他们的文采风流若是放在南梁也绝对数一数二。我想绝不是为了一睹绛仙姿色而来,想必是冲着这次的宝贝来的。至于如我等这般站立旁观之人,就是冲着热闹来的,即便是文斗,迄今没有人胜过在座之人。”

“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明白了。我也听说这次的宝贝世所罕有,比及之前的更吸引人。”

“我也听说了,天下奇珍异宝无数,我等有幸目睹也算缘分,别说何况得到,那简直简直不知几世修来的福分。快开始了,看他究竟是何宝物。”

只见一白发老叟从里院出来,身后紧跟着五六个打扮精致,穿着一袭粉红衣服的妙龄少女,一齐捧着个雕刻精致的朱漆锦盒,缓缓走到大厅,小心翼翼的将盒子放在一个装饰华美的架子上,格外显眼。

底下的人见了如此貌美女子,不由自主的失魂落魄,哪有意思放在宝贝上。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当真此言不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英雄好汉做了那温柔乡里的枯骨。那些自诩正人君子的有多少也难逃脱爱恨**的束缚,相由心生,多看一眼即是万劫不复,真正做到超然物外,断情绝欲的少之又少。

哪位老者走上前躬身作揖给在座的人行了一个礼。而后挺直腰杆,扯了扯嗓子,大声的说到:“承蒙各位远道而来使得绛云楼蓬荜生辉。闲话少说,想必“万花节”的规矩在场诸位了然于胸,老夫就不再赘言。只是要说一说本次夺冠的宝物,诸位,那锦盒里盛的正是此次夺魁的宝贝,名唤作“紫液星泉”。传说此物乃是天地之精,存于太古混沌之时,自从盘古开天地后,此物便坠落人间。又传闻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塌西北,地倾东南,女娲炼石补天,五色神石虽是稀罕,但此物才是关键,这才使得缺口焕然如初。想必其作用大家都已经明了了吧,说得简陋通俗些就是重生。”

那老者此番话语一出,满堂哗然,皆是议论纷纷。

顾青莲双眉紧锁,若有所思,却也抑制不住嘴角微微上扬的笑意。

柳含烟,温婉,夏莲三人在旁边听得稀里糊涂的,不明所以,都紧紧注视着顾青莲。

顾青莲回过神来看见三人死死盯着自己,不免浑身难受。

那夏莲打趣的说顾青莲定是被那几个红粉女郎迷住了,说的时候还故意提高了嗓门,生怕柳含烟听不见。

顾青莲听得这些,赶忙解释,一时慌张,支支吾吾的越说越乱。温婉在一边忍不住掩面而笑。

柳含烟和顾青莲接触了些时日,知道他不是那种人。也替他安慰开脱。

那老者示意了一下,旋即安静下来。他又接着说:“本次文会皆以花赋诗,个人按照兴趣爱好挑选心仪之花,不限具体某花某人,但所吟之诗都有专人笔录,后经大家评判,给出佼佼者,最后从优胜者之中再评出花魁。论文,天下皆以修文馆为泰山北斗,去年请的是号称我北魏赋圣的崔述,便是师出修文馆荀夫子,今年也是由修文馆的名仕坐镇,乃是修文馆双璧赵寒山和孟洛川。”

说罢,满座又是一片喧哗。

忽的由几个红衣女子引着两人从里院走出来,约莫都三十来岁。两个都身着白衣,一个衣服上绣的是仙鹤,手拿一柄长剑,目光炯炯,气宇轩昂;一个衣服上画的是墨竹,手执一只玉箫,眼神深邃,神采奕奕。两人相继坐在台上中央。又陆续从后面走出几个学究打扮的,分别坐在两人身后两侧。

想当年南梁文宗遣亲传弟子宗秀入我北魏挑衅,想借此杀我北魏文坛锐气,那宗秀入我北魏,凭借一张能说会道之口一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在朝堂之上辱骂我朝修文之人如土鸡烂狗,上至君王下到百官虽然疼心疾首却也无颜面反驳。正在众人掩面涕泣一筹莫展之际,赵寒山,孟洛川二人飞至大殿,舌战宗秀一行人,论道三天三夜,宗秀不敌落于下风,这才解救了我北魏文坛危难。至此修文馆双璧之名传遍天下。

三声铜锣敲定,全场肃静,纷纷沉思。

不多时,只见一年轻男子从座中起身,金钗束发,头戴纶巾,手拿一柄宝剑,走到前面躬身行礼,说到:“古往今来莲花都有花中君子之雅称,其质本洁来,虽着污泥却也守得住真心,遗世独立,为人当学此物,在下不才,赋诗一首,歌咏心怀。”说毕,那人便一边踱步一边声情并茂的吟诵:“一池碧玉谁家栽,水静风香朵朵开。雨后天青真神貌,月边犹见凌波来。”话一说完,全场纷纷叫好。那几个学究般模样的人也奋笔疾书,刷刷的记录下来,而后一人站立起来,洪亮的念到:“兰陵小生赋莲花诗一首!”

而后一中年男子,穿着锦绣华服,头戴金冠,手拿一柄长剑,剑上雕龙刻凤镶嵌数颗硕大宝石,耀人眼目。那人起身,一脸傲娇的说:“牡丹乃百花之王,雍容华贵。自然不必寻常花卉一般庸俗。什么样的人呀,就是配什么样的花,天生注定,一般之人岂可吟得出其神貌,还是我来吟诵牡丹吧,都听好了。”那人满饮了桌上一盅美酒,用剑指着那开的正艳的牡丹,说:“一花倾城真国色,敢教百花开却迟。前身莫非瑶台种,犹在人间显风流。”吟罢,几人依旧埋头书写,那人还是扯开嗓子喊到:“洛阳玉面书生元安赋牡丹诗一首。”

冲着方才元安那一席话,在场诸位义愤填膺,千花万卉本是天地长成,本无心计欲念,是人为强加于它。以花喻人不过是借其品质而已,不应该以人的意念为转移,这颇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感觉。

当下也有人反驳元安的话,不过在场论花,各抒己见也是正常,每年都或多或少有些面红耳赤之争论。虽然哪些所谓的诗作都是来之前提前准备许久了的,把不准有他人参与之嫌,但是修文馆的名头不是说着玩的,既然可以撑起北魏的文脉,自然有他独到之处——修文馆的绝技就是咬文嚼字,锱铢必较!即便你合作的再天衣无缝,也能识别出来。

青萍剑客谢东山平素最爱玉竹,起身和大家行了个礼,迈着步子走到玉竹前驻足许久,转过来对着众人说道:“我平生最爱此物,虽然每年以此赋诗,屡见不鲜,万望在座诸位,莫要取笑。”说完便抬头望凝着远处,若有所思,口中缓缓而出:“不与百花争娇艳,独立清风遗世间。一杆垂钓天上月,秉心执性只向前。”说完,在座又是一片掌声,练练赞叹。随后又传来一声:“青萍剑客谢东山赋玉竹诗一首。”

接下来有人赋桃花,有人赋梨花,有人赋菊花,有人赋茶花,有人赋梅花……

众人都已经赋的差不多了,独剩一株幽兰无人问津。

顾青莲大小生活在齐云山,也没见过多少奇花异卉,齐云山后的幽兰但是格外得他喜欢。打心里对幽兰情有独钟,那种遗世独立,不为外界所扰,真正做到超然物外。淡淡幽香随风飘荡,不寄希望被谁知道,只为自己绽放。那种平静,极致的孤独是所有人都值得学习的。

赵寒山和孟洛川也发现了那株在角落里没人问津的幽兰,便当场说到:“在座可有哪位名仕愿为那一株幽兰赋诗一首。”

众人摇了摇头,一片嘘唏,开始交头接耳。

顾青莲听不得那些刺耳的话,心里一阵愤怒。大声嚷到:“在下不才,愿意一试。”此话一出,众人全都把目光聚集在顾青莲身上。赵寒山和孟洛川也大为吃惊,心里没想到还真有“打抱不平”之人挺身而出,一面吃惊,一面惊喜。

众人见顾青莲一袭白衣,风度翩翩,颇有君子之风。

“既然这位公子愿意为幽兰赋诗一首,我等且洗耳恭听。”赵寒山说到。

底下那些人一个个都轻视地看着顾青莲,不屑一顾。

顾青莲毫不在意,坚定内心。从楼上飞身至下面,走到幽兰处。指着幽兰说到:“世人皆道菊花是高洁隐士之谓,谁人知晓幽兰才是遗世独立,卓尔不群。或于深山幽谷,或在悬崖峭壁,孤芳一世,不从俗流。这才是君子该有的品行——君子立世,处世有法,大德不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坚守本心,内外如一。古有姓李名汝珍者,喜花木成痴,曾自撰一群芳谱,将那天下尽有之花木若人之分三教九流亦拟分三六九等,其中“论三十六花”更是别出心裁,前无古人。那李汝珍将三十六花分作“十二师”、“十二友”、“十二婢”。所谓师者,即如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腊梅、杜鹃、玉兰之类的,有的浓香馥郁,国色无双;有的骨格高洁,一枝独秀。此十二种花,列作上等之品。当其开时,虽亦玩赏,然对此态浓意远,骨重香严,每觉肃然起敬,不啻事之如师,因而叫作“十二师”。所谓友者,如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类,有的风流自赏,有的清芬宜人。此十二种,列作中等之品。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真可把袂共话,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为“友”。又如凤仙、蔷薇、梨花、李花、木香、芙蓉、蓝菊、栀子、绣球、罂粟、秋海棠、夜来香之类,或嫣红腻翠,或送媚含情,此十二种,列作下等之品;然其开时,消闲娱目,宛如解事小鬟一般,所以呼之为“婢”。至如说芙蓉纵容高贵,本是上等,却又列居次等,李汝珍者又解乃是释芙蓉虽生成媚态娇姿,外虽好看,奈朝开暮落,其性无常”,因此为“婢”。自李汝珍此论一出,后之来者又有人把世间寻常之花木呼作“十二客”或是“十友”。倒是花木借人而扬名,人藉花木而托志。到后来,又有人爱花成癖,庭院周遭便植群花,无一日不沉醉其中,晴雨圆缺不改其志。只到有一日突然感悟,焚香沐浴,寻纸笔留下一文后不知所踪,来人看那文时,写的是: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非爱花成痴之人无此感悟。花木本无情态,借人之精神志向发挥而已,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人怜花木之性质,借花木而喻情。人无贵贱之分,言之则失性;花无雅俗之论,谈之则失真。在下不才,愿为幽兰赋诗一首,以表心志。”

说罢,在座不免传出惊叹之声。

赵寒山和孟洛川二人也觉得顾青莲非同一般,格外惊奇。

顾青莲凝视着幽兰,情由心发。当即脱口而出:“生在幽谷自有香,不与群花争芬芳。毕竟几人真知我,只为君子遗世长。”念罢,顾青莲深情望着幽兰,脸上悲喜交集,一时间泪眼朦胧。

柳含烟温婉毕竟是大家闺秀,只是满脸喜悦,同时看着顾青莲泪眼婆娑,不免也心有怜惜。

在座一时间竟无语,安静得极致。

忽的只听见赵寒山起身,拍掌叫好,说到:“果真好诗,公子不愧君子兰香。方才一番论道已是十分精彩,如今所赋之诗,也是惊为天人,起初听得前两句不觉有意思,直到后两句一出,真是化腐朽为神奇,金玉之声,震耳欲聋。”

孟洛川随即也起身当众夸赞了顾青莲一番。两人点头示意又说顾青莲此诗,当为本届第一,全场虽有反驳之声,也被赵寒山和孟洛川打了回去。

有儒门双璧在,也丝毫不让半分。

确实顾青莲此诗,清新脱俗,比起那邀名求富的,好太多了。

顾青莲还沉浸在情绪中,却被宣布为本届花冠,诧异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