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残唐局 > 第六十五章 长安之行

残唐局 第六十五章 长安之行

作者:習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旨下到了汴州刺史府,令宣武节度使、汴州刺史王铎即刻进京面圣。

马东平喜道:“大人,看来崔相已握胜局,此番进京可以再度为相了。”

王铎面色凝重,并没有欣喜若狂,摇头道:“也未必,何况我并不想进京。”

马东平劝道:“大人,岂不闻‘君不下龙辇,则不知外也;臣不入宫阙,则不知内也’,大人即便想讨伐贼寇,也需从金銮殿上着手。”

“即刻入京!”马东平一语道破,王铎茅塞顿开,拿定了主意,接着他又对马东平言道,“不过你重伤未愈,不宜与我同行,就留在府里修养吧。”

马东平一听王铎不让他跟随,急道:“此番大人进京,田阉贼必然百般阻挠,属下怎能不一路护送周全?”

王铎叹道:“我岂不知?只是你这般逞强也无济于事,只会白白送了性命。”

马东平当即跪下,叩首连连,恳切道:“大人,属下纵然万死,也定把你护送入京!”

王铎连忙把马东平扶起,而一旁天人交战的魏尺木终于按捺不住,开口道:“马兄,你且好生养伤,我替你走一遭便是,定保刺史大人无虞。”

魏尺木一心都在黄贞身上,只是瞧见马东平这般忠心为主,便不忍他以身犯险。再者,这王铎一州之刺史,一军之节度,不曾轻己,甚至还不把自己当做外人,又为寻找黄贞出力,魏尺木也不忍心他半路出了意外,所以终于下定决心,要护他走一趟长安。至于黄贞之事,说不得要回来之后再顾及了。

马东平闻言大喜:“有魏老弟在,我就放心了!”

王铎自知一路艰险,也就不推辞客气:“那就有劳魏少侠了。”

好在王铎不似一般文人孱弱,也能舞些刀枪,骑些快马,这样一来一回倒也能快出许多。除了魏尺木之外,还有一队十二人的护卫,俱是马东平一手训练出来的精干之人,其忠诚、胆略、武艺都十分出彩。这十二人都由魏尺木管辖,这也是他第一次掌管人马。

出了汴州,便到处都有田令孜的势力和眼线。魏尺木不敢怠慢,一路上晓行夜宿,饮风茹雪,先后遇着了几波绊子,也都被他轻易解决。

到了郑州地界,此地民风朴素,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魏尺木却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直到了嵩山脚下,丛林斑白,上面零星地挂着未消尽的残雪。魏尺木一眼望去,青白相交,驳乱淋漓。

天寒尚有鸟飞,山静却无钟响。

正当魏尺木要收回目光的时候,忽瞥见丛林中青色一闪。那速度快若飞鸟,可不是什么树叶飘零、花枝坠地,只能是人影!

魏尺木并不慌乱,打算以静制动,心中有了计较后,便开口让其余人多加小心:“前面林中有人,先停下来等等看。”

王铎等人扫了一圈,哪里有半个人影?可他们经过几次危难,都见识过魏尺木的手段,知道他不会虚言,当即勒住缰绳,十二骑站成一个圈子,把王铎护在中间。王铎虽有疲态,却全无惧意。

不多时,林子里果然窜出一个人来。这人一身青色长袍,已然破烂不堪,直奔魏尺木这里。随后,又有十来个白衣人出来,紧紧追着那青衣人。这群人愈来愈近,魏尺木却觉得这些人都很眼熟,尤其是那青衣人。

那青衣人到了魏尺木跟前三丈处,才发现前面有一拨人拦住了去路,他心里叫苦不迭,以为这番必死无疑了。谁道这青衣人看清了为首一人模样后,反而转忧为喜,大叫道:“魏尺木,你他娘的杵那作甚,快来救老子!”

这一声叫喊让魏尺木莫名其妙,再看这人,身上青色道袍破烂,而且血迹斑斑,就连脸上也是十分污秽。

魏尺木看不清这人模样,只觉得似曾相识。那青衣人片刻间已来到魏尺木马头前,见魏尺木依旧愣着不动,一手指着他,愤怒地喘息道:“老子周运,你他娘的当初欠我一份人情,今天你要是见……”

这青衣人尚未说完,魏尺木已经掠过了他,拦在了那十几个白衣人面前。原来这人报上名讳时,魏尺木便想起了当初拜访茅山派之事,这周运本是要代表茅山派参加武林比武大会的几人之一,却被他平白夺去了资格,这份人情如何能不还?

那些白衣人也停了下来,为首一人仔细瞧了魏尺木几番,终于点头,冷声道:“魏尺木啊魏尺木,真是老天开眼,此番得来全不费工夫。”

魏尺木见这人身着白袍,胸前赫然四朵赤色火焰,心下了然,怪不得如此眼熟,这些人正是摩尼教的教众。

这十几个人武功都不弱,尤其那为首之人,还是一旗之长,所以他才有这番口气。这支人马乃是摩尼教七辰旗灭了少林之后,留下来的“瑶光”旗。

可此时的魏尺木却不是当初那个只能逃命的魏尺木了,他多日来积攒的郁结之气,也终于找到了发泄之地。

波平浪静,云淡风停,十几个白衣人全部倒地,断筋裂骨,只是没有死罢了。

此时周运已经缓了过来,他心性冷傲,一直未忘当初魏尺木一掌之辱,此刻神色变幻,言道:“今日你救我,算是两清了。”

魏尺木知道他心结所在,不以为意,却问道:“周道长怎么会在此地被摩尼教追杀?”

周运见魏尺木神态如常,分明是十分君子,心中略有惭愧,叹道:“我茅山一派本在鄄城掌管粮草器械,在去乘氏途中,前面传来消息,说是摩尼教趁武林、绿林大战,要血洗武林各派。我师父信以为真,不去乘氏,星夜带人绕道折返师门。他老人家说‘纵然武林因他而败,师门也不能因他而亡。’他又派我们几个师兄弟一路上探查摩尼教踪迹。”

魏尺木听到这里,心道,“这应该是问君平放出的消息,还真把胡掌门给截了回去。”他见已有摩尼教众出现在嵩山,知道摩尼教也有了大动作,便问道:“可探得了什么消息?”

周运转而愤恨:“昨日我们来到少林,却为时已晚,少林已被摩尼教所灭,不剩一人!”

魏尺木连同王铎等人俱是惊讶不已,谁能想到赫赫声名的少林派会毁于一旦?

周运接着言道:“我们几个不忍诸位高僧遗体就此暴晒寺中,便一一掩埋,不料山下还藏有许多魔头,我们寡不敌众,一番血战后最终只剩下我逃进了密林,直到现在——若不是要给师门带回消息,只怕我也会死在山上了。”

魏尺木知道他性情刚烈,也不知怎么宽慰,便言道:“魔教既灭少林,想必接下来不是西去华山,便是南下茅山,不过茅山不远便是盐帮总舵,只怕那方驳已过了潼关,华山危矣。”

魏尺木正要盘问那十几个摩尼教教众,谁料那“瑶光”旗旗长心知难逃一劫,为封住口实,用尽余力,抖落十几枚钢针,那十几人连同他自己都一命呜呼。

事发突然,魏尺木又离他们有些远,未能阻止。周运也震撼于那为首之人的狠辣,更是担心魔爪所到之处,急道:“从这两日的踪迹看来,魔教应该是去华山了,事不宜迟,我们赶快上路吧!”

说罢,也不待魏尺木回应,竟跳上他的马,绝尘而去!魏尺木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周运人影渐远,这才哭笑不得,好在其中一个侍卫给他让了一匹马。

西到洛水,大河拦路,水势奔腾如龙,以至于隆冬里也没有结成冰面。周运到了这里,任他心急如焚,也不得不停了下来。

如今之际,唯有渡水才是最快的行程,可魏尺木不谙水性,担心在江河之上出现变故,便迟疑了起来。

王铎倒是十分果断:“魏少侠,时间紧迫,找船过河吧。”

魏尺木放眼看去,不远处的确停了十几条小船,每条小船勉强可以装下一人一马,他便走上前去,认真打量这些船夫。这十几个船夫俱是佝偻着背,双手干裂,都作一样的打扮:蓑衣斗笠,能遮挡烈风劲雪,倒没有半点可疑之处。魏尺木再一一查看了船舱,也没有寻着破绽,只得招呼众人上船。

十五只小船排成一列,横渡在大河之中,如同风中飘叶,沉浮不由己。

魏尺木心下终究不安,时刻留意着这些船夫,以防有怪。船到河心,这些船夫果然出现了异样,只不过魏尺木并没有对其出手,因为他们都已跌入了河中。

魏尺木看得真切,水中突然钻出十几把飞刀,穿过船夫的胸膛,那刀柄之上都拴着铁链,把尸体都带入了水中,只有魏尺木所在的小船,被他一掌把飞刀震回,那船夫得以幸免。

魏尺木心道“不好”,果然随着船夫的死去,小船开始失去掌控,继而被水底的人凿破了船底。小舟沉得很快,须臾间人马落水,船上大半人不会泅水,包括魏尺木和王铎,

其中几个略知水性的侍卫在水中死死护住王铎。魏尺木不敢下水,好在他留住了一块船板,立在上面,暂时无虞。

不会水的侍卫并没有溺死,而是沦为了刀下之鬼,那幸存的船夫早已没了人影,不知是逃了出去,还是也死了。

魏尺木见周运水性极佳,在水底如入无人之境,一连斩杀数人,远胜寻常,他顾不得诧异,忙运气叫道:“周运,保护王铎大人!”

周运正在水中与“水鬼”厮杀得性起,忽听得魏尺木的叫喊声,便不再一味厮杀,如泥鳅般穿梭在王铎三尺之内——靠进者,死。他本来对这些达官贵人没有半分兴趣,但既然魏尺木如此焦急开口,想来这人十分重要。

魏尺木见王铎已无大碍,心中稍安,虽在船板上十分颠簸,到底武功高人数筹,接二连三地把上来的人打回水中。

那水底人见不济事,也不再跳上去,只在水底把那船板划上了七刀八刀。船板甫散,魏尺木一脚踏空,跌入水中。河水冰寒彻骨,魏尺木顿时觉得手脚受缚,虽强憋着一口气,却不能动弹尺寸,眼见明晃晃的刀子向自己捅来,心道,“莫非真要葬身河底了?”

恍惚间,魏尺木只觉一股大力将他带动,一口气不知游了多远。浮出水面时,只见眼前一艘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船夫,与之前的船夫一般模样,却又有些不一样。

那老船夫开口道:“老叟夏侯昂,既遇三位,也是有缘,船渡有缘人,上来吧。”

魏尺木这才发现,如今只剩他和周运、王铎三人,其余侍卫怕是都已遭了不幸。周运率先爬上了船,扯过魏尺木和王铎,喘着粗气道:“魏尺木,你又欠老子一命,若不是老子常年游长江,今日纵是神仙也救不了你!”

原来茅山离长江不远,周运自小在山上长大,最喜游水,常年下来,竟在长江里练出一身极为出色的水下本领。

魏尺木心中自然感激周运救了他和王铎,只是这“又”字何解,莫非把上次之事弄反了?魏尺木不着急理会周运,先对那老船夫拱手道:“多谢老先生援手之恩!”

此时魏尺木才顾得上打量这老船夫,终于瞧出那与其他船夫的不同之处:若盯久了这老船夫,竟会觉得他时而似人时而似画!似人时与寻常船夫无异;似画时,可不就是柳宗元笔下那位“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