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执剑行 > 第一百二十四章初春大旱

江湖执剑行 第一百二十四章初春大旱

作者:梦醒泪流痕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符瑞三十年的年初,在京城只停留了短短不到十日的辽东王肖山羽离开了京城。

因为他早一日回到辽东,就早一日能确保辽东的安全,而他唯一一点和来时不同的就是,在他身边多出了一位同行的二皇子楚天雄。

他们离开的这天空气中还有些冷意,虽然不说什么寒风入骨,但还是会让人不自觉的裹紧自己的衣衫。

可虽说如此,楚政还是带着起了个大早的文武百官一起来到京城的城头上给他们送行。

迎着初升的太阳站在城头上向下看去,肖山羽他们的队伍显得孤单无比,除了他和楚天雄两人之外,就只剩下了肖山羽那寥寥的几十个亲卫。

在赶往辽东之前,他们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要去一趟汴州兵营。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凭借楚政的天子虎符从那里抽调出一万的黑甲玄骑随他们一起奔赴辽州。

还有肖山羽惦记了好久的,想要和苏望一起再喝一顿酒,可惜这个愿望直到他走的那天也没有能实现。

他们只是在临了分别的时候,夹杂着众人的欢呼声,二人一起碰杯喝了一杯分别酒,可这大概也算是了却了肖山羽心中多年来的一个愿望了吧。

其实也不是苏望不想和他一起喝这顿酒,除了家中媳妇管得严之外,他还多多少少的要顾虑一些楚政的感受。

他和肖山羽,一个是文臣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魂,要是他们走得太近了,就算楚政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也不会去猜忌,但总是还会有几分不舒服的。

他不是吕祥瑞那种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所以他就不能似他那般随意,也正是因为吕祥瑞足够的了解苏望,所以他才会在肖山羽面前替他打了一个马虎眼,说他怕老婆。

这一切要怪就只能怪这个尘世纷杂的世道,多少年前的旧友走到今日已经回不去当初了!

岁月不堪数,故人难如初。

……

年关刚过,才享受了几天舒坦日子的农户们就又得回到田地里面劳作了,尤其是对于汴州及汴州以南的农户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老天爷肯赏饭吃,所以他们才能一年种出两稻甚至三稻来,但既然老天爷都如此的近人情了,自己要是再不争气一些的话,那可就是活该吃不饱饭了。

汴州华南郡,桃浦县的农户们这几年的生活可以说是过得顺风顺水,尤其是在那个虽贪却能干的桃浦县丞施林伍的治理下。

去年年末,据桃浦县的县衙统计,这桃浦县的农户们就又开垦出了四百余亩的荒地。

这些农户们都在心里盘算着要是今年再苦上一些的话,那来年的时候就能有闲钱去买一个小猪崽来养着,再到下一年过年的时候,他们也能过过那些富户们才能享受的杀年猪的瘾。

而这其中有这个打算的就包括苏如玉回来时遇上的那个老农一家,那个老农姓王,算上老汉在内一家共有五口人。

他的儿子除了农活之外还在县城里有一份小差事,这让他们一家的家境要比其他同等境地的家庭富裕上不少。

去年苏如玉路过时的那次插秧在老汉的精心照顾下,他们家的收成还算不错。

这次的丰收不仅是让他家过了一个家底殷实的丰收年,还给他们家积攒下来了不少的余粮,这才让王老汉心里极有底气的再次开垦了五亩荒地。

初春之后,不仅是王老汉原本家里的那些田地已经插秧播种完毕,就是这五亩荒地里也开始泛起了一些绿芽,每天下午,王老汉都会坐在地边的田埂上看着这些绿苗儿傻笑。

“嘿嘿嘿,真希望今年还能是一个大丰收的年份,这样明年不仅能买一头猪崽,就连送我那小孙子去学堂的钱都是够咯!”

说到这里,王老汉没来由的想起了在去年秋季时,他遇到的那个给了他一大张肉饼的年轻读书人。

“嘿嘿,就以我孙子的那股聪明劲,肯定能成为和那个公子一样有大学问的读书人。”

自言自语的说完之后,王老汉黝黑的脸上笑意不减,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孙子在烛光下诵读书本的温馨场景。

……

转眼一月的时间一晃而逝,这一月以来,王老汉在干完自己手里的活儿之后,每天都会抽出空闲时间来这田埂上坐一坐。

不过大概在半个月之前,王老汉脸上的笑容就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到了现在已经是满脸愁容了。

按照常理来说,这入了春之后啊,汴州以及汴州以南的地方就会进入了春雨连绵不绝的时节才对。

但今年这都眼看着要到三月了,不说什么泼天盖地的大雨,除了淋淋淅淅的下过两场小雨以外,就再没有一滴春露落下来了。

王老汉心里记得很清楚,三月拢共就是只下了两场小雨,还是那种小到刚刚才能润湿土地地面的小雨,但要是再这么下去的话,这地里的秧苗可该怎么活哟!

看着地里面逐渐泛黄的嫩绿秧苗,王老汉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去河里挑水了,活人还能被尿给憋死?没有雨水自己去挑水不也一样嘛!

可等他来到河边之后,才发现来挑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他熟识的本村的人以外,还有这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几乎全都来了。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王老汉可没有闲工夫去管别人,自己地里的秧苗可还等着他挑水去浇灌呢!

靠着这个挑水的法子,王老汉一家极度艰辛的度过了这一个月,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关键是整个三月都没有一滴雨水落下,这三月里的太阳都快赶得上往年五六月的太阳了。

眼瞅着那条常年川流不息的小河都已经快要干涸了,王老汉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段日子以来,他想尽了所有的办法。

从去庙里烧香求雨,再到跪在田间地头上祈求苍天给条活路,王老汉把一个老农能想到的一切办法都试了一遍,可别说雨水了,就是阴天他都没遇上过一回。

等到那条小河再也舀不起水来的时候,王老汉和其余那些农户终于绝望了。

总不能把家里水井里水也拿去灌田吧,要是到最后就连水井都干了,他们喝什么呢?不过他们也知道,百年难遇大旱就要来了!

……

皇宫,楚政的摄政殿里,不止是国相苏望,还包括太师吕祥瑞、三台长官以及各部的尚书全部都站在了这里。

“皇上,今年这日头不太对劲啊!三月底的太阳堪比六月初的太阳,依老臣看,今年怕又是一场大旱啊!”

吕祥瑞终于没有功夫和楚政生闷气了,要说在他心里唯一比他那些读书种子还要重要的,就只有这大楚的黎民百姓了。

“这还用你们说,朕自从感觉到不对之后已经让净月出手算过了,净月说今年是什么灾星北牵,注定会有一场大旱,朕叫你们来不是要问你们外面的情况,而是现在应该怎么解决即将到来的饥荒!”

“皇上,这还有什么好商量的,让各地的县衙做好开仓放粮的准备吧!可别让当年易子而食的惨剧再发生了。”

吕祥瑞没了以前的从容,尤其是楚政说今年必定会有一场大旱之后,他的语气里很是焦急仿佛吃不上饭的那人就是他一样。

“这朕当然知道了,但只怕就算到时候粮食都放出去了,还是不够吃啊!”

说到这里,楚政转头看向了赵云青。

“赵胖子,你们户部那里记录在册的粮食到底还有多少!你给朕报个准数!”

赵云青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看来他也知道了此事的重要性,他神情严肃的站出来说到。

“皇上,老臣就算现在给了您数目您也不知道这些粮食能撑多久啊,总之老臣可以很明确的告诉皇上您一句话,如果灾民数量突破了三百万,那么国库里的粮食就肯定不够吃!”

“三百万!这…这灾民应该还不至于有那么多吧!”

楚政被这个数字惊到了,但说起对户部的了解程度,就是十个楚政也抵不过一个赵云青。

“皇上,按照以往历史中记录的灾情情况来看,灾民数量最少的一次饥荒是在三百年前,数字是四百二十七万,而按照我们今年的趋势来看,这个数字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赵云青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把有些他还在斟酌的话对着楚政恭敬的说到。

“皇上,其实不止是灾民,还有辽东边境和南唐边境的数十万军士以及各州各郡的基层官员都还在等着朝廷发放军饷和俸禄呢!粮食不够已成必然,咱们还是早做准备吧!”

楚政一直思虑了很久,可心思焦虑的他哪能想出一个好主意来,再说了,这粮食岂是说有就能有的。

“军粮不可耽搁,这个是首要条件,至于各地官员的俸禄就暂时停止发放了吧!”

揉着额头,楚政只能想出了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可才一说出来就被苏望给否决了。

“皇上,这可使不得呀!要说在平民百姓心目中的官望,我等这里除了皇上之外,其余的人还真不一定比得过一个县令在一县民众心中的地位,这要是让百姓们发现就连县太爷都吃不饱饭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啊!”

苏望的这些话让本就焦虑的楚政更加不得劲了,他指着苏望的鼻子说到。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倒是给朕拿出给主意来啊,要是没有好办法,你今年的俸禄就别想要了,正好朕这里缺粮食。”

苏望嘿嘿一笑,看他老神在在的样子,似乎真的有什么不错的办法。

“皇上,老臣的年俸不打紧,皇上你想要随时都可以拿回去!”

说到这里,苏望故意看了一眼站在大殿里的众位大臣。

那些大臣看到苏望投递过来的目光之后,那里还不知道这位国相心里的算盘。

于是一个个都站出来表了忠心,说今年他们的年俸都不着急,先让咱们大楚度过难关才是最重要的。

苏望的这一记目光就让楚政的心稍安下来,这些大臣的年俸虽然不多,也不算什么,可也是聊胜于无。

等那些大臣们都已经表完忠心之后,苏望接着说到。

“皇上,咱们大楚去年的赋税是要在今年的夏天才会完成缴纳,所以咱们其实还有一些去年的赋税是没有收上来的,现在首要之急就是传旨到各州各郡,还未上缴去年赋税的地方暂停收缴,存入各地县衙,以备不时之需!”

“对对对!这一点苏相考虑得是,朕这就让人拟旨。”

等楚政火急火燎的吩咐了一个小太监下去写圣旨之后,苏望才又接着说到。

“皇上,赵大人刚才说了,今年粮食不够已成必然,但老臣就不信往年的粮食都吃完了?下一步就是让赵大人以户部的名义广收天下各地商会的存粮,以免到时一些被猪油蒙了心的商户坐地起价,一旦粮食成了天价,这天下大乱可也不远了!”

没给楚政开口的机会,苏望接着说到。

“皇上,这两个法子一出,再加上国库里的存粮,想来要度过这次旱灾不算太难,其余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地方,就只能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了。”

听到苏望把话说完,楚政的心里才算是有了些底气,其余众大臣也是长呼出一口气,至于他们丢掉的今年的年俸,几千担粮食而已,在场的诸位谁丢不起呀!

……

果不其然,符瑞三十年的五月初,陵州、渝州两地于全国率先爆发粮荒,幸好朝廷之前早有准备,粮食价格并没有出现惊人的波动,这才让当地的老百姓暂时安下心来。

其实,虽然陵州、渝州两地每年缴纳的赋税都比南方地区要多,但那是因为商贸发达的缘故,要说起粮食产量,这两个州可就差其余各州太多了,所以这两个州率先爆发粮荒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现在只是粮荒爆发的开端,接下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