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残唐局 > 第四十三章 黄李结盟

残唐局 第四十三章 黄李结盟

作者:習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各归其所,一时相安无事。刘鼎、黄贞在一起相叙兄妹别后重逢之情,黄巢便引了王荆畅谈。

黄巢的房间就在大将军行辕东面的地方。黄巢似乎是接风宴上没有来得及痛饮,便在房间里又摆上了一桌。桌前只有黄巢、王荆他们两个,分宾主坐下。

黄巢先开口道:“当年老夫尚且年幼,曾与令师敬囊青先生有些渊源。我总共去过两趟五禽谷,上一次去时距今已有二十年了。那一次便见着了你,才不过七八岁而已。如今老夫举兵反唐,战事一起,枪箭无眼,军中若没有神医圣手,麾下子弟怕是死伤难防,这才劳烦王贤侄走这一遭。”

王荆道:“师父倒是常提到黄公之名,他知道如今天下大乱,便让我出谷救世。既然黄公屈尊来请,侄儿又安敢不从?”

黄巢听得这话,自然大喜。

两人边谈便饮,酒过三巡,黄巢想起西楚霸王,触及心事,便拉着王荆的手,感慨道:“想当年项籍带了三千江东子弟,横扫天下,何等威风?可最后竟无一生还,又何其悲哉?老夫这八千曹州儿郎,以后还要全赖贤侄保全。”

王荆听了这话,也不禁动容,郑重回道:“侄儿自当尽力。”

黄巢才送走王荆,夜已深沉。此时又一人来访,竟是沙陀李克用。

李克用进得门来,先一礼道:“沙陀李克用深夜前来叨扰黄公,万望勿怪。”

黄巢不知这‘李鸦儿’半夜寻他,所为何事,笑道:“李留后肯来此地,自该远迎,倒是老夫失了礼数。”

两人坐下复饮。李克用不肯直言来意,他要试一试黄巢的胸襟抱负,便问道:“黄公以为孙仲谋比其父兄如何?”

黄巢生性洒脱,不耻孙权为人,便冷笑道:“人皆道孙仲谋乱世英雄,老夫却深不以为然。其比父兄逊色多矣,虽守成有余,然开拓不足。”

李克用闻此乖论僻说,心底吃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又问道:“哦,何以见得?”

黄巢杯酒下肚,畅然回道:“昔日关云长以半州之力,围困襄樊,水淹七军,致使于禁被擒,曹仁几近弃城而逃。那于禁、曹仁是何等人物?于禁乃是曹孟德麾下五子之首,外姓的第一将;曹仁更是有着‘天人之勇’的名头。这俩人都为关云长所败,使得曹孟德震恐非常,几欲迁都以避其锋芒。后来曹孟德被司马仲达劝下,便先后派遣徐晃、徐商、吕建、张辽诸将驰援,自己又亲率大军出兵洛阳。如此一来,曹魏东边防线便无比空虚。那孙权曾多次打不下合肥,得此良机,他竟不取合肥,直上青、徐,辄取兖、冀。若如此,无论曹刘胜负,他便可得一半天下。只可惜孙权、吕蒙鼠目寸光,只想着荆州半郡之地。纵然后来得了荆州,却无力抵抗曹军,任其冲突,委实可笑至极!”

黄巢一口气说了许多,批判古人,激扬战事,把他心中见地都表了出来。

李克用听罢早已在心中掀起轩然**,拍掌大笑道:“黄公果是大豪杰、大英雄,远非寻常之人可比。世间对孙权多有褒论,一个个谈古评今,笔舌生花,称其能胜过父兄,可媲美曹刘。所谓高见,不过尔尔。那见识哪里比得上黄公毫厘?在下斗胆,也与黄公所见略同。孙权如得东面半壁江山,尚能与曹刘一决雌雄。当时曹刘必然两败俱伤,他本可坐收渔翁之利。可笑他只想三分天下,苟全于东南,却是平白糟践了鲁子敬的《榻上策》。”

两人志趣相投,言酒两欢。李克用忽正色道:“若黄公有孙权那等机会,该当如何?”

黄巢一杯饮尽,豪气陡生,笑道:“自然是先取了那一半江山。”

李克用叹道:“黄公有此胸襟志向,李某钦佩。只可惜王大将军要做那孙权哩!”

黄巢疑惑道:“此话怎讲?”

李克用便道:“我此番远奔曹州,便是为了与草军结盟。希望草军挥师南下,侵扰李唐半壁江山,在下却耀兵西北,令其不能兼顾。不料王大将军无意江南,只想着做那齐桓公。”

黄巢听罢,心中已然十分震惊,“虽然沙陀乃是外族,他李家父子又素有反心,可如今毕竟还是朝廷之臣。这‘李鸦儿’竟然这般就寻草军结盟来了,到底是狼子野心。”黄巢如此想着,口中却言道:“如今是李唐一家江山,并非当年周天子失了‘天下共主’之时,欲效春秋齐桓争霸之事,谈何容易?”

李克用喜道:“正是如此,李唐在齐鲁之地便有二三十万的军马。一旦使一名将,统镇数州之兵,届时草军便将进退失据。可江南与之大有不同,其地广袤,其兵力薄弱而且分散,难抵草军冲击,而淮北诸州又救援不及。草军若入江南,驰骋纵横,谁能挡之?再者,李某到时候兵出幽州,直指关内,李唐又怎敢南顾?”

黄巢却皱眉道:“虽是如此,若王将军执意向东,老夫也无可奈何。”

李克用拍案而起,言道:“王大将军若是向东,必败无疑。到时候黄公自可招兵买马,带兵南下。黄公乃是不世之雄,又何须居人之下?李某愿与黄公歃血起誓,结为盟友。你我一南一北,通有无,同进退,共取李唐江山。黄公意下如何?”

黄巢听了这话,心道,“这李鸦儿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万不可小觑,将来或是我之敌手。只不过,眼下先灭李唐要紧。”

这一夜,英雄话尽,天已微亮。

河南道。陈州。宛丘。

摩尼教的地下总坛里,一声长啸,如同山崩雷震。

总坛里所有教众都听得这一声长啸,非但不慌不乱,反而个个面露喜色。一个五六十岁的白袍老者,头戴蓝色之巾,正是三老之一的天老。他闻得这一声长啸,那张从不波动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惊喜之容。他低声自语:“方教主,你终于出关了……”

教中教众,六旗四象,连同天地人三老,阴阳两界主,都来道贺。宫殿之中,圣火教众沿途唱起了《叹明界文》,这是摩尼教教义所在: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

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

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

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

处所庄yán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

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这教众万音合一,响彻坛中。其声颇为庄yán神圣,哪有一丝猥亵淫邪?其貌也极尽虔诚恭敬,又何来一分凶残嗜杀?以致于教中隐隐有火光闪烁,佛乐齐鸣,这一幕与江湖口中的“魔教”二字,太过不同。

一个中年汉子,看起来只有四十岁左右。这人披散着头发,脸上消瘦见骨,而双目却光彩熠熠。他额头之上缠着一条黑白参半的头巾,身上着了一件白色长袍,那胸口处,赫然印着九朵赤色火焰,正是摩尼教这一代的教主方驳。

方驳自上一次闭关,至今已有三年。现在他终于突破桎梏,练到了《二宗法》第五重境界。这一步,让他真正到了武功通玄的境界。

底下教众俱是身着白袍,额有头巾,都聚在这底下宫殿之中,只见一片白茫茫,可不有上万人?

忽然那教众之中,有数列人跑动,排成阵势,其中十杆大旗摇动,上面分别写着“甲”、“乙”、“丙”等字样,这些人排作十个方位后,个个单膝着地,齐声高呼道:“十方旗参见教主!”

继而又是数列人跑动,有九杆大旗摇动,上面却是写着“天任”、“天冲”、“天英”等字样,这些人也跪下行礼,高呼道:“九星旗参见教主!”

如此数番,十方旗、九星旗、八门旗、七辰旗、**旗、五行旗这总共六旗教众分别行礼完毕。到了四象坛,虽然四象坛主此刻俱不在教中,可他们的礼数却不可少。只见四尊巨大的铜像赫然而来,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的样子。这四个铜像,足有一丈来高,都由八个教众扛在肩上。这些教众依然行礼山呼,就连扛着神兽的三十二个教众,也都齐刷刷地单膝着地,而那肩上铜像,却不颤动分毫。

方驳站在大殿之上,气机震荡,如沐圣光,好似天神临凡一般。教众尽皆膜拜,口中齐声喊道:

聚散何悲,生死何欢。

焚我成灰,圣火如莲。

以我之躯,成光之燃。

以我之血,成明之源。

光明慈父,恩泽万物。

唯我明尊,神力如故。

众生疾苦,其心可诉。

天下是非,消弭无处。

在他们众人眼中,这教主便是明尊、明父临凡之人。这不仅是武力上的震服,更是心灵之上的拜倒。

方驳开口,如有魔力:“吾之兄弟,吾之姊妹,明尊有旨传来。”

底下教众山呼:“教主洪福,摩尼万岁!”

方驳接着言道:“摩尼一教,历千难经万险,自当百折不回。天下有光明之处,便有光明之人。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吾等须以残躯祭圣火,与众生除苦难。”

总坛之中,火焰迭起。教众膜拜,声势浩大。

阴阳两界主就站在方驳的左右两侧,那阳界主转向方驳,开口道:“禀教主,武林已组成同盟之师,正奔向曹州与绿林势力厮杀。”

方驳问道:“以阳界主之见,武林同盟几时可破曹州,得到太湖盐帮总舵?”

阳界主略一沉吟,道:“据那人所言,不过旬月便可破曹州绿林,直抵太湖。”

方驳点头,笑道:“三大派出手之际,便是我摩尼教扬威之时。”说罢,便令教众准备一切征战杀伐之物,都须于旬月之内完成,有延误者,处以火刑。

底下群情激荡,各去准备。天老忽而向前,言道:“教主……少教主他……被人杀了。”

方驳忽然闻得独子已死,心底骤然吃痛。可他如今武功通玄,心境上更是不易动情。所以他面上不动分毫,就连声音都没有一丝变化:“是何人杀了我摩尼少教主?”他甚至不言方连鹤之名,只与寻常教众等同视之。

天老听到方驳如此讲话,知道他已心如铁石,不由得暗叹一声,回道:“相州魏尺木。”

方驳沉吟道:“魏尺木?江湖里几时出来了这么个人物?此人如今是死是活?”

人老便向前,跪于地上,请罪道:“属下无能,一连几番被他逃脱,最后还为其所败,请教主赐罪。”

方驳淡然道:“人老几番失手,却该重罚。不过他既能杀了少教主,自非庸才,你一人不能将之擒杀,倒也有情可原。如今大计当前,且免此罪,留诸后用。起来吧。”

天老又问道:“那魏尺木……”

方驳挥手道:“先不管他,大计为要。”

待天老、人老退下,阳界主又道:“教主,就在几日前,属下探得四象坛主所为可疑,似是搜集教中隐秘。如今青龙、朱雀、玄武三人已不知所踪,只有白虎还在掌控之内。”

方驳皱眉道:“当年青龙四人反出茅山,投我摩尼,本就可疑,我便令你和少教主多方留看,不料还是出了问题。此事关乎教中隐秘,还须从速处理。就有劳阳界主亲自安排了。”

阳界主领命,与阴界主一齐退下。至此,大殿之中便只剩下方驳一人,他喃喃自语:“这天下,终究还是摩尼教的天下。只是,这摩尼教是中土之教还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