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残唐局 > 第六十一章 魔教席卷(上)

残唐局 第六十一章 魔教席卷(上)

作者:習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跌宕风云非一处,狼烟烽火有千家。

在武林、绿林大肆争斗的几个月里,刀光剑影非止在这小小的乘氏之中。

嵩山由两座群山组成,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坐落在少室山五乳峰下,此处竹林茂密,故名“少林”。

少林,崛起不过几百年,却稳稳地立足于武林三大派之一。少林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有弟子两千。 少林大多数的和尚都在少室山上,而余年不多的得道高僧,都前往了太室山居住,所以少林中的绝顶高手,过半都不在寺内。

因武绿之战,少林寺中的武僧,尤其是高手弟子,已然被抽调一空,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小沙弥和一些诵经念佛的文僧。

寺前空荡,钟也不响,鸟也不鸣,寂寥非常。

与之相比,陈州宛丘却异常地活跃。摩尼教潜伏数十年,终于等到时机成熟,倾巢浮出地面,六旗教徒,竟有数万人,而这其中不乏绝顶高手!

此刻,摩尼教教主方驳已经带着七辰旗的数千教众站在了少室山脚下,“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杆大旗飘荡,隐有血腥之气——先灭少林!

少林寺前院里有一个腿脚不便的老僧,正不紧不慢地扫着地上的残雪和落叶。那叶子刚被扫成一堆,又借风而飞,以致于扫地的老僧几番无功。只是这老僧并不着恼,依旧一遍一遍地扫着。在一旁石阶上,也坐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和尚,正用才收集好的新雪在那里烹着新茶。炉火正盛,煎茗始香,这大和尚慈眉善目,须眉斑白,他一边烹茶,一边吟诗:

阶前叶落叶还飞,

零乱成堆散复围。

汲水新泡茶一盏,

坐看初日变余晖。

好一副悠闲自得!扫地的老僧听了这诗,也若有所思。

然而这诗刚成,只见一柄大刀飞来,撞破两扇大门,顺便从那刚煮好茶正要品茗的大和尚胸前穿过。这大和尚应声而倒,热血也混在了热茶里。不远处扫地的老僧见了这番变故,知道有外敌闯山,山中金钟又不曾敲响,可想来人武功之高。老僧面上不乱,丢了扫帚,一瘸一拐地走向屋后。

此时方驳众人已纷纷进了山门,摩尼教里多是心狠手辣之辈,见一个老和尚正向后走去,登时便有几个人掣出长刀从后面砍去。那老和尚听得仔细,头还未回便已被剁成了几截。阳界主大手一挥,摩尼教众如离弦乱箭,寻屋搜巷,见人便杀。

少林的武学之精都在达摩院、菩提院、罗汉堂、般若堂这两院两堂之中,如今只有三个首座在寺,其中菩提院首座随方丈去了乘氏,战死在了那里。此时少林的武僧弟子虽只有数百人,见有外敌侵犯,并无怯意,一个个持刀抢棍,负隅而抗。

阳界主冷笑连连,便对上了达摩院首座。阴界主白袍黑巾,胸前也绣着八朵红色火焰,还戴了垂帘斗笠,蒙面黑纱,她手上并无兵刃,却接住了罗汉堂首座的手中长棍。至于般若堂首座,竟被白虎一口虎头金背大刀死死缠住。如今摩尼教四个坛主,只剩他一人还在。白虎自打伤青龙之后,便甘心为摩尼教所驱驰,他又得教主方驳传功,功力已然大进。

眼见众多少林子弟难以抵挡,忽听得一声声金刚怒叱,如同滚滚长雷,巷子里狂风一般,跑出来一列金衣和尚。这些和尚俱是身着金色僧衣,面上敷着金粉,一个个如猛虎下山,金棍之下,有死无生,从外围硬生生地杀了进去,把那群武僧护在了身后。那一条被撕开的口子通道,净是摩尼教众的尸首。

佛门弟子虽心怀慈悲,却也有金刚之怒,扫荡群魔,不受外侮!

方驳见了这些金衣和尚,冷声道:“少林十六罗汉,到底名不虚传。”

那十六个金衣和尚为首一人,生得十分高大魁梧,面目威严,喝道:“哪里的贼人,敢犯我少林!”

阳界主手段狠辣,已把达摩院首座打伤,垂垂欲死,阴沉道:“摩尼圣教来送诸位大师与佛祖相见!”

那金衣和尚见达摩院首座已然重伤,怒道:“结阵!”

一声罢,这十六个金衣和尚须臾间便结成一个攻守兼备的罗汉之阵。

方驳见这罗汉阵非同小可,便下令道:“三老破阵!”

话音方落,又是三个声音同时想起:

“大道不灭,我灭。”

“江川不渡,我渡。”

“天地不仁,我仁。”

随着声音而出的是三个半百老者,三人俱是白袍,上有七朵赤色火焰,头上分别缠着青、黄、紫三色的头巾,就那样现身在十六罗汉外围,各据一点,三分而立。

“三才阵”对上了“罗汉阵”,倒也平分秋色,各擅胜场。十九个人各展本事,频施绝技,一时间难分胜负。

而失去罗汉阵保护的众武僧,不论老幼,都被摩尼教众屠戮干净。十六罗汉见少林子弟一个个地死于刀下,成了冤魂,怒气直冲霄汉。罗汉盛怒之下,阵法威力倍增,十六条棍舞成十六条出涧蛟龙,夹风挟雷,激荡无比,猛烈地冲击着三才阵。

眼见这十六罗汉就要冲破三老结成的三才阵,三老不敢后退,死死撑住,俱是被飞扬的棍气扫中胸膛,各喷出一口老血。

十六罗汉怒气不减,金衣金棍金面目,正如天上的罗汉下凡,吼如雷,嘶如霆,动如风。

就在此时,阴阳两界主突然出手,罗汉阵并没有露出丝毫破绽,他二人就这样强行插入了阵中。两人分别挫段一根长棍和几根肋骨,也都被其余长棍扫中,倒飞出去数丈,身上长袍以及衣裳下的软甲一齐破裂!阴界主破裂的衣甲下面露出了红色的亵衣,这没说过话的堂堂摩尼教阴界主竟是个女人!好在两人内力深厚,再加上穿着贴身软甲,抵消了大半棍力,这一番虽也是浑身火辣辣的疼痛,却不至于伤筋断骨。

原来阴阳两界主见“三才阵”难以阻挡十六罗汉,便出此下策——以身废阵,硬吃几棍,不惜搭上两件软甲也要先废掉其中两个罗汉,这才破了最为难缠的罗汉之阵。

罗汉阵少了两人,威力大减,便有隙可寻。阴阳两界主再次猱身再上,配合三老阵法,如同驱狼赶羊,十六罗汉纷纷战死。那为首之人临死前感慨道:“若非有两位师弟随方丈远行,凭我等新创的十八罗汉阵,断不会让贼子得逞……”

至此,传承数百年的罗汉阵被破,威震江湖的十六罗汉,也尽数殒没。而十八罗汉,或许,还会再有吧?

方驳没有感慨,虽然为此折了不少教众,但少林一派,即便不至于在江湖中除名,却也名存实亡了。

藏经阁是少林寺最为神秘的地方,相传七十二绝技乃至天下武功尽藏于此,藏经阁不毁,少林就不会亡。

方驳当然希望得到这名誉天下的藏经阁,然而藏经阁数百年来从没有外人进来过,也没有外人出去过。凡是觊觎藏经阁之人,不论是神偷大盗,还是奇人异士,都死在了门前、窗下、阁顶。

此番摩尼教上万人到此,自没有进不去、出不来的道理。然而,这上万人还是被拦了下来。

三个素衣老和尚,就这样盘坐在藏经阁门前。一丈开外,尽是摩尼教众人的尸体,积如山石。就连阴阳两界主也被三人一掌迫退,方驳自忖这三人武功恐怕还在少林方丈之上。

中间那个扫帚眉的老和尚开口道:“我等乃是守阁人,不问别事,不出此间,但人在阁在,这天下虽大,却还没人可以闯将进来。”

原来少林寺历代皆有钻研武学的少林和尚,一生痴迷武学,长年累月守在藏经阁,也被束缚在了这里,不问阁外之事,哪怕是少林被灭门毁寺。

方驳闻言眉头大皱,心道,“藏经阁虽好,但若是为此折去许多人手,却也得不偿失,即便纵火焚毁,怕是这三个老和尚也会发了疯地报复。这少林数百年底蕴,看来绝难毁于一旦。少林虽灭,但太室山据此不过十里,若是那些老家伙闻讯赶了过来可就麻烦了……”

摩尼教众已经离去,只是,少林寺里的弟子死伤已尽,就连屋群塔林也被焚毁捣烂了不少。

偌大少室山,此时竟只有三个活人!

……

壁立千仞,流风飞云。

入冬以后,冰渍雪花之下的华山更加险峻,让人望而生畏。只有岩壁上一株株斗霜傲雪的青松,给人些许攀登的勇气。

华山虽大,但这些年来只有天人派这一个门派。因为武林、绿林两家大战,天人派精英弟子也被调走了不少,险陡的山道上,竟没一个身影儿。此刻看去,应着风霜,倍显萧条。

近日,摩尼教五行、**两旗上万的教众已乔装打扮,分批地进了潼关,隐藏在华山附近,觊觎着这天下第一险、武林第一派。

方驳灭了少林之后,并不走漏风声,兼程赶到了华山之地,莲花峰下。方驳并没有傻到强攻华山,毕竟天险之地,稍不留神,便会葬身于万丈悬崖。天人派与少林不同,虽然登山之路同样是无人把手,却处处机关,寻常人可走不得,就连许多天人派弟子下山、上山都需要有人带路。

好在华山之秘,方驳已经握在手中,这还要多亏杜门掌门萧下送来的消息。

杜门近百年来,一直唯天人派马首是瞻,也正因为此,才免于被天人派吞并,没有步马门、韩门等儒教名派的后尘。可到了萧下这一代,萧下心比天高,自认为才智过人,不甘心久居人下,他苦心琢磨,总算攀着了摩尼教这杆大旗。杜门、摩尼教双方背地里共谋大事,萧下百般攒动凌霄发起武林、绿林之战,并把武林之秘悉数给了阳界主,而阳界主则许诺他灭了天人、少林、茅山三派后,使他杜门成为武林第一派。武林同盟一事虽是朝廷之意,掌教之旨,可三大派的掌门并不十分乐意为朝廷卖命,此事得成,自有萧下一分口舌之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